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春耕干活说说(春耕秋收的说说)

2022-10-06 22:44 作者:中国新闻网 围观:

雪域高原的春耕话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耕干活说说(春耕秋收的说说)1

中新社拉萨3月17日电 题:雪域高原的春耕话语

作者 赵朗 麦朵 易雪萍

阳光明丽,惠风和煦。17日,在中国西部海拔3600多米的一个藏族村庄,田间桑烟氤氲萦绕着,年近8旬的次仁双腿盘坐,念着春耕祈福的经文,不时摇起法铃,面前桌子上的银碗供奉着新酿的青稞酒,千年的春耕春播仪式在此上演。

当天是藏历正月三十,按照天文历算推算,这天是开耕春播的吉日,西藏各地农牧民以不同形式庆祝此“开耕节”。

次仁所在的村子是西藏拉萨市偏远的农牧村克日村。55年来,他一直保留着为村里人念经祈福开耕春播的习惯。

次仁念诵经文时,村里的男性劳力盘腿并排而坐,接受村里人敬的哈达和青稞酒。而耕地里,村民们以传统形式早早驾好的二牛抬杠等待下犁耕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耕地的牦牛被打扮得格外靓丽,牛角间扎着五彩的哈达,耳朵和背上都饰有颜色鲜艳的璎珞,额头上挂着多彩的顶花。百年来的雪域高原,“开耕节”的牦牛一直延续着这种装扮。

念经祈福完毕,男性劳力们开始驾牛耕地,他们身着藏历新年才有的装扮,挥舞着牧鞭,不时唱起古老的歌谣,清脆的牛铃声响起,桑烟萦绕其中。远观,此景犹如一幅田园画卷。

耕种的队伍中,正播撒青稞的扎西拉姆是“开耕节”里最重要的参与者。按照传统习俗,从属相生辰到品德,对播种者要求很高。她表示,很荣幸被选中。

扎西拉姆说:“家里不仅种地,还养了20多头牦牛,去年收入了5万多元(人民币,下同),与村里其他人一样,都脱贫了。”

“开耕节”上,克日村在保留了二牛抬杠传统耕播的同时,也用上了“铁牛”拖拉机。村民们边唱着吉祥歌,边向空中抛洒青稞,祈愿丰收。

每一台拖拉机的装饰都别具一格。第一台拖拉机上面装饰着牛头,旁边系着五彩哈达和花束。村民旦增欧珠就此装束表示,春耕的传统形式在现代农业文明中也得到了延续。

旦增欧珠说:“每年我们享受国家补贴每亩青稞15元的优惠,不仅如此,购买农机具和肥料同样有优惠。”除了种地放牧,他还买了辆车跑客运,农闲时也能为家里赚取一部分收入。

据克日村第一书记次旺欧珠介绍,这里属于西藏典型的农牧业村,往年种青稞亩产只有300余斤,如今种植了“藏青2000”新品种后,产量翻了一倍,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

日前,西藏官方公布,粮食产量连续三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青稞产量连续三年突破70万吨,保证了西藏全部民众的用粮需求。(完)

春耕干活说说(春耕秋收的说说)2

今年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丰收的季节里,全国各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丰收,让我们看到了一派繁忙和充满喜悦的美好景象,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丰收背后的艰辛,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丰收总是美好的,值得每个人为之点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勤劳的中国人民对“丰收”的感情刻在基因里,渴望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丰收,意味着内心的安全。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2019年我国的粮食总量为6.6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中国人对粮食安全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气。

不凡之年的丰收显得格外珍贵。2020年,对中国人来说,极不平凡,也极其不易。为了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一边艰难抗击疫情,一边奋力春耕播种,只为秋天有收获;一边和洪水战斗,一边和时间赛跑,只为粮食有着落。辛勤的劳动者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丰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的丰收,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享用的佳肴美食,凝聚着农民们的汗水和心血。可曾知道,一粒米从农民种植稻谷到作物成熟需要90-125天,小麦仅仅是磨粉的过程都需要10道以上的工序,大豆酿造酱油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虽丰收不易、连年丰收,但现实中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令人触目惊心,2018年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达到11.7%。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收获喜悦、礼赞丰收的时候,别忘了大声向浪费说不。粮食安全不仅是种出来的,更是省出来的。少一点浪费,多一点节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多想广大农民的艰辛,多思粮食安全的重要,多找自己存在的不足,克服“爱面子”“讲排场”等不良心理,从内心深处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用实际行动厉行节俭,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在外就餐适量点餐,自助餐多次少取,剩餐打包带走,在家吃饭做到节约光盘,不乱倒剩菜剩饭,同时用言语和行动教育引导身边人养成节俭好习惯。敢于和浪费现象做斗争,听到浪费的话语,看到浪费的行为,勇敢站出来批评和制止,通过每个人的力量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虽遭遇种种困难,但广大农民获得了丰收的喜悦,也为全面小康社会增添了底气。在新的征程上,要勇敢亮剑、持之以恒,为拒绝浪费而努力,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为持续丰收而奋斗。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伟大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能

春耕干活说说(春耕秋收的说说)3

(暮云街道许兴村村民在农田里除草、施肥、松土、移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4日讯(通讯员 高艳青)“强调一下,必须戴好口罩,间距保持2米以上……”2月23日,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许兴村的农田里,一群村民正戴着口罩在田里除草、施肥、松土、移栽,疫情的来袭并没有打乱村民春耕的节奏。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一直不能外出务工,一家老小还指望着我。村委会及天心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口罩,指导我们做好防护措施,带领我们抢抓时机开展春耕生产,移栽育苗,很快就有收益了。”话语中能感受到陈能知卯足了的干劲。

“迷迭香种植项目是2019年引进的农村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年底前我们按计划完成了100万株迷迭香育苗,虽然现在是特殊时期,但是防疫和生产工作都不能松懈,我们要争取把100万株迷迭香育苗赶在春分前全部移栽。”在许兴村迷迭香种植基地,该项目负责人李仁庆说,“农时不等人,办法总比困难多。村民既可以就近就业获得劳务费用,又可以获得流转土地的收益,预计在今年9月开始可以采摘出售,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许兴村抢抓有利时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农业增产不掉队,农民增收不误时。

[责编:封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