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乡土散文:农村小广播,用声音打开时代之窗

2021-12-24 16:01 作者:亿聪起名乡土文学 围观:
乡土散文:农村小广播,用声音打开时代之窗

乡土散文:农村小广播,用声音打开时代之窗

文:杨晓光

  当年被人们称为“话匣子”的农村小喇叭,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瑰丽童话。它陪伴着那个年代的人们度过了多少寂寞的乡村夜晚,它又和人们一道迎来了多少个充满希望的黎明。

  “一根银线连天下,一根银针走万家。”一根银线,指的就是广播喇叭线;一根银针,是身背红药箱的赤脚医生,用中医针灸为农民治病的银针。喇叭线采用10号铁丝,绑在弯钩凹槽瓷葫芦上,串联起一个用声音覆盖的网络,你接着我,我连着他,从县广播站到公社、大队、生产队,直到社员农户家中。方圆几里的一个村庄,方圆十几里的一个公社,由于广播声音的“联姻”,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它传递着一个声音,那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传播着一个内容,即:政策、科普、医疗、卫生等为民服务的内容。

农村小广播的扬声器制作十分简单,就是一只圆盆形状的黑色薄纸壳,底部有一小块圆形薄铁片,上面用焊锡焊接两根铜线接头,一头用缠绕的方式连接屋外磁护上的铁丝,另一头在室内用一段细铁丝拧紧在插入地面的铁通条上。我家用的小喇叭,是从秦皇岛父母那里带回家的一只旧扬声器,收听广播时音质更好,显得富有磁性,有点像后来风靡一时的立体声广播。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到晚上喜欢听广播,关注国家大事。小广播喇叭是大队统一安装的。小喇叭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音,每天昌黎县广播站都要转播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联播”,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各地新闻”等节目外,还播送隔日制作的自办栏目《昌黎新闻》,并担负农业科技方面知识普及和每日“天气预报”播报等节目;文艺节目方面包括样板戏选段,河北梆子、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天津时调等地方戏,以及相声快板、革命歌曲等。早上、中午大家都忙于生产劳动,没时间也没心思专心听广播,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的播音,收听率是最高的。如果听到有关国家发展的大好消息,大家都非常高兴。在当时那个资讯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年代,只有通过家里的小喇叭广播,了解每天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小情。足见一只小喇叭的重要性,它在当年确实起到了宣传时事政治,鼓舞群众和教育群众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年包括我奶奶在内的中老年人,除了喜欢听《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唱毛主席、共产党的红色歌曲和革命样板戏外,对于其他声音毫无兴趣。这是毛主席和共产党,在老一辈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历久弥新的魅力。几乎每次收听广播,奶奶总要耳提面命地给我上教育课: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

县广播站的广播成为农户家最为精确的报时器。每天六点钟,小喇叭准时播放《东方红》乐曲和广播体操,嘹亮的小喇叭声音宛如锃亮的犁铧,在岑寂的乡村早晨犁开一道雪亮的浪花。人们听着广播从酣梦中醒来,男人拿起农具上工,女人抱柴烧火做饭,孩子们在大人的笤帚疙瘩招呼下,睡意全无,滞滞扭扭地穿上衣服,跳下炕该干啥干啥。门栓的哗啦声,风箱的呱嗒声,鸡鸭出窝的叽喳声,把黑暗越搅越淡,直到大亮了天。

社员们根据小喇叭的定时播放,确定什么时间做饭,什么时间上下工,把全天播音结束当作上床睡觉的信号。小喇叭给人们的生活确实带来不少的便利。公社、大队可以通过广播,播送通知以及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等。社员群众通过广播,收听社队的紧急通知,这几天抓紧出花生、出白薯、割豆子……

我在老家昌黎县晒甲坨收听小喇叭最后一次播音,定格在1976年7月27日晚上21点左右。广播里传出《国际歌》,全天播音到此结束。那天晚上出奇地闷热难当,我躺在炕上汗如雨下,热得实在睡不踏实。朦胧中听到挂在墙上的小喇叭发出吱吱啦啦的响声,继而传来大队播音员的声音:社员同志注意啦,现在播送紧急通知,根据上级通知,今儿晚上可能有地动(震),大家伙都轻着点儿睡觉。果真在次日凌晨,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我和奶奶栖身的土坯西厢房,在地震中“趴架”了。从此我们告别了小喇叭。

当年的有线广播喇叭,早已退出我国广播事业的历史舞台,作为中国广播事业的一个时代音符,在它担纲重任的光荣年代,虽然小广播技术水平落后,但它鸣奏出不辱使命的时代最强音。它的身影,它的声音,它的影响力,永远镌刻在我们这代听众的记忆深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