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1:47 作者:中国日报网 围观:

「履职相册」贵州惠水这个扶贫车间 打造搬迁群众“五分钟就业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日报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有哪些1

编者按:

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都是难忘的瞬间。

那些瞬间,见证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足迹、为民情怀,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5年时间,履职初心不变。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让我们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看一看他们的履职答卷,听一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人物名片】罗应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罗应和的手机里记录了新民社区6年多来的变化。他向记者展示:这是村民家买的新车、以前全村只有一辆小面包车,现在村民都买上了小汽车、社区已经没有“零就业”家庭......

他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社区1410户搬迁群众,户均就业人数达到2.03人,每月户均收入达到1.48万元,其中623户开上了汽车,213名大学生在校就读。

【镜头一】“五分钟就业圈”

这是新民社区扶贫车间2021年11月工资超4500元的名单,有73人,最高工资达1.2万余元。目前扶贫车间已经解决320余名工人工作,60%的工人都是社区搬迁户,因为从家到车间上班只要五分钟,他们说车间是“五分钟就业圈”。

2018年1月,社区扶贫车间成立,但当时在社区上班的员工不多,工资也才1500元左右。这与罗应和事先想的差距有点大。

“我当时希望大家工资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罗应和说。后来,社区引进贵州依科达制衣有限公司,员工工资得到大幅度提升。

扶贫车间有1.7万平方米,贵州依科达制衣有限公司引进以后,罗应和同该公司谈合作,第一年车间租金免费。

该公司主要是生产航天航空工作服,销量稳定。稳定的销售让搬迁群众获得稳定的收入。

刚开始车间只有100余名工人,大家第一个月工资就拿到3000元。

“当时平均工资比原来翻了一倍,让我们信心大增。”罗应和说。

经过发展,当前车间已经有320余人,平均工资6000余元。

“去年11月,车工组的江工资达1.2万元,月薪破万。”罗应和骄傲地说:“车间计件,多劳多得。只要大家愿意干,在家挣得不比外面少。”

【镜头二】“他们考出去,又回来了!”

这张照片是罗应和(后排左四)与社区干部们在一起的合影,他说社区工作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而不胜。

让罗应和欣慰的是,照片中袁春艳(前排左一),赵跃芬(前排左二)、王祝英(前排左四)、罗继和(前排左五)这几位年轻人,都是在从社区考上大学又回到社区工作。

在工作中,罗应和将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作为重点。通过东西部协作,新民社区创建了“移民劳务服务公司”,将社区务工人员输送到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实现就业。

为了统计每家每户的情况,社区干部的工作量很大。

罗应和带领社区干部们深入每家每户,把每户经济情况如何、有多少劳动力、哪些是弱劳力等情况摸清摸透,并通过讲解、培训为群众精准送岗上门。

新民社区干部中,有4名就是从社区考上大学后又回到社区工作。

4名年轻人有冲劲也有干劲,最大的27岁,最小的24岁。从这里出去再回来,她们感触更深。

赵跃芬2019年上半年考回社区工作,负责社区网络工作。当时,她一个人要负责七八十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量很大,但她却从无怨言。

工作中,赵跃芬认真负责,每家贫困户经济情况、劳动力构成、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她都一目了然。

“人才的回流,让我看到了新希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会更加关注脱贫群众后续稳定保障的相关内容,并带去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争取相关政策,有力地衔接好本地资源,进一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罗应和说。

【履职报告】5年来,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先后提交了20余份建议,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产业如何做强做精等多个方面。

本网记者:彭典

一审:曹轶

二审:林萌

三审:彭奇伟

来源:多彩贵州网

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有哪些2

新华社长沙5月9日电(记者丁锡国、席敏、张格)一块黢黑的风干猪肉,显眼地吊挂在室内过道上,散发着烟熏的肉香。

从春节到清明,吴金剑一家已经吃掉约25公斤腊肉。搬出偏僻的山村后,他们摆脱贫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吴金剑是中国众多搬迁户之一。4年前,吴金剑夫妇、父母和3个孩子一起,告别家乡湖南省凤凰县禾库镇崇寨村,搬到位于镇驻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栋3层楼房里。

湖南省最大的苗族贫困群众集中安置区禾库安置区。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2018年,当地政府在禾库镇驻地新建起756栋楼房,集中安置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32户4784名苗族贫困群众,陆续从周边4个乡镇搬迁到这里。

从2015年起,中国政府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近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发展问题。到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960多万人告别闭塞落后的乡村,搬入新家园。

禾库安置区是湖南省最大的苗族贫困群众集中安置区。新建的楼房,黄墙青瓦、飞檐斗拱,是苗族人喜欢的风格。附近配套建设有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区内还建有灯光篮球场。

夜晚,安置区的灯光篮球场热闹起来。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乔迁新居不久,吴金剑一家就喜欢上这里: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和交通都很方便,他的电视机维修生意也好做了许多。妻子可以随时到距家五六百米处的服装、箱包代加工点做工,但她目前更愿意在家操持家务。

生计,是搬迁户最关心的问题。安置区1953名劳动力中,有1225人常年外出务工,223人在安置区的服装、箱包代加工点就业,230人在安置区从事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工作。当地政府承诺,只要有意愿,每户至少保证1人就业。

搬迁户们在禾库安置区的服装、箱包代加工点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安置区的工作重点是发展产业,持续增加搬迁户收入。许多搬迁户以入股方式投资当地政府引进的一家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获得分红。当地政府还对租赁周边土地从事种植养殖的行为,给予支持。

从闭塞的乡村到热闹的集镇,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搬迁户带来更多机会。39家搬迁户开办了小型超市、餐饮摊点。在外地装修公司打工多年的龙智勇和安置区5个同龄人一起创业,2020年6月注册成立装修公司,业务从安置区起步,现已扩展到周边地区,固定员工增加到30多人。

当地文化爱好者牵头成立的各类演出队伍,对这些镇上的新居民颇有吸引力。数十人参加了苗歌队、苗族服装表演队、苗鼓队和苗族唢呐队,他们既可以很快地融入当地生活,又能通过参加演出增加收入。

苗鼓队队员们在进行日常训练。(受访者供图)

同时,对一部分搬迁户来说,土地仍然是无法割舍的重要生产资料。当地种植玉米、水稻的收益并不高,但这是他们生活的基础保障。

2019年,禾库镇米坨村有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到镇上的安置区。除了全家外出务工的人家,其他一些人会白天回村种地。村党支部书记石成邦说:“他们喜欢到安置区住,那边通水通电,孩子上学方便。他们来回跑,是伺候几亩薄地,也是想找村里人聊天。”

当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对来自偏僻山村的搬迁户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他们不得不一一学习如何使用新的门锁、窗户、燃气灶、水龙头、便池……

安置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夏海生说,他们专门摆出实物,逐家逐户讲解如何使用这里的一切新东西。劝导人们不要毁掉房前屋后的草坪种蔬菜,不要从楼上扔垃圾。因为担心个别住户偷偷烧柴取暖,发生中毒事故,有时,他们不得不敲门提醒。“安置区启用快4年了,这些工作我们一直没停下来。”

入住安置区后,吴金剑一家的腊肉就由其仍在乡下的岳母一家代为熏制了。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36岁的吴金剑点上一支香烟,笑着告诉记者:“在老家,住木板房,四面透风,在屋子里烧柴没问题。现在住楼房,保暖好,烧柴有危险,也不卫生。”

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有哪些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3月6日电(记者刘海)“作为一名基层代表,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分享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家乡人民‘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感恩心声,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激动。我想,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充分体现。”面对记者,马慧娟的回答自信又从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通过媒体记者向世界讲述了自己因移民搬迁而改变人生的经历,以及她的家乡西海固今昔巨变的精彩故事。

马慧娟在修改完善代表建议。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今年,马慧娟准备了三条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加强罗山生态保护和移民文化保护、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20多年间,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红寺堡区可以成为一个典型,把好的脱贫经验和做法告诉全国、告诉世界,所以建议把这里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马慧娟说。

马慧娟是移民搬迁的受益者、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和记录者。

到红寺堡区安居之前,她生活在西海固一个叫作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一头头毛驴,村民们的生活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三次搬迁,彻底别离故土,诀别过往、寻找出路、迎接希望。

马慧娟(中)和同事在宁夏移民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马慧娟是在2000年走出黑眼湾的,那一年她20岁。酷爱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了学;本以为要在土地上重复父辈命运,却幸运地迎来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依靠这个契机,她和乡亲们走出大山,到红寺堡区玉池村安家落户。

红寺堡是一片亘古荒原,上世纪90年代起,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兴建。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扬高三百米流入荒原,滋养出一片绿洲。20多年间,这里陆续安置了23万移民群众,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在红寺堡,这么多年都有这么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因为党的好政策,因为黄河水的灌溉,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马慧娟说,从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乡亲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位于罗山脚下的红寺堡区玉池村。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2010年起,马慧娟在种地打工之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间,她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上百万字,记录了许多像她一样的农村妇女的酸甜苦辣,按坏了13部手机,出了5本书。后来,她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慧娟一直关注乡村文化发展,提了很多相关建议。她在当地成立读书社,农闲时间组织妇女读书识字、丰富文化生活。她还担任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深入发掘、整理、记录红寺堡乃至宁夏独特的移民文化和历史。

作为一名作家,马慧娟笔耕不辍,记录和书写着移民搬迁的故事和红寺堡的发展变化。每次走村入户走访调研,她都会把乡亲们的故事和心声认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笔记越记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有些人成了她书里的主人公,有些人的期盼被她写进了建议。

马慧娟(左)在村民家中走访调研。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今年是马慧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5个年头,回望履职路,从关注乡村文化发展,呼吁加大支持农村“两馆”建设、加强艰苦地区成年人教育;到关注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为加强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鼓与呼;再到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她始终扎根基层、关注基层,为父老乡亲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从民生小事到地区发展,履职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历练和蜕变。”马慧娟说,今年是她作为本届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她会一如既往讲好宁夏故事。

“我希望告诉更多人,西海固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我们正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展现着新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马慧娟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