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王安石的家族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18:46 作者:课外扩展杂货铺 围观:

王安石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课外扩展杂货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安石的家族故事有哪些1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居宰相,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童年会有怎样非凡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宋真宗天禧(xǐ)五年,王安石出生在江西临川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幼时的王安石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加上后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称的上是一个小神童。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

王安石小时候家住的地方,附近的街口有一家好吃的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的时候都会路过这家面馆,并在里面吃早饭。久而久之,王安石与面馆的老板伙计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像往常一样来到这家面馆吃饭,没想到老板伙计听说王安石很聪明,就突发奇想要考考他。王安石点完面后就坐着等,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他的面还没有来,比他晚来的人都吃完离开了。这让王安石非常好奇,于是就问:“师傅,我的面好了吗?”不一会,一位伙计就拿了双筷子出来,他告诉王安石:“面做好了,不过要自己去厨房端才可以。”

王安石拿着筷子走到厨房后,看见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刚出锅的肉丝面,但是这碗面堆得跟小山似的,面汤都要溢出碗外了。大师傅看着他,和蔼地说:“这碗面是特意为你做的,里面有很丰盛的肉和料,如果你能稳定地把面端到外面,还不撒一滴面汤,那么这碗面我就不收钱了。”

王安石看着这碗丰盛的肉丝面,心里又馋(chán)又急,可怎么把这碗面一滴汤不洒地端出去呢?他的小脑瓜一转,想到了一个主意。只见他拿起筷子,将碗里的面用筷子夹起来,碗里的汤也就沉下去了很多。就这样,他左手端着面碗,右手用筷子夹着面条,一滴汤也没洒,轻松的就将面端到了外面,然后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聪明!”

王安石不仅聪明伶俐,而且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年龄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就挑着书箱和行李去江西的一所书院求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每天勤奋苦读到深夜。

一天,王安石在书中看到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出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华横溢,闻名天下。王安石心想:“天下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事吗?若是自己也能有一支这样的神笔该多好啊!”可是,要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一支神笔呢?王安石苦思冥(míng)想,却毫无头绪。于是他就向先生请教:“先生,这世上真的有能够生花的笔吗?”

先生听他问话,又看看他手中拿的书,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心中暗想,这孩子毕竟年幼,难免有些急于求成。可是,凡事欲速则不达,一切还要靠勤奋刻苦,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啊!我要好好地引导他才是。想到这里,先生对王安石说:“当然有啊!不过不是所有的笔头都会生花,而且有些笔虽然生出花了,但我们肉眼也看不到啊。”

王安石见先生如此认真,便问道:“先生,您能给我一支生花的笔吗?”

于是,先生拿来一大捆(kǔn)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支毛笔,其中有一支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支,我也不知道,还是你自己寻找吧。告诉你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每支笔写文章,写坏一支再换一支。这样写下去,总会找到生花笔的。”

王安石听了先生的话,从此更加勤学苦练,一心想要找那支神笔。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天,王安石又写秃了一支笔。数一数,已经写秃了五百支了。可是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感觉还是不满意,不禁有些泄气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支笔呢?情绪有些低落的王安石又找到了先生:“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支生花笔呢?”

先生没有说话,只是提起笔。写下“锲(qiè)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王安石得了先生的教(jiào)诲(huì),心中不再疑惑,常常用这四个字来鼓励自己。渐渐地,他心中已经不再想着找生花笔的事了,而是被书中广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孜(zī)孜不倦地从中汲(jí)取能量。终于在用到第九百九十九支毛笔写文章时,他感觉下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写成后,王安石细细品味,甚合心意。看着手中的笔,忽然心中感悟,不禁高兴地跳起来,喊道:“找到了!我找到生花的笔了!”

王安石终于明白了先生的良苦用心。世上没有生花的神笔,人的才能都是通过辛勤的付出获得的。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锲而不舍,这才是妙笔生花的根本啊!明白了这个道理,王安石更加勤奋好学了。

王安石的家族故事有哪些2

说起王安石,我们知道这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改革在北宋影响非常大,有的说是成就了北宋,有的说是毁灭了北宋。这次改革不仅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很重要的一笔,在世界史上也很出名。列宁说王安石是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不过我们只知道王安石的改革很出名,却不知道王安石家族在当时更出名,一门八进士讲的就是王安石家族。

王安石本人我们就不说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学非常高。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之后开始进入仕途。王安石也是所有兄弟中,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不过这并不是这个家族唯一的一个进士,只是其中的一个。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在1015年进士及第,之后踏入官场。后来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他死后,由于王安石的原因,卒赠工部郎中,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

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在1000年考中进士,这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个进士。这一年还是千禧年,非常吉利。

王安石的长兄王安仁,1049年考中进士。虽然是王安石的大哥,但是考中进士的时间比王安石晚。

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礼,1061年考中进士。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按礼、王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级别还是非常高的。

王安石的五弟王安国,1068年,进士及第。王安国非常有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说他“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而富典重,其诗博而深”。官职最高为大理寺丞。

王安石的六弟王安上,1046年考中进士。这个弟弟还是很厉害的,比大哥考上的都要早。

王安石的长子王雱,1036年考中进士。他与自己的两个叔叔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为“临川三王”。在文学上也是很厉害。

这个家族一共出了八个进士。如果我们了解科举制的话,就知道考中进士比现在的高考状元要难得多。绝大多数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上,而王安石一家竟然有八个进士。这种现象在古代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不得不说,人家这才是真正的书香世家。

王安石的家族故事有哪些3

01

人多不办事,就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有的人认为,宋朝的经济很发达,对货币政策的运用也很娴熟。这其实就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措施解读,而且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解读,因为他在解读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西方现代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

从技术上看,宋朝对货币政策的运用确实是先进的,但从实际的作用来看,它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未必是很积极、很正面的。

北宋中期,也就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的时候,那时的所有人都有一种共识,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盛世,有很多超越古代做得很好的地方,但他们同时也怀有非常深刻的忧患意识,认为这个国家需要改革。



当时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对于国家利益的侵蚀。当时宋朝有非常多的官员,且官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数量,但他们的待遇却异常高,就连清朝人赵翼也感叹“宋制禄之厚”。

宋朝其实很温和地实现了“高薪养廉”,因为它的政权从开始就有一个分润的思路,意思就是你从政权得到的好处,要跟开国的勋臣集团、后来的士大夫集团(官僚)分润,但当这些人越养越多,就出现了一个任何时代都会存在的问题,人多了要花钱,人多了不办事,效率就越来越低下,这就是冗官。

面对这种情况,宋仁宗时期的范仲淹就针对官僚集团利益,推出了庆历新政,比如把当时州县两级的地方长官都筛选一遍,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便撤掉。

他确实对官僚集团的核心利益下了手,因此也面对了种种的质疑,你凭什么判定他是不合格的,你撤掉的可能就是你的政敌,和你不是一个集团的人。再加上改革走得太急,皇帝的支持又不稳固,所以庆历新政失败了。

02

个人的情感,构成了历史的重要推动力

庆历新政之后才二十几年,王安石变法便发生了。当时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其实都没有变化,而且财政困难是加剧了的,但王安石变法的思路跟庆历新政不一样,他没有对官僚集团的利益下手,而是采取政府增收的方法。

仁宗朝到神宗朝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就是宋仁宗没有亲生儿子,他收养后来的宋英宗其实是一个漫长且不情愿的过程。而宋英宗在漫长的即位过程当中,他的心理也受尽了压迫、扭曲,在位一共四年,但这四年基本上都在跟他的养父作对,没做什么正经事。

由于宋英宗的即位不是天赋的,而是后来选择的,所以作为宋英宗长子的宋神宗,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包袱,也附带着一种责任,就是要证明他的父亲和他的即位是正确的,他要做一个伟大的皇帝。这种个人的情感,构成了历史的重要推动力。

四年中两遭国丧,财政的压力不断加剧,所以在宋神宗20岁即位的时候,所有人都告诉他国家财政很困难,国家没钱了,只有一个人跟他说有钱,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认为,天地所生是可以增加的。对于今天的人,尤其是80年代以后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非常容易接纳这种说法,因为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实看到了天地所生,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但生活却不是那个生活了,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只不过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候,解开了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而且还有已经发育完全和成熟的西方现代国家,在经济制度上,特别是在技术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板。

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而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之下,天地所生是有限的,不在政府,就在社会。所以王安石做的一个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政府的增收,也就是加大了政府对社会剥削拿取的力度。

03

王安石的上位,是偶然也是必然

当时的王安石其实并不以理财著称,而是以学问闻名,他也担任过三次类似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但并没有管理全国财政的经验。

所以,在王安石之前,宋神宗还有一个选择,那个人就是张方平,也就是苏轼、苏辙的老师,跟范仲淹是同一辈的人,他当时担任最高的职位是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其理财能力被当时的人认为是第一流的。

王安石是推翻了旧制度,在旧制度旁边另起炉灶,而张方平的本事在于,他可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之内,让财政高效率地运转起来,比如他在做三司使的时候,首都大概有五六年的粮食和柴草的供应,换成其他人之后,剩下的粮食可能只够吃一年,柴草也只够半年。

张方平还有一点跟王安石不一样,王安石认为当时 “公私常以困穷为患” , 就是因为理财未得其道,不需要节约,但是张方平主张既要增收,也要节流。

从这里来看,如果当时宋神宗选择的是张方平,结果可能真的不一样,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张方平的父亲在那个关键时期去世了,而他只能去丁忧(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这就给了王安石上位的机会。

04

你不想要的,恰恰是别人求之不得的

王安石考中进士的时候,宋朝已经建国七八十年了。任何一个国家经历了两三代人之后,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升迁没有以前快了,阶层固化了。所以那个时候,人们想要上位,一是靠家世背景,二则是被推荐,而且推荐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王安石之所以能被推荐,是因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科举考试排名第四,而且他还有一个时代极其嘉许的优点——谦让,或者说他看上去非常谦让。

当时的人都热衷于在中央做官,像他这样位列科举前名的人,其实可以在做一任地方官之后,再通过推荐就能回中央做官,虽然收入不高,胜在前途光明。

但王安石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士宦生涯的前期一直做的是地方官,别人想推荐他到中央,他也是推脱的。之所以愿意做地方官,他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地方官的收入高,可以让他在父亲去世后,赡养一家人;二则是他自己愿意做事,许多在中央做不了的事,在地方就可以实施。

在当时中央的老政治家看来,这种行为更能说明,他是一个谦冲退让的人,别人挤破了头要进中央,而他就是不进。这样的人正是他们想要推荐的人,这样的精神正是他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那些中央官员就愿意推荐他。

后来,宋神宗调他到中央做翰林学士,又正好赶上张方平离开,他当时就没有推脱,觉得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据南宋历史学家李焘记载,王安石与宋神宗两人第一次见面,宋神宗便对王安石“一见倾心”,之后他们进行了一番长谈,宋神宗被王安石打动。

我们看历史人物,进入细节才看得清楚。他们两人的这场谈话,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和一个40多岁接近50岁的成熟政治家的交谈,两个人其实是不对等的。王安石的学识、政治学养上的历练,都远超宋神宗,而宋神宗在此之前也没见过谁,所以宋神宗其实是仰视王安石的,不知不觉就被他带走了。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满足了宋神宗的一个要求,宋神宗想要治理好国家,想要开疆拓土,王安石就跟他说钱不是问题。王安石和宋神宗之间建立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相得的师徒,也可以说是亦父亦子。

当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宰相去跟皇帝商量什么事后,皇帝要跟王安石商量完了,然后才最终做决定,这相当于宰相还要听王安石的。

点击链接可购买《白话史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