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找结缘说说(因舞蹈结缘的心情说说)

2022-10-18 10:04 作者:家教微课堂 围观:

学生艺术节征文:舞蹈让我快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家教微课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找结缘说说(因舞蹈结缘的心情说说)1

认识苏老师之前,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女版“小胖墩”。爸爸说我吃得太多,妈妈怪我不爱运动,我却不以为然,还调皮地说:“嘿嘿,你俩都对!”

苏老师是“艺术辅助活动”课的老师,专门教我们舞蹈。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苏老师给我们讲了舞蹈的一些常识,还说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可我不懂呀),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苗条。说这话的时候,苏老师貌似故意向我这儿瞥了一眼,吓得我赶紧用双手合了下腰围,“哎,谁叫我这么胖呢?”我黯然神伤起来。可再瞧瞧苏老师那纤细的身段,柔韧的腰臂,我的眼里又不无充满爱慕和向往的神情。苏老师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向我点点头,眼里满是温柔,好像在说:“加油吧!你也可以的。”这让我对舞蹈满怀渴望与憧憬。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老师对我们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绷脚、钩脚、踢腿、抬腿、压腿、搬肩、搬胸、搬腰、横劈叉、竖劈叉、下腰、前滚翻、后滚翻、侧翻、空翻……没有哪一样让我轻松愉快。当然,这也是拜我“彪悍的身体”所赐。为了拥有苏老师一样傲人的身姿,我尽力地按照要求做好训练,可是每一个动作我都很难独立完成。每当这时,苏老师则会亲自参与到我的动作中来,有时候也会让同学们辅助我完成。即便这样,我的动作也是勉为其难地蒙混过关。虽然如此,我却经常被弄得痛哭流涕,腰酸、腿疼、四肢麻木、筋肉抖颤成了家常便饭。苏老师并不因为这样降低对我的要求,反而花更多的时间甚至是下课休息的时间,继续帮我把动作做规范。

不爽的练习经历让我对舞蹈有了畏难情绪。回到家,我就向爸爸妈妈诉苦,希望他们能给我些安慰,然后去给苏老师说说好话求求情,结果换来的却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爸爸如是说,妈妈也跟着一个鼻孔出气。“哼!以后不理你们了。”我的小脾气又上来了,爸爸妈妈却看都懒得看我一眼,让我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路再出发。每次上课时,我就极尽所能地把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些,还时常泪眼婆娑的样子。我希望苏老师看到如此这般的我能多少产生怜悯之心,放我一马,不再对我严格要求。可我的算盘并不“如意”,苏老师总是摇摇头,甜甜地微笑着,压低嗓门温柔地说:“再坚持下啊,再坚持下,很快就好了。”尔后却加大力度辅助我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刚才还佯装的痛苦,顿时变成了真正钻心的痛苦了。

看来,“投机取巧”之路路路不通。我只能咬紧牙关把舞蹈这条路坚强地走下去了。为了不拖后腿,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回家空闲的时间加强练习,争取把苏老师教给我的每一个内容都及时消化掉,及时训练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成果凸显出来了:过量的体重逐渐下降,身体变得细小起来,柔韧性和忍耐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且完全能独立完成每节课的新学内容。爸爸妈妈向我竖起大拇指了,苏老师注视我时笑得更灿烂了,同学们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而我,除了继续不断地付出汗水和努力,更多的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几年下来,苏老师还教会了我连续的舞蹈动作、完整的舞蹈曲目。我陆续参加了学校、乡镇、县市举办的各种舞蹈比赛和艺术活动,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最高还拿过市级二等奖呢!我真正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真正懂得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生真谛。

如今,我真的如苏老师所说,身体苗条了。我因为拥有了和苏老师一样傲人的身姿而兴奋不已。无论走到哪里,我会情不自禁地来几个舞蹈动作;看到广场上欢天喜地的大妈,我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而翩翩起舞;遇到“小胖墩”,我会主动给他们讲舞蹈的“特异功能”(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苏老师说的“陶冶情操”,嘻嘻!)。

苏老师,我感谢与你相遇;舞蹈,我感谢与你结缘!苏老师,我感谢你让我成长;舞蹈,我感谢你让我快乐!

找结缘说说(因舞蹈结缘的心情说说)2

人民日报

图为陈思琪(右)、陈思怡姐妹在家中客厅练习舞蹈。 杨雪霏摄

核心阅读

农村孩子的这个假期是怎么过的?云南的一对姐妹每天都很充实。家里安了宽带,喜欢的舞蹈课搬到了线上,不仅自己跟着专业老师一起训练,还带动了家里的爸爸妈妈也动了起来。

现在,有兴趣学习课外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多。未来,各种教育资源会不断扩展到偏远山区,让更多孩子尽情追逐自己的梦想。

“虽然出不了门,但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啊。”面对延长的假期,9岁的彝族双胞胎陈思琪、陈思怡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这对农村姐妹白天写作业,晚上练习舞蹈,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假期不虚度。

重新规划学习和生活,适应非常假期

思琪姐妹住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尽管这个村子离县城较远,但在昆明务工的妈妈看城里的孩子都多才多艺,便在去年帮她们在县里的舞蹈培训学校报了名,姐妹俩从此和舞蹈结缘。

“放寒假前,舞蹈老师说过完年就要我们去县里的舞蹈学校学习跳舞,还发微信告诉了妈妈。春节那天老师又发微信,说寒假的舞蹈课延期了,提醒我们尽量少出门。”知道消息,渴望面对大镜子、跟小伙伴一起跳舞的姐妹俩多少有些失落。

寒暑假是舞蹈培训班的招生旺季。按照计划,舞蹈培训学校会在每年寒暑假安排10—15天的假期课程,专门邀请外地的专业老师来给孩子上集训课。“集训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提升能力、增长新知识。比如我们特别邀请外教来教拉丁舞班的孩子,除了能学到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舞步,还能顺便学习英语。”舞蹈老师张凯林说。

“不管什么舞蹈,要是长期不练就会回功,意味着很多基本功又得重头学一遍,更不用说进步了。”张凯林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不仅孩子们的计划被打乱,他们的舞蹈培训学校也要承担一定损失。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整个师宗县城,所有线下的艺术、文化类培训活动都已经停课。对于停课举措,张凯林表示支持:“情况特殊,安全第一。”

孩子们原本规划好的假期生活也需要重新安排。“总不能一直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吧。”陈思琪说,假期除了有家人陪伴,更希望能过得充实,“还是想学跳舞!”

把舞蹈教室搬到线上,效果让人惊喜

“5月就有舞蹈考级,长期不练,孩子们到时候过不了可咋办?”

张凯林所在舞蹈学校也在想办法。他们试着制定了详细的线上训练教学计划,每位老师会将体能训练和舞蹈基本步训练的内容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发到家长微信群,供孩子们参考,孩子们再将各自的练习过程和成果反馈到微信群。

“我们每位老师都会在群里有针对性地答疑指导、提出建议,并且做好打卡记录,连续打卡10天的学生还会有小礼物。”张凯林说。

其实,这也是他们头一次使用线上打卡训练。起初,老师们并不看好,甚至担心能否持续下去,毕竟孩子们的舞蹈理解水平、自控能力参差不齐。但出乎意料的是,不仅孩子们很积极,很多家长也一起加入了练习舞蹈的行列。“我们曾经计划通过举办亲子表演的方式让家长了解舞蹈,没想到这回的微信打卡,就已经吸引家长主动参加了。”张凯林说,线上打卡的效果令大家很惊喜。

陈思琪家也是这样。现在每天打卡的不只是姐妹俩,爸爸妈妈没法出去打工,晚上也会跟着一起跳一跳,“这个春节,是我们全家待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老师说,一天不练舞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舞老师知道,一个月不练舞,就得从头开始!这下就算是过年,我们也能在家里自己练舞了。”说这话时,陈思琪有几分自豪和开心。

开心源自与小伙伴的对照。村里几乎家家都装了宽带,陈思琪会跟小伙伴们在线上聊天,“他们窝在家里玩手机的时间,我拿来练习舞蹈。”

“不管练习效果怎么样,舞蹈打卡最起码能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张凯林说。

更多农村娃走近艺术,变化正在发生

实际上,像陈思琪姐妹这样的孩子并非个例。“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开始接受艺术教育。”张凯林介绍,师宗县高良乡、五龙乡、龙庆乡是3个偏远乡镇,几年前,家长们还会觉得学艺术没用,学跳舞就是浪费钱。当时乡镇开办了舞蹈兴趣班,但最终还是没坚持下去。

“现在不一样了,即便每周路上来回要花三四个小时,这几个偏远乡镇的学生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舞蹈学校来学舞蹈。”张凯林说,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家长外出务工,偏远山区艺术教育的意识也在逐渐改变。

“以前,为了不影响文化课成绩,不少孩子到了初中就不再上舞蹈课了;现在不少家长越来越看重孩子的综合素质,也更加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愿意让孩子试试除了学习以外的特长爱好。”作为舞蹈老师,这些变化,张凯林都看在眼里。

“我们这儿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一个是五龙乡的,学校每两周放一次假,放假时家长会带着孩子坐一个半小时的客车来上课,跟我们提出在乡镇开设舞蹈班的建议,还告诉我们现在乡镇很大一部分家长都支持孩子学舞蹈;另外一个是停了3年舞蹈课后又回来上课的初三学生。”张凯林说,偏远山区和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不仅对艺术培训学校来说像是迎来了春天,更是孩子们的春天。

去年开始,张凯林所在的舞蹈学校尝试在附近乡镇开设分校,下一步,他们打算将艺术教育扩展到偏远山区,“要是到时候报名人数不多,我们就争取先把线上课程开起来,”张凯林说,“舞蹈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健康,还有自信和自律,希望更多农村孩子能像思琪思怡姐妹俩,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3日 12 版)

找结缘说说(因舞蹈结缘的心情说说)3

“热爱一件事情,就要去把它做到极致。”

55岁的何桂蓉已经学了三年的舞蹈,但放在年轻人众多的舞蹈班里,却一点也看不到她身上岁月的痕迹,体态舒展、神采奕奕,眼睛里闪烁着对舞蹈热忱的光芒。

或许有人会说“都到了退休的年纪,学这些有什么用?”,又或许有人有这样的疑虑“过了黄金年龄,真的能跟上专业舞蹈学习吗?”

但是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想做到,只要愿意开始,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投入自己的热爱,就是最大的意义。


她活成了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她,因为热爱而年轻。




何桂蓉从18年开始和舞蹈结缘。


起初,她只是抱着锻炼身体、提升气质的心态来到单色,却在每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舞蹈。


有自己坚持的爱好的人都知道,一门真正热爱的兴趣,不仅能给人实质上的技能、气质提升,更能让人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那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享受,所以一旦投入,就会自发地想要学习更多,难以自拔。



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决定在单色报一个教练班,开始更为专业、系统的进修学习。“教练班的学习更精、更深,作业、考核也更加严格。”


她也因此,和单色一起正式走上了舞蹈这条道路。




斯宾塞曾说:“每一件美好的事情,开始都是很困难的。”


开始做跳舞这件美好的事情时,0基础的何桂蓉也同样面临着困难和挫折。要说年龄对于她的舞蹈学习一点阻碍也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最难克服的还是我的年龄”她回忆着。


在练舞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动作不灵活,肢体也比较僵硬;体能上也跟不上年轻的学员,所幸家人的默默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和信心,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为了做得更好,她一遍遍地重复练习,下叉、踢腿、完善动作……哪怕流泪、流汗,甚至受伤了,都丝毫没有击退她的热情。


那些人前看似轻灵的舞蹈动作,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大量汗水和努力。

但当辛勤浇灌付出后,舞姿鲜活怒放的刹那来临,那一刻心底的满足,我想,一定是无与伦比的。



“享受练舞的过程,享受和年轻人们一起流汗的感觉,让我也变得更年轻了。”




何桂蓉也为自己热爱的舞蹈放弃了许多。在来单色开始学习跳舞之前,她还在合唱团里唱歌,因为和练舞时间冲突,很多合唱团里的活动都没法参加。


站在取舍的路口,她做出了坚定的选择,“就想专心地投入到学习跳舞这件事上去。”



在学习舞蹈后,何桂蓉得到了气质上的提升,也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她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热爱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做到更好”

“我打算继续坚持跳舞这条道路,坚持我热爱的事情。”




在人生长河里,或许很难遇到能让自己真正快乐并且保持热忱的人,而找到了,就应该如此坚定、全身心地投入,义无反顾地奔赴理想中的自己。



其实不管是20、30岁,还是50、60岁,在真正想做的事情面前,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学习热爱的事物或许并不能延展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丰满生命的厚度。


喜欢什么就去做吧,抓住当下,才能不留遗憾。



关掉世俗的嘈杂,在律动中起舞。我们感知到生活的精彩和意义,我们的目光始终保持着温和与坚定,心态永远年轻、炽热、昂扬。


这位55岁的姐姐,用行动让我们看到——热爱,却能抵岁月漫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