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4 18:50 作者:尘土风雨 围观:

尝粪忧心-24孝道故事阅读与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尘土风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哪些1

古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译文: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诗文: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尝味知瘥念疾父,粪甜泪咸心焦苦。忧稽北辰代亲卒,心沉安逝三载服。


庚黔娄尝粪忧心故事简短,明了,生动,形象。故事开始交待了主公翁当官上任,本是喜事,但心感困闷,感觉家里有事,急急返乡,得知父亲病危。医生告知父亲的病情,尝粪便的味道可知。于是尝之,甜知病更加严重了。夜里向北斗星祈祷,自己愿意代替父亲***。

庚黔娄尝粪忧心,三个深度意义,一是自身能感觉到家里有不好的事情,有对家庭的明显的心里感应。二是忧心父亲的病情,不知是否好转,医生告知尝粪便可知,他马上做到了。表明他对父亲的孝道十分关切,并出自内心。三是他尝到粪便甜味时,祈祷上天,他愿意代替父亲***。表明了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的父亲生命,这是孝道的一种升华,舍身救父。

庚黔娄尝粪忧心,我们每个人来一个相对独立的家庭,这个家庭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成员之间,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吃住行用等,有一种家庭的心灵的感应,比如家里有突发不愉快的事,成员往往能自己感觉到,表现为心慌,心里发急,心神不定等。如以前故事中“啮指痛心”,曾参母亲见到家里来人,不知如何招待时,情急之下,咬指痛心,曾参在外,就能感应到,急忙回家。这说明家庭成员的高度的心心相连,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这种感应是我们家庭中长期稳定的和睦融洽的关系产生的,这需要我们家庭成员,在小事上,在日常事件上多去理解对方,多去为家庭成员考虑。在古时,人们的吃穿住行,生活生存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几件衣服,大家轮流穿着出门,大家共同居住一间大屋里,一般老人小孩子还不能单独出门,需要家庭成年劳力的保护等等。正是这种近距离,亲密,长期的家庭合作关系,使得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感应,很容易造成较强的心灵感应。

庚黔娄尝粪忧心,按照医生的要求,尝父亲粪便,以判断病情情况。这是非常让人佩服的行为。古人也有很多方法来判断病情,望闻听切,其中尝粪便的方法很是直接。古之记载的名人有邓通吮吸汉文帝的毒疮,勾践尝夫差的粪便等,这些说明古人对这种行为当作一种自愿意行为,表达一种忠心,一种深切的感情,一种超过常人的心意心境。邓通的行为,是为了保住他的富贵和财富,勾践的行为是为了他的复国报仇,他们都充满着个人的目的性,充满着世俗的欺骗性。而庚黔娄的行为,这里更能表达他对父亲的真挚真诚真心的感情,他只想判断出父亲的病情,没有更多的想法。这里表现了更为纯真的孝道感情。

庚黔娄尝粪忧心故事背后,还蕴藏着他代替父亲***的想法,这个情况在古时应该是常见的,这是一种孝道的表现,更是孩子对父亲的一种感情。上天是我们最伟大的神,古人认为上天能明察一切,孩子的行为,可以向上天请愿,以命换命。今天还有类似的说法,一些父母见到孩子遇到大灾大难时,他们还偷偷地向当地神灵祈祷,用自己的老命去保佑孩子的平安等等。这些朴素的生命观念,每个人内心是存在的。只是激发点不同,激发的环境不同。不少的人都表现出一种真情实感,这是我们人类的特殊性,更是人类文明文化的深层的原动力。

尝粪忧心让我们今天的人读来,有的人觉得好笑,有的人感觉不可思议,有的人感觉古人故事的欺骗性。我们不是古人,不可以完全否定这些深层的意义。在当时的生产力生活水平和社会认知的层面上,尝粪忧心故事,表现深刻的人文精神,可能正中国古人的精神,代代相传到今天,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发展的社会进步。很多喜欢今天而否定昨天,我们想想,没有昨天,怎么会有今天?怀疑昨天,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中华文明的传承是代代相连的,文明文化是不断接续的。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时的生活生产条件,分析当时人们的感情和行为方式,能记录在历史中,相对较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中,很是正面的故事,当然有些夸大,但故事的目的是出于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我们应该去深度思考孝道故事,深度想像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主人翁的切身体会,把自己的感觉感情置于当的环境中。这样的话,我相信,不少的人就能感觉到不一样的情感和体会。

事事看似简单,事事切身入心,事事如出自己,事事一定情感。我们应该多用心用情用自己的类似事件来读我们的历史故事,特别是我们的孝道故事,网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愚孝道,痴孝道,假孝道,伪孝道等。试问,自己都没有做到,还称之为假?你能以身试试吗?咱们能处身于当时的环境和当事人的心灵深度的体会吗?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应该深度深层思考自己。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哪些2

每次放学回家,奶奶总是替我忙前忙后,没有一丝空闲。但令我感激的,不是她的忙碌,而是她招待我吃。每次吃饭,她只吃小菜,并且吃得津津有味。我问她:“您为什么只吃这些?”奶奶总是说:“吃这些又不怎么样?”我无话可说,倒是像欠了什么。


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回家后,我看奶奶正要煮饭,就对奶奶说:“我来帮您煮饭!”奶奶不满地说:“这,你是弄不好的。”


“我会煮饭,我真的会煮饭。”我迫不及待地回答,奶奶只好由我了。


吃饭了,奶奶把菜端上来,有鱼、白菜、鸡翅膀。我看奶奶总是吃白菜,根本不吃鱼和鸡翅膀,很吃惊。


我想:奶奶光吃白菜不行,还得吃点别的。我就吃了一点鱼,装作难受的样子,故意说:“不好吃。”


“不好吃,给我。” 奶奶不慌不忙地说。


我忙用筷子夹起鱼,放在奶奶碗里。我说:“我不爱吃,就给您吃。”


奶奶惋惜地说:“别人说吃鱼尾巴,就跑得快;吃鱼眼睛,眼睛就亮;多吃鱼,人会变机灵。你怎么就不吃呢?”


我趁机夹了一个鸡翅膀,放在奶奶碗里。奶奶叹了声气,说:“你不吃,你买来干什么?不能白白浪费呀!”我撒娇似地说:“您一直吃白菜,也不行,总得吃点肉。”


吃完饭,奶奶刚准备去洗碗,我就跑过去对奶奶说:“我会洗碗,让我来洗吧!”奶奶说:“你弄不好的,不把碗摔破了。”我说:“我暑假在妈妈那里,经常洗碗,从来没有摔破过。”奶奶说:“好,好,你就别把摔破碗了。”我拿着碗就去洗了。


这一天,我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却如释重负。


孝心的简短故事2


母亲节来临,网络又沸腾了。人们晒出了各种各样,准备已久的精美礼物。图片、文字层出不穷,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渐渐的,原本是给予母亲的感恩和敬意,无意中蒙上了一层“秀”的面纱,但孝顺不等于作秀。


从幼儿园起,每个母亲节,我都会送给妈妈一个小礼物,有时是一张贺卡;有时是陶泥挂件;有时是折纸作品。记忆最犹新的是那一年,想到妈妈的生日和母亲节离得很近,就相差一两天,一个念头从心底油然而生:送妈妈一个蛋糕,在她生日那天,提前过一个母亲节!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焦急地等待着,恨不得坐上时光穿梭机,立刻飞到妈妈生日那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那神圣的一天到来了。那天晚上,妈妈恰巧不在家,我迫不及待地拉开抽屉,拿出了20元零花钱,拉着老爸,跑向了附近的裕达饼家。走进店门,冷柜里琳琅满目的蛋糕,看得我眼花缭乱,买哪一个呢?我来来回回地度了几圈,目光被一个蛋糕吸引了:蛋糕不大,放在一个爱心形的陶瓷杯里,铺着雪白的奶油,鲜红的草莓旁插着两根饼干棒,简约而精致,是妈妈喜欢的类型,就是这个!我付了钱,欣喜地跑回了家,等待着妈妈回家。


咔哒”,门开了,妈妈回来了。我连忙提起蛋糕,跑到门边,递到妈妈面前,激动地大喊:“妈妈, 母亲节快乐!生日快乐!”“宝贝你记错了,今天不是母亲节。”妈妈笑开了花,脸也亮晶晶了。


我调皮地一笑,纠正道:“我知道呀,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就顺便提前过一个母亲节。”妈妈听了,抱住我快乐地笑了,我也高兴地笑了,心中溢满了甜甜的味道。


20元的小蛋糕,并不是价值不菲的高档礼品,但在妈妈眼里却弥足珍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物不在于价值与数量,千里送鹅毛,礼物看似轻贱,一文不值,但从千里之外而来,重的是情深义重。当礼物的动机变了,钻石也不如那根鹅毛珍贵。真正的爱是心底的一泓清泉,它深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它很普通,很寻常。只要有一颗孝顺的心,每天都是母亲节。


孝心的简短故事3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亲人在小事上遇到困难,得到晚辈的关爱。


记得有一次,妈妈干完家务坐在床上,我过去找东西时,发现妈妈脸色苍白,嘴唇发灰,活象一位死者。当我问妈妈怎么了时,平日她说话时,好像要震破楼 房,但这时说话像蚂蚁说话,我听不见。我想她一定是生病了,正当我摸妈妈的头时,大吃一惊,因为妈妈的头如正午时探汤一样。我问妈妈:“您是不是生病了? 要不要我给你测量体温呀?”


妈妈说:“我测过体温了。”


妈妈话音刚落,我便走出房间,走到茶几前把热气腾腾的水倒入妈妈的杯子里,并小心翼翼地送到妈妈跟前,准备给她喝,对她说:“小时候您不是常对我说发烧时要多喝水才能退烧吗,现在你就多喝些水吧。”


妈妈听了便恍然大悟,喝下开水。接着,我又说:“妈妈,我为你刮痧吧。”


说完,我便拿出万金油在妈妈背上沫油,把万金油的 盖 子盖上,再拿起牛骨刮痧片在妈妈身上刮。我因怕妈妈疼,刚开始刮得很轻。妈妈突然说:“儿子你刮得太轻了,没效果,能重一点吗?”


我听后摩拳擦掌,再次拿起牛骨刮痧片,咬紧牙根,使出吃奶的劲开始刮痧。妈妈认为还不够重,便说:“儿子气力再大一点。”


我听了用出了九牛二虎的劲,终于,我的鼻子冒出了汗。我就这样不停地刮着。不久,我看见妈妈的背红通通的,认为妈妈很疼,便问道:“妈妈,疼不疼呀?”


妈妈回答:“你刮得越疼病越容易好。”


我听后使出浑身的劲,过了一会儿,我早已大汗漓漓,上气不接下气。不知妈妈是舒服了,还是认为我刮得不好,便说:“儿子,我想睡觉了,你也回去睡觉吧!”她摸着我满是大汗的头,说:“儿子,谢谢你帮妈妈刮痧,你已经长大了。”


说完,便盖上棉被让我出去时把门关上。我悄悄地走出去,轻轻地关上门,我也躺在床上,心想:“现在,奶奶爷爷回老家,爸爸在外面工作,我怎么也要担起生活的重担!”


不久,当我醒来时,妈妈已在客厅了。妈见我出来了,便说道:“儿子,谢谢你刮的痧!现在我好多了。你渐渐懂事了,你也懂得了孝顺。”


这时我豁然开然。原来,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孝顺,没想到孝顺这么简单。


孝心的简短故事4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一直在宣传的品格。


其中《二十四孝之十二卧冰求鲤》令我印象颇深。东晋时期,有个人叫王祥,家境贫寒,父亲还给他带回来一个后妈。后妈对这个孩子十分残忍,不是让他劈柴,就是让他抬水,将体力活全扔给了他。但王祥毫无怨言,一天比一天有劲。一个冬天,他的后妈得了重病,王祥每日为他熬粥,他的继母还不停抱怨,“怎么天天都是粥啊?我命真苦,我想要的是鱼。”王祥一听,连忙跑出屋外,冒着那丝丝寒风和鹅毛大雪,艰辛地来到了冰面上,拿起一块大石头砸,砸了一下之后,心想,这不是办法,我得另外想法子才行!忽然,他看到一片冰在他手中融化了,于是灵机一动,脱掉衣服,将身体与冰块近距离接触。他脸上的血色渐渐没了,终于,冰面裂开了,他从冰里捉到两条大鲤鱼。穿上衣服后,他赶紧跑回了家。他一进家门就为母亲送上两条鱼,说:“我看母亲如此想吃,就去抓了几条给你。”后妈也挺感动,然后改掉了坏毛病,对王翔就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最后,王祥也当上了大官,一直幸福地生活着。


在我心里,孝顺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应该是每时每刻都要做到。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一种孝顺;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是一种孝顺;平时不将好吃的占为己有,与父母分享,也是一种孝顺!


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也要懂得尊敬师长。孝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孝心的简短故事5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敬父母, 不是光用嘴巴来说的;也不是只给予父母金钱和物质上的满足,却很久都没有回过家陪父母聊天、说过自己的心里话的;更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借故很久都没有回过家陪陪父母的,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孝敬父母,并不是体现在要做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体现在平时为父母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


电视台常播放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并且告诉老人这对她的脚有好处。这一切都被自己的孩子看见了,有一次当她下班回到家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一边端着洗脚水向她走来,一边说:“妈妈,洗脚!”端不稳水的小朋友,水花溅到她一脸。这种发自内心的孝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孝敬父母,是在父母工作累回家休息时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孝敬父母,是在父母伤心、难过时送给父母一句温暖而又安慰的话语;孝敬父母,是在父母劳作累时给父母捶捶背、捏捏腿。而这些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她的儿子和儿媳看他不顺眼、碍事,觉得他是个累赘,她的儿子和儿媳就商量送他到郊外的一片树林里。有一天晚上,他的儿子和儿媳趁他睡的时候,便悄悄的将他背起。这时老人8岁的孙子突然起来了,他不明白他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便悄悄地跟着爸爸妈妈来到郊外的一片小树林里,进了林子,只见他的爸爸妈妈将他的爷爷扔在了只铺了一张席子的草丛里,而且只给了他的爷爷一床薄薄的被子。“哦!原来,爸爸妈妈是想丢下爷爷。”于是,他像大人一样对他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等你们老了以后,我也把你们背到这里来,也给你们一床薄薄的被子,一张席子。”爸爸妈妈听见了儿子的一番话后,后悔莫及,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残忍,多么地伤人!于是赶紧把老人给背会家,好好的赡养了,并且告诉自己的儿子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不要走他们的后尘。由此可见,孝敬父母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其实,孝敬父母很简单。只要在父母下班回到家时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在父母伤心难过时送给父母一句温暖的话语;在父母工作劳累时给父母捶捶背、捏捏腿。哪怕只是对父母嘘寒问暖,讲讲学习的近况,都能体现出孝敬父母,都能够让父母心满意足。


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无偿地付出了艰辛,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孝敬父母,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哪些3

【道德模范光明礼赞】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 洁

“37年,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距离水峪村不到100公里的临潼,那次是我儿子结婚。”全国道德模范、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村民张水珍说,“但我不后悔,只要老人们安康,我就非常满足。”

1984年,21岁的张水珍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任新宏,那时任家一贫如洗,还需要赡养6位老人,分别是任新宏病重的奶奶、体弱多病的亲生父母、养父、养母和失聪终生未娶的小叔父。面对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张水珍37年如一日用爱心和耐心精心照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在我8岁的时候,我的亲生父母把我过继给我现在的养父养母,过继过来的时候,家中还有一个奶奶和一个小叔父。”任新宏说,家中的老人全靠张水珍照顾。

张水珍新婚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坑上。当时村上不少人都为张水珍捏了一把汗:一个新媳妇面对这么个烂摊子,可咋办呢?当大家看到张水珍每天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饭,同时还把家中其他长辈照顾得妥妥帖帖、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张水珍就这样精心伺候着,直到老人病逝。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他们照顾好。”张水珍总是这么说。

在张水珍的照顾下,5位老人去世时都是高寿。目前,张水珍精心照顾着丈夫84岁的养母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已完全失聪。“老人现在听不见,每天饭做好了,我就到跟前拍拍她的肩膀,然后比画着吃饭的动作,她就明白了。”张水珍说,老人与她建立了深厚感情,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依赖。

“我看见他们的笑容,心里就觉得舒服”

当年,任家家徒四壁、负担沉重的状况让不少姑娘望而却步,然而,张水珍却看中了丈夫的老实可靠、勤恳善良。尽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婚后和婚前设想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差距。

为了维持生计,张水珍在种好自家10亩地的同时,又承包了8亩地,种小麦,种油菜,种玉米,种棉花,栽苹果,栽花椒,在家里养鸡,在门口种菜。她跟着养父天不亮去城里拉垃圾,跟着丈夫到山里拉石头,为了让老人们能吃饱,她偷偷出去拾野菜,捡别人不要的菜叶……

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委屈受气是难免的,但张水珍却从来没有对老人发过脾气。“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偷偷在被窝里哭过,但白天依然会带着笑容给老人端饭。我看见他们的笑容,心里就觉得舒服。”

“张水珍这些年很少离开过村子,除了日常下地干农活,就是在照顾这些老人。”邻居杨秋云说,“这样的好媳妇真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村上孝老爱亲的风气越来越浓了”

张水珍结婚前,母亲嘱咐她:“你结婚后,要好好对待家里的老人,你要善待他们。你要是对老人不好,就不要进我的门了。”37年过去了,张水珍不负母亲嘱托,尽心照顾着每一位老人。

如今,张水珍的女儿已经成家。“我妈对我影响很大,她孝敬老人,对老人有耐心,现在我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公公婆婆。”女儿说,“有了孩子之后,我给孩子讲姥姥的故事,看姥姥的视频,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孩子。”

在张水珍的家中,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这种美德不仅促进家庭和睦,更感染了一方民众。

“这么多年来,一位柔弱女子把几位老人照顾得这么好,日子也过得不比别人差,张水珍真是个好榜样。因为她,村上孝老爱亲的风气越来越浓了。”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说。

37年里,张水珍在照顾几位老人的同时,和丈夫一起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告别了过去的土窑洞,住上了现在的平板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谈起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张水珍最牵挂的依然是老人的晚年生活。“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也就剩我婆婆(养母)一个人了,我要把她照顾得好好的,让她度过最好的晚年。”张水珍一边给老人理发,一边说。

【短评】用最朴实的信念书写孝老故事

每当被问起是什么信念让你37年来一直坚持照顾着家里的老人时,张水珍的回答永远都是“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百善孝为先”“这就是一个媳妇的本分”这几句话,因为在她看来,孝敬老人是应该的,是不需衡量利弊得失的应然行为。正是这些最朴实的信念,让张水珍37年如一日照顾着6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她用赤诚之心温暖了这个家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老爱亲美德,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普遍意义,应当成为人们坚守和弘扬的永恒价值。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弘扬孝文化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就是厚植一个社会的精神根基。当孝老爱亲成为每个人自发自觉的选择之时,像张水珍一样的孝老故事将会写遍中华大地。

(张哲浩 李 洁)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2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