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因祸得福寓意的故事

2022-10-25 20:52 作者:齐鲁壹点 围观:

才子配佳人,美女爱英雄,结局大团圆:民间故事总是套路得人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因祸得福寓意的故事1

文|德霖

《故事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施爱东新近出版的一本小书。在他看来,民间故事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

“总是套路得人心”,此言非虚。古往今来,故事的结构貌似在无序生长,实则所有情节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或套路,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特定功能相互制约的最优结果。

可以说,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最优玩法。

《故事法则》 ,施爱东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故事结构很固定

文学理论领域有一则关于福楼拜的经典故事。

有一天朋友去看望福楼拜,发现他正在失声痛哭,朋友问他:“什么事使你这样伤心?”

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死了!”

朋友问:“包法利夫人是谁?”

福楼拜说:“我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朋友就劝:“你既然不愿她死,就别让她死呗。”

福楼拜无可奈何地说:“是生活的逻辑让她非死不可,我没有办法。”

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说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必然命运,是生活逻辑的必然结果”。

虽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方式是无限多样的,但在故事世界中,只有有限的人物、有限的事物、有限的联系。故事被限定在密闭时空之中,所以要按照特定规则去运行。

而对读者来说,尽管故事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差距很大,人们却很少会去较真。因为读者在听故事之前,就已经预设了这是“故事”而不是“新闻事件”,从一开始就是以故事的逻辑进入阅读的。

由于故事是发生在独立空间里,《故事法则》指出,游戏的故事具有封闭性特点。

故事角色之间的关系封闭,不能出现多余的、没有功能的角色。比如,故事中的坏人也是“箭垛式”的坏人,坏到“头上长疮、脚下流脓”,那么,如果“长疮”的功能由某个角色担当了,往往“流脓”的功能也由该角色担当。这与小说等有明显不同。

此外,故事只考虑角色之间的关系,不考虑角色之外的“吃瓜群众”。如《白蛇传》的“水漫金山”、《窦娥冤》的“六月飘雪、大旱三年”,都不会考虑百姓无辜受灾的问题,因为群众不是故事角色,不被列入故事伦理的考虑范围。

故事的功能项和道具是封闭的。通俗地说,功能项就是故事人物的行为,这些行为对推动故事情节是有意义的。这意味着故事中不能出现多余的、没有意义的行为。

比如,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在渔夫来到海边之前,只需要用一句“渔夫到海边打鱼”作为交代就可以,完全不必详述渔夫如何起床、如何刷牙洗脸、如何吃早餐、如何查看天气、如何收拾渔具、如何跟老婆道别出门等细节。

故事的逻辑是自洽的,情节是自我闭合的,也就是说,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必须相对应地存在。

比如《水浒传》,梁山英雄征田虎和征王庆就是一个后期添加的独立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征田虎时收纳了十七员降将,到了征王庆时,梁山好汉一个未折,而田虎的十七员降将折损殆尽,梁山英雄的所有指标都回复到刚刚招安时的状态。所有矛盾都成对出现,自足解决。

故事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在特定环境中自动适应、自动优化的特征。这种自适不是哪个人的行为,而是在口口相传的流通过程中不断修订、变异、改良,集体优化的结果。

此外,故事情节在逻辑上必须自我封闭、自我完善,不能留有缺失,只要有缺失,就会形成“紧张”。每一处紧张都必须引进新的母题加以消解,直到圆满为止。

大团圆结局受欢迎

民间故事的结局是既定的、封闭的,故事情节只是朝向既定结局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大凡熟悉民间故事的人,听了故事的开头,基本上就能知道故事的结尾。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的结局本来就是预先设定的。《故事法则》把预先设定的民间故事结局称为“元结局”。

在施爱东看来,大团圆结局是一种最典型的元结局。为了实现大团圆结局,故事中的角色甚至可以违背生活伦理、生活逻辑。

比如,在许多机智人物故事中,坏人都是说话算数、信守承诺、又蠢又萌。因为如果坏人不蠢萌,他就不上当;如果坏人不信守承诺,就无法对他们实施惩罚。

相反,好人或者机智人物常常是谎话连篇、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的。因为如果好人不撒谎,事事讲诚信,他就没法得到坏人的信任,也没法以弱胜强,以巧取胜。

美学家朱光潜曾经揶揄说:“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剧中的主人公十有八九是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金榜题名时中了状元,然后做大官,衣锦还乡,与相爱很久的美人终成眷属。或者主人公遭受冤屈,被有权势的奸臣迫害,受尽折磨,但终于因为某位钦差或清官大老爷的公正,或由于他本人得宠而能够报仇雪恨。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

有人干脆将这类故事归结为简单的十六个字:“公子落难,小姐养汉,状元一点,百事消散。”

甚至有人将之编成民间歌谣:“才子佳人相见欢,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王叔晖工笔重彩《西厢记》。《西厢记》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

事实上,大团圆故事是一种世界性的民间文学现象。

施爱东考察过200则意大利童话,其中至少有150则是以大团圆收尾。即便是迪士尼动画故事,其内容也都是英雄历经种种危险,最终必将化险为夷。

《故事法则》认为,精英知识分子批评传统戏剧的团圆之趣,往往是因为不能理解戏剧演出在民俗生活中的社会功能。乡村演剧并不是单纯的文学行为,更重要的是作为节日活动或庆典仪式的一部分,需要迎合背景主题。此外,它还担负着伦理教育,即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正因为如此,“与其将大团圆追求归结为国民性,不如归结为世俗性、民间性、人类性”。

不过,《故事法则》同时提出,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主要是出于启蒙目的。无论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能唤醒民众,以激发其精神、召唤其斗志、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有悖于启蒙目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

金庸小说好在哪儿

民间文学虽然普遍是模式化的叙事,但是很受市场欢迎,所以,即便是在当代,作家或编剧在创作时,仍无法逃离这些“套路”的约束。不过,优秀的作家或编剧会努力尝试在“套路”中加入一些变数,从而带给读者和观众新奇的感受。

《故事法则》将史诗文学和金庸武侠小说放在一起作了比较。史诗集口头文学之大成,借助史诗艺人的表述,集中体现了普遍性的民族意志、公众愿望和审美理想,其英雄塑造和人物关系都已形成固定模式。金庸小说和史诗文学类似,有一定的模式,一些可以反复使用、不断改良、不断赋予新鲜意义的模式。

最基本的框架是,无论史诗英雄还是武林英雄,其成长大都会经历“特异诞生、苦难童年、迅速成长的少年时代、成功求婚、遭遇重大挫折、建功立业大团圆”这样一个过程。两者的英雄形象会有一些共同特点:英雄的身世具有神秘性;英雄从小缺少父爱;复仇是英雄人生的一大使命;英雄有惊人的成长速度;英雄周围有众多美女,英雄宠爱最出色的那一位……

金庸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赢得众多“铁粉”青睐,还有自己的许多“秘方”。比如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金庸既遵从了英雄故事的既定结构,亦兼顾了节外生枝的形式技巧;既有英雄母题的不变成分,亦有话语技巧的可变成分;既有必不可少的叙事功能,亦有信手拈来的民间趣味。

83版《射雕英雄传》剧照

以《射雕英雄传》的“桃花岛赌赛”为例,金庸将“三道难题”“傻女婿故事”和“与恶人赌赛型故事”等民间故事糅合在一段情节之中,使这场婚姻赌赛变得险象环生。

为了确保傻女婿在赌赛中的胜利,金庸又安排了老顽童周伯通一场戏,让郭靖先在老顽童处学得绝活,背下《九阴真经》,而这恰恰又是民间故事中傻女婿误听误信,不识变通,反而因祸得福,以及弱者战胜强者型故事的妙用。

民间故事中,与可爱的傻女婿相对,总是有一个漂亮的巧媳妇,于是金庸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丽的女主角黄蓉。黄蓉天性聪颖,略带刁蛮,恰是傻哥哥郭靖的头号克星。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临阵对敌,郭靖都是在黄蓉的支配下行动着,这些行动往往是机械行为,于是平添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奇趣。

当《射雕英雄传》结束的时候,傻女婿的故事却还在继续,《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和虚竹,都曾在不同阶段,冒着傻女婿的呆傻气,处处误打误撞,却又傻人有傻福。

此外,民间文学中有大量斗智不斗勇的机智人物小故事,金庸将之巧妙地点化入文,颇有奇趣。

华山论剑一场,欧阳锋走火入魔舍命相搏,居然逼退了黄药师和洪七公,眼看就要夺取天下武林第一的宝座,黄蓉急中生智,用激将法让他和石壁上自己的影子相斗,欧阳锋果然上当,结果手脚打在石壁上,疼痛难当。

施爱东认为,这一情节明显受到印度童话《狮子和兔子》故事的启发,故事中狮子要吃兔子,兔子用激将法让不可一世的狮子和井里的倒影相斗,结果狮子被井水淹死。

德国文学理论家姚斯有言:“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即从作者与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可见,每一部优秀作品的成功绝非偶然。

有因祸得福寓意的故事2

马上要过年了,打工族刘冬一下了班,就急急忙忙上街,打算买点东西带回老家。

刘冬正走着,忽然看到迎面一辆电瓶车歪歪扭扭地冲向一个小孩,车主脸上红彤彤的,像是喝多了酒。刘冬立刻飞奔过去,一把抱起了小孩。就在那一刻,电瓶车车把正好撞上了刘冬的嘴巴。刘冬不禁疼得龇牙咧嘴。

路人见状,想拦下醉汉,刘冬却摆摆手,说算了算了。刚走了几步,刘冬发觉嘴更疼了,用手一抹嘴角,尽是血,再用舌头一舔,呀,门牙少了一颗!不用说,肯定是刚才那一撞撞掉的。刘冬摇摇头,心想幸好小孩没事,少颗牙就少颗吧。

第二天一大早,刘冬背着大包小包,来到火车站买票。此时,火车站已是人山人海。刘冬立刻加入了排队的大军,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买到了票。

不料,当刘冬接过票子准备挤出排队的人群时,才发现更困难了,人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再加之自个儿手中包多,简直是寸步难行。刘冬知道车站小偷多,专挑人多的时候下手,自己千辛万苦买到的票可别让贼偷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把票紧紧地咬在嘴里,然后扛着包拼命往外挤。

正挤着,旁边有个人被人流挤得差点跌倒,对方本能地一挥胳膊,竟刚巧打掉了刘冬嘴里咬着的车票。刘冬顿时惊叫起来,忙低头寻找,可人流哗的一下拥过来,哪还有票的影子?

这下刘冬可急坏了,一眨眼的工夫不但损失几百块钱,而且还要重新排队,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还不把人活活累死?

没有办法,刘冬只好沮丧地往队伍后面挤去。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身后有个女孩大叫道:“这是谁的票?谁的票丢了?”

刘冬简直不敢相信自个儿的耳朵,谢天谢地,碰到好心人了!于是他又开始用力往回挤,不料还没挤到女孩身边,就有人捷足先登。那是个中年男子,他一脸感动地对女孩说:“票是我丢的,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边说边伸出手去接。

不料,女孩一脸的警觉,把票死死地攥在手心里,说:“你说是你丢的?那好,我问你,你到哪儿?”

中年男子闻言脸色立刻僵了,他尴尬地笑着说:“大妹子,票真是我丢的,这样好了,我给你五十块钱算辛苦费好不好?”

女孩眼一瞪,不依不饶地说:“我不要辛苦费,我只问你,你车票到哪儿的?”

中年男子没辙了,只好低声说了个地点,女孩听了张开手看了一下,摇摇头,笑了笑说:“你想蒙我是不是?车票上根本不是这个地点。”旁边的人群哄笑起来,中年男子只好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就在这时,又有个小伙子叫了起来:“大妹子,票是我的。”

女孩一听,瞟了他一眼,说:“行,你说说看,你到什么地方下车?”

小伙子信心十足地说了个地名,刘冬一听,这人下车地点跟自个儿的一模一样,心说糟了,女孩要上当了。

谁知女孩再次笑了起来,说:“大哥,你也想耍我是不是?先前你一直在我后面排队哩,我还没买到票,你怎么一下子跑到我前面买到票了?这票上的下车地点,是你刚才在我身后偷偷瞄到的是不是?”

旁边的人群又哄笑起来,小伙子也红着脸挤出了人群。这下刘冬不禁暗暗佩服起女孩来,这女孩头脑机灵着哩。

刘冬正要上前,忽然有几个黄牛模样的人一起大叫起来:“大妹子,票是我的……是我的……”

刘冬一听,心想坏了,这几个人听到了女孩和刚才那小伙子的对话,都知道票上的下车地点了,这回女孩该怎么办?

  不出所料,那几个人全说对了下车地点,女孩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又露齿一笑,说:“既然你们都说票是你们的,那行,你们倒说说看这票上有什么记号?”

此话一出,那几个人一下子愣住了,显然他们万万没想到女孩还有这一招。其中一人强作笑容说:“大妹子,你就不要讹我了,这才买的票哪有什么记号?”

女孩一脸认真地打断他:“当然有了,如果你不信,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刘冬一听也傻了,票上还有记号?忽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于是拼尽全力挤了过去,说:“大妹子,票是我的。”才说一句,刘冬就发觉自个儿说话不利索,想了一想明白了,昨晚刚掉了一颗门牙,说话能利索吗?

女孩看了看刘冬,点点头说:“那行,我也不问你到哪儿下车了,我只问你,票上有什么记号?”

刘冬笃定地说:“有咬痕,因为先前我买到票时是把票咬在嘴里的。”

女孩一听,双手递过车票,痛快地说:“给你,你才是真正的失主。”

刘冬大喜过望,正要接,这时那几个人叫了起来:“我也咬过票,凭什么就是他的……”

这回刘冬傻眼了,这可怎么办?不料,女孩指着那几个人,说:“那行,你们张开嘴!”

那几个人一听,一脸的疑惑,可还是张开了嘴。女孩一瞥之下,笑了笑说:“你们的门牙都好好的。”又一指刘冬说,“再瞧这位大哥,先前这位大哥说话时我就注意到,他门牙掉了一颗。巧的是,车票上的咬痕也正好缺了一块。你们说,这车票到底是谁的?”

这下,那几个人终于无话可说了。刘冬又惊又喜地接过车票,忙不迭地感谢这个聪明的女孩。回想到昨晚的那一幕,他不禁感慨道:这一撞,挨得值!

有因祸得福寓意的故事3

很多人做梦都想着发财,可却苦于没有发财的机会,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或者该干什么。可事实上,无数的发财案例告诉我们,发财的机会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看你是否具备抓住它的能力。那么,如何抓住身边的发财机会呢?以下四个故事告诉你,发财的机会就在身边,你只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就够了。那三种能力呢?一是发现机会的能力,二是思考能力,三是行动能力。下面我们就结合这四个故事,具体来看一看。

故事一

有一次,日本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井深大到理发店去理发,他一边理发一边看电视,但因为他是躺在理发椅上,因此他看到的电视图像是反的。这个发现让井深大灵机—动,马上开始思考起来:“如果能制造出反画面的电视机,那么即使躺着,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正常画面的电视节目。”有了这个想法,井深大回到索尼公司之后,立马就行动起来,组织力量研制和生产了反画面的电视机,并把研制出来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上去销售。果然,这种电视机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许多特殊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启示:生活中,从不缺少发财的机会,只要你能够处处留心发现,用心思考,一旦有所得,又能立马行动起来,那么,发财的机会就不难抓住。

故事二

意大利人对足球的痴迷是人所共知的,但也因此,意大利的餐饮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原来,每到有足球比赛,尤其是像意甲联赛、冠军杯、欧洲杯、世界杯这样的足球大赛到来的时候,意大利球迷都会选择早早地赶往赛场,或者回到家里,静候在电视机旁,耐心等待比赛开始。而在这个时间段,餐饮生意就可以说是一片萧条,有的甚至连一个顾客也没有。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家餐馆的生意非常火爆。

那么,这位老板用的是什么招数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他只不过在自家餐馆的每一个显眼的地方都装上了电视剧,甚至连厕所里也装了一台,以此确保顾客在他的餐厅里不耽误看球赛。之所以能做到这种程度,就是源于餐厅老板对身边发财机会的发现,他发现意大利人在球赛到来时,之所以不愿意来餐馆,就是怕耽误看球,哪怕是一分一秒也不愿意,既然如此,自己如果能在提供美食的同时解决看球赛的问题,还怕没有顾客吗?就是经过这样简单的思考后,他发明了用电视服务招揽顾客的方式,并将这个简单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果然大获成功,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启示:事实上,有许许多多发财的范例,都是由现实生活中小事所触发的灵感引起的,而这种灵感不说做生意的人,即便是普通人,也经常会想到,只是很多人没有再深一步的思考这个灵感,尤为关键的是,很多人是看到、想到就完了,没有将其付诸于行动。

故事三

美国著名的家具经销商尼·科尔斯,一次家中突然失火,几乎将一切付之一炬,只剩下粗壮的松木,外面被烧焦,里面的内芯得以残存。换做普通人,或许会在痛苦中将这些废料扔掉完事,但科尔斯却从中发现了发财的机会:因为那焦木的旧纹理和特殊的质感使他产生了灵感,他在深入思考后,觉得制造以突出表现木纹为特点的仿古家具应该会大有市场。

之后,科尔斯马上行动,用碎玻璃片刮去废木上的沉灰,再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再涂上一层清漆,便使废木显出了古朴、典雅、庄重的光泽和清晰的木纹。就这样,他制造的仿古典木制家具独领潮流,从此生意兴隆。

启示:有人赞叹尼·科尔斯因祸得福,其实并不尽然,关键在于他能从一件小事中发现、思考并付出行动,奇迹才会出现。如果发现、思考、行动这三种能力缺一种,科尔斯也不可能因祸得福。其实,做生意,很多危机都是这样,危险中有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故事四

美国有一位做儿童玩具生意的企业家,有一次,他出外散步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几个小孩捉住了一个丑陋的虫子,玩得非常开心。这位企业家由此立即联想到儿童玩具市场上所设计和销售的,几乎都是非常精美的儿童玩具,可儿童的审美、趣味与大人并不相同,自己为什么不专门做一些丑陋的玩具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呢?想到这里,他立即安排企业研制生产了一批丑陋的玩具,并很快推向市场,结果市场反响强烈,供不应求,这位企业家由此大赚一笔。

启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蕴含着发财的机会,只要你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并能付出行动,你就一定能挖到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