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对话的寓言故事

2022-10-22 18:31 作者:独到文化 围观:

毛泽东《鸟儿问答》中的小寓言,却有大文章?为何用语如此通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独到文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对话的寓言故事1

  暮年的毛泽东诗词风格与年轻时有了较大的区别,不再是文绉绉的“阳春白雪”,而更多的是通俗直白,并且紧贴时政,痛陈胸臆。甚至是将具有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写到了词中。

  同时,面对背信弃义之徒,毛泽东利用他的诗词作为批判的武器,表现出不屑一顾、傲睨自若的大度与自信,并且豪气干云!

一、面对背信弃义之徒,毛泽东这首《满江红》傲睨自若,却依旧气势如虹

  1963年,中苏关系紧张,面对敌人的无情挑衅,毛泽东却显得云淡风轻,用一首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首词引经据典,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敌人比喻成“苍蝇”、“蚂蚁”、“蚍蜉”,厌恶之情显而易见,同时又表现出毛泽东对国际上敌对势力的轻蔑与无视。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短小的寓言——“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隐喻了当时国际上与中国敌对的修正主义势力的卑劣行径。只是,毛泽东对这些跳梁小丑不屑一顾,如此小臭虫怎么可能掀起风浪?

  通常的这类批判性的诗词文章,大多数是痛陈利弊,抒发牢骚,很难写得疏朗大气。然而,毛泽东这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点也不受上述情况的影响,他的从容与自信的气度跃然纸上。

  首先,开头一句“小小寰球”就已经为全词奠定了绝高的格调,地球在毛泽东的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球,这种睥睨天下的霸气和浪漫气质,只有毛泽东这样的气度和才情才能写出。

  其次,词下阕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句就已经显示出毛泽东凌厉的霸气,面对当时修正主义者所谓“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言论,毛泽东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反击。

  对此,毛泽东曾做过解释:

  你要慢,我就要快,反其道而行之。你想活一万年?没有那么长。我要马上见高低,争个明白,不容许搪塞。但其实时间在我们这边,“只争朝夕”,我们也没有那么急。

  从作者自己的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也并不是真的急不可耐,他之所以在词里写“只争朝夕”,不过是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来回怼修正主义者罢了。

  因此,对于某些专家将这句解读为“急躁冒进”思想,我个人是极不认同的。

  再次,“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句更是将整首词的气势推向了高潮,直贯长虹,突破天际!到这里,毛泽东已完全词上阕的那股“正西风叶落下长安,飞鸣镝”的幽怨与“牢骚”之气完全抹除,成功地将词的格调重新拉回了“豪放”派,让人一泄心底的浊气,顿感神清气爽。

  这样一来,整首词在情感上就有了较大的起伏,带给读者一种跌宕的错落感,从而更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不得不说,毛泽东在诗词中这种情感的处理上是个高手。

二、毛泽东这首《鸟儿问答》中的小寓言,却是大文章

  1965年,越南战争升级,苏联态度表现暧昧,采取“有限介入”政策,并且为了达到“核垄断”的目的,与英、美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毛泽东就当时的政治形势,写下了这首幽默且极具寓意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直到10年后,这首词才正式在《诗刊》上发表,也是他生前最后发表的一首词。

  《念奴娇·鸟儿问答》十分特别,一改传统诗词的风格,全篇通过两只鸟——“鲲鹏”与“蓬间雀”之间的一问一答,形成了一篇针对性很强的寓言故事。

  这首词将苏联比作胆小懦弱的“蓬间雀”,同时讥讽了苏联的目光短浅与刻薄,而“鲲鹏”则是代表了大气磅礴与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

  除了寓言故事,我个人认为《念奴娇·鸟儿问答》最独特的地方当属毛泽东在词里采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词句,如“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传统诗词在形式上,大多数都讲究言辞文雅优美,意境悠远。但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不须放屁”一句,更是显得“粗鄙”。

  众所周知,毛泽东的诗文天下无双,他笔下优美经典的诗句比比皆是,为何独独要在这首词里用如此粗俗的词句呢?个人认为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是以鲲鹏与麻雀之间的对话为主,为了更贴近现实,对话的内容口语化是文学表达的需要所在。

  其次,口语化的表达,更加凸显了毛泽东在词中想传达的态度,国际上修正主义敌对势力的卑鄙行径让毛泽东感到不齿,不值得他好言相向。

  词最后那句“不须放屁”显然是情绪的爆破点,个人认为这恰恰是全词的“金句”,它不仅振聋发聩,还非常贴切地表现出毛泽东对当时苏联懦弱行为的鄙视,幽默而又令人拍案叫绝!

  这种通俗口语化的表达直白而痛快,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诗词意境,与传统诗词的“含蓄内敛”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我不得不赞叹,毛泽东已经将诗词玩出了另一个境界。

三、毛泽东诗词中寓言的深刻用意

  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毛泽东都应用到了寓言故事,尤其是《念奴娇·鸟儿问答》就是一整篇寓言形式的叙事词。

  依我个人所见,这种以寓言故事为主的写作手法在古代的“辞赋”中较为常见,但以诗词形式出现恐怕就是毛泽东的独创了。

  部分古代诗词中也许会有少量的富含寓意的场景片段,如《诗经·小雅·青蝇》中就有: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这首诗中用“青蝇”来寓意那些通过谗言构陷君子的卑鄙小人。

  还有,韩愈的《调张籍》中: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是从韩愈这首诗中而来。

  但这些诗歌中,寓言故事都是片段,在诗词中作点缀或是起到强化中心思想的作用,并不是诗词的主要部分。

  而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通篇都是以“鲲鹏”和“蓬间雀”为主角,它们一问一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在古代经典诗词中恐怕难找出第二首了。

  我认为,毛泽东对诗词风格的创新十分有意义:

  首先,通过寓言故事来叙事,这首词就变得十分的有风味儿,不仅具有诗词的体裁,又具备了辞赋的功能,彻底改变了人们心目中诗词以抒情为主的刻板印象。

  本来是一首相对枯燥的政论诗词,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有趣味地读下去,不会觉得艰涩难懂,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其舆论效应。

  其次,我认为这是毛泽东对传统诗词进行改革的尝试。

  毛泽东虽然一生都钟爱中国传统诗词,自己的创造也绝大部分都是旧体诗词,但他晚年也曾积极探索中国新体诗歌的创作模式。

  毛泽东认为,新体诗更适合年轻人阅读,更能打动年轻人。毛泽东十分清楚清楚新体诗对青年、普通百姓的号召力,所以他也曾在1963年尝试写了一首新体诗《八连颂》。

  但出于对传统诗词的钟爱,毛泽东更愿意写旧体诗,同时他也认为:

  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

  因此,我认为毛泽东有意要用通俗语言和通俗的形式来对旧体诗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念奴娇·鸟儿问答》就是其中一首。

有对话的寓言故事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吴真

《庄子讲义》,陈引驰著,中华书局2021年9月版,394页,58.00元

有位修习剑道二十多年的日本朋友,他所在的剑道俱乐部叫做“木鸡”,据说是日本一流的体育团体。初闻此名,我有点愕然,因为现代中文的“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恐惧而不知所措,总归是贬义词。而在日本相扑、柔道、剑道等竞技体育中,呆若木鸡却是形容超一流境界的赞美词。至今保持六十九连胜纪录的日本传奇相扑力士双叶山,在首次失利后说过一句名言,“我仍未成为木鸡”。前几年,另一位相扑横纲白鹏在止步六十三连胜之时,也曾发出“惭愧没能成为木鸡”的感慨。

十七世纪日本“剑圣”宫本武藏的传世绘画《布袋见斗鸡图》,图中布袋和尚正在观看斗鸡。传说宫本武藏的剑术达到“木鸡”境界。

翻查“木鸡”一典所出的《庄子·外篇·达生》,寓言讲述周宣王命纪渻子对一只新得的斗鸡进行角斗训练。前三十天,周宣王三次派人去取斗鸡,纪渻子都以“疾视而盛气”等理由推诿,到了第四个十天,终于交出了一只呆呆地如同木头雕刻的鸡。这只“木”鸡一上赛场,一动不动,却令对手望风而溃,不战而屈“鸡”之兵。重读这段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东瀛竞技的木鸡用法方为庄子原意。《道德经》中的“和光同尘”,《庄子》中的“坐忘”,体现者便是木鸡。

“木鸡”一词广泛见于日本剑道各种用具上。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人至中年,重读《庄子》中的木鸡一典,无比认同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这两句话。《庄子》便是这样一本经典中的经典。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从1993年开始讲授《庄子》,年年讲,年年新,最近他将二十八年的读庄心得结集为《庄子讲义》出版。早先听讲的学生读后跟陈老师说,当年在课堂上听着半懂不懂的,只记得老师有时讲到开心处、自顾自乐不可支的样子,过了这么多年,再读《庄子讲义》,才明白当年老师“所乐何处”。

日本柔道、剑道、相扑的练习场所经常摆放木鸡塑像,以激励练习者。

《庄子》一书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五十多个寓言成语故事,这些成语一旦脱离了原生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之后,自我生长,自主流播,甚至发展出与原故事完全相反的新义,“呆若木鸡”便是一例。现代人如果没有细读《庄子》,往往会被面目全非的新义所蒙蔽。庄子擅长将抽象的理念设计成两个角色对话的寓言故事,从而生动凸显矛盾双方的张力,比如“朝三暮四”,在《庄子·内篇·齐物》篇中,故事其实是配合本篇“齐物”主旨,说明猴子(比喻“俗人”)局限于时空和文化的认知狭隘以及养猴人(比喻 “道”)的整全视野。这个寓言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以至于寓言里获得朝四暮三“橡果自由”的猴子,在后世却成为“反复无常”的代言。想到这一层吊诡,“我们好像也听到了庄子似有若无的笑声”(《庄子讲义》)。

1934年,林语堂在《论幽默》中推许庄子为中国的幽默始祖,“到第一等头脑如庄生出现,遂有纵横议论捭阖人世之幽默思想及幽默文章,所以庄生可称为中国之幽默始祖。太史公称庄生滑稽,便是此意”。庄子的幽默,贯通于变幻摇曳的奇绝文字之中,可惜现在一般大学课堂讲授《庄子》,先是“断章取义”,按照几个哲学观念或文学史概念,抽取分散的章节加以举例说明。这种哲学式、概念式读法,缺乏把庄子当作第一流文学家、幽默家的兴味,令《庄子》距离今人更加十万八千里。

钱锺书曾评论国人读经典的态度:“盖修词机趣,是处皆有;说者见经、子古籍,便端肃庄敬,鞠躬屏息,浑不省其亦有文字游戏三昧耳。”(《管锥编·老子王弼注》)今天我们读庄子,不妨试试分辨文字游戏三昧的读法,从而见到那个达观的幽默的穷并逍遥着的庄子。《庄子讲义》提倡的“文章笔法式读法”即得此间之妙。作者在开篇指出,《老子》虽有五千言,却看不到老子个人的身影;《庄子》十余万字,庄子的喜怒哀乐尽显于中。于是我们从《庄子》讲述的寓言故事里,可以看到那个从高远处回看世间种种事物的庄子,发出似有若无的笑声。

庄子的幽默有时听起来更接近“黑色幽默”,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概括其“辞趣华深,正言若反”就有这层意思。正话反说,合于大道的言语,听起来反而逆于俗情俗意;表面看似乎有悖常识与事实,但细想之下却包含真理。《庄子讲义》对于此类的“文字诡用”进行了深入先秦文化语境的辨析,比如“鲲”实为小鱼之名,《庄子》用来指北冥大鱼,因为《庄子》对文字符号与事物本身的联系是持怀疑态度的。不仅如此,整部《庄子》致力于撕毁世俗价值,告诉我们,在“残生伤性”这一点上,大圣贤伯夷,大强盗盗砳,二者实在没有差别。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庄子》一书处处设下阅读障碍,也就是钱锺书《管锥编》(“管锥”二字典出《庄子·秋水》“以管窥天,以锥指地”)曾指出的悖论(Paradox)与矛盾修辞法(Oxymoron),即字面意思看起来矛盾,实则意思连贯通顺。不仅在一句之内存在着悖论,甚至在《庄子》各篇之中也埋伏着诸多草蛇灰线,组成了一座语义的迷宫。走出迷宫,首先需要理清先秦传世文献聚合的复杂性,这些文献学上的难题被《庄子讲义》巧妙地化解于篇章意脉的梳理之中。该书先是辨析《庄子》连缀成篇、集合成书的过程以及各篇真伪,进而关注那些文气通贯、意脉绾连的篇什,又将全书各个段落拆散为一颗颗散珠,推考、寻绎六条意旨之链,从而重新串成六串自成义脉的语意项链。《庄子讲义》着力梳理这六串意旨之链的内部构造,指出“《庄子》结构摇曳变幻,思理想落天外,但其文脉则前后绾合,不绝如缕”,重在贯串与打通。

虽然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大学讲义,但是作者遍览古今庄子注疏的精华,挑出最为妥切之文,在原文下酌情注释,用小一号字标出,提供了进阶的读法。作者曾经翻译《曹寅与康熙》《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等英语学术名著,在《庄子讲义》亦屡见旁征博引、引申开去的中西知识交融阐述,对庄子进行西方语境的现代转换。比如拈出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以证与《庄子》“以有涯随无涯”具有同样的理趣。又比如《庄子》“道行之而成”与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之间形成的互文阅读。

站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立场上,《庄子讲义》展示庄子的“通达”对当下世界的启示意义——庄子充分意识到我们面对的空间、时间和文化的局限,进而力图突破而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正因如此的天地大格局,两千多年前《庄子》寓言里的那只“木鸡”,至今仍是体育“道技”的精神象征。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徐亦嘉

有对话的寓言故事3

用了四节课,我们才学完了《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很简单,但是孩子们直到学完课文之后都会出现不少读的问题,比如丢字、换字,比如不能读好人物语气和感情。寓言故事一定要借助提示语和前后语境读好人物对话

一、识字、写字对于孩子并不再难,易错字的掌握要下功夫。

1.“奶”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第二笔是“撇点”,第四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五笔是“撇”,第四笔和第五笔的笔顺顺序特别容易写错。

2.“第”表示排列顺序、名次等,和“弟”同音兼形近,可以放在一起对比识记。“仔”是个多音字,组词时要以本课读音“zǐ”为准,最好不要组词“牛仔”。

3.“公”上面是“八”不是“人”,写得时候,“撇”和“捺”中间留空,而且整体“捺”比“撇”要稍高。组词时候,要和“共”“工”区分开。

4.二类字中“便”是个多音字,虽然本课不要求掌握,但是由于生活中常用,所以可以提前了解。

5.“俩”放在课文中,是“哥儿俩”,孩子们还说了“姐妹俩”、“兄弟俩”、“父子俩”、“母女俩”等,理解了“俩”就是指“两个(人)”,组词的时候,要和“两”区分开。

6.“拌”、“嚷”、“瞧”等表示动作的字,可以通过做动作的方式,并结合偏旁,来理解字义。

二、寓言故事关注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1.读课文一定不要丢字、加字、换字。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却是孩子专注力、细心与否的体现。一直到课文学完,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还是有不少孩子读书的时候想当然,加字、换字、丢字。老师会要求,也会不断强调,并教授方法,家长也要在孩子预习、复习,以及课外阅读中关注孩子读书的“眼、口、心”齐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课文中有几处长句子,让孩子练读停顿。

“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这样的长句子要注意断句。

3.课文第一小节,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拌嘴”一词,我问孩子们“你和谁拌过嘴?”孩子们简单一说,都理解其是“争吵”。

接着,就“小哥儿俩如何拌嘴”展开想象说话,孩子们思维活跃,但是也暴露出共性问题:爱表达、不善观察,没有就原文“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所以)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最后经过引导才能根据原文说话练习。看来,说话练习的基础一定是反复的读文,建立对课文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孩子们说话练习才能不脱离课文。

4.狐狸和小哥儿俩的对话:要借助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

“小家伙们”称呼可以读出狐狸假装很热心很好奇;“笑了笑”可以读出狐狸心生诡计的狡诈,“拿过来掰成了两半”,看出狐狸分奶酪的方式很随意;“笑着说”可以感受到狐狸得逞之后心里的得意。

而小熊们的话,“嚷着”、“又嚷了起来”这样的提示语,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把握好语气和人物心情,读出熊哥哥和熊弟弟着急的语气;“你可真会分!”连用两个感叹号,我们可以感受到熊哥儿俩的生气以及对狐狸的责备。

5.课后题中,“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这道题是在全文学完之后,进行课文总结同时进行的。

狐狸的狡猾孩子们是深有体会。但对于熊哥俩的问题,孩子们很难看到症结,在抛出问题“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后,大多孩子都说“熊哥俩的奶酪可以拿回家给妈妈分,”“送到警察局”等,当提到“哥儿俩分”时,孩子们说得都是“如何分均匀”,而没有一个孩子提到“大一点小一点无所谓。”即使我引导之后,孩子们也说的是“他俩太喜欢吃奶酪了”,直到再次引导,才有一个孩子说出“不懂谦让”,我才顺势补充了“斤斤计较”这个词。

这是近几周来让我觉得最吃力的一个环节,孩子们思维跟不上,也极有可能是我的引导或者环节设置有问题,应该提前预设得更贴合学情,而不能想当然。

6.补充阅读《失算的狐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