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王献之的悲惨故事有哪些

2022-10-26 13:08 作者:逍遥半生酒中仙 围观:

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逍遥半生酒中仙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献之的悲惨故事有哪些1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与父亲齐名,后人将他们并称为“二王”。
  他才华横溢,洒脱不羁,风流俊雅为一时之冠。并且相貌堂堂又重视风仪修饰,有着世家子弟的精致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一个人,被新安公主暗恋也就不奇怪。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是晋简文帝的女儿,她钟情王献之久矣。可惜她已经嫁给了恒温的儿子恒济,后来恒济欲篡兵权被废,新安公主就势与他离了婚。
  依旧年轻貌美的公主,终于有了追求幸福的自由。
  原本,这也该是一段佳缘。只是,王献之已经娶妻郗道茂,并且两人夫妻感情甚笃。郗道茂是名门世家女,王羲之是郗家的东床快婿。
  郗道茂端庄娴静、才情兼备,是个颇具生活情趣的女子,又是王献之的表姐,两人自小相识,青梅竹马。长大后,家人为他们办了婚事。王献之对仕途不很热衷,加上父亲置办了大量的山林田产庄园,生活颇为富足,得此贤妻美眷后更加淡泊名利,只愿流连山水清静度日,潜心书法造诣。

  在新安公主看来,郗道茂虽是明媒正娶,但是一直没给王献之留下子嗣,只生了个女儿,也已经夭折。妇人无子,就是可以被休弃的,自己以金枝玉叶的尊贵身份和他结亲,王献之一定欢喜。于是,她苦苦向皇太后央求。
  东晋皇室也颇为认可王献之的人品声望,皇太后就做主让孝武帝下旨诏命王献之为驸马。
  显然,新安公主低估了王献之对妻子的情义。

  那是一个平静的日子,一封令王献之休妻再娶的圣旨,打破了王家的平静。小夫妻情深意重、恩爱缠绵,早就约定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没想过今生要生别离。可这次,他们遇到的不是死生契阔,他们遇到了皇权,无法抗拒的皇权。


  王献之默默看着妻子落泪,一个人走进了书房。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让大家惊异的是,第二天一早,王献之走出书房,已经变成了跛足。他不舍得离开妻子,又想不出什么方法来抗旨。无奈之下,竟用艾草烧伤了双脚,落下终身残疾。
  抱住丈夫,郗道茂泪下如雨,丈夫的每一丝疼痛,她都感同身受。她不忍。
  平日里,一根头发都要理得一丝不乱的丈夫,对她要有多么深的感情,才会狠得下心来自残?
  艾火烧灼,他的心却如此平静。如果可以把爱人留在身边,这点伤痛又算什么呢?他扶着她的背说:“不哭,我们不用分开了。我现在一个残疾之人,怎配做驸马?”
  显然,王献之也低估了新安公主对他的情意。她很轻松地说不在乎,即使他瘸了,她也要嫁。
  王献之彻底绝望。

  郗道茂走了出来,手中挽着一个包袱。轻轻地说:“献之,我走了,我不许你再伤害自己。”
  “不要!”如果从此,生活中没有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一起去见公主,她为何要生生拆散我们?即便把性命丢在金殿上,又有何惧?”
  郗道茂拉住了他:“不要啊,献之。这不止是我们两个人生死。如果为此惹怒皇上,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灾祸。”
  对这种重情守义的性情中人来说,为爱抛弃生命并不难。可,他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他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太多的重担。
  她乘船离去了,他能做的,只是隔河相望。此时她的娘家已散,只好去投奔叔父。王献之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模糊,悲伤得不能自己。虽是生离死一般。她已经没了父亲,没了女儿,现在,她又没了丈夫。从此后,孤身一人寄人篱下,这日子让她怎么过下去?

  郗道茂被休回去不久,就郁郁而终。听闻此讯,王献之心如刀割,被伤心愧疚折磨了一生,到死也没有原谅自己。
  造成这个悲剧的,就是那个现在做了他妻子的人,新安公主,他对她充满怨恨。
  可想而知,新安公主费尽周折抢到手的婚姻,并不幸福。他对她没有丝毫的情义,表面上的恭敬客套透出丝丝寒意。可他毕竟是她爱慕崇拜的人,做他的妻子,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她亦知足了。

  后来,王献之又纳了一房小妾桃叶,整日里和她郎情妾意,好像还生怕天下人不知道,常常用诗词唱和的方式与她大秀恩爱。
  桃叶出门一趟,王献之都要亲自迎送到渡口,还写诗送给她,现在南京还存有“古桃叶渡”的石碑,成了他们情意的千古见证: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也作诗答和,从此就甜蜜蜜的称他“团扇郎”。

  新安公主明白,这是他无声的反抗。她的心中全是苦涩,可这杯苦酒是自己酿下的,她也只能抵死饮下。曾经骄纵的公主,因为深爱而顺从包容。她没有说一句埋怨的话,更没有回到娘家告状诉苦。她一直用自己的力量维护着夫君,让他婚后青云直上,官至中书令。她希望终有一天能感化丈夫,真正得到他的心。
  桃叶是个聪慧多才的女子,可也只是郗道茂的一个影子,更是王献之向世人表示愤怒不满的道具。王献之心中放不下的,始终只是郗道茂。流传至今的几个书法帖子中,都流露出王献之对前妻的思念爱恋之情。
  《思恋帖》: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见《淳化阁帖》)
  《姊性缠绵帖》: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淳化阁帖》)
  《奉对帖》: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耳。(《淳化阁帖》)
  我们分别这么多年了,回忆起来,我今生最幸福的时光还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竟有分开的一天。
  你的一颦一笑占据了我心,想要忘却,却终不能忘却。你离去越久,我愈发沉湎在对你怀想中不能自拔。难道,这伤悲痛苦,一直到死才会结束?
  这一世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王献之四十一岁那年,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神爱。对郗道茂的思念和愧疚拖垮了他,两年后,王献之去世。
  这个杰出傲世的男子,生来仿佛就要处在那万人中央,享受着万丈荣光。可偏偏,因为自己的杰出,换来了半生伤痛。
  《晋书》记载,王献之临终之时,做法的道士问他平生有何憾事。他说:“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新安公主的心,在那一刻突然明澈。她用了一生,来爱他,终究得不到他一丝情义。临终之际,他还是惦记那个早已魂归天国的女子。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去经营这一场必输的爱情?
  执着于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人,得不到,是痛苦。
  得到,其实更加痛苦。

王献之的悲惨故事有哪些2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书法大家王献之的悲惨爱情故事。听名字,你就知道他应该和书圣王羲之有关系。

王献之是王羲之之子,魏晋书法大家,虽然名声不如其父,但在艺术造诣和地位上却毫不逊色。同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书法

现在大家经常调侃的一句话是:真羡慕你们能靠才华吃饭,而我,只能靠脸。

然而,这话对王献之并不适用。他不仅仅才华横溢,冠绝古今。就连容貌,也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美男。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极其出名的帅哥,一是潘安,另一位,就是王献之。王献之到底有多帅呢?史书记载: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现实中的王献之是个十足的美男子

出生名门望族,自身才华横溢,容貌冠绝当世。这样的人,妥妥的人生赢家,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天王巨星,粉丝迷妹无数。

在他的迷妹中,就有一位重量级选手: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

现实告诉我们,疯狂追星后果一般都比较惨。然而,这次惨的不是粉丝,而是王献之,谁让这个粉丝是公主呢。

新安公主

王献之有位表姐叫郗道茂,温柔如水,貌美如花。两人青梅竹马,清真意重,志趣相投。

郗道茂刚到婚嫁年龄,王羲之便为儿子求亲。

二人婚后生活十分美满,夫唱妇随,游山玩水,好似神仙眷侣。

只有一点,郗道茂一直没有诞下子嗣,虽然育有一女,然而不幸夭折。

郗道茂

王献之并不在意,毕竟他有几位哥哥可以延续王家香火。然而有人替他着急,这个人,就是新安公主。

新安公主是王献之的忠实粉丝。新安公主名司马道福,原本嫁了桓济,但桓济篡兵权失败,新安公主趁机和他离婚,然后要求皇上,将她许配给王献之。

王献之自然不从,说自己和郗道茂情投意合,实在不能听命。然而新安公主以郗道茂无子为由,坚决要求王献之休妻。

百般无奈之下,王献之只能用艾草烧伤双脚,以至留下足疾,行动不便,后来经常给人写信诉苦,脚痛啊脚痛啊脚痛啊!

然而即便这样,也没能绝了新安公主的心。没有办法,王献之只能休了郗道茂,娶了新安公主。

王献之休郗道茂

郗道茂被休时,父亲已死,只能投靠伯父郗愔篱下,再未他嫁,生活凄凉,郁郁而终。

而王献之,娶了公主后,虽然在仕途上一路平坦,但心中却总是念及郗道茂。他在随后给郗道茂的信中写道:“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王献之给郗道茂的信

临死前,道士问:“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王献之回答:“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没觉得有别的罪过,只是总想起跟郗家离婚这一件事。)

讽刺的是,新安公主虽然以无子为由要求王献之休了郗道茂,然而自己也只是为王献之产下一女,并无子嗣。(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生男生女完全由父亲决定,和母亲无关。)

喜欢请关注,另外,vx号(徒仗巨阴关桐轮)同步更新。

我有故事,你有......爆米花吗?

王献之的悲惨故事有哪些3

1、悔恨之情王献之《奉对帖》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被迫与妻子离婚,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这封写给原配郗道茂的信写的如此悲惨,王献之笃信道教,临终的时候,要写上奏玉皇的表章,忏悔一生过错,王献之回答说: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2、悲愤之情颜真卿《祭侄文稿》

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

本帖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3、爱慕之情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和湖州名妓张好好是在南昌沈传师的府上认识的。当时的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时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本应该留下一段佳话,让人没想到的是,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很快纳她为妾。张好好作为沈传师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杜牧亦官位低微,只好一认落花流水空余恨,就此互相别过。

张好好出嫁时留下此诗,从此一入侯门。后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闻之悲痛欲绝,瞒了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竟自尽于杜牧坟前。

4、惆怅之情苏轼《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5、敬仰之情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残本局部)

该跋是赵孟頫57岁时,奉召赴京的乘船途中书于《兰亭序帖》后的跋文。因途中寂寞,故于帖后一跋而至十三跋之多。

题跋内容很多,其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乃赵孟頫论书名言。是有多喜欢《兰亭序》,多敬仰王羲之才一跋再跋...

6、狂喜之情米芾《珊瑚帖》

米芾画迹不存于世。今天我们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 《珊瑚帖》,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此帖充满着收得名画宝物的狂喜之情,线条流走跌宕,神采飞扬。

写到"珊瑚一枝",不禁加重笔画,继而米芾突然以画代笔,似乎还不尽兴,再补之一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愉悦之情,跃然纸上。

7、悲伤之情王献之《不谓帖》

释文:

獻之白:不謂鄱陽一門,艱故至此。追尋悲惋,益不自勝,奈何奈何! 政坐視其滅盡,使人悲熟!賴子高在此,不爾,無可成。獻之。

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承受。我是坐视其灭尽,这使我悲伤到了极点。赖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话,此函难成。 这通尺牍是向对方诉说因其家门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伤。并非哀悼他人之丧亡。故用词遣句极为悲戚,而且是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的哀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