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家观后感500(家观后感500字高中)

2022-08-22 19:37 作者:诗画人生相约篁岭 围观:

影视漫谈|《人世间》观后感:你家多久没照“全家福”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诗画人生相约篁岭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家观后感500(家观后感500字高中)1


大家好,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喜聊文旅话题!看完热播剧《人世间》,我想大家可能也和我一样,心里似乎有了种“空落落”的感觉吧?当初追剧时天天念叨着,可却总有个盼头;现如今大结局了,突然就茫然失措的了。仔细回想该剧,整整五十八集,真可谓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却也不失为一部人生大戏。这段时间以来,头条上满都是评论该剧的文章,今天我也来说道说道。

我们过年时的习俗有很多,而照一张“全家福”应该算是件奢侈的事吧?不然,像剧中的周家为何会那般一波三折呢?他们家自从1969年春节照过一张“全家福”以后,后两次周父提议全家去照,可结果就是生生地都没能照成:一次是因为当省长的亲家突然要来造访;第二次那可是在十九年以后了,偏就因为小玥玥的赌气出走给搅黄了!

记得自己十岁那年,在大上海痛快地游玩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开了,小舅舅拿出一张他们一家五口的“全家福”郑重地交到我的手上,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一定要保管好。我刚一回到家,立马就把它小心翼翼地交给了母亲。我至今都还清楚记得,母亲双手接过照片时的神情是那样的虔诚:只见她两眼放光,仔细端详,还不停地用手抚摸着,就像是捡到了什么贵重的宝贝似的,她的脸上始终都洋溢着幸福、慈祥的微笑!

这可真算得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亲眼见证了那小小“全家福”的魅力啊!我当时心里确实是好生疑惑,这不就是一张照片,至于吗?后来自己长大了,慢慢地体会到:这人世间其实也就唯有亲情才是最可宝贵的东西。而小舅舅和母亲之所以都那样十分看重那张在我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全家福”,那是因为他们兄妹已经整整有二十多年都未曾相见,而此物又恰好能一解他们之间的思念之情吧!

我说照“全家福”奢侈,不仅仅是在智能手机未普及之前,因为条件不允许,一家几口人想照张“合影”也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再则就是照“全家福”还有其特殊的含义,一般家庭都会选在子女们都成家立业以后,我们家唯一的那张“全家福”就是在我儿子出生之后的那个春节照的。因为这样的“全家福”对父母们而言,则是代表着圆满,更是种幸福啊!

可不知大家发现没,现如今人们已经不那么热衷于照“全家福”了。是因为科技发达了,人们想照就能照,还是说“全家福”老土过时了呢?现在的手机它不仅能拍照,还能录视频,只要你高兴,随时随地都能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你还可以立马上传到抖音等平台,或者是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是越来越近了,可我总感觉亲情却像是变了种味道,这或许还真的是应了那句: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值得珍惜了吗?难怪有人会调侃,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啊!

最后,请大家看篇报道:《婺源,有个在上海工作的摄影师十年为偏远村落家庭拍“全家福”》!我很是自豪啊,因为这个名叫詹东华的摄影师是和我同村的小老乡,感谢他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记录下了人世间的美好,也期盼他能年年坚持,永远地做下去!

家观后感500(家观后感500字高中)2

近日刷剧《生活家》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在任何情况下 人都应该积极向上的 快乐生活, 有多少人比邱晓霞他们母女 能更加艰难 ,但她们通过自已的智慧及永不认输的心态坚强地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愿我们都能永保一颗坚强而快乐的心。


家观后感500(家观后感500字高中)3

深夜场的电影,人不是很多,的确很催泪,真的。

电影以一个约12岁左右的街头混混开头,违和感十足。随着男孩被捕入狱,并将父母告上法庭开始了他的故事。

混乱的家庭,脏乱差的环境,一群孩子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塞恩的日常是买曲马多卖给监狱,到店里打工,全体小孩出动卖简单粗制的饮料(甚至刚会走路的小孩也得参与进来)。其中一个镜头:塞恩在店里搬水时看到校车经过时的眼神,而这不本应该是正常生活吗?之后镜头就转向了家庭讨论是否让塞恩上学。母亲持支持态度——这样塞恩可以从学校拿回东西,减轻家庭负担——当然打工也是不能落下的,但父亲不同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塞恩的妹妹哈萨来月经了,塞恩如临大敌,告诉她千万不能让别人发现,不然下场就和另一个女孩一样。可该来的还是来了,店主看上哈萨,而在小塞恩做出带着妹妹离家出走的行动之前,父母先行一步将哈萨给了店主——用了几只鸡作为“聘礼”,或许还有房租?

离家的决定已经做好,塞恩就这样脱离了家庭的“苦海”。在游乐场,坐上摩天轮,那一瞬间我以为在升到最高点时他要跳下去,但在顶端他看到了一片海洋,这时塞恩在想什么呢?也许事情总会好的?你看我离了家,总会有海阔天空任鸟飞的时候,也许塞恩什么也没想,只是借着短暂的休息麻痹一下自己,接着还得为了活着而活着。但好像自己也没办法养活自己,小小的身躯里面的力量没人在乎。幸好遇到母爱泛滥的女人,女人收留了他。这个棚户区里,房子也是租来的,女人用亲昵的爱哺育她的孩子。在这个棚户区,塞恩过了一个自己的“生日”,如果吃蛋糕算是过生日的话。而我第一次看见塞恩露出笑容,羞涩,温暖。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奋斗,作为难民,想方设法在别人的国度生存总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女人为了能留下她和她的孩子百般努力,最终却被关进号子,而她却不敢说自己有孩子——这样孩子会被送出去。生活好像总是在塞恩做好准备之前就戏谑地滑向另一个方向。久等女人不回来的塞恩没有办法,承担起照顾宝贝的任务。可好像想了所有办法,就在刚看到希望的时候,真主再一次推了他一个踉跄。可怎么办呢,这么个小不点,扔也扔不走,也许交给蓝眼睛两人都会好吧——宝贝有了照顾他的家庭,自己也能走到挪威,好像是个很好的城市呢。塞恩第一次红了眼,无力的手再次攥住了他。快走吧,也许离家更远一些,生活就好了吧。

塞恩回家翻找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而被告知哈萨,自己疼爱的妹妹,自己希望她能过上美好生活的妹妹,刚十一二岁的妹妹,因怀孕而死亡——而她因丈夫的无知没有被及时发现异常,因没有身份证无法进入医院。杀了他,小塞恩终于做出反击,向这操蛋的世界,这时生活总算给了一次正常的反应——进监狱。在监狱中,一个公益组织看望大家,门外衣着光鲜的人们演奏乐器给大家“送温暖送祝福”,门内有人狂欢有人落泪。真是讽刺,在苦难者面前弹几首只关风月的曲子又有什么用呢。难民还是难民,孩子还是丢了,妹妹也已经不在。更加受打击的是——母亲竟然又怀孕了,还希望给孩子起名哈萨来满足自己的愧疚感。而塞恩终于忍无可忍,向父母起诉——起诉他们把自己生下来,把自己扔给这个悲惨世界。

与朋友在纽约film forum看黎巴嫩导演Nadine Labaki新片《迦百农》(2018)就是《何以为家》,戛纳评审团奖。一友哭得很惨;我极力克制与分析,也有一段没忍住眼泪(似乎是第一次出现监狱那场,感觉到了、读导演访谈也印证了,那是真的监狱、真的犯人,很多孤苦无依的小孩,很多“非法移民”,大概是这种真实的惨令人难过)。

与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与《小偷家族》一样,关于贫困家庭、关于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养护或无能力抚养给孩童造成的痛苦与创伤。而在黎巴嫩,因为多年战乱,及近年的叙利亚战争——难民绝大多数都由发展中国家接收,如黎巴嫩和土耳其。近年黎巴嫩已接纳超过一百万的叙利亚难民,而扮演主人公Zain的12岁男孩Zain就是叙利亚难民,已随父母在黎巴嫩生活了八年,没有学上,在街头长大,艰难度日,从未睡过真的床,全家人挤睡在地上——也明白为何片中多次出现全家人拥挤睡眠的镜头,皆来自真实。Zain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一个难民署的注意,已全家移居挪威,终于睡到了真正的床,也开始学读写。

而成千上万在黎巴嫩或巴西贫民窟或美墨边境“骨肉分离”的孩子,并没有像Zain那么幸运,依然挣扎在饥饿中、置身于战争、政治体系、街头或父母的暴力之下。Labaki怀孕期间更加留意贝鲁特街头巷尾的穷孩子,他们乞讨或作童工为生,她花三年时间调研,采访这些流浪孩童,了解他们的境况,让他们的真实经验说话。她与摄制组在街头找到Zain,找到叙利亚难民女孩Maysoun。也找到Rahil,那位埃塞俄比亚非法劳工,及婴儿Yonas(她现实中是女孩)的真正父母,而他们,拍摄之后也真如电影中一样被逮捕。

因为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经验与情感,有颇多现场发挥,比如Zain追着妹妹Sahar跑那段,他忽然跑起来,全摄制组都跑起来,于是有大段纪录片般剧烈晃动的手持摄影长镜头。实景拍摄,真实人们,所有力求导演不干涉的真实性使得职业演员出身的Labaki认为自己在片中出现不妥,只给扮演Zain律师的自己几个简短镜头(依然有点违和感)。影片拍摄六个月,素材五百小时,初剪12小时,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剪到现在的版本两个小时,但感觉最后半小时还有剪裁的可能。Labaki与丈夫(也是本片作曲)Khaled Mouzanar抵押了房子才获得资金拍摄此片。音乐在后半段偶有不克制之嫌,再少点煽情力量会更有力。

《迦百农》以法庭戏结构全片令人想起伊朗导演阿巴斯《特写》;关于这个战乱中儿童承受成人之罪的令人惊异与心痛的小男孩又令人想起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Capernaum”(迦百农)原为圣经中一个地名,阿拉伯语意为“混乱”。这些最易受到伤害的孩子怨恨自己为何被带到这成人制造的人间地狱……这些令欧美观众认为匪夷所思的“奇观”,也被有些影评人批评为“poverty porn”,导演对这种cynicism不以为然,她说:“应该走出你写批评的咖啡馆,到真实世界去看看”----很遗憾,绝大多数写批评的人都不会去到贝鲁特,看到他们认为惨绝人寰到虚假的“奇观”真的是那里的日常。真正的Zain认识小女孩12岁被迫结婚或被卖,儿童被强暴、被虐待……这样的电影,不需要多高深的哲理或技巧,这样有切肤之痛的题材、这样真切的关注、这样并非猎奇的态度,就值得推荐。当很多人从欧洲视角妖魔化叙利亚难民,我们可以从近乎难民“发源地”理解他们的苦痛,而身在充当了战争灾难催化剂的美国的影评人却鲜有人提到此点,只狭隘地解读为个体卖惨故事。

谁的过错?不知道。是这个世界错了吧。难民,人民,老百姓,作为人口基数最大的一个群体,又有多少能改变的呢,战争又不会因为难民的增加而减少,偷渡过来后也无法正常生活。苦苦挣扎,才能保证自己的温饱,生活对他们,从来不是有生气地活着,只是生生地活着——何以为家,真主何在。

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经任何考试不需任何资格证,只要能提供健全的子宫和有活力的精子卵子就可以行使该权力的存在。而孩子的出生则是最没有人权的过程——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自己的健康,甚至无法决定自己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但电影中父母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男人说周围的人都这样时,我不知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因为习惯,所以麻木,所以觉得理应如此,所以世世代代都在这样一个循环中无法跨出。想起之前和妈妈讨论过要不要孩子这个话题。妈妈理所当然地说了一句“会生就会养”,可是多可笑,在孩子有自我意识之前,他的一切都依附于你,就像一个种子,但有的人无法提供一个好的土壤,有的人无法给予充足的养分,有的人想着揠苗助长,有的人想种出盆景,甚至有的人让种子自生自灭。家长的角色多么满足一个有控制欲的人。孩子是空白的,经过一定的培养,可以让他长成自己想要让他变成的人。虽然这句话过于绝对,但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可塑性多强,相应的反映出孩子多么软弱,而大人拥有多少的权力与能力。举个例子,兴趣、爱好如何培养,不断给予正刺激即可,想让孩子弹钢琴、画画、马术、英语,一切皆可在这个理论下培养起来,而这个也会慢慢变成孩子的兴趣爱好。哪怕不想学,没关系,你个小屁孩子能有多强的反抗能力?这还算好的,这是有父母意识的家长。而那些完全没有能力做家长,或者完全没有家长意识的人当家长,对孩子就是一种灾难。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怎么去照顾别人。而可悲的是,大部分无法照顾自己的人,都意识不到这点,随波逐流也好,放任自流也罢,他们最终也有这么一个理由“我也不知道,周围的人都这样”。无力,该去斥责他们吗?可是他们也很苦啊,他们的满腔怨愤又诉与谁说。麻木与苦难把他们捏成一个麻木与苦难的容器,盛放的水散发臭味,又将这臭水递到下一个容器里。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说的不只是一个将军的爱国主义情怀,亦说出了小老百姓在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中的凄惨无奈。

最后,塞恩有了一个身份证,终于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