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西部文化的小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12:39 作者:路生观史 围观:

甘肃曾经有个人:一边赶驴一边学唱秦腔,把驴累死了,自己却红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路生观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西部文化的小故事有哪些1

警官父亲要将儿子扔黄河 丁振华演旦角轰动兰州靖远城 最终挣死于舞台


——《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10)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 永 宝



秦腔戏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一、丁振华生平及艺术成就简述



丁振华(1912~1956),甘肃靖远乌兰镇城关村人,后,搬家至屈吴山下丁庄湾居住。这里属于高湾乡。乳名:孩儿。出身警官家庭。

1.丁振华一代秦腔巨擘。丁振华当年在甘、宁秦腔戏苑的地位甚高,艺术成就非凡。他与黄致中、袁天霖、王化礼、孔新晟、牛利民等人齐名。是响当当的一位大腕儿。旧社会,戏子匠地位低下,留下来记述他们事迹的文字资料少之又少。靖远籍省文史馆馆员张尚瀛先生(1921~2005)曾写过一篇:《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刊发在《白银风情》第二辑上。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一篇描述丁振华先生生平事迹的专著,较为详实。

此外,张慎微先生的《甘肃秦腔随笔》一文,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上,其中也记述了丁振华的一些信息。张慎微说,丁振华与黄致中为师兄弟,同时受教于西北须生泰斗麻子红。丁振华须生的戏路,依然是郗派的路子。还说,丁振华与田德年和他的女儿田小兰曾合作,在宁夏中卫、中宁、银川、吴忠、阿拉善等地唱戏。而丁振华就是这个戏班子的班主。张慎微评价丁振华:“大有声誉”。

这个戏班子其他知名成员有:陈化礼,艺名:富贵子。系王福成(水涝)的徒弟。朱化民,号称:小麻子。系文汉臣的嫡传徒弟。演须生戏水平次于丁振华。青衣旦吕少亭,艺名:金页子。武生宋乐民,靖远人。高正保的徒弟。武功特别好。解放后,曾加盟靖远靖丰剧团、靖远县秦剧团。为著名的武生教练。享有一定声誉。丁振华为首的这个剧团,曾独霸银川新华街戏园子多年。与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主导的“觉民社”戏班子相抗衡……

近来读到一篇回忆寇世英先生的文章,反映出,丁振华系寇世英的过门师傅。也就是说,丁振华与麻子红都曾给寇世英教过戏,尤其丁振华,给寇世英教戏颇多。寇世英于此受益匪浅。两人一二十年间都在搭班子唱戏。彼此时分时合,常年奔走于兰州、宁夏、靖远一带……

2.饰演旦角起家,差点被父亲扔进黄河。张尚瀛著《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一文记述,丁振华自幼酷爱秦腔艺术,十一二岁幼小年纪,即沉浸于戏园子里,悉心揣摩戏路,观察大腕儿们的演技,遂熟记于胸……关娃(关雪亭)、梓娃(朱怡堂)、牛佰顺、麻子红(郗德育)、王文鹏等陕、甘巨匠来靖远演出,他更是亦步亦趋临摹之,学习不怠……

后来,丁振华又上兰州专门学戏,拜刘金荣为师。这个刘金荣,有来头。1927年,他随王德孝戏班子从陕西来兰州,乃是在兰州走红十几年的一流须生演员。代表戏有:《双灵牌》、《烙碗计》,金沙滩的《点将》、《舍子》等。刘金荣到兰州后,又曾到文化社、维新社搭班唱戏,故,丁振华随师傅先后在文化社、维新社跑龙套。一边学戏,一边谋生计。

初,工青衣旦和须生。张尚瀛记述,丁振华为了学好旦角戏,期间,还观摩、吸收了旦角名家关雪亭、张雨亭诸先生之长,演技水准大涨。先是演侍女、丫鬟之类的。后来,终于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青衣旦方家。1937年,维新社在靖远演出,丁振华搭班饰演《放饭》中朱春登之妻赵金堂一角儿,轰动靖远。可是,差点被父亲带人将他绑起来扔进黄河……父亲是没落旧警官,以为儿子唱戏辱没门楣……后经多方协调,风波方才平息。父亲自此,彻底放任不管他了,任凭他在戏苑的天地放飞自我。

3.很早就组织起丁家班。按照有关资料,1933年的时候,丁振华就已经在靖远拉起了“丁家班”,并做了班主。这个时候,他年仅21岁。恐怕是最年轻的戏班主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享誉西北的大明星花旦杨金凤女士,此时,年仅10岁,她与胞兄杨金民于这一年自宁夏中卫逃难而来,遂入丁家班学戏、谋生。期间,杨金凤正式拜师丁振华、吕少亭(艺名金叶子)、寇银川(艺名大嘴旦)学艺。

吕少亭、寇银川为当时甘肃驰名旦角艺人,杨金凤、杨金民兄妹之名,就来自于师傅吕少亭的艺名——金页子。属于“金”字辈儿。杨金凤后来大红大紫,以《柜中缘》、《捡柴》、《放饭》等戏开门,12岁即崭露头角,人称“小十二红妹子”。1941年,杨金凤进入兰州,演出《阴阳河》中的“挑水”,反响强烈……又获美誉:兰州红。资料还显示,抗战期间,杨金凤与父母一家人曾落户靖远,由于靖远生活情况好,杨金凤母亲在靖远还染上了大烟瘾。期间,杨金凤曾屡屡回靖远搭班抗战剧社等戏班子演戏……

由此可见,靖远丁家班乃是杨金凤这只金凤凰起飞的初始巢窠。

4.生旦净丑无所不能的全能手。丁振华特别善于学习、吸收别人之长,行行学,行行通。集导演、生、旦、净、丑、司鼓、乐器等于一身。时人称之为:“全台转”。演出中戏班子里缺啥角色,他就能立即替补之。缺乐器手,他就立即操起乐器……这实在太难得了。这样的全能选手,在近代西北秦腔史上都很罕见,似乎具有唯一性质。后来的秦腔巨擘李发民、王华民二人号称全才演员,但他们旦角戏却唱不了。也不会摆弄乐器。可是,丁振华则不同,李发民、王华民精通的导演、胡子生戏,丁振华不比他们差。他们不会的旦角戏,丁振华却把青衣旦、老旦等角色皆演得风生水起、水平上乘。再说,司鼓、二胡、板胡,丁振华更是样样精通。这一点,李发民、王华民就更望尘莫及了。故,丁振华的全才,那真不是盖的,确实具有唯一性。

当年,秦腔艺人谋生很不易,故,戏子匠必须演技过硬、超群,才能混到饭吃。再就是如丁振华这样,能够具备多面手,方大受欢迎。有他这样的多面手在场,戏班主心里就踏实多了。再不怕个别难伺候的坏仔罢演闹事了。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了这样的谚语:七紧、八慢、九消停。说是,当年的戏班子为节省成本,尽量少聘请演员。有七个演员,每人在一场戏里串演好几个角色,就能勉强凑合演完一台戏。八个演员,就轻松一些。而九个演员,则会更潇洒自如地演完一台戏。因此,丁振华这样的“全场转”人才,在戏班子里非常受欢迎。

张尚瀛先生记述,当年,丁振华看了名家霍振川(霍三娃)主演的《背鞋》、《打路》、《铡八王》等戏的老旦演出,吸取其精华,加上自我感悟、创新,这些戏,后来都成了他的代表作。霍振川,民国早期为中卫刘家戏班的台柱子,一代名家。

再后来,他感觉自己青衣旦的舞台扮相不佳,遂钻研老生和须生戏,饰演《烙碗计》中的刘自民,《劈门》中的白茂林,《走雪》中的曹福,成为拿手戏。另外,须生戏《逃国》、《九莲灯》、《四进士》、《胡蝶杯》吸收陕西、兰州、陇西、陇南各戏路之长,演来头头是道……

由上可知,丁振华秦腔角色全能手,可谓名不虚传。

5.丁振华演《背鞋》,胜过陕甘名旦“杨猴儿”。张尚瀛记述,丁振华饰演《背鞋》中的老母,跋山涉水,千里寻儿……这角色真让他给演活了,也演绝了。这戏基本是独角戏,没有绝技吸引观众,枯燥乏味,观众会离席而去。丁振华的高超演技,竟让观众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看完戏,最后掌声雷动……真不容易啊。当时人们评价:丁振华的演技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年闻名陕甘的名旦“杨猴儿”。


我老婆今年七十七,

却怎么越走越有力。

……

昨天走了九十九,

今儿天要走一百一。


丁振华饰演的一位慈母颤颤巍巍赶路寻儿,唱作念打,每一戏细节都是精准设计,步步到位,让观众倾倒、悦服……这一幕,给张尚瀛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故,提笔记录了下来。

那么,“杨猴儿”又为谁呢?据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杨猴儿,真名失考。其为民国初年通渭来靖远演出的络络班的当红老旦,演《钓金龟·背鞋》是一绝。其唱腔表情均极出色,且颇有创新精神,表演与众不同。老旦的演出自成一派。公论:百看不厌。张慎微对杨猴儿有此评价,真不低。

张尚瀛则认为丁振华演老旦的艺术水准,更胜于杨猴儿一筹,实在是难能可贵。

6.全家上阵的戏剧世家。张尚瀛记述,麻子红和丁振华都曾前往峤山寻访秦腔史上的奇人田犏牛,拜师向他学习过。丁振华从田犏牛这里学到了《太湖城》的“踏罡布斗”的程式,《五雷阵》中的“打雷碗”、“甩麻鞭”等绝招。还向靖远自乐班的好家牛仲彦、尚斌、阎德臣、刘文富等,学习他们常演出的《铁兽图》、《江流生》、《春秋配》的本子戏和折子戏的演唱技巧。

张尚瀛先生还记述,丁振华全家都是秦腔演艺的行家里手。凡有演出,自己和老婆、儿子等,全家齐上阵……自己是“串班长”(导演)、司鼓,儿子丁有恒则敲小锣,老婆在台子上搞后勤服务,忙前忙后……偶有某角色缺席,别人拿不下来,丁振华则亲自粉墨登场,又变成了演员。故而,丁振华全家人都在一场戏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他们一家人都为秦腔演艺事业做出了贡献。有人称丁振华个人演戏,为:全场转。称他一家人齐上阵演戏,为:全家转。

7.众人说:孺子可教也。值得一提的是丁有恒,据王兴隆先生说,丁振华儿子丁有恒,10岁左右,即在舞台学敲小锣,在舞台上憨态可掬。幼小年纪,懵懵懂懂,加上半夜演出,似乎嗜睡,一副未睡醒的样子,人们担心他敲锣走样,搞错了赶不上节奏。结果发现,凡在节骨眼上,丁有恒猛然醒悟,竟然将锣儿敲得有板有眼,分毫不差……间隙中,又抱着小锣打瞌睡。当时,靖远人看了,都感叹道:这娃看着迷者呢,吹起来却利者呢。面傻,心不傻,透亮得很呢……

是块敲锣打鼓的料,将来必成大器。后来,丁有恒果然成为兰州市秦剧团的司鼓。即靖远人俗称:打头首(手)子者。这也算是继承父业吧。

8.劳累过度,英年早逝。透支身体,苦累交加,是旧时代困扰大牌秦腔艺人的魔咒。尤其须生、大花脸、净角等台柱子演员,他们是养活整个剧团的主力军。其演出特点,也是声嘶力竭地吼唱……所谓吼秦腔,主要是指这类胡子生的戏。每场演出,这类角色均须卖力地吼,若是夹杂武戏,还须大动作死命地折腾……且,有时候连轴转,一天竟连演好几场……这样天长日久,往往导致身体提前垮掉,英年早逝。其他生、旦、丑等角色的演员,则长寿者相对较多。须生、大花脸、净角演员多短命,活活被挣死、累死。这也是一大特点。

解放前后,丁振华常年流动、奔走于兰州、靖远、中卫、银川、阿拉善等地演出,早把身体累垮了。得了严重的肺病……1951年,他与田德年、杨金凤、李发明、丁醒民等在中卫组织了新民社,后,他被吸收进中卫剧团,成为有正式编制的演员。时,配合当时土改等形势,在演出秦腔传统古剧的同时,丁振华他们还排练了《白毛女》、《大家欢喜》、《血泪仇》、《穷人恨》等现代戏。有篇《漫话中卫的大秦之腔》的文章,对丁振华这样表述:须生泰斗丁振华、丁醒民、袁新民……须生泰斗一词,用得好。充分说明,丁振华在中卫享受崇高的声誉,为陕甘宁观众所认可。

1954年,丁振华和寇世英欲加入银川市秦剧团,因严重肺病,未能录用。寇世英被录用。丁振华遂返回靖远。此际,他联络管育中、田筱莲等拉起戏班子深入乡村演出。1956年,在家乡高湾塬丁庄湾村演戏,因用力过度,肺心病恶化,一幕戏演刚演完走下舞台,未卸妆,即溘然长逝……死后,老婆改嫁糜滩独石头。

9.斯人已去,英名长存。展学昌先生说,自己10多岁年纪,只看过丁振华一场戏,即:《杀庙》。是在东湾岳家台子演出的。王兴隆先生则说,由于丁振华去世较早,加上他常年在外四处流浪唱戏,在靖远城里演出较少,故,像他这般年纪的靖远人亲睹过丁振华戏者甚少,他自己只看过《抱火柱》、《抱火斗》两折戏。但是,丁振华鼎鼎大名却是如雷贯耳的。展学昌还说,麻子红的徒弟,临夏州秦剧团的团长王化礼先生,就曾很推崇丁振华的演技。曾多次当着展学昌的面,大加赞许丁振华……对于王兴隆而言,有关丁振华的故事,更多来自于长辈们的讲述、传说。


张尚瀛著《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资料图片。


二、丁振华打驴学戏 挣死一头驴


1.秦腔百事通讲述的新故事。这个故事,乃笔者近期新搜集而来。讲述者,就是王兴隆先生。他可是靖远秦腔史上的百事通。他给笔者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秦腔故事,笔者均一一录存下来。同时,结合展学昌先生讲述的辅证,还有其他方面资料,汇集于一起,反复比较,去伪存真,最终整理成一篇篇可信的文章,刊发、流传于世。笔者相信,这些东西必将成为后世研究陕、甘、宁秦腔史难得的资料。

2.打驴学戏,挣死一头驴。丁振华幼年时,家境困难,父亲虽说曾为警官,但早已失业,家道败落了。家中止有一头驴子,父亲督促他用驴驮水,满街吆喝,卖水挣几文钱,勉强糊口度日。关于丁振华幼年卖水谋生一事,张尚瀛的文章里也有记述。当年,靖远城里的市民吃水,靠的是黄河水。一般须前往河边挑水吃。家里没有人力可挑水者,则只能在家门口等待买水了。黄河水浑浊,须澄清后再卖于人家。

丁振华每天赶驴驮两个木桶,可卖三趟水。这天,却意外卖了五趟水,多得了十几文钱。何故耶?原来,都是他痴迷学戏所致。丁振华年纪虽小,却是超级戏迷。无论白天黑夜,一有空,就钻进戏棚子不出来,给戏班子帮忙当下手,死乞白赖不走,目的就是为了赖着看戏、学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丁振华后来能成为闻名西北的秦腔巨擘,当年学戏入道儿,就靠的是这种倔强的韧劲儿、钻劲儿。

丁振华有天赋,看过牛佰顺、麻子红、王文鹏等人的戏,随手就能学通透,在大街上赶驴卖水,学着他们的声嗓吼唱起来,真是像模像样,分毫不差。街上的人听了,大感惊奇……不仅唱,还有忘情的动作,旁若无人。丁振华能做到学谁像谁……学麻子红,声嗓、做派就是麻子红的。学王文鹏,则全是王文鹏的路数……初学者,能做到高度仿真,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独特本事。

这天,丁振华看过《马潜龙走国》的戏,在大街上卖水过程中,忘情地死命打驴,将驴儿当成戏剧中急奔逃窜的骏马,边打边唱……驴子被频频抽打,遂加速快跑。丁振华则在驴子后面追赶,口中的乱弹声震天响……路人见之,皆惊避之。感觉这娃疯了……这样一天下来,竟然多卖了两趟水。晚上回家,父亲发现驴子浑身汗水湿透,肌肉颤抖,口吐白沫,不能吃料。问之缘故,方知是儿子痴迷学戏所致,遂暴怒,上前将丁振华狠揍一顿……第二天一大早,家人发现,驴子已经死了。驴子硬让丁振华学戏给活活折腾死的,父亲和家人悲伤不已。这样,贫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3.痴心不改,出外学戏。驴子死了,此后,丁振华卖水的生计算是干不成了,遂毅然孤身上兰州城,一边打工谋生,一边拜师继续学戏……因为,丁振华实在放不下唱戏的爱好,不让他学戏、唱戏,等于要他的命啊。这决心和毅力,真是神仙也挡不住的。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苦练、滚打和磨砺,丁振华终于成为一代秦腔演艺界的大哥大,走上了职业演艺之路。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死在舞台上的……丁振华,可谓:为戏而生,为戏而死。这种敬业精神,古今罕有。

上述,就是丁振华打驴学戏,留在秦腔史上的一段佳话,辑录于此,必成宝贵的文史资料。


2022年5月26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张慎微先生所著《甘肃秦腔随笔》,关于丁振华、黄致中系同门师兄弟的记载。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234页。


作者(中)采访民国时期靖远筏子客大帮主魏玉珠的后人。杜树泽拍摄于2014年春。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

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等。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西部文化的小故事有哪些2

广袤壮美的西部地区拥有山川、河流、草原、戈壁、沙漠、湖泊等多种极致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新疆、云南、陕西、贵州、青海等西部地区成为今夏旅游新热点。

从传统的跟团游到如今盛行的个性定制、房车自驾、户外运动、研学旅行、风情体验等,西部旅游的方式丰富多彩,新意连连。

出游西部热情高

近日,北京开通了至新疆吐鲁番的直飞航线,北京游客到新疆旅游更加便捷。西部是今年夏季游市场的“主角”。6月10日,独库公路恢复通车当天,马蜂窝的搜索热度涨幅超过350%,许多自驾爱好者为此开启新疆之旅。飞猪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新疆的酒店成交额以周均30%的增幅保持强劲复苏态势,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00%。伊犁定制游、北疆环线小团游备受青睐。独库公路、中巴公路、塔莎古道、盘龙古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等都是深受游客喜爱的自驾线路。

夏季长线游持续回暖,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7月国内长线游预订为57%,新疆、云南热度最高,云南预订较6月增长216%,出游人次较6月增长385%。7月以来,云南跟团游订单占比达72%,“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跟团游以及定制私家团是游客的热门选择。

中青旅新疆公司总经理梁畅红告诉记者:“与往年夏季相比,今年新疆旅游的自驾游、自助游比例大幅增加,占到游客75%至80%,而旅行社团队游也转向小型化,行程更加灵活。根据游客个性化需求,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感,例如徒步轻探险,直升机飞越雪山,沙漠草原荒野露营,沙疗体验,体验非遗产品制作等。”

研学是西部旅游的热门类型,携程游学负责人介绍:“今年亲子游学和夏令营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研学主题更明确,例如沙漠徒步、毅行、观星等。博物馆、丝绸之路等历史人文类和科学探索类的研学游,近期热度持续升高。携程首次推出针对成人的‘甘肃丝绸之路人文考察’研学旅行,途中邀请丝绸之路文化讲师带队、石窟专家、历史学教授随行、长城守护人带领田野调查等以及丝绸之路上首个适合青少年亲子游学的沉浸剧本研学产品。”

魅力独特创新多

西部旅游为何热度高涨?在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马耀峰教授看来,旅游需求是根本动因。西部神秘的山水自然资源,独有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对广大民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目前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区出现旅游加快复苏发展的迹象,这是多种利好政策、旅游需求的释放以及假日经济拉动的必然结果,也包括避暑气候、交通越来越便利等原因。”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向记者介绍:“西部旅游与之前相比,游客的出游需求和出游方式已出现了明显变化,私家团、自驾游、自由行、定制游、半包团趋势愈加明显。”

据了解,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公司根据游客个性化需求,针对房车旅行、亲子研学、网红目的地打卡、自驾体验等不同的消费场景,开发产品,创新服务体验。尤其是房车旅行逐渐被更多游客接受,一家一车的定制体验让游客体会到“带着家去旅行”的乐趣。

马耀峰向记者介绍,目前西部旅游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出现了旅游新产品形态——“穿越旅游”。穿越旅游指游客以“了却心愿”“心理期盼”“共同经历”“人生愿望”“探索猎奇”“举家休闲”等为目的,到某一个向往的目的地旅行的旅游新形式。其旅游更重视沿途游历、游中体验、游后感受。西部旅游热中,此种旅游目的占比总体较大,它既是探险旅游的升华和泛化,又是传统旅游的升级。其次,出现了旅游新玩法——“线路体验+景区体验”“非景区+景区”“野外活动+景区”等。第三,出现了旅游新体验——“游历体验+景区体验”“民族风情体验+特色村镇体验”“客主互动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和收获。

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部旅游正在迎来振兴的好时机。明庆忠表示,西部地区应着眼“趁热打铁”,并放眼长远发展,需要加强新内涵、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强化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高端化、生态化。做强、做精、做特文化和旅游项目与产品体系;拓展融合发展新领域,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大健康、文旅+会展、文旅+未来产业、文旅+其他产业;同时做好“加法”营销,推介和树立健康旅居生活目的地、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切实推进“旅游+”,抓住市场回暖机遇,特别是避暑游、研学游、旅居等旅游市场。

当记者问到,西部旅游未来如何不断增强吸引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马耀峰指出:首先要以改革促发展,创设文旅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做好文旅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二是以文化软动能激发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西部文化创意IP产业,力促遗产、民俗、艺术、绘画、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以科技硬动能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推进“演艺+数字化技术”融合,提高演艺层次和品质;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讲好西部故事;合作共建文旅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露营创新设施制造、新型房车、移动式客房、新型热气球、低空旅游设施等。四是积极做大做强旅行社产业,践行旅行社与景区共生共荣理念,从中间商变为景区建设者、运营者,提供家庭团、定制游、自驾游、主题游、康养游等趋热旅游产品,促进定制化高频、高品质旅游产品。此外,西部旅游还要做优做特饭店产业、力推传统景区迭代升级、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赵 珊)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部文化的小故事有哪些3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一代一代赓续繁衍的各民族文化基因。作为‘文化行者’,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认识一个更多样、多彩、可爱的中国。”“文化行者”团队志愿者陈静说。

“文化行者”是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学生搭建的青年大学生参与中国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综合性社会实践平台。过去10多年里,该团队先后发起“寻找安妮”“阿利亚养成计划”“阿娜的厨房”等一系列针对西部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公益项目。迄今,“文化行者”已累计完成356个志愿服务项目,53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

缘起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再到高校教师,近15年时间里,王龙魁一直将“文化行者”作为自己重要的社会身份。

刚出发时,这位“文化行者”发起人没有想过能走这么远。

2007年,他在老家山西做社会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熟悉的家乡戏“山曲”。他记得小时候,每周有两节校本音乐课,一节要学京剧《红灯记》选段,还有一节要学地方小戏,“可没过多久,这个传承就断层了”。王龙魁发现,比他小几岁妹妹,已经完全不学戏了。

王龙魁了解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在兰大学习期间,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为改变世界做一点儿小事”。

志愿者帮孩子整理演出服装

王龙魁敲开了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柯杨家的大门。柯杨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听到王龙魁想要招募大学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行动后,十分支持。了解此事的其他教师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王龙魁的行动。

这给了王龙魁信心。2008年3月,他和同伴专门到北京,挨个拜访文化传承保护相关的基金会,筹募活动资金。

这支有1万元赞助费、100多名志愿者、大部分由女生组成的文化“背包队”,在2008年暑假正式成立,奔赴甘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

深入走访中,残酷的现实戳痛了王龙魁——很多非遗老艺人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们的技艺无人继承,“兰州鼓子,10个大调只剩4个;一位85岁表演海调的老人生病了,这种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可能从此消失。”

在一些民族地区,情况更不容乐观——很多孩子没机会接触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家长也觉得没有传承的必要,民族文化亟待“抢救”。

第一次田野调查,参与行动的14个队长中,有10个选择留下,成为“文化行者”社团的筹备人。

探索

2010年,“文化行者”们决定开展进一步行动,“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裕固族女孩安妮将目光投向本民族——在裕固族主要聚居地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当时大多数裕固族儿童听不懂裕固语,当地的民族文化教育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安妮想从“语言恢复”入手。最初,她打算编一本词典,拿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对照,教孩子们读音。但前期调研时,她观察到孩子们对学语言没什么兴趣,家长们也不支持。

这些反馈,让“词典计划”不了了之。可安妮并没有放弃,她通过一次调查发现,裕固族早期童谣里有大量生活用词。彼时,刚好有类似的公益项目提出,可以让孩子在歌曲里学语言,“这让大伙儿醍醐灌顶”。很快,她们组建起合唱团,用音乐架起文化传承的桥梁。

有人找外援,请传承人录制裕固族歌曲;有人找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听音识谱,做成五线谱;还有人去公园门口摆摊,发传单、贴广告,引导家长带孩子来报名。

然而,当地群众更多的是好奇。他们不放心把孩子交给陌生人。有时孩子明明在家,家长却会告诉志愿者,“我们家没有小孩”,志愿者只能反复劝说。

志愿者在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书法社教活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大学生的热忱打动了一些人。肃南县裕固族研究室的专家阿尔斯兰加盟安妮团队,成为一名顾问,他还给团队引荐了一位精通裕固语的卓玛老师;当地一位中学校长主动帮大伙儿解决了上课场地和住宿的问题;就连来肃南县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都鼓励大家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坚持下去。终于,在暑假时,合唱团凑够了几十个孩子,有了完整的教学曲谱。

教发音、教歌唱技巧,第一次上课,效果就出乎安妮和团队成员的预料。一首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歌曲,很多孩子听一遍就能哼个“八九不离十”。孩子们天生爱表演,课堂上又跳又唱,裕固族语言则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定格在他们脑海中。

瞅准时机,安妮又将“词典计划”搬了出来。这次的形式更加有趣——孩子们要把在合唱团里学到的词语带到家里,与父母交流,做一些延伸。“今天学了苹果的发音,孩子们回家就可能收集到橘子或其他水果的发音,甚至‘手机’这样的现代化词语。”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

第二天到教室,孩子们自觉把收集到的词条贴到墙上,慢慢形成一个“词条博物馆”。安妮探索出的新方式,一方面扩展了孩子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让很多家长参与进来。

第一年,孩子们以舞台剧的形式,在肃南县影剧院进行了汇报演出,350名裕固族观众齐聚一堂,看着下一代唱出熟悉的民族歌曲,不少人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发现

改变孩子是面向未来的一个举动。“文化行者”发现,当下要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必须从文化辐射到文化场域、社区空间以及空间里每个群体。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成为志愿者开展社区改造的“先行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暑假,王龙魁等人就响应“大学生投入灾后服务”的号召,组建了灾后文化重建服务队,来到受灾严重的铁楼乡做文化设施毁损调查。

在偏僻的草河坝村寨,热情的白马人为大家唱了一通宵的“池哥昼”。然而,热闹的另一面是随处可见的坍塌房屋、裂缝的墙体。有村民告诉大学生,寄托白马人文化和族群祭祀的村庙在地震中倒塌了——白马藏族以山水自然为祭祀神,族群有语言而无文字,大部分族群文化、历史、社会规范都靠祭祀礼仪传承,庙塌了,一些祭祀和民俗活动就不得不中止。

重建村庙成了“文化行者”的一桩心事。返校后,大学生们举办募捐活动,让重建工作得以启动。可当时,草河坝全村44户人家中,男主人几乎全部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妇女,“拿不了主意,也没办法出劳力”,重建又陷入困境。

各族孩子参加竞技活动

“文化行者”决定“曲线救国”,他们设计了一次“全家福拍摄计划”,拉近大学生与白马藏族妈妈们的距离,促进她们在家庭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并参与村子的公共事务。

这个举动让古老村寨里的妇女“受宠若惊”。为了展示最好的自己,她们把自己和家人装扮一新,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照完相,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主动讨论起修庙的事,还积极捐木材瓦片,出力出资。

村民曹美红告诉记者,她父亲曹保林生前是草河坝村的文书,最早修庙的事情都由他张罗。后来,爸爸生病住院,放心不下,还把弟弟专门叫回村子,给大学生帮忙。

如今,曹美红已是“文化行者”在草河坝村的“第一联络人”。去年,她和母亲一起参加了兰州大学举办的“2021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学研习计划”启动仪式,为来自港澳地区的大学生演唱了白马藏族民歌,分享了白马藏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故事。

“大学生教我们‘妇女要顶半边天’,我们怎么也得顶上一片云彩。”曹美红说,她在一点点改变,也希望自己能给女儿央金措“做榜样”。

以重修村庙为引线,“文化行者”又在草河坝村成立了“妈妈学习中心”,开设“妈妈课堂”“绿色讲堂”,教妇女识字、组建“妇女巡山队”等,还鼓励她们举办“模拟妇女代表大会”“周末民歌会”“妈妈黑板报”等活动,古老大山里的妇女一步步成长为村寨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变

一些少数民族务工子弟由于文化习惯差异、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容易被边缘化,存在融入城市生活难的问题。10多年里,助力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和发展也是“文化行者”团队持久努力的方向。

2016年来到兰州大学,在各具特色的社团里,魏家玮对身穿民族服饰招新的“文化行者”们“一见钟情”。此后,几乎每年暑假,他都要去文县的铁楼藏族乡做文化传承与发展项目。

魏家玮和志愿者挨家上门,拍摄传统民族食品及其制作流程,制作美食卡片,整理白马藏族农家套餐,与当地妇女一起设计民族餐具、特色菜谱;联合旅游公司、农家乐等举办美食推介日,组织村民进行村寨厨艺比拼。他还一遍遍劝说大家,要保留本民族特色,跳“火圈舞”,酿“五色酒”,使用土鸡和地道的食材,以文化为基础发展可持续生计。

学经济的他结合自己的专业,关注妇女增收问题。通过“阿娜的厨房”项目,扶持少数民族妇女基于传统农业智慧与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微创业。在一次美食推介日活动上,50多个妇女摆摊试水,后来好几个人办起了农家乐,还有人主动要求志愿者教自己直播,将大山里的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出去。

这让魏家玮感到意外,意外之后更多的是开心,“因为‘没钱做、不敢做、不懂不会做、没文化、怕赔钱’的观念已经从这群妇女的头脑里抹掉了。”

妇女们参与志愿者组织的民歌会

据统计,一批又一批的“文化行者”已为超过6000名少数民族青少年和相关社区提供教育课程和能力培训。除此之外,是参与项目的每个人身上一个个鲜活的变化——大学生关爱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强;少数民族同胞也在持续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自信自立。

裕固族童声合唱团里,12岁的铁翼从调皮捣蛋的“孩子王”,变成了“小大人”,每节课都会帮志愿者维持课堂纪律。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要把裕固话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白马村寨,看到村民将用完的纸杯扔到河里,“文化行者”便给他们讲述与河流相关的民族故事,普及环保的重要性。一段时间后,志愿者发现,村边的河流里没有了生活垃圾。

这些坚定了王龙魁“永远都是‘文化行者’团队志愿者”的想法。

展望

如今,“文化行者”倾向于将项目定义为“启蒙探索”,他们希望启迪孩子、启发家长,同时,为政府提供参考,鼓励各方都参与进来,推动基层社会建设。

团队现任负责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陈静认为,大学生永远是先锋,最有想法、最有活力。“很多时候,他们做尝试,被看见和认可后,政府就会有意识地跟进,瞄准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文化行者”依托“花儿朵朵”项目生成的校本教材,已在不少民族地区的基层学校得到应用;“博物馆儿童教育”让不少县级博物馆创新形式,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志愿者整理了非遗传承人档案和他们分享的曲谱、资料,交给文化部门归档留存;甚至一些传统古村落、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也在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更可喜的是,全民参与文化保护慢慢成为一种共识。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2015年,该县就公开招聘了5名裕固族语言文化专职教师,越来越多的学者、非遗传承人、青年志愿者也参与进来,肩负起裕固族语言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陈静介绍说,近年来,“文化行者”既在引导民族地区孩子挖掘家乡文化、加深家乡感情,也在引领孩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他们在学习分享中,树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观念,“爱自己的家乡,也爱伟大的祖国”。

一步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文化行者”活动区域已覆盖17个省份、66个社区(站点),内容涵盖文化、教育、扶贫、环保等多个领域。

王龙魁期盼着更多后来者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以“文化行者”的身份触摸西部,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和乡村,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本版照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