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觉醒年代的美文(觉醒年代美文摘抄)

2021-12-24 16:53 作者:森兰姐姐 围观:

从初中开始,我自己就比较喜欢散文,而对小说、评论类的文章不是很感兴趣,写作文也大多偏向于散文方向,就连引用诗歌也更偏爱李白的飘逸浪漫,而对杜甫的现实深刻敬而远之。

之前向大家推荐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有一位朋友的反馈是 “不就是类似于流水帐吗?读了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我答不上来。

但是今天,我看到了《觉醒年代》里的一句词,

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

当时,我脑海中瞬间浮现的,是《人间草木》中汪老先生为了纪念中国人对日本频繁派飞机轰炸昆明,用于恐吓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的“不在乎”的精神而作,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不在乎“,是永远征不服的。

《觉醒年代》中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到读散文不是无用之功

他对于 “不在乎” 和 “跑警报” 的解说,和《觉醒年代》中对于“温良”的解读,在同样一个瞬间,打动了我。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莘莘学子,伴随着警报声谈笑自若,博古论金,想到此处,不由得热泪盈眶。

关于“跑警报”,汪老先生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跑”和“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平复心情后的我,可以回答“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教育大环境,类似散文这种仿佛无用的东西,自然是入不得很多家长的法眼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散文,乃至于年少时深切热爱的浪漫主义诗歌,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内心充盈、情感丰沛。

那些美好的文字,让我感受到来自作者或细腻或磅礴或隽永的情感,也因此更具有共情能力(这不是每位家长都想要的吗?)

同时,真正领会到这些文字的情感和内涵,也可以在写作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引经据典。

《觉醒年代》中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到读散文不是无用之功

看电视,很多孩子是没有时间的,但是散文这么美好又“有用”的东西,为什么不用起来呢?

凡事兴趣最重要,年少时读三国,只为 “双耳垂肩”的描述觉得可笑,却羡慕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欣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还不复回”的豪迈,甚至读到“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仿佛能体会到他的无奈与心灰意冷。

那些诗句,携带着千百年前的意气风发,扑面而来,仿佛能驱散沉重压抑的学习气氛,却又让我心潮澎湃,灵魂穿越。

我相信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更喜欢自由浪漫的灵魂。每一位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吧?能够与自己平和相处,享受孤独。

那么,阅读是很好的方法,而散文,是我认为最美好的选择。

那缓缓流淌于文字间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浸润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心;

让他们随着千百年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壮阔,经历心潮的跌宕起伏;

让他们随着千百年人物画卷中的英雄红颜,感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不忘此生。

汪老先生的文风,幽默诙谐,平淡日常,却让人是不是忍俊不禁。电影《无问西东》里有的片段,也正与散文中的细节契合哦?

你还等什么?如果孩子没爱上阅读,那不妨从这里开始!带孩子享受起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