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喜欢民谣的说说(关于民谣的句子说说)

2022-09-01 23:22 作者:诗词世界 围观:

15句民谣歌词,有没有一句恰巧是你的人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诗词世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喜欢民谣的说说(关于民谣的句子说说)1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期如0917,获取当日诗词日历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怎样写好咏物诗词

这么多年你一个人一直在走

走过了人性的背后和白云苍狗

——李志《定西》

在所有不被想起的快乐里,我最喜欢你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

——张悬《喜欢》

陪我到可可西里看一看海

不要未来,只要你来

——大冰《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

你和我都是孤独的鬼,有一张伪善的嘴

你和我都是孤独的鬼,承受着满身疲惫

——花粥《远在北方孤独的鬼》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马頔《南山南》

如果你能真诚的为我张开快乐

我愿意抛弃一切为你执着

——赵雷《不开的唇》

他们在别有用心的生活里翩翩舞蹈

你在我后半生的城市里

长生不老

——宋冬野《鸽子》

想起那些渐渐变得陌生的朋友

一回头,青春都喂了狗

——贰佰《狗日的青春》

让我在看你一遍,从南到北

所以,你好,再见

——宋冬野《安和桥》

春夏秋冬失去了你

我怎么过一年四季

——王宇良《春夏秋冬的你》

转眼如隔世

已是多年

前路遥无可期

——丢火车乐队《如斯》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赵雷《成都》

你可知道你的名字解释了我的一生

碎了满天的往事如烟与世无争

——宋冬野《关忆北》

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

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

——李志《关于郑州的一切》

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听我唱着一首永远望眼欲穿的生活

——马頔《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古典文学与诗词”。有任何问题请加诗词世界小编微信号wh-pos001,小编等你做朋友。

喜欢民谣的说说(关于民谣的句子说说)2

【光明书话】

作者:张宇(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批评家写小说,成为近年来一种时髦的文学“跨界”现象。李敬泽、张柠、朱大可、李云雷、梁鸿……王尧也加入了这一“教授作家”的行列。王尧积十年之力的首部长篇小说《民谣》的出版,以其优美诗性、丰富内蕴、哲理深思,为中国文坛带来了别样的经验,标志着一位“晚郁”小说家的生成。这部小说在文体上的贡献,给当代文坛带来了审美冲力。

《民谣》

王尧著

译林出版社

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已百余年,“五四”小说的文体探索、1980年代小说的先锋实验、1990年代小说的赓续新变,小说文体变革不断演绎出新,然而关于小说文体的可能性,仍存有无限的探索空间。文体变革意识并没有成为作家普遍的内在视点和理论自觉,由此,王尧近年来致力于提倡新“小说革命”。在他看来,“在社会文化结构发生变化时,文学的内部运动总是文学发展的动力”。“小说革命”体现了“中西对话结构中的艺术创造精神”。他亲自操刀,以《民谣》为楔子,锚定小说文体的界限与可能,重建自我与历史的关联,在历史的链条中进行重新定位与理解。

小说的结构与小说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连,或者说,小说的结构就是小说家世界观的具象化,因而,小说结构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作家精神领域的丰厚度。《民谣》似有意致敬《庄子》,主体(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结构,各篇又有不同的气象,以语言建构一个独立的世界,彰显世界、历史与自我探索的可能。

尽管讲故事的能力被看作成功小说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但王尧在其首部小说中就大胆放弃了故事,代之以记忆编织文本,营造一种历史氛围。正如王尧声称,“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弥漫的细节取代了故事,追忆取代了叙述,在回忆之网中,历史变得支离破碎。在潮湿阴郁的苏北水乡中,“记忆就像被大水浸泡过的麦粒,先是发芽,随即发霉。”打捞这些记忆重新构型,“在记忆中去虚构,在虚构中去记忆。”核心故事被拆解得支离破碎,文章中的离题式的细节叙述,呈现一种网状的文本结构,去中心化的叙事打散了原有的叙事进程,也带来了小说的纷繁复杂与多元异质。

作为批评家,王尧深谙现代小说的叙事套路,在他的深闳广博的知识结构中,调用各种叙事技巧并非难事,在视点、声音、时空、人称和节奏上稍加用心,作品就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格调。这些叙事技巧的融入,使小说文本充分扩容,呈现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美学品质。小说一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准自传的基调,以第一人称视角营造出强烈的“自传契约”氛围。小说中对于“我”的视角、口吻的不断强调,例如“我意识到”“我知道”“我感觉”“我又想起”……这种强势的叙事主体的时刻闪现,个人经历与小说叙事的高度叠合,强化了自传的色彩,给读者带来了拟真错觉,以为小说“揭示的真实是关乎他个人的,甚至就是他自己”。

尽管王尧是苏北人,但他的笔触却浸染了江南的风韵,这或许得益于散文的训练和江南生活的熏习。开篇第一句“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就奠定了全书诗性盎然的抒情性基调。这样薄薄的阳光,照彻着江南大地,照彻着台东,也照彻着那个少年,由此小说具有一种“温暖而忧伤”的品格,带来了小说摇曳的抒情与丰沛的诗意。小说的诗化、散文化韵味浓厚,接续了汪曾祺诗化小说一脉传统,又加以创化,融入了革命话语与反思话语,构成了独特而杂糅的文体风格。一方面,小说注重内在情绪与外在节奏的诗性融合,以精美凝练、含蓄幽婉的诗性抒情表意,在文本中建构暗示性的意象。“深秋的寒气还是从月牙里渗进来”,“我还是喜欢贴着地,看风吹青草的样子,或者坐在码头上,看鱼儿游弋”,“我看到的一茬茬庄稼,只有麦田最像少年,在冬天而不是春天”……这些意象精美、节奏错落有致的句子,包孕着丰沛的诗意,如钻石般缀满文本熠熠闪耀。正如书名的寓意,民之谣曲,是日常的,也是诗性的,是切近的,也是悠远的。另一方面,王尧这种散文诗的笔调中又交织着革命话语,“在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红旗迎着东风摆,十件新事放光彩”……这两种语言风格截然对立,由此带来了小说的语言张力。而反思话语的融入,更彰显出作者深邃的历史诗学。村镇曾见证过辉煌,也经历过败落。它目睹过争斗,也催生了和解。它在战天斗地的乌托邦中迷失,亦在水乡氤氲的日常中重新找回温情的社会伦理。熟人社会和过日子的哲学,依旧是乡村的底色,也正因为这些点滴的朴素温暖,才带来了持久的深情,这也正是该小说中弥漫着温情格调的根源所在。

小说明净、轻逸、诗性中含有忧伤,专注于文学的认知与探求功能,语言简洁却意涵丰赡,对人类有着最为多样、仁慈的好奇心,锻造璀璨的文本晶体,折射出人性与生命的庄严。这种抒情姿容与诗意面相,包含了对人类最根本最善意的好奇,对于认知功能的强调,体现出作者为把握变动不居的世界所作出的持久的努力与挣扎。“鱼儿碰到水草了,这是水草在冰块融化后第一次运动。水草像长在河里的绿色冰凌,柔软舒适地僵硬着,它也在等待十里春风。”阳光、少年、月亮、柳树、小桥、飞鸟、木船、麦田……澄明清朗的意象,映照出少年人生飞扬的一面。目光跟随麻雀、喜鹊、乌鸦升空的少年,渴望精神自由,以飞行的向往实现对当下的超脱,救赎沉重的世界。

《民谣》以温厚之笔触呈现革命时代日常生活的细腻肌理,于历史的褶皱中探寻存在的可能。日常微观史、革命史、村庄史、家族史交织于少年王厚平的生命历程,书写了一出出错综复杂的传奇。小说聚焦于村镇的世界进行精心勾画,意图展现对世界与历史的重新理解。历史不再是冰冷理性的怪物,而成为记忆的栖居之所,每一次的敞开与重临,都蓄满忧伤,每一次的迂回与折返,都饱含温情。通过个人成长史与宏大革命史的交织,揭示革命伦理与日常伦理的互渗互构。在个人成长上,呈现出两种自我的交叠,忧伤诗意的文艺少年与亢进的革命少年并置,形成一种张力饱满的叙事。在新世纪文学中,《民谣》是一部不可忽视的大作,其别具一格的文体实验,昭示出小说变革的新的可能。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0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喜欢民谣的说说(关于民谣的句子说说)3

在现如今这个无论是生活还是科技都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快节奏”也成为当今生活中一个主要发展的基调和方向。在音乐中,对这样的体现则更为明显。从最开始的单一情歌风格到随后的多重风格并存,也让华语乐坛因流行音乐的融入而显得非常受欢迎。

而在如今的华语乐坛风向里,最为火热的就是两种风格的音乐,一种就是RAP,青春活力有激情;另一种就是民谣,温润舒缓有格调。这是良好总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自然也会有不同的人们喜欢着。而近几年,民谣大热已成为音乐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民谣也渐渐走向大众媒体。在如今这个物质横流的年代里,谁又真正的静下来聆听过一首歌呢?

殊不知,在人们匆忙的脚步之下,错过的人情或风景又何止一星半点。况且只是因为一首在黑夜里如泣如诉,动人心弦的民谣小调呢?而且民谣歌曲的特点仅仅是简单、纯粹。就已经直接洞穿了你的内心,打破你的泪腺。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些被我们沿途错过的风景吧~

1. 《那些花儿》 朴树

也许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除去周杰伦的时代引领、许嵩的人生感悟、汪苏泷的校园爱情之外,朴树的音乐也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他的歌曲也有着非常走心和深刻的意境。而这首《那些花儿》恰恰是他最为经典的一首歌曲了。

也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因为这首歌的出现而喜欢上了这个人,又有多少人因为这首歌而决定去学吉他。想到朴树,就想到初高中时的校园时光,于是便想起那个一直默默暗恋的人,虽然如今早已不联系。但这首旋律简单忧伤的曲子,总可以捕获你的耳朵和心,有着安抚烦躁情绪的力量。

那些花儿,那些记忆,那些青春岁月里面美好的人与事,虽然已逝去,但却一直盛开在梦里,长开不败。在我看来这,这是典型的校园民谣。安静的诉说着丝丝惆怅,当我离开校园后,每次听到这首歌,总有点莫名的伤感与怀念“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2. 《易燃易爆炸》 陈粒

一直都觉得特别痴迷于民谣的人,是一种性格中就很悲伤的人,这种悲伤倒不是说是悲观,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要求很高的悲伤,空灵,虚无缥缈,自由,安静。而很多哦人喜欢民谣,或许会因为累了,或许是因为倦了、但无一例外,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无人倾诉,无人理解,唯有酒与民谣搭配,方能解渴。之前一直以为民谣是一把破吉他,一副嗓子,慢悠悠的诉说,窃私语的交流,但是陈粒却完全的打破了我们对于民谣音乐的认知。

第一首就是她的《易燃易爆炸》,不得不说,打破了我对民谣所有的认知。声音鬼魅,歌词浮华。空空如也,走马观花,易燃易爆。总是感觉,陈粒的歌曲中有很多反叛的东西,初听是离经叛道,是喁喁私语,仔细品味,却有卓然不群的姿态和催人奋起的力量。

不是悲伤胜似悲伤,冷峻的声音还有字里行间的才华横溢。虽然大多都是很慢的曲风,却也让人热血沸腾,就像孤身一人在江湖行走,必须要闯出一番天地来;城市慷慨亮起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

她想要的其实不多,而且很简单,但也许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罢了。听她的歌总有一种背负重任孤身一人闯荡江湖的感觉。对于音乐,我最不能免疫的大概就是这妹子能将古风民谣熔于一炉:用那让人中毒太深的好嗓音,唱尽少年子弟江湖老的一腔冷热和万般唏嘘。陈粒的歌词里面不像其他人那般温柔,那般悲伤,而是冷峻起来一股寒寒的凉意。而那种寒意却饱含着她内心的梦想与欲望。自弹自唱,自说自梦。

3. 《安河桥》 宋冬野

因为,宋冬野,我开始喜欢上了民谣。而我尤其喜欢他那种饱经沧桑却又压抑到极致的低沉声音。在那种声音里,我们听到的是一种压抑起来的情感与情绪,而他的每一首歌都像是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经历与理解。而那种理解却又恰到好处的那么深刻、那么扎心。让我们闻者落泪,听着伤心。

每座城市一定有爱,城市促成爱,我们选择爱,选择放弃爱,《安河桥》中,城市与爱的命运是相通的。而面对离开还是留守的时代纠结,人们不再怀疑《安河桥》并不仅仅单单只是一张“情谣”,就像安河桥下流过的,不单单是清澈的水,还有那个在这个时代令人无奈的忧伤。

其实从这首歌中,我们听不到野心,听不到匠心,既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无病呻吟,却随着他低沉沙哑的嗓音进入了一个忧伤而怀旧的时代。就像是最美的哪一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充斥着太多情绪与渴望"你好再见" 这四个字里填满的故事最后会在脑海中渐渐模糊总之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遇时惜别时毅吧。

有人说:“对五分喜欢的歌,恨不得把他挂在嘴上招摇过市;对有七分喜欢的歌,就只能跟至亲密友分享。而当有十分喜欢的时候,那就谁也不舍得说了。”当一首歌,变为了十分,那就是超越了歌词和旋律,离开了歌手和技巧,而是纯粹的走入了心中,并且打动了自己。在十年前,我听周杰伦;六年前,我听陈奕迅;三年前,我听李宗盛;现在我听民谣。以前听歌,听旋律,后来,听歌词,现在,听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