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儒家 经典语录 家居

2023-01-29 04:19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围观:

人文之宝 | 以《诗经》之美,重新定义家居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儒家 经典语录 家居1

秋分刚过,就到了一年当中最有趣的时节。

自古以来,我们便赋予秋天极致的诗意,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也是椒聊之实,蕃衍盈匊。(《郑风·椒聊》)。

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风物之美,便始自于此

《诗经》就像是一扇联通古今的大门,让我们与数千年之前的世界对话。鸟儿吟唱,桃花灼灼,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四季万物都能在《诗经》中寻得姓名。

读懂了《诗经》,也就读懂了横贯千年的古典气韵。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纵然诗中写得千百般风雅,但对于现在居住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却非常陌生。然而实际上,早在几百年前,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学者细井徇,就将诗经中的风物花鸟,一一记载了下来,编绘成了一部《诗经名物图解》。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也因此,我们有幸能穿越古今,与那些诗文中存在的事物进行对话。

秋日将至,人文之宝也为您奉上一份来自《诗经名物图解》的礼物——

诗经·万物有灵系列家居

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将《诗经》中的古典之美在现代得以传承。而细井徇的画作,则兼具了风雅与精准,让我们看到了周代社会的万千气象。竹扇灵动轻盈,因此设计师选择了《诗经》中的小动物 。以宣纸为底,将细井徇的画作复绘其上。

扇面采用特殊工艺,不起皱,不易折。纳凉装饰两相宜。

不论是汉服爱好者,还是日常衣着,都十分百搭。

(万物有灵·竹扇效果图)

抱枕则选择了《诗经》中的植物,来装点家中静谧的一隅。

我们在数十种材料中进行了选择,最后选择了复合绒枕套与加厚无纺布内芯,在保证柔软舒适的情况下,精准地还原了《诗经》名物的色彩

(万物有灵·抱枕效果图)

樗蓫莠螽鷮鲐,一个都不认识?了解一下!

提到《诗经》,很多朋友都说,其中的生僻字开启了史诗级的“劝退模式”。别说吟诵了,一次性读下来都非常困难。

作为全网最有人文气质的宝宝,我们这次就来通过万物有灵系列家居,来带大家认识诗经中的生僻字。

首先是植物抱枕系列的蓫(zhu)樗(chu),均出自《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小雅·我行其野》

(万物有灵·蓫)

(万物有灵·樗)

接下来,是出自《小雅·大田》的莠(you)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小雅·大田》

(万物有灵·莠)

竹扇上的小动物们,同样也可以拥有姓名。

比如,出自《小雅·车舝》的鷮(jiao)

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

《小雅·车舝》

(万物有灵·鷮)

出自《大雅·行苇》的鲐(tai)。看这意思,是不是非常适合送给家里的老人呢?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鲐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大雅·行苇》

(万物有灵·鲐)

以及,很多小伙伴读书时就已经见识到了的,螽(zhong)斯羽啊螽斯羽(叫钟思雨的朋友你听见了吗)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周南·螽斯》

(万物有灵·螽斯)

当然,善良如宝,自然也有识字友好版的“麻”与“流离”两款产品。分别出自《陈风·东门之池》与《邶风·旄丘》。

(万物有灵·麻)

(万物有灵·流离)

以上诗经·万物有灵的系列产品,全部都可以在人文之宝旗舰店与人文之宝微信小程序购买。愿你也能在这个秋天,收获一份风雅。

最后,宝宝真诚发问,以下哪一个才是螽斯本螽呢?

一号候选虫

二号候选虫

三号候选虫

四号候选虫

我们将从文末评论区中挑选出回答正确的三位朋友,赠送万物有灵·螽斯竹扇。

秋天来了,一起读诗吧~

注意事项:

1. 正常发货时间:工作日。遇周六日、法定节假日及其他特殊情况(详见店内公示)不发货,有任何问题请于工作日联系客服,谢谢您的合作。

2. “人文之宝”客服工作时间为工作日的9:30-17:30,非工作时间无法及时回复您的消息,为您造成的不便希望您谅解。

3. 系统有时查不到物流信息属正常情况,快递师傅会在发货之后及时为您更新物流信息,建议您稍等一段时间后再查看,谢谢您的理解。

儒家 经典语录 家居2


中国智慧是中国人对“道”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中国古人将天地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简称为“道”。儒家的表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道家的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一阴一阳”的过程就是“法自然”的过程,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间不变的原则。

由此可见,掌握中国智慧的得“道”者,必然是通晓“天、地、人”的完美结合、进而达致“天人合一”境界的人。这种人就是古人所说的“知者”,其实就是掌握“道”的人。而其所创之物,也必然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在古代,“知”与“智”是通假字,“知者”就是智者,即:有智慧的人。这种通假字的使用,在春秋时期非常普遍。如:《庄子》中“大知在所不虑”的“大知”,指的就是大智者、有大智慧的人——这些智慧都是中国智慧的呈现。

中国智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艺术、文教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她是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文化形态,更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

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处处都体现着中国智慧。

说到这,我们就有必要来适当了解一下: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虽然我们对这四个字耳熟能详,但在理解和描述上,却往往似是而非。

传统——

传,是时间上的流传与延续;统,是空间上的集中与凝聚。

由于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以传统的东西,生生不息,最具生命力。

文化——

文,是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迹象;也称为文象。如:天文、地文、水文,三者是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江河湖海变化的迹象,也是天地形成的文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个“理”,全都是依文象而形成、承天道而润化的——世人观天地之文,而存天地之情;存天地之情,而达万物之理。这便是通情达理的本义。

化,指的是万物的生长变迁,其过程称为“化”。万物变化的作用,在天是深不可测的宇宙,在人就是深刻的道理,在地就是万物的化生。

“文化”二字,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就是以人见文,从人身上看到文理、道理,即自然的规矩与规律。因此,人文精神是智慧的呈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文化就是香料,行为、关系、物质、制度等;而万物就是未经加工的肉。这种肉,本身并不好吃,除非有了香料的渗透才会好吃。可见,万物若想高贵,就一定要有文化的渗透。这种渗透融入了自身,就有了高贵的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气韵已经深深地浸渍到人们的精神与生活当中。人与物之所以分品,就是依文化的渗透程度而分的。

因此,我们也知道: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之所以能够被举世公认、誉满天下,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被文化长期、充分渗透之后而形成的高贵的“根”。

中国文化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正是在这种文化纲领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家具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产物——它是“道器合一”的产物。

而中国两千多年前,对此早有表述。《周礼﹒考工记》一上来就开宗明义,强调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百工”的重要性:“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意思是说:传统家具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创造出来的,而是“知者”所创,即:中国智造!

有智慧的人创造了器物,心灵手巧的人照本宣科地做出来,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这就是:先有传统,后有传承。传统是传承的基础,传承是令传统相续的保证。传统的东西要想能够传承下去,其中必须要有思想、文化的浸润,这是不可回避的前提。

一把椅、一张凳,甚至一个家具的局部,它们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智慧、信仰与情感。以至于,中国传统家具,从礼教发展到实用,继而发展成为集文化、哲学、美学于一体的传世之作——这在世界上是相当罕见的!尤其是明式家具的出现,承担了中国文化所有的光辉和智慧。

而时下,虽然传统家具随处可见,并且部分历史遗存下来的家具之拍卖也屡创新高;但其原本的崇高,已经在熟视无睹中被逐渐瓦解。对一个中国智造的传统器物来讲,我们如何还原建立在学识、思想、智慧、创造力、想象力、文化习俗、审美习惯等基础上的高超阐释能力,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人类面对历史时,绝大多数人对器物的关注,远甚于对礼制的关注;对技术的膜拜,远甚于对思想的膜拜。”——著名媒体人 龚曙光

道在器中

中国文化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个有形的器物,凌越于其形制之上的,是其内在无形的人文精神和自然规律,没有这种内涵存在的有形器物,是不可能成为神品的。它仅仅是一个死器,与流传和恒久无关。

换句话说就是,“道”是器物的灵魂所在,无论是人还是物,只有“道在器中”,才会令器物饱含生机、精神、价值和内涵,才能僭越器物本身的价值,才可以鲜活和弥久。这便是“道在器中”的大义。

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形而上的“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也是中国古代“造物为良”思想的核心体现。

在所有思想体系中,易学思想是所有造物思想的最核心主导。

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她特别强调阴阳观念和辨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可以说,但是又没法去明确表达。而《易经》则说的干脆:“一阴一阳之谓道”。注意了,这个“一”,不是数词,是动词,为“所以”的意思,即:这个所以阴、所以阳的循环过程,称之为“道”。说白了就是大自然中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阴晴圆缺这种自然规律。(阳代表积极、光明、喜悦、凸出等,阴代表它的对立面,代表阴暗、消极、低洼等)

孔子所说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喜的是父母又长了一岁,惧的是离死亡更近了一步,一阳一阴两种心态同时并存于自然规律之中,这便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体现。

中国人这种阴阳观念贯穿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就连人说话的声音也分成阴阳,将其分为是雄声(阳)和雌声(阴),所以,对某些说话的语气,就用“阴阳怪气”来表述。在地理中,将山的南面定为阳,山的北面定为阴,水的北面定为阳,水的南面定为阴,所以,中国很多城市的地名都跟山水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衡阳、沈阳、岳阳、益阳、江阴、汤阴、华阴等等。其中,衡阳得名是因其在衡山之南,沈阳得名是因其在沈水之北,其余类此。在植物学中,树木也分阴阳——见光的一面叫树阳,不见光的为树阴——“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考工记》)意思是说阳面的木材致密坚实,阴面的木材疏松柔弱。在人来讲,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女人要有柔情,男人要有傲骨。即便是在刻字上都分为阴刻和阳刻,而重阴必阳更是造字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凡此种种的呈现,都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规律的无声铺陈。

这种阴阳理念,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传统家具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产物。其内在无处不现的阴阳法度,不仅是“道在器中”的呈现,更是其日久弥香的神奇保证。

有史以来,但凡生生不息的器物,都要有鲜活的灵魂。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就是其灵魂——它是传统家具制作工艺中最令人神往的一面,也是最智巧的体现。

传统家具在近代之所以被称为国粹和中国文化遗产。其中的因由,与榫卯结构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整套传统家具甚至整幢建筑都不使用任何金属,但却能在经历长期使用、自然损耗、甚至是地震的前提下,依然能够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简直就是奇迹!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8级强震猝然袭来所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离死别的国殇,重创了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处于震中的四川绵阳平武县也在劫难逃,伤亡人数仅次于汶川、什邡、绵竹,位居第四。

在这次地震中,位于城中东北角的明正统五年(1440)所建的报恩寺,也遭到强震的损毁。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寺庙中的土制建筑损毁严重,但其木质建筑却完好无损!

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其建筑结构说起。

报恩寺是全木结构的大木作建筑——全寺占地近2.5公顷,以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为中心,屋顶形式多样:单檐悬山式、歇山式、重檐歇山式、攒尖顶、卷宗棚顶等。斗拱样式古朴,全寺现有斗拱二十余种,被古建筑专家誉为“斗拱的摇篮”。而所有柱、额、梁、枋、橼、檩等木构件,皆用珍贵的楠木,从古至今,有虫不蛀、鸟不栖、不结蛛网之奇,被中外古建筑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物”,“独具匠心之杰作”。

其建筑多处保留有宋式遗制——有明显的“侧脚”和“生起”;角科以木雕的“角神”支承老角梁。尤其是为了适应防震要求,在结构上采取了许多独特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将正心桁作成矩形断面,纵横交头处啮合紧密,加强了建筑的整体防震作用。所以,此报恩寺建成四百余年来至今,虽经多次大地震却仍完好无损。

我们从报恩寺的建筑结构中,不难发现:报恩寺被称为是“斗拱的摇篮”,而作为榫卯结合的标准构件斗拱,是作用力传递的中介,它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加之这种榫卯结构在寺内的建筑中有着多元的体现,这就是报恩寺在经历强震之后仍然能够得以长久稳固的重要原因。

可见,榫卯结构在木作构造中是何其重要!

自古以来,“道”就是这个世间不变的原则。一个器物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必有其中的道理在——即:道在器中。

那么,榫卯结构中的“道”是什么呢?这就要从榫卯结构开始说起。

榫卯结构是传统实木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槽、卯眼。

其中,榫是“剡木入窍也。”卯是“凡剡木相入,以盈入虚谓之笋。以虚入盈谓之卯。”故俗有笋头卯之语。

“榫卯结构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常见于其它木、竹、石制的器物中。榫卯形式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也是区别于西方家具主要特征。由于其做法、应用范围不同,所以它的种类也就不同——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作面与面的接合,两条边的拼合,或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二、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三、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均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王世襄《明式家具》)

无论它们的做法有何不同,它们都有一个统一共性: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关节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人们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关节。人体需要运动,也需要稳定,这一对矛盾,都是通过关节的特殊结构而达致了完美统一的。

榫卯结构是中国家具的独特传统,也是古代“知者”高度智慧的结晶。人体的关节是凹凸的形式,榫卯的结合也是如此。这一凸一凹,一盈一虚,就是一阴一阳的结合,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思想的呈现,这个中国人所认知道的“道”,隐蕴于传统家具的制作当中,即是器物稳定与持久的必然保障,也是“道在器中”的鲜活呈现。

如果只有榫没有卯,或者只有卯没有榫,就像只有阳没有阴、或者只有阴没有阳一样,器物都不会稳定长久——因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这个世界上,若只有男人(阳)或者只有女人(阴),则必然会走向穷途末路。

这个榫卯结构中的阴阳特性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易学哲学思想,既是传统木作器物的灵魂所在,更是传统家具强大生命力的浑厚动力所在。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不可摧,至道者坚!

榫卯结构,就是这个道器合一的产物,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世界家具史上最受尊崇的工艺发明之一。

儒家 经典语录 家居3

文/胡思

作者的话:

稽古以知今,无古不成今。稽古者,稽考古之人、事、物,所谓“继往圣之绝学”,以为今日为人处世的指点。古者,故也,尚古而稽古,稽古而悟今,本是中华文明的最优良传统。然而古并非旧,稽古也不是复古,而是厘清亘古不易、万类并举之精神脉流,此为稽古真意。

王阳明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不分娩,全家心神不宁。奶奶梦绯衣仙人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王阳明出生,取名王云,出生的楼房起名“瑞云楼”。

五岁时,王阳明还不开口,一和尚过其家门,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饱读诗书的祖父遂据《论语》为他改名“王守仁”——王阳明开始说话。

幼年读书,王阳明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读书取功名,王不以为然,认为成圣作贤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

十五岁,他独自跑到居庸关考察边塞,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十七岁结婚。当天,他却走进一家道院,见一道士盘腿趺坐,遂拜问养生之理。随即,和道士对坐,一坐忘归。次日凌晨,舅舅找到他,把他带回。

十八岁访娄一斋。娄告之以宋儒格物之学,心中澎湃,认为圣人必可经学而至。

二十一岁在京师,王阳明发奋开始格物。与一友人,依照朱熹理论,格庭前竹子。朋友格了三天,病了,王阳明格了七天,也病了。翠竹只是依依,并没被他们格通。

二十六岁,感于边警,又留心武事,读尽兵家秘书。

王阳明行书《客座私祝六屏》立轴

次年,他却又开始研究养生。这是因为,他精研兵书却率不了兵,静坐不得门径,格物又格不通物理,其它读书、书法的辞章艺能也不能满足他。他空有一股天生的热忱,却不能抒发,只把自己煎熬逼仄得烦闷难当。所以他病倒了,就开始钻研养生之道,意兴阑珊,只想出世入山。此后三四年间,他筑室阳明洞,几乎万缘放下,一心道佛之学,只父母亲人尚系念于心。

但他毕竟非凡,不久又幡然有悟:“此簸弄精神,非道也……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他所苦苦追寻的那种学佛学道,只是枯寂的顽空、死禅,而非真悟道。于是他又想回世间兴起一番作为。他来到杭州虎跑寺,有一位禅僧在那坐关三年,不语不视。王阳明喝之:“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和尚惊起。王阳明问,你有父母吗,僧答,母亲尚在。王又问,你有念头吗?僧答,不可能没有念头。王阳明于是指示他心的本质,僧人泣泪拜谢。

此后,王阳明重入政界,与弄臣刘瑾对抗。对抗不过,被下诏狱、廷杖四十,当场几死。之后贬谪贵州龙场驿,做个小小的驿丞,时年三十六岁。

去贵州路上,刘瑾一路派人追杀,王阳明都警觉逃过。惊险途中,绕道福建商船,船上作诗《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真是处乱不惊,胸罗万象,一派洒洒丽丽。

贬龙场,阳明成山人野人,万山丛棘中,范土架木以居。心力交瘁,王阳明又罹大病,斯时斯境,迫绝已极。于是他做一个石棺,日夜端坐其中,以俟命绝,要把生死一事也一并抛却。久而久之,只觉荆棘渐拔、胸中渐次洒然。他了悟到,连对死亡的那种无尽的恐惧和疑惑,也只是心灵的一种造作,本非我有,如浮云过眼,不必理他,我心本有之体,原是个无生无死。阳明自此豁然贯通,几十年来的佛学、道学、儒学、朱熹格物之学,一一布列心间,一起收拾干净,如日出云破,业尽情空。阳明大悟,自此发明了他“致良知”的学说,史称“龙场悟道”。中国又出了一位圣人。

“圣人之学,心学也”这是王阳明立起的一面旷古绝今的大旗。

焦秉贞《王阳明先生像》立轴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传习录》中的这段话,便总括了王阳明心学之“致良知”的大要。人心原本是个无碍无名的灵明之体,只因私欲妄念交织覆盖,积而成习,从而不能彰显其妙用。为学的工夫,便在于恢复心之本体。无论孔门四科、道家无为、还是佛家的戒定慧,都是为了使人心能够正、能够定、能够明。王阳明总括为“致良知”三个字,据此又引申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意涵,使得王门心学成为“灵丹一粒”、“正法眼藏”,成为集中了“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自古及今,信仰者纷至沓来,不知其几多。

1527年,王阳明奉命征广西。临行前,让学生侍坐天泉桥上,向他们传授心学之最根本教导,史称“天泉证道”。教导的内容,就是著名的“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自此,阳明心学体系浑圆如日月。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为明为觉,都尽在这四句教中了。

总 编 | 邓雪松

主 编丨林育程

执行主编丨程香

资料来源 | 《中国古典家具》2016年1月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