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憋了好久说说(好久没锻炼了的说说)

2022-10-24 19:01 作者:光明网 围观:

锻炼反而可能伤身?!这8种方式我劝你放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憋了好久说说(好久没锻炼了的说说)1

早上晨练到底是空腹锻炼好

还是吃点儿东西再去锻炼好呢?

今天来跟圈友们说说

关于运动的常见误区及正确运动的方式

谷伟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医学中心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这个问题近几年国内包括国外都做了一些研究,从大部分的研究结果来看,普遍认为空腹锻炼从脂肪的燃烧、利用及减重的这个角度来说,都优于餐后运动。

2020年就有一项国外研究,这个研究纳入了30例超重或者是肥胖的男性患者,把这些人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运动再吃饭另外一组是先吃饭再运动,这两组运动的量、时间,包括进餐的量、种类等等都是一样的。6周以后,空腹锻炼的这组脂肪燃烧率比进餐后再运动的这组高了2倍。

还有一个研究,这个研究纳入了10例健康的男性,这10例男性进行三次试验,一个是光吃饭不运动,另外一个就是先运动再吃饭,第三个就是先吃饭再运动。6周以后发现,空腹锻炼的这组和吃完饭再锻炼这组相比较,脂肪的燃烧量多了33%。

所以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空腹运动在减重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研究样本量比较少,另外选取的都是健康人群,所以空腹锻炼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有4类人不宜空腹运动

1、容易出现低血糖或糖尿病的患者

空腹锻炼时容易出现低血糖,比如出现心慌、大汗、手抖,甚至会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2、心脏病患者

空腹锻炼会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多。如果进行长期大量的空腹运动,体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起酸中毒,导致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猝死等风险。

3、胃肠功能弱的患者

刚刚醒来的时候,整个机体都处于相对休眠的状态,包括我们的胃肠道。这个时候你去运动,胃肠道也要开始活动,但如果我们这时候没有进餐,对于胃肠功能相对比较弱的患者来说,就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还有胃肠炎。

4、老年人

刚刚醒来的时候,四肢相对比较僵硬,人的大脑反应也没有那么敏捷,所以如果早上起来马上就去运动,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这些错误的锻炼方式要注意

1、天刚亮就晨练

很多人习惯天刚亮就出去锻炼,认为清晨空气好、污染少。事实上,此时户外光线暗,容易发生绊倒、刮伤。气温低时,还易导致伤风感冒、胃肠痛,诱发哮喘和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气温稍有提升再去晨练。

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不适合清晨锻炼,推荐选在下午3点左右进行。

2、在林间、马路边运动

在马路边跑步不安全,还有大量的尾气。

建议:尽量选择宽阔平坦、安全的场所,比如广场、公园或者体育场。

3、盲目空腹锻炼

肠胃功能差、易低血糖、60岁以上的人,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的人,不宜空腹运动。

尽量在早上锻炼前稍微加一点餐可能就会更安全一些。

如果要先进食,吃什么比较好?

如果你是以上人群,可以在运动前摄入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这里推荐三种:

碳水类:面包、饼干、米粥等;

蛋白类:如吃一个鸡蛋,喝一杯酸奶;

水果或液体:如牛奶、运动饮料,或者喝一杯蜂蜜水、吃一根香蕉也不错。

不过,晨练前别吃得太饱,只要不感到饥饿就好;也不建议吃过多的脂肪、膳食纤维。

4、没充分热身就开始

晨起后直接锻炼,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或因活动量突然加大而给心肺造成负担。

建议:充分热身再晨练。热身动作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做足15分钟,直到微微发汗、呼气稍有紧促感、关节灵活润滑为止。

5、大汗淋漓才有效

锻炼的时间、强度都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为了锻炼而锻炼。有些人一晨练就一两个小时,甚至大汗淋漓才罢休。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体力不支等。

建议:运动贵在坚持,而不在于速度和强度。

对普通人群而言,男性最大心率为“220-年龄”,女性最大心率为“210-年龄”,运动安全警戒线为最大心率的75%,老年人应更低些。

5、生病了也要坚持锻炼

患了感冒或者身体不适时,应暂停身体活动,或者减少运动量。否则不利于疾病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期。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必要时应向周围人求助或者拨打急救电话。中老年高风险人群尤其应注意,避免因运动诱发猝死。

6、跑步是万能的

跑步不能代替其他运动方式。仅仅跑步并不能够满足身体锻炼的全部需求。慢跑属于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很有好处,并且能够消耗大量的热量,有助于减脂肪。但慢跑也是一项重复性很高的运动,身体机械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有可能给某个关节或某块肌肉带来负担和伤害。

建议:应该尝试交叉训练,也就是在跑步以外搭配其他种类的运动。

7、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

做运动应根据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例如,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慢性病患者做高强度运动前应咨询医生。

8、运动中大量饮水或忍着不喝

运动过程中有口渴的感觉,甚至喉咙发干,说明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应该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中的补水原则是: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饮水应少量多次,每次喝2口~3口水,水不能太凉。

运动中不宜一次大量饮水,否则会增加心脏和肠胃负担,造成运动中腹痛等不良影响。如果运动量小、出汗少,喝温水就好。如果运动量大、出汗多,可补充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小贴士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发生退行性变,这是自然现象,不应因此完全停止运动。

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身体也会缺乏敏捷性和协调性,体能下降。

膝关节有病变的人应尽量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长时间站立,也不宜练习跑跳、深蹲等。最好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垫上动作等。

这样运动才健康

➊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由于老人自身生理特点的特殊性,所选运动要低负重、低对抗性、舒缓且安静。

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伸展、放松、柔软体操、有氧运动和力量练习,兼顾有氧、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运动形式应选择简单、温和、力所能及、放松、快乐的运动。

适合多数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有氧项目:步行、慢跑、游泳、室内骑自行车等,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

力量项目:抬腿、单足站立、下蹲、健力球、悬垂、轻器械举重(哑铃)等,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关节损伤;

柔软性项目:太极拳、健身操、老年舞蹈等,提高协调性,延缓关节老化;

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训练或动态平衡训练。

➋ 把握正确的运动强度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身防病的运动量为每天 ≥30 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每周运动 5 次。

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运动后恢复慢,建议老人运时间一般每天在 30 分钟左右即可,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段累计锻炼。

那如何评估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呢?这里有个简易方法供圈友参考。

运动量适当:适量出汗,略感疲劳,运动后轻微舒畅,脉搏约在 10 分钟之内恢复,食睡良好,次日精力充沛;

运动量过大:大量出汗,心悸气短,运动后极度疲劳,食睡不佳,脉搏约在 15 分钟之内不能恢复,次日周身乏力,缺乏运动兴趣;

运动量不足:运动中无汗,无疲劳感,脉搏变化不明显,运动后 3 分钟之内即恢复到安静心率。

来源: CCTV生活圈

憋了好久说说(好久没锻炼了的说说)2

◎美好的美

敲黑板

1.卡住(180-年龄)心率,每次慢跑40分钟到1个小时

2.为了以后能更快,现在要能慢下来

3.每次跑完,做几组核心训练事半功倍

怎样跑步,才能既不累,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今天我们说说耐力训练。

不要以心肺、核心、四肢力量不行给自己设限

《陈情令》中的几大仙首——无论是逢乱必出的蓝忘机,还是“读弟机”泽芜君、赤峰尊聂明玦、脾气差的舅舅江澄,或是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之所以能成仙首、名士,无不是灵力修为极高,再加上勤学苦练,除魔歼邪,战无不胜。仙首们的耐力是灵力,跑者的耐力是包括心肺、核心和四肢在内的肌肉力量能力。跑步强度与耐力匹配,身体能跟上脚步,便不会累。

耐力不匹配,最常见的表现是跑快了。有一个小伙伴,每次跑步都竭力跑进6分以内配速,因为 “晒朋友圈好看”,但每次三四公里后,都呼哧带喘,越跑越累,跑步成了一件辛苦的事情,一段时间后,膝盖等部位还出现了不适。

另一种不匹配则是跑多了,常见的是不少初跑者恨不得每天都跑,跑得太多,身体处在疲劳中而不自知;或是每次跑步都过量,跑5公里正合适的却要跑8公里甚至10公里。结果不仅累,借用《陈情令》中蓝湛劝诫魏婴放弃诡道时说的,还“此道损身,更损心性”:超出身体耐力,膝盖、脚踝等部位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不适,而“损身”带来的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会“更损心性”,与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初衷完全背离了。

需要强调的是,耐力只有“不匹配”没有“差”这一说,即任何人都可以跑起来,不要以心肺、核心、四肢力量不行给自己设限。只要按下面说的方法,循序渐进练耐力,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跑个10公里。

心肺是人体“发动机”练心肺比练速度更重要

我的跑步老师之一、国内前马拉松冠军何平一直强调:“心肺是人体‘发动机’,练心肺比练速度更重要,是本末问题。”那么,如何练心肺,提高心肺能力?怎样跑,速度和距离以及身体耐力是匹配的?

心脏于人相当发动机于汽车,直接决定身体性能。跑步的这些年,我和身边的小伙伴对此深有体会。心脏供血有两个路径,一是通过“泵”,一个是通过毛细血管。慢跑训练的意义就是让“泵”循序渐进更有力量,让毛细血管更加发达,从而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而和“外”在的四肢、核心力量一样,心肺功能的加强也是需要通过内在肌肉组织力量的增强来实现。身体“内”、“外”力量的训练其实是一样的,具体到心肺功能的训练,就是卡住“耐力心率”,通过坚持慢跑来实现。

那么,耐力心率是多少?简单可行的找准方法是:有运动手表的,自始至终卡着“180-年龄”的心率(可根据身体健康程度,上下浮动百分之五到十)慢跑;没运动手表的,自始至终按能连贯说整话的速度慢跑。举例:小A今年40岁,耐力心率即为(180-40)=140,若平时爱运动、身体健康良好,可上浮百分之十左右即为150上下;若平时锻炼少、处于亚健康状态,就需下调百分之十即卡住130左右的心率慢跑。而用以“连贯说话”的方法找耐力心率就更简单,就是跑步的过程中,你能连贯地说出一句整话,这个速度基本就在耐力心率范畴。

慢跑和循序渐进是两大法宝

卡住心率练心肺,每次跑够40分钟到1个小时,慢跑和循序渐进是两大法宝。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慢”到“更慢”的过程,非常考验耐心和心性,要能耐心穿过这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越跑越慢阶段:卡住“耐力心率”跑40分钟或1个小时,看似简单其实不易。比如刚开始跑时,140的心率配速是7分,30分钟后配速需降到8分,而此时你往往并没有觉得累,天高,地远,有风吹过,阳光正好,你正心情愉悦……要慢下来,尽管你没觉得累,但开始升高的心率说明心肺系统和外在的核心、四肢力量已与配速不匹配,这正是我们需要训练的。慢下来,为了以后能快起来,这很考验心性。身边不少能“慢”下来的小伙伴,几个月甚至半年后,同样的心率,配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反之“慢不下来”的一些人,就没穿过这个阶段得到提高。

第二个阶段,是匀速慢跑阶段:心率越来越平稳,耐力越来越强后,就可以转换练匀速慢跑,即5公里、10公里甚至半马,练习全程始终卡着心率匀速跑完。一年半载后,同样的心率,配速会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是耐力提高带来的“附赠品”,耐力提高才是“本”。

卡住心率循序渐进慢跑的过程,包括腹背、胯臀、四肢在内的外部力量也会得到加强。但还应有意识地通过平板撑、侧板撑、肘板撑、卷腹、深蹲、高抬腿、弓箭步等动作专门训练核心和四肢力量。此处透露一个偷懒大法:每次跑完,趁身体还“热”做两组核心训练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省去健身房通常要做的 “热身”动作。总之,在慢跑和训练中,慢慢强大自己,让身体跟上脚步。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憋了好久说说(好久没锻炼了的说说)3

◎美好的美

敲黑板

1.卡住(180-年龄)心率,每次慢跑40分钟到1个小时

2.为了以后能更快,现在要能慢下来

3.每次跑完,做几组核心训练事半功倍

怎样跑步,才能既不累,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今天我们说说耐力训练。

不要以心肺、核心、四肢力量

不行给自己设限

《陈情令》中的几大仙首——无论是逢乱必出的蓝忘机,还是“读弟机”泽芜君、赤峰尊聂明玦、脾气差的舅舅江澄,或是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之所以能成仙首、名士,无不是灵力修为极高,再加上勤学苦练,除魔歼邪,战无不胜。仙首们的耐力是灵力,跑者的耐力是包括心肺、核心和四肢在内的肌肉力量能力。跑步强度与耐力匹配,身体能跟上脚步,便不会累。

耐力不匹配,最常见的表现是跑快了。有一个小伙伴,每次跑步都竭力跑进6分以内配速,因为 “晒朋友圈好看”,但每次三四公里后,都呼哧带喘,越跑越累,跑步成了一件辛苦的事情,一段时间后,膝盖等部位还出现了不适。

另一种不匹配则是跑多了,常见的是不少初跑者恨不得每天都跑,跑得太多,身体处在疲劳中而不自知;或是每次跑步都过量,跑5公里正合适的却要跑8公里甚至10公里。结果不仅累,借用《陈情令》中蓝湛劝诫魏婴放弃诡道时说的,还“此道损身,更损心性”:超出身体耐力,膝盖、脚踝等部位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不适,而“损身”带来的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会“更损心性”,与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初衷完全背离了。

需要强调的是,耐力只有“不匹配”没有“差”这一说,即任何人都可以跑起来,不要以心肺、核心、四肢力量不行给自己设限。只要按下面说的方法,循序渐进练耐力,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跑个10公里。

心肺是人体“发动机”

练心肺比练速度更重要

我的跑步老师之一、国内前马拉松冠军何平一直强调:“心肺是人体‘发动机’,练心肺比练速度更重要,是本末问题。”那么,如何练心肺,提高心肺能力?怎样跑,速度和距离以及身体耐力是匹配的?

心脏于人相当发动机于汽车,直接决定身体性能。跑步的这些年,我和身边的小伙伴对此深有体会。心脏供血有两个路径,一是通过“泵”,一个是通过毛细血管。慢跑训练的意义就是让“泵”循序渐进更有力量,让毛细血管更加发达,从而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而和“外”在的四肢、核心力量一样,心肺功能的加强也是需要通过内在肌肉组织力量的增强来实现。身体“内”、“外”力量的训练其实是一样的,具体到心肺功能的训练,就是卡住“耐力心率”,通过坚持慢跑来实现。

那么,耐力心率是多少?简单可行的找准方法是:有运动手表的,自始至终卡着“180-年龄”的心率(可根据身体健康程度,上下浮动百分之五到十)慢跑;没运动手表的,自始至终按能连贯说整话的速度慢跑。举例:小A今年40岁,耐力心率即为(180-40)=140,若平时爱运动、身体健康良好,可上浮百分之十左右即为150上下;若平时锻炼少、处于亚健康状态,就需下调百分之十即卡住130左右的心率慢跑。而用以“连贯说话”的方法找耐力心率就更简单,就是跑步的过程中,你能连贯地说出一句整话,这个速度基本就在耐力心率范畴。

慢跑和循序渐进

是两大法宝

卡住心率练心肺,每次跑够40分钟到1个小时,慢跑和循序渐进是两大法宝。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慢”到“更慢”的过程,非常考验耐心和心性,要能耐心穿过这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越跑越慢阶段:卡住“耐力心率”跑40分钟或1个小时,看似简单其实不易。比如刚开始跑时,140的心率配速是7分,30分钟后配速需降到8分,而此时你往往并没有觉得累,天高,地远,有风吹过,阳光正好,你正心情愉悦……要慢下来,尽管你没觉得累,但开始升高的心率说明心肺系统和外在的核心、四肢力量已与配速不匹配,这正是我们需要训练的。慢下来,为了以后能快起来,这很考验心性。身边不少能“慢”下来的小伙伴,几个月甚至半年后,同样的心率,配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反之“慢不下来”的一些人,就没穿过这个阶段得到提高。

第二个阶段,是匀速慢跑阶段:心率越来越平稳,耐力越来越强后,就可以转换练匀速慢跑,即5公里、10公里甚至半马,练习全程始终卡着心率匀速跑完。一年半载后,同样的心率,配速会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是耐力提高带来的“附赠品”,耐力提高才是“本”。

卡住心率循序渐进慢跑的过程,包括腹背、胯臀、四肢在内的外部力量也会得到加强。但还应有意识地通过平板撑、侧板撑、肘板撑、卷腹、深蹲、高抬腿、弓箭步等动作专门训练核心和四肢力量。此处透露一个偷懒大法:每次跑完,趁身体还“热”做两组核心训练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省去健身房通常要做的 “热身”动作。总之,在慢跑和训练中,慢慢强大自己,让身体跟上脚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