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日积月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18:50 作者:梦想小学作文库 围观:

日积月累才能成功作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梦想小学作文库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日积月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1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愚公拥有毅力日积月累,才能够将山挪走;却有人历经千辛万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坚持不懈。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的人,那些跨越艰难险阻功败垂成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少了这种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精神而前功尽弃。要明白: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成功要的不单单的是潜力,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不是一时一刻或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积累。正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清代康熙年间,在山东湽川县西铺村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每当金鸡唱晓、翠烟四起之时,道旁一株亭亭如盖的大树下,就能够看到有一个穿着简朴、年约30岁的教书先生坐在芦席上。他身旁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瓷罂,罂边有两个茶碗和一包当地出场的淡巴菰烟。每当有行人如果,他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请他讲自我的见闻。“搜奇索异,随人所知。”别人讲故事讲得口渴,他立刻献上一碗浓茶;别人感到有些疲倦,他又奉之以烟。个性是对那些白发苍苍见多识广的老大爷,他更是殷勤有礼,毕恭毕敬地请教老大爷畅谈自我所明白的奇闻异说。别人不谈完,他就不让走。时间一长,很多人都明白西铺村有位爱听故事的教书先生。

  蒲松龄就这样每一天坐侯道旁,邀行人坐谈。“搜奇索异,偶闻一事,粉而饰之,如此历二十余寒暑。”就是他这样的日积月累,到他40岁那年,《聊斋志异》才基本写成。

  歌德六十载而作《浮士德》,司马迁十五春秋而演《史记》,更有曹雪芹为《红楼梦》赋诗一首:“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无需赘言,这一串数字已足以告诉我们:仅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

  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日积月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2

中国青年报(整理:张力友)综合自扬子晚报(杨甜子 艾琬柠)、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官微

近日,一位神秘人向高校捐款的事迹引发关注。

为使在南京大学就读的身患重大疾病的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南京大学在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

从2020年5月7日开始,一位化名“小菜根”的爱心人士,持续给“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捐款。

捐款金额,最开始一天5元,后来一天7元。

据扬子晚报报道,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位热心公益、时刻关心学校的“小菜根”。“偶尔可能会遇到捐赠窗口维护导致捐款暂停的状况,但一旦捐款窗口再次开放,我们就会收到来自‘小菜根’的一笔‘合计捐款’。”

相关负责人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小菜根”的善行,就像南大精神里所说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尽管是每日的绵薄之力,日积月累,却可成行千里之力。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设立于2005年,是全国首个“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救助基金设立的背后,是一段感动南大的故事。

2005年1月,一位南大在校生被查出患上了胃癌,在他住院期间,同校患上白血病的另一位学生把募捐款中的三万元转赠给他,事情由南大校内社交平台传出,震撼了全校。在南京大学所有工作人员、校友、学生的努力下,南京大学发出倡议:“谁也不愿意希望的火种就这样默默无闻地熄灭,谁也不愿意看到年轻的学子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而去。”自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南京大学对在校学生有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但面对大病急症,经济压力仍是大学生及其家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的设立,可以帮助身患重病、急症的同学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同时减轻这些同学的经济负担,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据《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救助的病种范围包括恶性肿瘤、尿毒症、器官移植、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助标准:

(1)在医保报销后,对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过人民币1万元的部分(不含通过其它途径已解决的医疗费用)给予50%的补助。

(2)每个学生每年最高补助额为人民币10万元。

(3)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含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受资助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

除了“小菜根”,在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的捐赠名录中,还有很多热心的捐赠人,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日积月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3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一位神秘人向高校捐款的事迹引发关注。

为使身患重大疾病的南京大学在读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南京大学在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

从2020年5月7日开始,一位化名“小菜根”的爱心人士,持续给“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捐款。

捐款金额,最开始一天5元,后来一天7元。

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位热心公益、时刻关心学校的“小菜根”。“偶尔可能会遇到捐赠窗口维护导致捐款暂停的状况,但一旦捐款窗口再次开放,我们就会收到来自‘小菜根’的一笔‘合计捐款’。”

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小菜根”的善行,就像南大精神里所说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尽管是每日的绵薄之力,日积月累,却可成行千里之力。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设立于2005年,是全国首个“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救助基金设立的背后,是一段感动南大的故事。

2005年1月,一位南大在校生被查出患上了胃癌,在他住院期间,同校患上白血病的另一位学生把募捐款中的三万元转赠给他,事情由南大校内社交平台传出,震撼了全校。在南京大学所有工作人员、校友、学生的努力下,南京大学发出倡议:“谁也不愿意希望的火种就这样默默无闻地熄灭,谁也不愿意看到年轻的学子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而去。”自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南京大学对在校学生有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但面对大病急症,经济压力仍是大学生及其家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的设立,可以帮助身患重病、急症的同学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同时减轻这些同学的经济负担,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据《南京大学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救助的病种范围包括恶性肿瘤、尿毒症、器官移植、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

除了“小菜根”,在学生重症医疗救助基金的捐赠名录中,还有很多热心的捐赠人,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小菜根”们点赞

来源:中国青年报 (ID:zqbcyol)、扬子晚报(杨甜子、艾琬柠)、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官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