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管理心理学读后感(管理心理学读后感 苏东水)

2022-06-02 11:19 作者:朱永新教育观察 围观:

朱永新按:

早晨打开手机,收到昨天晚上师兄何志毅、颜世富等先后发来的短信,告知恩师苏东水先生于昨天清晨不幸逝世。闻噩耗,心悲痛。这里发表一篇旧文,重温老师给我的教诲,感念师恩,愿先生一路走好。

19日晨记:今天是苏东水先生的追悼会的日子。无法前往上海为先生送最后一程,心中有几分不安。

感念师恩,愿先生一路走好

认识苏老师,是因为先知道他的《管理心理学》。

有一次看上海的报纸,发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奖项被苏东水先生的《管理心理学》获得。我研究心理学多年,怎么没有听说过苏先生?这是哪里杀出来的一匹心理学的“黑马”?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水先生。

一位经济学家怎么会写管理心理学的著作?他的书究竟与我们心理学家的管理心理学有什么不同?通过阅读苏老师的著作,我悄悄走进了苏老师的世界。

真正走进去,才发现这不仅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更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藏。苏老师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从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学,到微观的管理心理学;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到东方的管理学思想,涉猎的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不仅为地方政府做经济发展的顾问,还创办了东亚管理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他的学生也是三教九流,来自五湖四海,从政府高官到企业名家,从学界精英到社会名流,还有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几乎所有的人都以成为苏东水老师的学生而自豪,每年的东方管理学术研讨会,几乎成为苏门弟子的大聚会。以至于台湾的璩美凤也希望报考苏东水老师的门下,弄得新闻界沸沸扬扬,现在到网上查一下苏东水老师的索引,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

成为苏老师的学生,应该感谢颜世富博士。颜世富与我有一个共同的恩师——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我们曾经追随燕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史,我比世富早许多年,自然是他的学兄。后来他到复旦大学工作并考取苏东水老师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东方管理问题。当时,我已经从同济大学获得管理学的博士学位,世富多次鼓动我到苏先生门下读博士后。就这样,我有幸成为苏老师弟子中的一员。

苏老师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学者。他对于学问的把握,往往是宏观、整体的,国民经济问题,东方管理问题,一般的学者不敢问津,但他做得有声有色。管理心理学这样相对微观的问题,他也是用宏观的方法去研究,使他的分析能够拥有文化、人性的角度,比心理学家的管理心理学就高了一个层次。

苏老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凡是能够帮助的事情,他一定会尽力。1999年,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即将出版,邀请苏老师为书写一篇序言。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苏老师及时寄来亲笔签名的长序。他热情洋溢地写道:“阅读此书,能够从中领略五千年管理文化的苍劲与淳朴,体验古老文明活力的悠久与蓬勃,感悟古代先贤管理智慧的深邃与高远,这对现代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理论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充满着期待与信心。

本来,我可以把《中华管理智慧》一书作为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这样就非常轻松,与苏先生研究的方向也非常吻合。但是,就在此时,我从苏州大学调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职务。苏老师建议我结合自己的工作重新写博士后的报告。因为当时苏州的工业园区和新区等开发区面临许多改革的问题,我便重新选择了以《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为研究课题,并在苏老师等复旦大学教授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记得苏老师对我说,你们行政管理干部的研究,不仅要有学术意义,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苏老师的话,不仅对我博士后论文的选题起了重要的点拨作用,对于我日后研究教育问题,也起了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我现在之所以能够走出象牙塔,能够与火热的教育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与第一线的老师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苏老师当时的教诲有密切关系。

苏老师在三十年前创建了东方管理学派,提出了“三为”思想为核心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他努力把以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为基础的东方管理思想推向世界,与国际管理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作为学生,从苏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研究学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不断超越自己的人生态度。

我曾经参加过苏老师的东方管理论坛,也努力走进苏老师的研究团队,终究因为行政事务缠身和工作领域不同而无法专心研究东方管理的问题。但是,我一直关注着老师的研究动态,关注师兄妹们的研究成果。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也一直以老师的精神为榜样,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上且思且行。

我曾经说过,好老师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而不是匠人。匠人只教书,不育人,贵人不但教书,而且育人。苏老师对我进行的言传身教,不是一句师恩难忘可以概括,而是真切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得遇良师,是人生至幸。我和苏老师的其他学生一样,都是幸运的。我相信,我们这些学生也一定会努力成长,努力成为老师的欣慰和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