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农民工的美文

2021-12-26 00:15 作者:中国乡村美文 围观:
散文:从0到3亿,农民工已然是城市的“基石”

路边吃饭的农民工

市区龙王桥东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历经三个月,从满是水电井盖、凹凸坑洼的水泥地总算变身成了比较宽敞平整的砖石路面,这条道路就在我家楼下,也延伸至我所在的公司门前。凝视着新铺就的一块块灰幽幽的水泥砖,一条条笔直的砖缝线,一道道鲜黄有棱的盲道,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我相信这条道路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这道风景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每天蹲在树下、坐在路边吃饭的农民工。

每到中午11点半左右,就有专车送来几十份快餐盒,在一声“吃饭了”的叫喊声中,民工们停下手中的活什,抹一下脸上的汗水,舒展一下腰板,朝饭车走去,边走边不时地把手在衣服上擦拭几下。一身灰浆,一脸沧桑,显得有些疲惫。每人接过三个快餐盒,大盒是菜,两小盒是饭。干的是体力活,填饱肚子才有力气,米饭是不能少的。拿着餐盒,他们三五一堆,就在树荫下随地而坐吃了起来。没有仪式,没有桌凳,甚至没有落脚点。马路上车水马龙、声音嘈杂,微风中尘土轻扬、树叶摇落,他们并不在意,只专注扒拉手中的筷子。吃完饭默默收拾好,统一送到垃圾桶,然后趁着饭后短暂的时间稍作歇息。有的直接坐在吃饭的位置低下头打个盹儿,有的倚在电瓶车上练个“轻功”直直腰,有的找块纸板铺墙角地上就躺下了……这就是这群农民工的中午时光。

散文:从0到3亿,农民工已然是城市的“基石”

看这样的情景多了,跟他们的交流也多了。我知道他们没有人怨言,也没有人放弃,为了子女老人,为了家庭,只能这样生活着,“梦里幸福梦里醉”。那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斯文的王师傅,干活动作娴熟,处理施工疑难聪慧果断,我原以为是个技术员或小负责人,其实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泥瓦工,命运与责任心让他任劳任怨。与他聊到生活,他说:“钱不好挣呀,咱打工的也没那么多讲究,坐在地上随便吃饱了,一会儿还要做事呢。”朴实的话语里没有抱怨,但辛劳已写在了脸上。那个2008年毕业于江苏工程学院的大学生施工员小孙,有时也会捧着快餐盒与其他农民工一样有滋有味地吃着,或许也正是这样的“路边午餐”让他在磨炼中成长、成熟、走向成功。

农民工是一个新的名称,是农民又是工人,农村有他们的田地,他们赖以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基础,农忙时到田地播种、收获,农闲时进城打工赚钱。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苦奔波在城乡之间,皮肤晒得黝黑,手上老茧加了一层一层。他们没有福利保障,出一天力挣一天钱,不能公平地分享社会性的“改革红利”。他们心底里也怀揣着梦想,希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改善生活,改变命运。路边吃饭的农民工,幕天席地,风餐露宿,用双手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整洁的城市道路,他们都功不可没。给世界以美丽的人,我们应回以尊重。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金领、银领、白领、蓝领都应带着感恩的心看待这支庞大的“灰领”队伍。

散文:从0到3亿,农民工已然是城市的“基石”

龙王桥东路改造快要完工了,这些农民工明天或许又要到另一处路边树下继续他们的午餐。无论他们在哪里,那路边吃饭的身影永远烙印在我心底。清贫简朴、坚韧乐观、奉献社会,向农民工兄弟致敬!

审阅:柯军

简评:文字朴实,叙事自然。以路边农民工的视角,侧面反映城市繁华的背后,隐含几多辛劳和汗水。

作者:冯金林

终审:严景新

编辑:卜一

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