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乡宁的美文

2021-12-31 04:50 作者:又见临汾 围观: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乡宁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方位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崛起。

乡宁县地处吕梁山南端,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生态脆弱,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当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将旱岭变为良田?乡宁县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定位、因地布局、专班推进,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制度、资金管控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用水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做好“三个结合”文章。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万余亩。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能科技相结合。该县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哪里,科技示范就推广到哪里。运用黄河提水沉砂过滤果园滴灌技术,每亩可节水4立方米;运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控水技术,远程管理出水流量、施肥施药时间;运用远传水表、电磁流量计等智能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计量收费;运用现代农业物联网+5G技术,通过5G网络及时上传“气象信息采集、墒情测报预警、虫情测报预警、可视化监控”等信息,实现“地里有探头、地上有监控,投入品有来源、农产品有出处”,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推动高标准农田“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该县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项目就布局到哪里;项目布局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推行“高效节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特有产品”“旱作高标农田+有机旱作农业+有机农产品”两种模式,着力打造枣岭万亩花椒、昌宁万亩苹果、双鹤万亩有机小麦、光华万亩有机杂粮、关王庙万亩绿色玉米等产业基地;在全县谋划建设了1个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20个县级农业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模式,建设了双鹤万亩有机旱作小麦、尉庄3000亩集中连片优质杂粮等一批示范基地,集中打造乡宁区域公用品牌,塑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该县坚持项目实施到哪里,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到哪里。对新建高标准农田,全力推动土地流转,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规模化生产应用,同时,对不愿意流转的小农户实行全程生产托管,实施“良田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机绿色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双鹤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乡宁县小麦主产区,2017年,该县以红凹村为核心实施连片土地整理项目,引进云丘红和万福特两家龙头企业,打造4000亩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2019年,按照集中连片发展思路,延伸王府、朝阳、崖底、渰子、崖下、张元6个村委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并培育了云丘红和万福特两个优质有机小麦品牌。同时,扩大托管服务,当好“地保姆”“田管家”,为当地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四五”期间,乡宁县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高科技示范”,以发展高质量农业为统领,以高效节水灌溉和提高耕地肥力为重点,全力建设10万亩高标准农田,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插上金色的翅膀!(临汾日报 王鹏)

原标题:敢教旱岭变良田——乡宁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助力高质量发展

[编辑:席亚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