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郭庄的美文

2021-12-26 01:02 作者:文思神远 围观:
与风景相遇是一种边缘分——初探郭庄

一个人与一个景点相遇,就像与一本书、一个人相遇一样,冥冥之中都有一种缘分。有些地方的景点若不是因为某种原因,你一生也不会到,哪怕你近在咫尺,可能你却从未涉足,甚至从不知晓。

曾经很多次经过郭庄,与它擦肩而过,很多次想走进去一探究竟,然而很多次都是一闪而过。因为总找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而不想刻意去看某一处风景,所以只能耐心等待。终于在某的饭局上,与一个朋友相识,他说来杭州十多年杨公堤和郭庄都没去,于是一拍即合,决定9同游。就象曾经很多次经过汤口而不上黄山一样,当时坚信总有一天会有机缘让我能够与黄山顺其自然地亲密接触。

郭庄位于杭州西湖杨公堤卧龙桥旁边,为清代宋端甫修建,命名“端友别墅”,光绪年间产权转到闵人郭士林名下,民国时,宋庄曾抵押给清河坊孔凤春粉店,后卖给汾阳郭氏,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走进一直向往的郭庄,似乎就完成了早先的心愿。从外面看郭庄,不过是一个低矮的围墙围着的一座平常的院落而已。也曾从窗外窥视过,但没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能力,所以觉得不过尔尔。可是,真当走进去的时候,却有别有洞天的感觉。

穿过狭小阴暗的通道,不过七八步就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中间是天井,右边是一个叫“香雪分春”厅堂。庭前一副楹联:“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如此楹联,可品味再三也。厅堂的左边是园林中的主休建筑“景苏阁”。“景苏阁”紧挨着“乘风邀月”轩,仅此命名,便有诗情画意洋溢在胸,便足以勾起游人之悠悠遐想。而阁正对着一口三亩见方的大水塘,名曰苏池。周围是水榭楼台,显得“廊腰缦回”。整个园林的布置都是围绕着苏池做文章。池中自然少不了游鱼,还有睡莲和荷花。

出“香雪分春”往右边走,顺着幽径就到了一个叫“枕湖”的月亮门,月亮门恰好对准了苏堤一拱桥之洞,那是苏堤之第三座桥,叫“压堤桥”——门洞与桥洞,当拿起相机摄入镜头时,你能体会到“环环相扣”之乐,又有两者“遥想呼应”之趣,如此一个“呼应”,漫漫苏堤似乎也归入郭庄门下。此时,正有一排野鸭,跟在游船身后,排着队从眼前迤逦而行,一行游人纷纷拿出手机大呼小叫起来,生怕错过这个生动的时机。月亮门紧临西湖,严格地说是“里西湖”,很多外地游人一般不知道这个地方,也不大来此游览。从“枕湖”看出去,直觉得里西湖就是园林的一部分,真是感慨主人当初建庄真会选地方,把半个西湖都“借”了过来。湖边一左一右摆放着两个石桌,分别有四个鼓形石墩。在此喝茶,聊天,看书,观湖,都令人心旷神怡。郭庄之借西湖入景,借到了极致,毫不夸张地说,游走郭庄,整个西湖倒像是郭庄园林的一部份了。

从另一扇小门再回到园林内,是一座“赏心悦目”亭,这是主人心裁别出人造出的一个“制高点”——用太湖石堆砌成“岭”,拾级而登,步入亭内,则可居高临下,湖山秀色,可尽收眼底。太湖石,从太湖到西湖,似乎像遇见了故人,显得更加灵巧,通透。站在亭子里,看得更远,景色更多,缥缈的湖上,薄雾绵绵。下得亭来,经过一个小小的幽洞,才得知苏池的水就是从这里引进来的,难怪池水那么清,直视无碍,原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苏池如镜,一镜开天,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同行的朋友是摄影高手,把几尾锦鲤和倒影的云彩摄入镜头,一下子就有了水墨画的意境,仿佛游鱼不是在水里游而是在天上飞。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园林设计总是离不开山水,可见中国人既要得仁,又要有智。且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显得巍峨,水因山而显得灵魂,因为有了水,整个园林便有了灵气,曲廊环绕于水,叠石临照于水,花木簇拥于水,水隙小桥勾连,水上绿莲静波,江南和水乡的味道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盘桓庄内,静观细看,真可谓移步换景,处处值得玩味。郭庄不大,占地不过数十亩而已,找不到王府豪宅的大家气派,似乎只是平常百姓家的院落,它因景构屋,临流叠石,深幽隐秀。郭庄之妙,之雅,正如园林建筑大家陈从周先生为其立碑,碑文一语道破郭庄之创意所在——园外有湖,湖外有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西湖之胜,汾阳别墅得之矣。江南名园借景之妙,以此负誉。借景有方,处处浅画成图,而引湖水入园,临流叠石曲岸,深悠隐秀也。至于倚栏品茗,景移杯前,得静观之,妙天地间有此明净之景,足留佳客矣。

来杭州十余年,了解到西湖周边曾经拥有“刘、汪、蒋、郭”四处私家园林,现在刘庄成了“西湖国宾馆”,汪庄成了“西子宾馆”,蒋庄成了花港观鱼景区的一部分,唯有郭庄还保持着自己一个世纪之前的旧貌,因此更加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为什么曾经多次经过郭庄,多次想进郭庄一探究竟的原因,但总是因种种原因错过,今日得宽馀,更幸有一友人同行,终于一探究竟,目睹风采,不堪其乐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