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早班机说说(赶早班机的说说)

2022-10-14 17:21 作者:沙雕搞笑段王爷 围观:

一篇有深度的文章,适合独立思考的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沙雕搞笑段王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早班机说说(赶早班机的说说)1

大家都知道,今年媒超疯的缺煤大行情下,榆林力挽狂挖,超5亿吨的煤产规模保障大伙儿的用电取暖。

成吨的煤炭从榆林被运走,除了一沓沓百元大钞,什么都没有留下。

弥漫着金钱味道的榆林,脚踩曹县,拳打西安,登上网络c位开打。

榆林,首先打了国内富豪的脸。

据说这里的媒老板,日入百万,今年赚钱赚麻了。

在榆林大街上你会看到,有人穿着皮尔卡丹吐痰,有人背着LV包包喝羊汤,也有人开着宾利大劳儿在苞米地的泥坑里飞驰而过……

煤老板用实力证明:真正的有钱人,从不跟风时尚,而是创造时尚。

洋芋炖辽参,辣椒拌生蚝,羊杂碎粉丝汤里再放两只澳洲龙虾,羊腥味与海鲜味混在一起胜过唐僧肉。

前脚吃一口帝王蟹黄,后脚喝一口陕西老陈醋,看着抖音上炫富的精神小伙儿,不屑一顾

—— 年轻人,就知道花里胡哨!

其次,榆林打了一二线楼市的脸。

据说在一二线楼市半死不活的时候,榆林站出来了!

据说在一二线购房者瘪犊子的时候,煤老板及其马仔站出来了。

前脚在Ktv跟公主小妹合唱完一曲《月亮之上》,转身去银行柜台提了一麻袋钱便奔向售楼处。

能别墅,何必高层?

能现金,何必刷卡?

短短几个月,据说这伙人直接用麻袋把榆林砸了个20CM。

看到销售手里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了么,全是意向客户,全是全款客户。

据说榆林楼市火了,买房得送礼托关系,看房得提前一天预约,摇号得提前冻资……

熟悉的知道这是榆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柏林呢!

甚至在官方主办的“百姓问政”平台上,关于“房价暴涨”“房价太过离谱”等投诉已经超百条。

据说壹号院高端盘来了,据说太古里高端商业也来了,据说南方炒房团也来了!

网上看到这种爆炸性消息,这谁受得了!

为了窥探一眼富人的生活,为了看看当地火的发烫的楼市,我们直接搭早班机飞榆林。

虽说来考察是为了工作,但是每一个人实则都有私心

—— 找个煤老板,如果有小女未嫁的话……

嘿嘿,你懂得。

起飞前,机舱里清脆的Iphone来电铃声此起彼伏,张嘴就是“坑口价,长协规定,几十万吨……”

是的,发往榆林的普通航班上,满是煤与Money的味道儿。

以前一上飞机就开睡的笔者,一路上精神抖擞,期待这个城市的模样,幻想未来岳父的模样。

到了榆林,市场调研一波,找本地朋友深度闲聊3波后

—— 人傻了,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呢!

网上说壹号院来了

—— 确实来了,但不是融创的。

是一家榆林本地的开发商做的项目,地处榆林开发区核心位置,5月开盘,目前还在顺销。

网上说太古里来了

—— 确实来了,但不是远洋的。

是壹号院的配套商业,叫MC榆林太古里,仿的杠杠滴。

即将发售,对标成都,对标网红打卡,对标抖音街拍。

看一下附近二手房,顺手就导航了链家门店。

绿颜色链家门头儿硬没找着,最终在一个犄角处发现竟是这个野生小可爱。

是的,壹号院是假的,太古里是假的,链家也是假的。

在榆林市区,你根本看不到网上描述的豪车横行,也看不到网上描述的明牌包包随处见。

就是常见的三四线城市模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在市区,你几乎看不到有关媒的任何踪迹,有关煤的门头儿也并不多见。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据说被煤老板暴力拉涨的榆林楼市,有没有那么神乎?

榆林市区主要三个版块,价格如下

开发区板块:均价1.6 — 1.9w,如榆林壹号院1.9万/平;

西沙板块:均价1-1.2w,如西港锦天城洋房1.2万/平,万民新天地高层1.1万平;

东沙板块:均价7k,如陕煤状元府6.8k/平,亚都未来城7.2k/平。

需要抢么?

—— 需要,需要抢着跑。

不然置业顾问非跟你叭叭到天黑,高层有,别墅也有。

需要托关系么?

—— 不需要,就算你拖着个驴脸去,人家也很热情接待你。

售楼处全是人?

—— 嗯,全是置业顾问。

部分版块新房与去年相比确实有5%-15%的涨幅不等,但是实际上跟煤炭行情没毛线关系。

真实原因在于,榆林楼市的金融支持非常不友好

一手房按揭,公积金贷封顶80万,商贷几乎不支持。

二手房按揭,金融政策几乎不支持,直接付全款。

金融政策对新房不友好,对二手房更不友好,所以新房购买偏好吊打二手房。

比如以开发区版块为例的区域由于供小于求,使得新房市场出现了一定涨幅。

而偏远版块,仍旧鸟不拉屎,鲜有人问津。

你说这波煤炭火爆对榆林楼市有影响么?

—— 不能说没有,毕竟本地相关从业者的薪酬确实高了,购买力提高了。

但也不能说很有,因为煤炭与楼市行情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

看过去几年,榆林

煤价2019下跌,2020年横盘,2021开冲;

房价2019上涨,2020年开冲,2021年反而没有上涨多少。

网传榆林很精彩,豪车横行,房价暴涨,都特么扯蛋!

那问题来了,于楼市而言这波因煤炭而富裕的团伙儿,到底利好了哪?

榆林虽能源丰富,但在陕西只能排老二,而陕西一哥则是

—— 大西安。

在与榆林本地朋友交流中,我们从话语之间能深刻的感受到西安对陕西各市的虹吸,感受到本地人对西安的向往。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西安作为西北第一大城市,除了虹

早班机说说(赶早班机的说说)2

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左)、景海鹏(中)、刘洋(右)着陆出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2019年11月15日,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组织相关培训人员参观北斗卫星模型。邸白鹭摄/光明图片

“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在福州举行。新华社发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李明摄/光明图片

【探寻精神源头 彰显时代价值】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章 文

“咱们明天见。”

这是17年前的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舱门关闭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透着乐观、自信。

3个小时后,杨利伟叩响了太空的大门,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边就是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昼夜交替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遥望自己的家园。

翌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平稳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杨利伟从太空平安归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他出舱时说的第一句话,透着豪迈与自豪。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征战太空。在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他们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中国人前进的步伐更加豪迈、自信,在更多领域开辟新事业——

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有了新进展。2018年5月,中国科学家负责实施的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松科二井”在黑龙江安达市举行工程完井仪式。“松科二井”入地7018米,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22年以来最深钻井。

2020年11月,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接近11000米。

我们还在更多科技领域烙下中国的印记:2016年6月,拥有“中国芯”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全球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今天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1.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

“不看了,不看了!”

这是一位航天员的母亲在看到航天员训练场景后,含泪说出的话。此刻,她的骄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心疼——航天员训练太苦了。

为了适应航天环境,航天员必须接受超重耐力训练、低压缺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行训练等“魔鬼训练”。以超重耐力训练为例,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自身体重8倍重量)的考验。离心机上的他们,面部肌肉变形下垂,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短短几十秒,就如同跑完一万米一样难受。

不过,没有人在训练中把手伸向旁边的红色按钮。只要按下它,就可以“解脱”。“对我来说,这个按钮就不存在,我就是晕在上面,也不会去按!”航天员王亚平话语坚定。

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还发生在试验场。飞船返回舱试验需要借助飞机,在万米高空进行。“正好赶上三九寒天,飞机上非常冷,冻得手脚都麻木了,飞机舱门打开后,高空氧气不足,人都要戴上氧气罩,把返回舱从万米高空投向地面。”在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记忆里,许多试验要露天做,“不管是阴天、雨天、三伏天、三九天,试验是不能停的。”

今天,我们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过硬作风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更显珍贵。开辟新的科技事业,载人航天精神同样弥足珍贵。

2020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已经发现脉冲星超过240颗,基于观测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回头再看,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把当初创业之路的艰辛化作强大动力。

“中国天眼”建在贵州的深山里,选址要求很苛刻。当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原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带着团队翻山越岭,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凼。山区很多地方只能靠步行,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他们每天最多只能看一两个窝凼。但是,这种艰苦的环境没有挡住他们的脚步。选址定了后,施工条件同样很艰苦。他们经常需要爬山调查危岩、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但是,再苦大家也没有退缩。

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让南仁东、戚发轫、王亚平等人坚持下去的动力,是航天梦,是科学梦,归根结底是中国梦,是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支撑着科技先辈们从“一穷二白”起步,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伟业,也支撑着后继者在艰苦奋斗中,继续开创新的辉煌成就。

2.无惧挑战与挫折,在攀登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

488秒后,一枚火箭进入太空,无数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务前,也有过多次失利。

失利、挫败,对于航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并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顽强和坚韧,一种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战斗精神。

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比美苏等国家晚了30多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迎接挑战,航天人“跑”了起来。

他们与时间搏斗:1个月完成3个月的工作,解决火箭整流罩超重问题;总装火箭发动机一般需要24天,他们只用18天就可出色完成;立项比大部队晚了两年,新型微波雷达却同时完成研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自动交会对接中大显身手……

他们与自己较劲:神舟六号飞船要用的导线上被发现原因不明的压痕,即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但他们仍将库存里30公里长的导线全部筛查一遍;为了把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他们进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训练……

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能看到。为了研发疫苗和药物,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他们沉浸在实验室里,每一次试验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结果,但一定都有战斗的汗水。如果失败,那就抓紧时间再来一次。

“过去我们是‘串联’的工作方式,比如一个试验结束,看看结果后再进行第二个试验。现在我们变成‘并联’的方式,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争取疫苗早日上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疫情期间曾向媒体介绍,团队拿到新冠病毒的基因后,马上开始疫苗研发。此后,工作时间“不是以天来计算,而是以小时在往前推”。

无惧挑战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品质。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他们更坚韧,迈出的步伐更沉稳、更踏实。

3.不重复别人的老路,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攻关、攻关、再攻关。

今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但不懈攻关、创新不止的科技工作者们并不满足。“北斗三号虽然有些性能指标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国外导航系统也即将更新到下一代,随时会实现反超。科技竞争时不我待,科技报国尚须加倍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说。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迟军的这番话,自信又硬气。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北斗系统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并跑到领跑。

从北斗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难度大、规模大、系统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强的工程。崇高使命激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这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写照。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戚发轫说。当时,尽管我国已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的论证设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这样的发展模式被国外评价为“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每次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

飞天的征程中,充满了不断突破创新的魄力,充满了勇气和智慧。这种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C919首飞成功、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

4.燃烧青春,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研究

“我们有幸成了人们的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石子铺就的小道或大道,任由人们踩踏。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一位航天人如此深情地写道。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一年前,嫦娥四号在世界上实现首登月背。我们的“玉兔”一步又一步地迈着努力的步伐,带着我们的“眼睛”探寻月球。截至10月24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565.9米。565.9米看似不长,但每一步都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奉献。

嫦娥四号落月后,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因激动而难以自已,74岁的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紧紧握住她的手。这次握手,是使命的传递,是青春的接力。还有更年轻的一代,正在燃烧他们的青春,比如,34岁的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星务分系统主管设计师侯文才,和同事们完成了“鹊桥”的方案设计、生产、测试等工作。在测控对接任务中,他们在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留下脚印,在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洒下汗水。29岁的嫦娥四号着陆器测试指挥岗齐天乐,举行完婚礼的第二天,就坐早班机去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测试工作。

特别的精神,照亮了特别的青春。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新一代的年轻人快速奔跑。如今,在许多科技领域,80后、90后已经挑起大梁。

今天,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面临着比过去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是解决了‘人家有我们也要有’的问题,现在你们要解决的是‘人家没有我们有’‘人家有我们要做得更好’的问题。”戚发轫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与“四个面向”?今年刚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80后科技工作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朝生的回答铿锵有力:“‘四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清晰地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那就是要做前沿的研究,要做有价值的研究,要做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研究!”

使命艰巨,但也光荣,载人航天精神将激励年轻一代奋勇前行。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梦想而美丽,梦想就像一朵朵浪花,汇成了中国梦这条奔涌的长河,愿年轻的朋友们敢于追梦、勤于圆梦,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航天员刘洋的这番感悟和希冀,送给每一个正青春的中国人。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2日 0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早班机说说(赶早班机的说说)3

跨省扫墓:大巴火车一路折腾,孩子水果面包零食一路伺候,到老家已经晚上十点,热情地做了青菜、炒鸡肉、馍馍和青饼做宵夜,暖心暖胃。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专车专行,省份不一样,祭祖要求也不同,但唯有对先人的那份记挂,永不变。到中午祭祖完毕。中午吃了江鱼,赶下午火车,行程中孩子把所有笔头作业做完,吃了零食,读了《哈利波特》,傍晚抵达叔叔家。

别墅在一个湖边,套用孩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家里有电梯还有数不清的床,呵呵。晚上吃了新潮菜,菜品一般,但是兄弟之间的情谊在,饭后湖边散步,走走说说,孩子玩玩闹闹,一家人舒适安逸。回家洗澡妥后哄孩子入睡,最大的感概居然是可以把脏衣服洗干净了。

第二天还是懒床到9点起,叔叔买好了特色早餐,湖边湿地公园走走,赏鸟看山水。一晃中午12点多,继续去吃和牛,没预约还是进不了,最后吃了日料,孩子喜欢帝王蟹。下午把视频作业完成后孩子看了最喜欢的哈利波特。晚上全家人在家里聚餐,一家人,平平淡淡才是真。公公70岁生日,包了个2000红包,随他喜欢吃点喝点买点啥的。

为了赶早班机,晚上住到机场附近的酒店,睡眠很好。早起赶早班机,也顺顺利利。航班没延误,到点也很准时。生活其实都是一切井然有序,而我们芸芸众生都是在按照原先的规则周而复始,不同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也在不停补位和配合之中锻炼成长。

疫情后,一切都已经恢复往常,各就各位,不同之中又有相似,生活还得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