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迷宫的美文

2021-12-26 00:11 作者:北青网 围观:
犹如走入迷宫 一场不断生长的展览

珍娜·苏特拉作品

犹如走入迷宫 一场不断生长的展览犹如走入迷宫 一场不断生长的展览

帕梅拉·罗森克朗茨 《感染(香奈儿5号)》

◎剀弟

展览: More, More, More

展期: 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

地点: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悄无声息地开启了今年的大型当代艺术家群展“More,More,More”,带着百分之百的好奇,预约买票前去观看,结果收获了非常惊喜。

展览的名称“More,More,More”取自上世纪70年代的热门迪斯科歌名,歌曲里大量的重复唱段既烘托了氛围,强化了节奏,也让词语本身获得咒语一般的力量。这个展览取其名,不仅因为作品很多与音乐有着奇妙的联系,而且呼应了歌曲和展览都包含着可感可变的感官游戏。

一个好的展览类似于一次迷宫探索,迷宫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徘徊、往返、迷失和生长。每走出一个迷宫,我们也像经历了一次探险。

“More,More,More”的探险也如是,我自以为这个旅程在进入展厅时才成立,其实在进入油罐时就已经开始了。

郝量的《河伯娶亲》将探险者带入一个晦暗不明的交错时空,尺幅虽然不大,但是这些作品以绢本重彩,用中国古老的工笔所引发了一种崇敬和连带的回到古代的气氛。

但是一转角,即遭遇了瑞士艺术家帕梅拉·罗森克朗茨的大型装置——《感染(香奈儿5号)》。巨大的黑土堆占据空间中心位置,在LED绿灯照射下变成绿色的山丘。同系列作品2017年在米兰Prada基金会展出时填充了整个房屋空间,其概念为在黑土或沙子中带有不同的气味,在光线照射中气味会蒸发,围绕它走一圈,嗅觉、视线和注意力完全被它所侵占。

连接一楼和二楼的阶梯上,大量的生物苔藓附着在墙面上,空气中回响着音频的声音,这些是艺术家珍娜·苏特拉的作品,她用永生苔藓和螺旋藻做出字型,它们在墙面会随着时间留下痕迹。数字音频文件则是用一种人工智能方式计算出的声音,原始信息用到了19世纪通灵者伊莲娜·史密斯的火星文翻译成的法语,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一种21世纪发现的极端微生物游动的镜头脚本。作品融合了自然和非自然的信息,艺术家也似乎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着通灵。

这种背后包含着不可见单元运作的神秘感延续整个展览,恍如进入一个幻境。而到二楼之后——赵要一系列僧侣禅房的装置《有神的信号》,将神秘的灵性链接,从纯粹自然和物质的角度,上升到无法语言描述的精神领域。这也让我马上联想到另外一个展览“神秘参与”,似乎两个展览在拓展精神联系方面有着可以交流的一面。

这五个禅房分散在通道中,里面的电视屏幕播放着艺术家剪辑的TED演讲片段,内容触及不同的主题:种族、国家、宗教、人生。作为提供创意、人生指南和成功哲学的TED演讲,在向内苦修的禅房形式里,似乎在枉然地重复自己,我们在蹲下透过小窗口观看的同时,接受着两种信仰的信号。

在其后,我遇到了此次展览最为惊喜的作品之一,黄洁宜的《冰箱里的一条河》,这个25分钟的视频作品值得全程看完,一点都不枯燥。艺术家的兴趣和实践集中在有趣的科学发现、科学与伪科学的融合。这个作品是黄洁宜于2015年在北极圈为期三个星期驻地考察的产物。类似散文,结合了日本动漫、低温物理学、挪威朗伊尔城(一个法律上不允许任何人死亡的城镇)、19世纪全球冰交易、格陵兰的世纪营项目等,表现了作者围绕冰川展开的丰富联想力,而最让人感到惊喜的部分,是作者将要说的文字谱了曲,在视频中唱出来,形式融合得丰富和新颖,不受限制的创造力十分迷人。

后面的作品一件比一件展现了谜一般的创造力,塞西莉亚·本戈利亚的《闪电舞》让人获得释放从而微笑起来,艺术家深受牙买加雷鬼音乐和舞场影响,大屏幕中舞者在洪水暴雨和闪电的户外跳舞,黑白画面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张力和活力。

我最后长时间驻足的是越南艺术劳动组织2017年制作的《淹没露水》,这个视频作品总共38分钟28秒,曾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放映,用六段不同的呈现方式,荒诞而离奇的镜头,讲述了嘉莱族关于人死后通过露水蒸发循环的古老信仰。完全是被影像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所诱惑,让我在这里坐足38分钟,参与了一场遥远的生命象征事件。

离去的时候,又发现了展览入场处的玄机,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墙面上的标题字样,以及门口立柱上的花纹图案,这些分别是艺术家丽莎·纳夫托林和艾德·米诺里提的委托作品,小心思不止在这个地方,展览内部地面的蘑菇小灯也是梁芝兰的作品。这次的作品标签和导览手册,都与惯常我们看到的不太一样,即便你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而是被一件件作品牵动往前走,在回溯的时候,也会再次与这些设置相遇。

回到入口,这趟迷宫之旅似乎并没有结束,而后来我发现自己确实迷失掉了三个作品,它们在《感染(香奈儿5号)》背后的一个空间里隐藏,留给我下次去经历探索。而展览本身的概念,也是在全年过程中,不断地添加和替换新作,将在10月份达到一个最大的呈现。在一个基础上不停演化,这也是乐章的概念,目前我们看到的是第一乐章,这个展览总共由三又四分之一乐章组成。

目前展览展出作品的艺术家,除了郝量、赵要和迪文·肯尼,其他艺术家均为女性,而其中很多是属于跨性别女性主义者和平权主义者,对他们的称呼,展览用ta或者他们。

许多作品打破了我们对艺术品的习惯看法,通过不能轻易觉察的媒介培养观众的感官,挑战艺术作品的物质性,以一种生长、变异的节奏,让这个迷宫变得更加丰富和充满歧路。这是一种完全打破中心观点的方式,也是我在上海看到的以主题群展展开的少数带领观念迷失在作品中的展览,值得一趟完全的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