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人性与现实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1:28 作者:中国青年网 围观:

小说与真实,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青年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性与现实的故事有哪些1

小说和散文不同的是:散文写的是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小说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读者阅读小说时却要求它有真实感。所以,真实对小说的书写非常重要。

通常我们提到小说的真实,多半都以写实主义的小说作例子,因为写实主义的小说,特别是像左拉的小说,都会很详尽、细腻地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它的政治社会背景以及生活时尚等。这些元素虽然使虚构的故事读起来更有真实感,但它们毕竟只是小说的故事背景,不是故事情节。读者真正关心的是由人物发展出来的故事情节,以及情节中展现的内在真实。

有人批评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不真实,他即刻为自己创造的人物辩护。狄更斯的小说中,大多数是典型人物,好人坏人非常明显,好人总是像天使一样单纯善良,坏人则像魔鬼一样丑陋,所以亨利·詹姆斯称狄更斯为“最伟大的肤浅小说家”,这句话相当刻薄。但是,狄更斯的作品很受欢迎,他塑造的人物很能迎合当时的社会道德思想。因为他的文字才华及对人的关怀,使他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另一个小说家福楼拜,是力求真实的典型例子。他写小说和当时的作家不一样,不仅细腻地描绘小说故事的环境、背景,还深入描写小说人物的内心。他写《包法利夫人》时,写到爱玛自杀,竟情难自禁。可见,为了力求真实,他在创作小说时投入得多深。读者被爱玛的遭遇打动,是因为小说所呈现的真实。作家要写出有真实感的小说,是不是也得像福楼拜一样,先要让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呢?

什么是“小说的真实”?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是根据《水浒传》里西门庆勾引潘金莲的情节发展出来的。所以,小说的主人公是宋朝人,但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却是在明朝,因为作者是明朝人。作者很明显是假借宋朝的人物写明朝的故事。由于小说对晚明的社会习俗、饮食服饰、下层社会的生活习惯都描写得非常详尽入微,因此,《金瓶梅》也是学者们研究明代社会风俗的重要著作。但是,真正吸引小说读者的不是这些社会习俗,而是作者创造的人物、他们的处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小说对人性的刻画。这些对人的深切描写,使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是虚构的,他住的未庄也是虚构的,但是阿Q的处境、感情以及他身上的人性却是真实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正传》里,简单地说,是指一种自欺式的自我安慰,例如“我们先前比你阔啦,你是什么东西?”又例如,阿Q被人打败之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阿Q是个一贫如洗的雇农,是个弱势的人,任何人都敢欺负他,“精神胜利法”其实是阿Q的生存之道。这种精神上的麻醉,自欺式的自我安慰,因为它的真实,到现在,已成为一个人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用自欺来自我安慰的俗语。所以,“阿Q精神”是真实的。

小说中的真实不一定只出现在写实主义的小说里,也可以出现在内容怪诞的、超现实的现代小说里。

例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本来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有天早上一觉醒来,他竟变成一只大甲虫。慢慢地,萨姆沙逐渐成了家人的负担。家人对他的厌恶也日益加深。为了摆脱他对家人造成的烦恼与困境,最后他选择饿死自己。

这个虚构的故事,表面上看起来是荒谬的、不合理的,但是从人的存在处境来说,却是真实的。任何人都可能会像小说的主人公一样,面对这样的存在处境。

当代不少优秀小说里,都有这类看似荒诞却很真实地写出人的存在处境的故事。所以,我指的“小说的真实”,不是事物表面现象的真实,不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是人类处境的真实、人文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我们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作家的创作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他自身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事实上,作家熟悉的世界,就是他自己经验过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提供给他最熟悉的一切生活细节、最深刻的人际关系。

所以,过去的记忆对作家的影响,比其他行业的人来得大。也因为这样,过去的伤痛、羞愧、挫折,随时都会困扰着他。面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是很多作家的必要功课。他随时会被过去的伤痛、愧疚折磨。这是做作家的代价。因此,作家创作时面对的不仅是文字与叙事技巧上的烦恼,还有心灵上的折腾。

生活经验不仅对创作重要,对阅读也一样重要。作家写小说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构、想象另一个人(也即是他创造的人物)的生活;读者阅读小说时,也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另一个人(即他阅读的小说人物)的生活。所以,生活经验丰富、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更能把读者带进他创造的小说世界。读者也一样,生活经验与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了解小说家创造的世界,对他创造的世界产生共鸣。小说家对人生与人性的洞察,也让读者在他的著作中发现了不少人生的真理,这也是我们说的“小说的真实”。

小说家在他的叙事上不断求新,竭力追求各种新的表现方法,目的就是要捕捉人类复杂的人性与感情,使他的叙事真实可信。意识流小说家所力求的真实,已不满足于人物外在的表面行为,而是他内在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思想意识的流动。

提起意识流,不免会想起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部叙事技巧和文字风格千变万化的文学经典,除了意识流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外,主要的叙事,其实还是以白描的写实手法为主的。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里有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描述:主人公马塞尔把一块小玛德连饼泡在热茶里吃,带着饼渣的那一匙茶碰到他的上颚时,使他浑身一震。他知道这种令他震撼的快感同茶和饼的滋味有关,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这滋味唤醒他心里的真实。他不断地思索,终于发现,那茶与饼的滋味就是他的一段回忆。这令他震撼的滋味不仅重现他的过去,而且令过去真实起来。其实,普鲁斯特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寻回过去,他认为过去比现在更真实。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说明小说家如何通过时间,凸显他叙事的真实感。在《百年孤独》里,马尔克斯写道:“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真的是个令人击节称赏的开场。作者一开场就先告诉读者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最终他是要被处死的。但是面对死刑的那一刻,主人公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想,因为他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此刻都变得不真实也不重要了。最真实、最清楚的是:童年的时候,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段描写真实感人,令读者们拍案叫绝。

谈到历史小说,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国演义》。为什么虚构的《三国演义》比忠实记载历史的《三国志》更吸引读者,而且影响读者对历史的认识更深远?

因为《三国演义》里作者虚构的历史人物,比《三国志》里真正的历史人物更形象、更有人性;《三国演义》描写的是活生生的人,《三国志》里记载的只是概念化的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里,孔明虽然不是真实的孔明,关云长不是真实的关云长,曹操也不是真实的曹操,但是他们的言行、形象却深入民心。不管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几乎都相信,小说里的人物就是三国时代真正的历史人物。

文学是作者思想意识的表现,《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当时读书人不受重视。罗贯中这个活在元朝的读书人,他的委屈与激愤,可以想见。在他的小说里,自然特别夸张布衣出身的穷书生孔明的功绩。历史上的孔明,辅助刘备建立蜀国,使蜀国能与魏吴三分天下,功劳固不可没,但他绝不是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神奇,战无不胜,谋无不果,他更不是赤壁之战的英雄。在真实的历史里,这场战争的英雄是周瑜。

唐宋的诗词里,写到赤壁之战时,都是提周瑜。例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雄姿英发的是周瑜。李白《赤壁歌送别》里,“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火烧赤壁的是周瑜。杜牧的《赤壁》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赢得赤壁之战,是因为有东风,东风当然不是孔明作法借来的。

但《三国演义》虚构的英雄们,已深入一代代读者心里,因为《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人性、人的处境、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的关系,是合情合理的。所以,不管写什么故事,用什么叙事手法,能真实地呈现人的存在处境的,就是好的小说。这也是小说存在的理由。

(作者:王贞虎,系重庆作家)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人性与现实的故事有哪些2

婚姻生活的甘苦只有当事人明白,外人不必过多干预。新京报制图

近日,江苏南通如东县法院审理一起丈夫成植物人妻子起诉离婚的案件,引发关注。二人于2015年生下一子,2018年丈夫发生交通事故成了植物人。此后几年,妻子为了治疗丈夫、养家糊口外出打工,最终身心俱疲提起离婚诉讼。

公婆不忍儿媳继续受苦代替儿子走上法庭,老两口表示不反对儿媳的离婚请求,但他们也不忍代替没有意识的儿子表示同意,希望由法院依法判决。妻子则主动表示愿意每月给付丈夫的扶助费并同意儿子由公婆照顾,其承担全部抚养费。最后,妻子的离婚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这是个很不幸的故事,其间充满着生活艰难与人性煎熬。丈夫成了植物人,妻子照顾了4年时间,不难想象一位为人妻、为人母者的艰难。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在公婆都已经“不忍”的情况下,几方走上了法庭,达成了离婚协议。

这个案件,当然没有影视剧那般尽善尽美:妻子没有坚持到最后,公婆也没有“大方”地拒绝抚养费,这个家庭依然在藕断丝连的关系中延续,未来可能仍免不了纠葛。

不过,人生从来就比影视剧更加复杂。生活就是“如盐入水、其味自知”,这当中的甘苦只有当事人明白。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在屏幕前阅读,恐怕很难理解当事人的难处,也不可能替当事人做决定。此时,不妨抱一种理解之情,默默祝福就好。

其实,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发现那些真实、辛酸而温暖的故事。就在前两天就有一个报道,陕西一位丈夫照顾植物人妻子5年多,写下了11本护理日记。这样的故事也俯拾即是。人生的选择从来也没有标准答案,有时候也无关对错,在不违反法律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

就拿该案来说,面对意外,妻子也尽到了相关义务,选择离婚时也愿意承担丈夫的扶助费,以及儿子的全部抚养费,并且和公婆也达成了协议。可以说,这不失为一个妥善的结果。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么广阔而丰富的人间,实在难以简单地分类总结。正如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其实也是提醒我们,他人的不幸往往都有各自难以言说的苦衷,怀抱悲悯与理解,才是人世间最大的善意。

撰稿/江城(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校对/赵琳

人性与现实的故事有哪些3

光明网讯(记者 刘冰雅)电影以光影记录人性光芒、展现时代精神。其中,现实题材电影又以反映现实生活,回应社会问题,建构主流价值为主要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通过细腻坚强的女性视角,从小切口关注大现实,聚焦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是将于9月9日与观众见面,被誉为现实题材女性电影扛鼎之作的《世间有她》所关注的。近日,电影《世间有她》举办专家观摩研讨会,电影艺术界多位专家从叙事视角、故事呈现、影像风格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困难是一面镜子,勇于凝视苦难才能治愈人生

影片《世间有她》由李少红、陈冲、张艾嘉三位顶级华语女导演联合执导,分别讲述了发生在北京、武汉、香港的三段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家庭,如何用真诚与爱度过人生中的困境。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导演张艾嘉表示自己在困难中学习,找到美好,这是整部电影创作的初心。导演李少红则是想通过电影告诉观众,“当大家突然被迫回到家庭,会发现只有患难中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对电影《世间有她》予以赞赏。他表示,影片非常真实,没有美化困境中的人际关系,没有搞宏大叙事,没有回避矛盾,以全新视角真实而自然地呈现现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认为,电影《世间有她》对困难给出了深刻的注解。影片直面极限困境下最真实的状态,最尖锐的矛盾,三位导演都选择了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温暖而治愈,做得非常好。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对电影《世间有她》评价道,这部电影的诞生表明,当下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已经由关注人间大爱的国家行动转而聚焦社会个体的命运和情感。“当困境侵害我们的家庭关系,这种对于亲情、爱情的慢性的撕扯是否最终会击溃我们的心理诺曼底的防线?这三个故事非常具有普遍性,他们用最普通的情感故事,却能击破你层层设锁的心房。”

女性视角下的叙事风格,打造日常美学新标杆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认为,影片中三个故事各有风格特点,在丰富多样性中又有一种统一性,连贯自然没有割裂感。“另外,影片有一个亮点,就是把手机运用到了极致。片中的人物通过手机互动,实现了哲学意义上的缺席又在场——他们表面上是缺席的,但是又胜过在一起。”王一川说道。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阎晓明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女性电影杰作。女性电影人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特殊时代下的气息,并将镜头对准了家庭,从特定角度表现时代对人的冲击,在最封闭的状态下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探讨。

“影片基本都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呈现故事,形成了一种新的日常美学风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饶曙光表示,影片对于女性以及两性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进行了丰富和深刻的观察和表达。日常美学风格的呈现方式与观众有更强烈的亲近感,进而产生更好的代入感,成就了这部影片独特的审美风格。

人物、细节刻画入木三分,充满现实人文关怀

现实题材电影要想与观众达成情感共鸣,就需要找到情感最大公约数。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王海洲认为,对社会心理的敏锐捕捉,对生活状态的多面呈现,对人物心态的精准把握是这部电影的三个突出特点。此外,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该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使得作品呈现出了更有深度的新写实主义风格。

“我们的女性电影人是有追求的、有态度的、有担当的。”谈到自己的观后感,《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表示,影片以女性电影人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艺术感知关照疫情之下中国人的现实和家庭生活,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精彩,矛盾冲突激烈,艺术张力突出,具有精神价值的高度,情感刻画的温度和艺术表现的力度,它创造出一种有别于积极现实主义的家庭现实主义或深刻现实主义。

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武亚军认为,影片表现了在一个冷峻环境中人最温情的一面,这一面既通过文本表达,又通过表演实现,引导观众思考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变化,思考我们在遇到更大困难的时候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迎接它、改变它,所以影片具有历史意义的恒常性。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