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老师你是有故事的的

2022-10-24 18:56 作者:我懂意思 围观:

做有故事的教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我懂意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师你是有故事的的1

做有故事的教师

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到的知识与信息大幅度提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源呈几何状呈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但是教师的困境也随之而来: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认为自己都懂了,都已经掌握了,不需要老师的指点、提醒与批评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的发达教育,资源的盈足,反而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故事思维。会讲故事是教育引领启迪学生的极有效办法,用精彩的故事描述想要传达的教育理念(道理),把学生带入到故事里,如是,对学生的教育有效性就会大大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就是道理,就是答案;而“渔”就是故事,故事是开放性的,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这才能真正达到不教而教、不学而学。

请允许我引述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不止,有一次赵国要攻打燕国,燕国实力弱,不希望打仗,于是燕王委托苏秦的弟弟苏代到赵国,劝阻赵王不要攻打燕国。苏代到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惠文王接见了他。苏代并没有直接劝阻赵惠文王不要攻打燕国,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苏代说,在来赵国的路上,我经过易水时,看见一只河蚌正张开双壳,懒洋洋地晒太阳,突然来了一只飞鸟,伸出了长长的嘴一下叼住了蚌的肉,河蚌立即合上了它的壳,夹住了水鸟的嘴。没想到水鸟一点也不着急,它对蚌说,“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到时候我再吃你的肉”。蚌也不慌不忙地反驳道“你的嘴在我的壳里,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不久你就会饿死,咱俩还不知谁吃谁呢”。就这样他俩相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这时候来了一个渔翁,看见了蚌和水鸟,于是他毫不费力地把蚌和水鸟放到了竹篓中。苏代讲完故事后,赵惠文王若有所思,原来,当时各诸侯国属秦国实力最强,如果赵国和燕国发起战争,必定两败俱伤,到时候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吞并两国,最后赵惠文王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如果当时,苏代直接给赵惠文王讲道理,作为赵国的君王,赵惠文王可能会置之不理,不会听苏代的劝阻,攻打燕国,最后导致两国被灭。可见一个好故事不仅胜过千军万马,还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教育教学实践中,太多的“苦口婆心唠叨不停,声嘶力竭教训不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上面的例子中吸取一些经验。人是情绪的动物,讲故事能够影响到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和观念。学生总是不喜欢别人说教,给他讲道理,而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故事所描述的细节,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这种感受,从而得出答案,从情绪上产生共鸣。

在一线教学的中职老师和班主任都有一种体会,就是学生学着学着就辍学了,学着学着就无所谓了。我们深究一下,其中有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中职学生容易迷茫,迷茫的时候就失去学习的动力与方向。我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讲了下面一个“入口不迷惘”的故事,既达到了警醒学生自信自强,又让学生感谢老师的提醒与教育。

我们每个人都出去旅游过,有些景区景点需要排队经过蛇形通道才能看到某具体的风景(景象)。在景点入口排队,你只要站在那个蛇形通道队伍里面,你会发现一个事实,你把眼睛闭上,甚至你困得打瞌睡,你也不会丧失方向,后面的人会拥挤着你往前面走。读高中的学生辍学的少,就类似于进了蛇形通道看风景(景象),只有一个选择:方向如一,参加高考。可是对于中职生来说,没有类似那个蛇形通道可以选择。学生有学不会上课睡觉梦周公的;有受不了上课捣乱放弃自我的;有看不到希望辍学打工的等等。通过这个“入口不迷惘”的故事讲述,形象地揭示出高中与中职的不同,提醒中职生意志坚定,主动增强纾解外界压力与抵制诱惑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接纳与信任。

教师要成为有故事的人,那么故事从哪里来呢?

首先,要多阅读杂志看书看报。读书开阔视野,积攒故事,结合自己生活,便可随手拈来。比如《读者》《特别关注》《意林》《智慧》等杂志,《幽默口才与社交礼仪》《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 著)《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威特 著)等著作,《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大河报》等报纸。

其次,多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主,用耐心和责任心,挖掘优等生的潜力,关心后进生学习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演绎自己的教育故事,以便更好促进教学的开展。

最后,多进行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处处都留意,时时有故事。十八年的一线教育工作,我总结了近270个关于自己的教育机智故事,这让我在教育管理学生上游刃有余。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仅有正确的内容而没有优美的语言、活力的形式以及良好的媒介,注定缺乏生命力,枯燥无味亦无法打动人心。让我们都成为有故事的人,做精神文化富足的人。

老师你是有故事的的2

湖南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王诗蕾 谢展南 报道

“听刘老师的数学课简直就是在听故事,感觉好轻松、好有趣。”9月5日,双峰县城北学校四年级学生向昱姿口中的刘老师,就是娄底市优秀教师、娄底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双峰县永丰街道中心学校老师刘耀春。

刘耀春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最爱啃数学难题。1989年从娄底师范毕业后,她一直在走马街镇金坪教学点、同德学校、镇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任教,2005年调入县城后,她先后获得教育管理专科学历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历。

“刘老师的数学课里有好多故事。”学生彭依赉说。

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如何把数学课变成学生的最爱?刘耀春想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最爱看故事书,何不把数学变成故事?

想到,便马上去做。2019年元月开始,刘耀春开始着手写书,2000年10月,《魔法数学星球奇遇记》问世。该书以小说的形式,把生活、数学、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书中描写14岁的少年毛毛在手镯的引领下,来到魔法数学星球,寻找自己的亲人。寻亲途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困难,用数学知识勇斗坏人,一步一步地接近事情的真相,最后终于一家团圆。在书中,随处可见的一张纸、一段线、一块看似无用的木板……都蕴含着数学。每一个数形结合的故事,都能将读者引入神奇的精神世界,赋予数学丰富的人生哲理。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知道的新鲜事,数学真是门神奇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无处不在。以后我要加大阅读量来提升自己对数学的见解。我要认真学好数学,学好数学武装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国家可用之才。”暑期刚读完《魔法数学星球奇遇记》的一名学生说。

2019年5月,刘耀春申请了“听刘老师讲数学”公众号,以一个从不爱学数学到酷爱数学的学生为原型,推出“小糊涂虫学数学”系列故事。平时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的争执,都成为“小糊涂虫学数学”的素材。故事推出后引起学生、家长的反响。如果故事没有及时更新,马上就有学生追问:“老师,你的故事怎么还没发?”学生阅后受益匪浅,能从“小糊涂虫”的感悟中找到学习数学的诀窍。至今,“听刘老师讲数学”发表原创文章20多万字,其中的数学故事连载“小糊涂虫学数学”达10多万字。

刘耀春还先后主持或参与3个课题的研究。2020年,主持的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故事教学案例研究》在省教育科协立项为基础教育重点课题。作为数学学科带头人,她在贝壳网建立名师工作室,上传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等。她主编的《启发小学生思维的67个数学故事》为学生们的数学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因缺少教材,教师茫然,学生无事可做,于是刘老师牵头主编校本教材《趣味数学》,共8册5万多字;目前,正在主编《小学数学故事教学案例集》《小学数学故事教学策略集》等多套校本教材丛书,将为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典型范例。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采取故事激情导趣、故事呈现错误、故事突破瓶颈、故事编写提升素养等教学策略,创新“数学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联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习惯,打造“多快好省”的高效课堂。由于教学绩效突出,她多次被聘为娄底市、湘乡市等市区招聘新教师、职称评审数学学科评委,并被列为省教师资格认定评委库专家。

“为了教学,她简直是在拼命了。”丈夫李丰安对妻子颇有微辞。

刘耀春除了教学、读书和写书外,没有其他爱好。她每天晚上就坐在书桌前,看书、写论文。2010年9月,刘耀春经常腹部剧痛,甚至晕倒。后经医院检查患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急需手术治疗。为了不耽误着书和教学,她硬是把手术时间推迟到2011年暑假。2020年4月,她左踝骨肌腱断裂,疼痛发作时,她用右脚支撑着上课,从没影响授课。

……

在儿子李盼眼里,妈妈对他的是爱是缺位的,但刘耀春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影响了儿子,引导他主动自觉学习,高中毕业后,儿子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并因成绩优异被保送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可能我的爱都给了别人的孩子吧。”刘耀春对自己儿子常感愧疚,担任班主任的20年里,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个体差异,尊重、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并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她坚持家校共育,注重利用家访和电话、微信加强与家长联系,发挥共育作用。学生李同学,因经常被家长批评,觉得父母偏袒弟弟,渐渐地在学校也不合群,经常与同学吵架。刘耀春通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使李同学发生很大变化;学生阳同学性格多疑,有次摔倒疑被同学取笑,便推桌子摔东西以示发泄。刘耀春把他叫到办公室,用一些伟人虚怀若谷的故事开导他,事后,阳某的性格开朗多了。

老师你是有故事的的3

2020年上半年,注定不平凡。

孩子们到不了学校,

课堂从教室搬上云端,

老师们纷纷化身“主播”。

有人说:

关于“什么时候返校”的讨论刚结束,

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放暑假了。

真的、真的、真的

很羡慕老师这个职业!


别急着羡慕!

这个特殊的学期里,

老师们真的轻松吗?

请和中教君一起看看这8个故事,

了解一下这学期,教师有多拼!



1

每天起床第一句:

赶紧统计孩子们的健康信息


在这个“加长版寒假”里,全国的老师都在忙同一件事——统计学生健康信息!


每天一大早,班级群里就热闹起来了,老师要了解一遍全班每位同学的情况:有没有感冒发烧、有没有去过湖北、有没有跟疫源地有过接触……掌握了同学们的情况后,老师们还要制作成表格,在指定时间内上报。


询问、登记、上报,为的就是保护学生的安全,为的是将危险降到最低。希望各位家长理解、体谅班主任不厌其烦的艾特和电话联系,我们的目标是:一个都不能少!



2

网课大型“翻车”现场?

请珍惜为你误开美颜的老师


在山东济南,50岁的数学老师苏泗水,因第一次直播讲课误开美颜,开场白屡次被妻子打断,走红网络。


苏老师把美颜开满级,整个人粉面桃腮。被家人打断后“抓狂”,忍不住飙方言:“哎呀,在直播呢!人家全班都听到了!”对于可爱的苏老师,网友们纷纷留言:“全国都听见了!”


老师们大多没有在线教学的经验,很多年纪大一些的老师对网络教学很陌生,初期出现一些“状况”也在所难免。但是在这背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尽其所能,为顺利上好直播课,使出浑身解数的那一份敬业心!

表情亮了!5旬数学老师开美颜直播,开场白屡被妻子打断_硬核防疫 我们是认真的!_腾讯视频


3

这个山村小学的“空中课堂”

有点不一样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月是故乡明》,请大家先跟我一起朗读一遍课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故乡都有个月亮……”大喇叭里,是老师的领读声,村庄里,是孩子们的跟读声。喇叭声和孩子们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疫情下,很多学生都在上网课,但是,贵州省凤冈县鱼泉村网络信号不稳定,广播喇叭便成为了老师的“大讲台”。鱼泉村有一所小学叫黑溪完小,有51名学生和12名老师。这些天,冷小雪和杨艳两位老师除了用广播上课,还上门家访,面对面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不能耽误教育。疫情防控时期,乡村教师用“原始”的办法,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4

13名教师翻山越岭

给25个村里265名学生送教


云南省巍山县五印乡岩子脚小学覆盖25个自然村,都是高寒山区地区,受制于自然条件,网络条件和信息化设备相对落后,无法达到线上教学的全覆盖。


岩子脚小学校长毕恩权说:“城里孩子可以网络远程教学,可我们山区条件不好,远程教学无法全面展开,我们不想让孩子们就此耽误学习,所以组织老师开展送教上门、送教入户。”全校13位老师自发组织分组,到当地25个自然村给265名学生按时上课。



为了避免大规模聚集,老师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组织各班3至5名同学小范围聚在一处,进行批阅作业、课程辅导。于是,田间地头、村活动室,老师的身影随处出现。


“比起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的付出不值得一提。特殊的时期,老师们去不了抗疫前线,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让山区学生落下学习的步伐。”毕恩权说。



5

背着背篓给山里学生送教材

7人1周累计行走1000余公里


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位于湘鄂两省接壤地带,境内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地广人稀,素有“湖南屋脊”之称。全镇有576名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在镇中心学校就读。3月4日,石门县教育局将新学期教材送到了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但许多学生面临着没有教材的问题。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学习,从3月5日开始,7名管理人员和教师分成3个组,将教材分别装进车,穿梭于大山深处。这576名学生分布在全镇的21个村,在这当中,许多学生家的位置 “地图上找不到”,甚至需要翻山越岭,他们一度用上了最原始的“派件”方法——将书本装在背篓里,徒步跋涉把书送到学生的手中。



在乡村学校,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在班级的微信群里。他们有些的监护人只有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有些则是地方太偏远,手机信号不好。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们只能使用相对原始的方法:每天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状态和进程。


这次“送教行”用时一个星期,7人累计行程1000多公里。“教书本来就是一件平凡的事情,不求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唯求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



6

孩子太小没人照顾

27岁教师背着娃娃上网课


此前,一张女教师扎着马尾辫背着娃娃给学生上网课的照片在网上走红,引起众多学生及家长点赞。这位女教师名叫罗银艳,来自安徽省蚌埠市固镇任桥镇民族中学,是一名“90后”化学老师。


由于探亲被滞留,孩子太小没人照顾,上网课时,罗银艳便把孩子背在身上。孩子有时会哭闹几下,但学生们丝毫不受影响,只是认真听课,并做着笔记。



“年前,我去福建陪当兵的爱人过年,因为疫情,一直没回安徽。我带初三年级毕业班,不能耽误学生学习,可我儿子才五个半月大,离不开人,上网课时,我索性将他背在身上。”罗银艳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尽一个教师的职责,教好每一个学生。只要能教学,和学生在一起,什么方式都可以。


像罗银艳老师这样的故事,或许也是很多教师妈妈的日常。一声“老师”,让她们多了一份责任;一声“妈妈”,让她们多了一份伟大!



7

让学生感受教室氛围

教师面对空教室上网课


黑板上还留着学生们寒假离校时写下的字,课桌散落在教室各个角落,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这个时候的高三学生们,已经坐在教室内紧张地开展第二轮复习……


3月19日上午10:25分,教室内响起上课铃声,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李黎拿着笔记本电脑走进高三(28)班教室,打开电脑,开启会议模式,开始面对空教室上课。


在线教育已经启动了一个多月,这是李黎第一次在教室里开直播课:“一般情况下都在家里上课,这次来教室上课,是想让高三的学生们感受一下教室的氛围,保持状态。”



8

躺在病床上讲网课

她用这种方式陪伴学生冲刺高考


6月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教师李靖敏意外受伤,被急救车送到医院,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她说,自己当时面临两个选择,“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至少两三个月全卧床。我问他最快的办法,说自己要给高三学生上课。”


“大夫听完就笑,他说你都成这德行了,还管你的学生。我说不行,人家孩子要高考了。他说那就做打‘骨水泥’,微创弄开一个口,然后把材料打到里边,好像水泥一样糊住,这样就撑起来了。”



学校安排其他老师给李靖敏代课。半个月之后,6月中旬,北京再次出现新增病例,高三年级又重新回到线上教学。李靖敏提出,自己可以上网课。她把一个平板电脑靠着支架固定在身体上方,然后用手写笔在触摸屏上书写、标记,这样在家的学生就能同步看到。


校长吴鹏程说,这就是李老师风格,一旦身体允许,就很快把课都接回来。这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确实还是很正向的,虽然其他老师们讲课答疑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孩子们临考之前换老师可能会慌乱。跟着高三一直奋战的老师,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

无论是以往在教室里上课,

还是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

在每一位教师的背后,

都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付出。


这个特殊的学期里,

老师们一点也不轻松,

甚至要牺牲更多个人时间、

付出更多心血、克服更多困难。

请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


向可爱的教师们致敬!

老师,您辛苦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