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徽商说说

2022-10-02 16:50 作者:肥男 围观:

致徽商传承者们的一封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肥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徽商说说1

黄山,宣城,马鞍山,芜湖,池州,铜陵……皖南的各位兄弟姐妹们:作为徽商的起源之地,我们要明白,前辈大拿们早就已经告诉过我们故乡是用来荣归故里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做一次徽商,造一个扬州,荣归一次故里。约上三五好友,来合肥,去阜阳吧!

看看那些高铁相信有远见的人都能看出来国家想发展咱们安徽的心,复制一个江苏国家是愿意的。回过头来咱们看看安徽有什么,在战争的阴影下,咱们相比江苏有一定的纵深;国家大的政策上正好也要发展中部省份,自身又临近长三角;贫穷省份,人口众多,资本来了有大的发挥空间。

为什么要来合肥去阜阳呢?合肥就不多说了,省会,大城。再说阜阳之前我们先说说皖南重城芜湖,芜湖这些年之所以发展缓慢有它自身人口不多的原因,也有皖南众城对芜湖认同感不足的事实。现在合肥起来了,芜湖的未来就有了新的助力,但也有了天花板。合肥发展的好要如上海,芜湖就有可能成苏州,邻居家姐姐就嫁在芜湖,真心希望芜湖发展的好一点,一如合肥。合肥发展的好,周边几个城市未来总会有几个会成为卫星城市,不缺芜湖这一个,芜湖要加油!

阜阳就不存在芜湖的问题,阜阳人口众多,有人资本来才有各种可能。周边又都是省内城市,却都是些一如蚌埠淮南这些曾经辉煌过如今前力不足,或者毫州淮北之类小市。皖北外出务工人员众多,也不存在各扫门前雪的事,缺少的正是方方面面的商业人才。

安徽要发展,刻不容缓!!

徽商说说2

文/伊斯坦布尔没有雪

机缘巧合,微信加了一位在宏村开客栈的老板。每每看他发古徽州的蓝天碧水、清茶鲜花、猫猫狗狗,哪怕是臭鳜鱼,我都感觉香得不行、美得不行。

宏村(清和月客栈老板摄)

清明假期,我收拾行囊,从江西婺源开始了本次古徽州之旅。哦,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古徽州之旅”要从婺源启程,那我得先帮你科普一下:在历史上,古徽州号称“一府六县”,这“六县”就包括今日隶属安徽省黄山市的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隶属宣城市的绩溪县以及隶属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直到1946年,婺源才被划入江西省。因为是从武汉出发,所以第一站选择了婺源。

说出来怕你笑话,在来到婺源之前呢,我以为婺源像是一个庄稼地,地里长满了油菜花;可来到婺源之后呢,才发现婺源其实是个比较大的范畴,油菜花或者各个景点其实是在婺源县下辖的各个村子里的,因此,去婺源旅游有几条旅游线路可选择。我选择的是婺源东北线的景点,即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

婺源 最美乡村,梦里老家

婺源第一站: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人家为主的村落,“坑”是小溪的意思,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过村庄。从风水学的角度讲“自西向东”的水流象征着财富,以它命名村庄便不足为怪。

一进村,扑面而来的就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沿着小路进村,就可以看到典型的徽派建筑,值得关注的建筑有两栋:徽商李瑞材的故居(商宅)和奉直大夫李文进的故居(官宅)。

李坑

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白墙黛瓦”,朴素但不失优雅。之所以是白墙,有三点原因:首先,白石灰可以起到防潮防湿的作用;其次,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商人富而不贵,其住房装饰不可过于艳丽;最后,徽商以诚信为本,祖辈用“白墙”告诫子孙要清清白白做人、诚诚实实做事。

进入李瑞材故居,我惊讶于这幢建筑既没有窗户,大门也开在了侧面。原来传统的徽派建筑是用“天井”来实现采光、通风功能的,天井下方一般会放置水缸,除了我们熟知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外,在古徽州人的眼中下雨是下金子、下雪是下银子。至于大门开在了侧面完全是因为封建社会商人地位地下,不允许其住宅的大门面向街道罢了。李瑞材故居的大门朝西,在风水学上并不吉利,于是主人在门楣上用徽墨画了“暗八仙”以镇宅辟邪。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徽商的影响力很大,但这也无法改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古徽州有一句老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可见封建时代商人,尤其是徽商的无奈。所以,挣够了钱的商人就会花很多的钱买官或者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入仕途;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砖雕的主题,很多都与此有关,甚至有的人家门楣是空着的,等着有朝一日做官后再填写。

可想而知,徽州女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终日守活寡。黟县的“黟”字发“一”的声音,原来就是说徽州女人的从一而终,一个人,一盏灯,等你一生一世。再从厅堂里的摆设“东瓶西镜”来看,男人坐在东边,瓶子寓意平平安安、顺利归来;女人坐在西边,镜子寓意“安安静静等着丈夫归来”。可叹那个社会女性的悲哀。

婺源第二站:汪口

无须进村,在村外的观景平台赏景即可。站在观景平台或俯视或眺望,远处青山、近处碧水,白墙黛瓦、鸟鸣阵阵,心旷神怡。

汪口

婺源第三站:江湾

江湾是江泽民主席的祖籍,是5A级别的人造景区。呵呵,不多说。

江湾

婺源第四站:晓起

晓起是著名的“金丝皇菊”产地,村中的千年樟树更是远近文明。说起金丝皇菊,我就特别想说说“五色婺源”,即五种最能代表婺源的颜色。

红色”即荷包红鲤鱼。这种鲤鱼腹部鼓鼓的,像极了荷包,村民会在水井里养红鲤鱼,以检测水源质量(简单说就是“验毒”)。哦,红烧之后味道不错。

黄色”即金丝皇菊。我品尝过几杯不同价位的茶水,确实,上等皇菊口感甘甜,反复冲泡花瓣也不会脱落。大朵大朵的,放在玻璃杯中甚是美艳。

黑色”即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白色”即雪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绿色”即绿茶。古徽州是著名的产茶之地,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都很有名;在晓起,可以看到现烘茶叶的过程。

第五站:江岭

婺源是中国的三大花海之一(另外两大花海分别是青海门源和云南罗平),而江岭更有“江岭归来不看花”的美誉。不过,也有其他游客认为篁岭的油菜花更壮观。

到达江岭后,换乘景区大巴沿着盘山公路达到山顶的一号观景台,便可以看到万亩油菜花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江岭油菜花

夜宿山顶农家乐,晨起还可以观看日出。

一号观景台附近的村落

日出江岭

宏村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其实刚一进村,我是有点失望的,一来是因为景区游客比较多,二来是因为景区过于商业化。但当我第二天早上六点出门、再看宏村时,我深刻地明白了宏村为什么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绝不是因为每年有三、四十万的学生在此写生,而是因为那种难以言说的、水天相接的美。

无风之时,随手一拍,徽派建筑倒映水中,美感顿现。

夜幕下的宏村

六点的宏村

七点的宏村

宏村中70%的村民都姓汪,最初举村搬迁至此处时只有13户人家,取名“弘村”,期望村子里人丁兴旺;乾隆年间,为避讳(乾隆爷名叫“弘历”)改名“宏村”。

最值得一看的是村子里的人工水利系统。宏村像一头水牛,村北的红杨树、白果树是牛角,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子,遍布全村的、或宽或窄、或明或暗的水圳是牛肠子。此水利系统不仅符合风水学上的讲究,更具有多重实用功能:第一,防火,徽派建筑以木质为主,极易引发火灾;第二,灌溉;第三,洗涤,古时候村民规定早上八点以前的水用来饮用,八点之后方可洗涤,有些人家甚至把水圳的水引入自家,方便洗涤;第四,调节局部小气候。六七百年前主导这一工程建设的可是一个女人(胡重)哦,她不仅仅是族长夫人,更精通风水学,带领村民历时多年完成了村中的水利工程:溪水自雷岗山流下,绕村,最终汇入新安江。

除此之外,村子里的徽派建筑也值得一看,比如有民间故宫之称的“承志堂”、桃源居、树人堂、敬德堂等;每幢建筑里的楹联可是亮点,承载着祖辈的人生智慧。

徽派建筑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 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 求名求利但须求已莫求人

读书好营收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树木树人读书乃是家风 惟德惟才积善方为根本

非因报应方为善 岂为功名始读书

快乐每从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亏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替儿孙做马牛

少言不生闲气 静修可以永年”

黄山

出门旅行最怕的一句话就是“来都来了”。既然来了宏村,哪能不上黄山?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我真没发现黄山的美,因为第一天登山就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五米。勉强看看“奇松”,其余的黄山三绝“怪石”“云海”“温泉”都看不到。

不过,第二天下山时黄山还是露出点真面目,使得我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这有点像始信峰的来历:当年的太平县令第一次、第二次登黄山后,都觉得徐霞客言过其实,于是得出结论“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直至他第三次到达始信峰,震撼于黄山的秀美,于是在后面赶忙增加了两句话“真正妙绝,至此方知”。

没有看到全景固然可惜,但是,旅行嘛,任何意外、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平常心最好。就像本次黄山之行,虽然笼罩在云雾中,但第二天我们看到了壮观的云海!连晴两天可是见不到的哩!

黄山 云海

怪石“妙笔生花”(驴友摄)

本次古徽州之旅历时六天,赶路两天,游玩四天(交通极方便,黄山北站出口右边便是大巴站,全天有直接发往宏村、西递、黄山南大门、齐云山的大巴),收获满满。

哦,对了,徽菜很有特色,重油、重色、重火功。我在安徽吃到的菜品有农家烧毛豆腐、笋衣烧腊肉、腊肉蒜苗、清炒马兰头菜、红烧石斑鱼、莲藕豆腐等,很有特色,但是口味清淡的朋友可能吃不惯;我在婺源品尝到的菜品有红烧荷包红鲤鱼、清炒野水芹、粉蒸肉、烤鸡蛋、清明果等,蛮新奇!

徽商说说3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味,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味道

每每得闲的时候,我常常独自一人悄悄地来到屯溪,不为别的,就为来闻闻它的味道。悠悠地徜徉在新安江畔,吹吹那里的风,轻轻地漫步在老街,品品那里的香。我的思绪在恣意飞扬,我驿动的心便醺然醉了。

屯溪的味道,在我的眼中,在我人生的不同时期,是风味杂陈的。小时候,在我看来它的味道就像那香甜的糖果,一尝便知,那是繁华。屯溪处皖南万山之腹地,是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中心,自古商贸繁华,街市兴隆。我家居新安源,屯溪处江之尾。家乡离屯溪不过百里。童年时常常偎依于在屯溪长大的外公怀里,听他说起屯溪那些尘封的往事。于是,屯溪的繁华、屯溪的那些街巷,便浮泛在我记忆的海洋里。

喧嚣的人流,长长的老街,迷宫般的街巷,高高的屯溪饭店,让我觉得新奇莫测。那时的繁华,今天看来虽是小巫见大巫,但至少给我城市的感觉,有了我人生无数的第一次。

第一次在老街口的富春园里吃饺子,第一次端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第一次看见那车水马龙的车辆。而让我最为痴迷的,是屯溪百货公司里柜台里的那些玩具,水枪、火药枪、电动汽车、遥控飞机,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小儿科,可在那时毕竟比我们自制的玩具高级多了,要知道在那时乡村的伙伴中,谁拥有高级的玩具,谁就有了炫耀的资本。那一次屯溪之旅,回去后,我在他们面前狠狠地夸耀了一番,他们眼中无不流露钦羡的眼神。这,也许就是孩子眼中最迷人的屯溪吧。

青年时,在我看来屯溪的味道是一位婀娜的少女,那是清灵飘逸。十年以后,我的命运之舟泊在了屯溪,让我与它朝夕相处,那时我迷恋的是屯溪的灵气。无数次驻足在三江口的老大桥上,我惊讶地发现造化是如此厚待屯溪,让这座城山水交融,人文荟萃。山有华山、杨梅山、稽灵山、小龙山、鬲山,水是一条流淌千年的新安江。丽日乾坤下,横江与率水在此汇合,一江碧水醉卧屯溪青山怀抱中,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地流淌着,唱着欢歌,遍体流转,明眸善睐,媚眼如丝,整座城因水而灵,新安水因城而亮。

那一座座飞架江面的大桥,疑是银河落彩虹。居住在屯溪的黎民百姓,沾染了这份灵气,淡定闲适,仿佛生活在人间仙境。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纵是一川烟雨,杨柳拂堤,也是水墨遗韵,丹青妙笔,天开画卷。屯溪因了这份灵气,聚天时地利人和之气,豪情满怀地往前走。如今,在我看来它的味道就像一杯浓酽的绿茶,需浅斟慢酌,那是历史文化,这是屯溪的命脉。一条老街伴着新安江,伫立了千年,活动了千年,它造就了历史上徽商的繁荣,演绎着“清明上河图”的神话。

那琳琅满目的徽墨、歙砚、宣纸,散发着浓浓的翰墨书香,诠释着华夏文明的精华。那雄踞而立的牌坊,那高高飞起的马头墙,那金碧辉煌的金字招牌,无不落满了明清的尘埃。那精美朴拙的徽州三雕,彰显了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凝聚着徽州民间能工巧匠的智慧。

踩着脚下的每一块石板,摸着斑驳而落满苔痕的老墙,仰望着街巷间窄窄的一线天,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在那皎洁的月夜,漫步老街,在那幢幢的人影中,我仿佛看见了朱夫子、戴东原、程大位、陶行知、郁达夫,从那江畔的“屯浦归帆”的古埠头走来,我仿佛瞥见了鲍志道、江春、胡雪岩,从那街边的“同德仁”“程德馨”里隐出。

一条老街承载了徽州千年的精华,尽管它充满了市井的喧嚣,各种异域文化的交融,可这正是它源源不竭的生命。全省乃至全国古街众多,可又有几处老街,能像屯溪老街这样,流淌着千年的风情,呈现着古今时空的交汇,彰显着中外文化的碰撞。所以每一次,我来屯溪,只要稍有空闲,我都要在老街走一走,就是闻闻老街这独有的香味。

现在,我喜欢屯溪,不仅在于一条老街,还在于它的书香。平生爱好不多,唯有书香相伴。专业之余,我寻找着一份自己的乐趣,做着文学的梦,迷上了徽文化,所以常常喜欢藏徽文化的书,可在乡下和县城里,这类书籍难觅其踪。于是,在我得空的时候,我便来屯溪淘书。每次都会挑上两本,回家细细咀嚼,慢慢品尝,让袅袅书香陪伴着我的茶余饭后,让我的生命活得充实而有滋味。当细嚼慢咽将尽,我又会寻思着下一趟屯溪之旅,又会来闻闻它的味道。

书香飘溢,熏得这座城,儒雅、端庄、睿智、开朗、通达,养着一城幸福的人。

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屯溪,这样一座有山有水的清灵小城,一座有历史有文化的幽雅小城,或许每个人心中的味道,正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精彩纷呈,五味俱全。然而在我,它会让我一生情未了,缘不绝,心相系,它的味道让我永生难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