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老母亲的美文

2021-12-26 00:54 作者:中国乡村美文 围观:
乡土散文:母亲纳的老布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质条件不是很好,父母辛辛苦苦一年,仅是能维持温饱而已,尤其是像我这样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生活就更加困难了。衣服往往都是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缝缝补补再给老三穿。如果能穿上一双新鞋子,那就别提多开心高兴了,走路沾上去的灰尘,也总是想在裤子上蹭干净,遇到下雨天,怕弄坏了鞋子,便把鞋子往书包里一塞,赤脚跑在乡村的泥土路上。

鞋子,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那时候母亲为缝制一双鞋子,都要忙乎上大半个月。记得那时,每到雨天,父辈们因无法去田里干活,便打牌娱乐,而此时母亲则是忙着做全家人穿的鞋子。那种老布鞋做起来非常地麻烦,所以不是一时半时能做出来的。

做鞋子前母亲先要把穿得不能再穿的衣服剪成块,捡那些破损不太严重的,平铺在木板上,之后用高粱面熬成地糊糊,糊在布块上,晒干。母亲管这叫打“饹补靠子”,因为做鞋时,鞋底和鞋帮都要用到它,所以母亲打起“饹补靠子”来非常认真,高粱糊都要抹上好几遍。

“饹补靠子”晒干后,母亲便把早就用报纸裁好的鞋底鞋帮“样子”,平放在“饹补靠子”上,用剪刀依样裁剪出鞋底或鞋帮。鞋帮是在“饹补靠子”上蒙上一层新布,之后用针线从底部往上缝起,让布和“饹补靠子”充分结合在一起。在这里“饹补靠子”便起到了支撑作用,好让鞋帮不至于软踏下去。缝好的带有“饹补靠子”的鞋帮,就是成品鞋帮了,留待于和鞋底结合后,“脱胎换骨”成鞋子。

乡土散文:母亲纳的老布鞋

鞋底,是在鞋底“样子”裁剪出的“饹补靠子”上,再包上一层旧的布,一层一层要好码上好几层,之后母亲便把那码在一起的,好几层的鞋底,用麻线或棉线密密麻麻地缝在一起,母亲管这叫“纳鞋底”。因为鞋底要和地面经常摩擦,为保持经久耐用,缝鞋底的麻线都要是加粗地,那麻线是母亲抽空提前加工出来的。

加工这种“纳鞋底”的麻线,母亲叫“打麻线”。“打麻线”就是把缕细的麻线在“麻锤子”上通过旋转上劲,之后由单股合为双股,出来的就是用来“纳鞋底”的成品麻线了。“麻锤子”高档点的,是用牛大腿骨头,中间打个孔,插个筷子做成,简单点的也可用细长的红薯中间插根筷子凑合,无论哪样,都是转动下面的“麻锤子”,给单股的麻线上足劲,方便下一步把单股麻线合成双股麻线。

把打好的麻线一针挨一针地缝在鞋底上。这种“纳鞋底”,不但耗时也很费力,因为是在好几层地,蒙上布的“饹补靠子”上扎针,虽是用的是大号的针,但不用力,也很难拔出,所以母亲要用“顶子”把针顶出一段,之后用牙咬着,用力拔出。为方便把针拔出,母亲们有时还会把大针在头上摩擦,摩擦后的大针沾上母亲头发上的油脂后,便润滑了很多,扎进鞋底时也便好扎了,也就好拔了。

那时候,母亲白天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纳鞋底”的活,基本上都是利用雨天或夜间来。一只鞋底都要纳上成百上千次,白天干一天活的母亲们,夜晚极易犯困,稍不留意大针就会扎上母亲的手,轻则痛疼,重则流血,所以我们那时穿的鞋上,经常有母亲的血迹斑点,那些血迹斑点直到鞋子穿烂了,照样依然存在。

乡土散文:母亲纳的老布鞋

鞋帮和鞋底做好后,母亲便用“锥子”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用棉线缝合,此时纳过的鞋帮和鞋底很硬,不用“锥子”先扎个孔,再大号的针也缝不动。

就是因为母亲做鞋太难了,所以我那时穿鞋时也格外仔细,下雨天里,基本上都是打赤脚不穿鞋的,谁也不舍得把千辛万苦做出的鞋子,在泥水里糟蹋。

现在,老布鞋早就很难见到了,先进的制造业取代了手工缝制。那种母亲缝制老布鞋,也只能是我们这代人茶余饭后的回味了。

现在的年轻人,你若问他鞋子如何来?他会告诉你:“超市里买的,鞋厂生产的”。

审阅:徐冬元

简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只不过母亲不是在缝衣服,而是在一针一线的纳鞋、绱鞋。那一双双布鞋,纳进了多少母亲的慈爱啊。

终审:严景新

作者:王桂田,笔名:文海钓客。宿州市第九中学工作。中国乡村杂志社,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宿州市作家协会作家。2019年度宿州文学奖获得者。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