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麻辣鲜香的美文

2021-12-26 01:02 作者:桐树果文章微博 围观:

{接桐树果文章微博潮起珠江(108)}109

300多年前的四川与其他省比有确实不一样的地方,四川是从明末清初的战乱之中、深重的苦难之中走过来的,如果不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潮给四川带来了人丁兴旺,也许四川至今也还没有恢复元气和那么的繁荣昌盛起来。

据历史记载清朝初期一个偌大的四川几乎很少看见有完整的村落、绿油油的庄稼,而到处都是荒凉、到处都是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即使是过去比较富裕、人口比较稠密的成都平原也是猛兽出没、豺狼成群,到处是败落的村庄和枯枝败叶。

据统计四川经过明末清初年年战乱到康熙年间仅仅剩下不到10万左右的人口,四川又如何的发展生产呢?又如何的繁荣起来呢?

于是四川的地方官也就纷纷将上述情况上奏给了朝庭,并请求迁徙移民来四川耕种已荒芜的土地。

康熙审时度势,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春到1695年春)并下达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即要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等省移民四川。

自此,迁徙四川的移民潮也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起来,并且迁徙移民的时间竟然长达了100来年。

因此,这四川就成了一个不一样的移民大省。当然,四川也就成了一个多样性、包容性的移民大省,并形成了一个多元素的四川,四川集各省、各地之长也就快速的发展起来了。

当然,民以食为天,这味蕾的变化也逐渐形成了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天南地北聚一锅的美味。于是,四川火锅、重庆火锅的美味就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这其中就体现出了其它菜系在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之中的元素组合。

当然,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与《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与四川100来年移民迁徙潮也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关系。

我国火锅起源的版本就有好几个,但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最原始的火锅版本,这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例如我国出土文物中的陶鼎、青铜鼎(火锅)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由此推算,我国火锅就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也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

当然,古代陶鼎、青铜鼎火锅是王宫贵族们用来烹饪美味佳肴的餐饮器具,而古代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条件享用陶鼎、青铜鼎这样的器具来烹饪美味佳肴的食物,这是一件望尘莫及的事情。

而这四川的火锅、重庆的火锅却是由一群江上船工、江边的拉船纤夫们在劳动之余发明和创新出来的劳动者和平民自己的火锅。

他们用简单的瓦罐烧一锅放了辣椒的汤料,然后再放入洗净切好从菜场被人丢弃的动物(牛)内脏和其他菜叶之类,“嗬、嗬”,这样简单美味的瓦罐“火锅”就这样新鲜的出炉了。

而这群船上、江边的苦力们就围坐着或蹲或站一起在寒风凛冽的江边码头上吃了起来,那不可言喻的美味和表情也就挂满了这群终日在水上行船、终日在岸边拉纤的水上人家的脸上,他们个个吃得汗流浃背——只因这简单的瓦罐火锅美味之极。

当然,这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也就演绎出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实剧本。

也由此,这简易的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就从长江沿岸的泸州小米滩码头开始,然后又沿着长江来到了重庆的江边码头、来到了长江沿岸其它的江边码头,并又在四川各地、在重庆各地逐渐的传播开来、扩散开来……。

于是,这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也就在大半个中国逐渐的传播开来、扩散开来……甚至在全国传播开来、扩散开来。

当然,真正的四川火锅、重庆火锅的美味似乎也没有那么的简单,它似乎汇聚了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饮食精华和特色的口味,当然,这似乎又与清朝康熙年间《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有关、与清朝100来年移民四川的迁徙潮有关(其实,明朝未期就有移民四川的迁徙路线了,只不过是民间自发的小规模迁徙而已)。

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其中的辣、鲜、香口味在湖南菜(湘菜)中也是特别要具备的。而在迁徙四川的人口当中湖南人所占的比例就有不少;湖北菜(鄂菜)的特点汁浓芡亮,香鲜较辣……,而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当中也十分的注重火锅汤汁的调配,这似乎又吸取了鄂菜注重汤汁调配的精华特点……,当然,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之中的麻似乎就是四川火锅、重庆火锅继承了蜀地传统的口味习惯了的。

于是,这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之中也就有了各省、各地,以及各区域精品菜系之中的味蕾记忆了的。

于是,这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也就符合了大半个中国人的口味,也就风靡四川、风靡重庆,风靡起来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影响了全国的饮食习惯。

当然,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与其他地方火锅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来了四川、来了重庆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吃吃真正的四川火锅、真正的重庆火锅,那个味道也是美不可言,也别有一番滋味。除此之外,四川因是一个移民迁徙大省,其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甚至于地域文化也融入了大半个中国的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元素。

于是,这四川也就成了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及包容性的地方,当然,也成了一个各种不同传统元素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创新和发展的地方。

当然,移民迁徙潮也带来了不同省份和地区的,以及不同区域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先进手工业作坊技术直接的服务于四川农业、四川手工业,并促进了四川的经济发展。

于是乎,这人烟稀少的四川也就逐渐的发展起来了,这四川又逐渐的恢复了惜日繁荣昌盛“天府之国”的景象了。

(1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