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董婷说说

2022-10-21 05:38 作者:西安城管 围观:

最近城管蜀黍很拼,你造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西安城管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董婷说说1

文/图:吴少博

2019年1月15日,曲江分局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监管力度、主动上门服务,对金泘沱二路、春临东街、中海城等重要路段,开展沿街“九乱”及治污减霾各项工作的检查督导。

检查中实施网格化管理、安排部署专人切实做好油烟净化排放、清洗检查及施工工地监管检查工作,共检查餐饮单位82家。油烟净化设备及清洁能源均正常78家,对未达标4家责令限期整改。检查工地25家,均符合治污减霾相关规定。

检查中严厉打击涉嫌涂改、伪造户外广告许可审批手续公司及个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追究法律责任。拆除违规设置横幅1条,清理违规设置的其他类广告(含水座旗、灯箱、空飘、LED等)2处。

对辖区内机动车、共享单车乱停放行为加强宣传引导教育,规范乱摆放车辆,确保道路畅通,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共计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86张,教育劝离违法停车41辆。规范共享单车乱停放15处,规范49辆,暂扣100辆。

下一步,曲江城管执法分局将高标准、高效能、高要求持续做好市容环境秩序保障工作,确保辖区环境秩序“洁化”、“美化”、“序化”,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的曲江打下良好基础。

新城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

“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学习活动

文/图:董婷

1月16日,新城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集中学习活动,会议由局党委副书记主持,全局正科以上人员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市纪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我市新表现典型案例》的通知精神,对全局深化“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再强调、再安排、再部署。

会议强调,集中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意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以更加自觉的担当和良好的作风投身新时代追赶超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正科级以上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买增强做好专题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走过场,牢牢把握专题教育主题,注重突出“四个坚持”,确保专题教育不虚、不空、不偏。二是要紧扣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做好专题学习、警示教育、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落实等工作,切实把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专题教育扎实开展。三是将专题教育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干好本职工作上,切实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转变作风,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灞桥区城市管理局召开2018年度建筑垃圾清运

安全表彰大会

文/图:李春玲

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更好的营造建筑垃圾清运行业你追我赶、学安全、争先进的清运良好秩序和氛围,2019年1月16日下午,灞桥区城市管理局建筑垃圾所及特检大队在志诺车队召开了2018年度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年终总结暨安全优秀车队及优秀驾驶员表彰大会。

会议由灞桥区建筑垃圾管理所主任民主持,灞桥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特检大队大队长以及灞桥辖区内7个车队负责人和部分清运车辆驾驶员参加此次表彰大会。

首先,灞桥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对2018年度建筑垃圾清运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8年清运工作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再一次强调了清运工作安全的重要性。他说:安全,是清运运输行业的生命,是城市管理中永远离不开的话题,抓安全既要重“视”,更要重“实”。只有实实在在的抓,才能保证安全在清运工作上生根开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一流传千年的哲理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很小的问题或隐患,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往往会引起重大的,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一点不经意的违章,任何一处细小的隐患,都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倘若由于从业人员自身操作行为的不规范、抱着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就会导致“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细小漏洞不补,事故洪流难堵。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大如天,隐患排为先”的价值观,在清运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上变消极为积极、变敷衍为精细,将安全上的细小差错当成巨大隐患来对待,不给“小毛病”得以生存的“土壤”,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确保安全的堤坝坚如磐石。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清运,每天都是安全日,每周都是安全周,每月都是安全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着安全。在每一班、每一天的工作中都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坚守职责,坚决做到不安全不清运。

灞桥区城市管局特检大队大队长就清运安全隐患排查在会上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小题大做”。做好安全工作,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有的车队负责人对小问题或视而不见,或简单说说,或避而不谈。殊不知,小问题连着大安全,对小问题也不能捂着、盖着,应该见微知著,迅速拿出对策,落实整改。现实中由于某些事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往往让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就是安全运输的关键和突破口。安全虽大,成于细节,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但千丝万缕都归根于细节。二是要“小题多做”。要善于以小见大,居安思危,对安全问题的后果要想得严重一点,分析全面一点,最终措施才会得体,控制和防范事故才会有力。要树立以人为本,在安全制度、规程的执行和落实上要铁面无私,对驾驶员教育上要循循善诱,以消除他们的习惯性违章,杜绝侥幸心理,要努力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技能,让他们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从而人人重视安全,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重视安全”的转变。三是要“小题深做”。不安全因素有的“现于外”,有的“藏于内”,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精于从小事中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把工作做深做透。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次忘系安全带的经历,一颗松动未拧紧的螺丝帽,都可能酿成安全清运事故。影响车队安全运输的因素主要是人和车的因素。而往往在车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因此,当我们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迅速整改落实。四是要“小题常做”。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求我们凭借持之以恒的精神,要说得多,讲得细,发现隐患要说,整改隐患时也要说;反复抓,抓反复,在抓的过程中要勇于揭短,真真实实、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切实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到血液里,践行在实际行动上,落实到清运现场中,让安全之花竞相绽放。

最后,该局副局长宣布了2018年度安全企业优秀单位和优秀驾驶员名单,此次评出两个安全企业优秀单位和21名优秀驾驶员,现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希望大家像优秀企业单位和优秀驾驶员学习,通过表彰的形式树榜样、立标杆,号召所有清运人员争先进、争第一,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创造一流的业绩,为大西安的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做出应有的贡献!

寒冬救助流浪者 安全送至救助站

文/图:葛紫

1月16日上午,浐灞城管执法人员巡查至穆将王立交桥下时,发现2名流浪人员,执法人员立即上前询问他们的情况:“家在哪?需要帮助联系吗?愿意去救助站吗?”经了解,李某,男53岁河南信阳人,孙某,男27岁,潼关人,身份证均丢失,无法联系家人。

为民服务

由于天气寒冷,执法人员耐心劝导其到救助站接受社会救助,孙某拒绝接受救助自行离开,李某愿意接受救助,浐灞城管人员向其捐助100元慰问金,并安全送至西安市救助站,在协助办理完救助手续后,浐灞城管人员离开继续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小”烟头撬动“大”格局

航空基地开展“烟头革命”接力宣传活动

文/图:王冰浩

“烟头不落地,文明又美丽”,1月16日,在全市“烟头革命”工作开展两周年之际,西安航空基地开展“烟头革命”接力宣传活动。这是持续推进、巩固“烟头革命”成效的重要举措,也是航空基地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切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

当日,西安航空基地机关干部员工、文明单位、志愿者、市民群众百余人参与了“烟头革命”接力活动。活动现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列了“烟头革命的起始”、“航空基地烟头革命进校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等宣传内容,向广大市民充分展示了“烟头革命”的重要意义以及“烟头革命”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参加活动的人员认真观看展示图板,并在倡议书上集体签名表态,随后大家一起走上街头,共同开展捡拾烟头的公益活动。

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表示,烟头虽小,却能发挥“窥斑见豹”的作用,最能从细微处反映一个城市的卫生状况,而“捡烟头”恰恰正是“细微处见真章”的生动体现,捡烟头事虽小,却是一种“行为革命”“思想革命”,有力地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城市品质。

一直以来,航空基地以“烟头革命”为导向,坚持“日督导、日检查”“四遍工作法”,强化道路保洁物业公司管理,加大“烟头革命”宣传,持续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常态化宣传,不断强化市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在我看来,烟头革命是一种意识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市容市貌的改变上,更是工作态度、作风上的变革,这两年政府的各项服务确实有很大改善,作为普通市民,我们也在共享这种发展成果。我本人也会积极参与,并动员身边人加入‘烟头革命’的行列,大家一起,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参与活动的市民王先生说。

随着活动的开展,西安航空基地将掀起新一轮“烟头不落地、基地更美丽”的文明热潮。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带好头、做榜样,为“烟头革命”的开展树立旗帜和标杆,努力创建市民群众“全面知晓、全面参与、全面监督”的文明城市大格局,真正让“文明城市惠人人,城市文明人人建”,让“三生融合”的航空新城更有颜值、更有内涵、更具魅力。

董婷说说2

董婷:戈总,晚上好!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戈峻:主持人好!《戈峻夜话》的新朋友、老朋友,大家晚上好!

董婷:戈总,今天准备跟大家分享点什么呢?

戈峻:在开始分享之前呢,我先带大家看一个小视频。看完这段视频,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就是“地摊经济”。视频中,这位炒饭的小哥动作娴熟,一份炒饭,只要几分钟就做好了,而且他颠勺的动作出神入化,尤其是最后那一招“回手掏”,更像是某种失传的武林绝学。

这位炒饭小哥的摊位就在广州市的神山步行街。视频中大家看不到,在这位地摊小哥的对面,摆着好几台手机进行直播,每天都有好几千人在线看他做炒饭,目前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这位小哥已经在抖音平台上吸引了50多万粉丝的关注,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网红,每天通过视频引流前来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他的小店也成为了神山步行街最热闹的一个摊位。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小哥的经营模式。先说炒饭,从视频里可以看出来,货真价实。不管是原材料的选用,还是炒饭的量,都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再说顾客的评价,好评率比较高。不过,摆地摊的人成千上万,好吃的蛋炒饭也不少,为什么这位小哥能够脱颖而出呢?其中的秘诀就是他的绝活,就是那个“回手掏”的动作:锅中最后剩下的炒饭,乍一看,是被这个动作给扔出去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都被他放到了饭盒中,一点也没有浪费。

表面上看,这个让观众大呼惊奇的“绝活”,其实和炒饭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吃炒饭,吃的是味道。而这个动作本质上是一种营销策略,在他那里不仅能吃上蛋炒饭,还能看到别处看不到的绝活,这就变成了一个卖点。这位小哥还借助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互联网途径,对这个卖点进行广泛的传播,使得他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我要给这位身怀绝技又懂营销的地摊小哥点赞!他是地摊经济中无数成功案例当中的一个,他在告诉我们:360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地摊,也能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董婷:没错戈总,这样有才艺、又有头脑的民间高手确实值得点赞,而且这位炒饭小哥的成功并不是个例,尤其是在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形态,逐渐走向主流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借着风口,靠“摆地摊”进入人生超车道,这些草根个个卓尔不群,不是妙语连珠,就是身怀绝技。除了戈总提到的这位身手不凡的炒饭小哥,还有凭着一口流利英语卖石榴的“丽江石榴哥”、堪称街头脱口秀艺人的地摊鬼才曾桂生等等,这些网红可以说都是通过摆地摊创业,改变命运,走上了人生巅峰的啊。

戈峻:是的,通过摆地摊实现人生逆袭,成就一番事业的,远远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网红型地摊创业者。事实上,我身边就有不少的朋友,有过摆地摊的经历。有的人,上大学期间,通过摆地摊勤工俭学,最后赚到了自己的学费;还有的企业家朋友,创业之初就是依靠摆地摊,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到了不少经验,为日后经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一批富豪,也就是那时候所说的“万元户”,当中有很多人,也都是从摆地摊开始的。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一地鸡毛》,剧情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剧中女主角的人物原型,就是浙江温州曾经的女首富,周晓光,她就是通过摆地摊,成为了浙商中的佼佼者。

起初,周晓光通过走南闯北的地摊生涯,积攒了第一桶金,而后,她回到老家,买下了一个固定摊位,成为义乌小商品城的第一批商贩。由于具备多年的地摊经验,加上女性独特的市场敏感度,她将胸针和饰品作为经营方向。她从北京、上海、广州批发配件,自己组装,然后批发给零售商。一个胸针,一个头饰,每个仅能赚几毛钱,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周晓光下游的零售商越来越多。创业的过程非常辛苦,那时候,她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不过,正是这段不平凡的地摊经历改变了她的命运,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最终,周晓光的新光集团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龙头企业。

事实上,周晓光,仅仅是浙商群体地摊经历的一个缩影,浙商,尤其是温州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靠摆地摊起家的。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遍布大量的浙江商人,他们吃苦耐劳,干着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的生意,修鞋子、补裤子,还有的温州商人,从沿海地区批发到牛仔裤、帽子、皮鞋等小商品,拿到内陆地区在地摊上进行销售,赚取差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北京的大红门商圈,就是这些浙商奋斗的写照。早年间,大红门叫作“浙江村”,就是因为在这里曾经有一大批浙江商人,经营着服装、鞋、帽等小商品,将大红门这片曾经的贫困区,改造成为了北方地区最大的批发市场。

其实,我们说“自古英雄出地摊”一点都不夸张,古代有卖草鞋的刘备,现代有拉着平板车卖旱冰鞋的柳传志。从地摊走出来的豪杰太多了。李嘉诚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每一个大佬,都是从地摊走出来的。

董婷:感谢戈总的分享,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看来这不起眼的地摊生意,成了很多企业家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果真是“地摊出英豪”啊!戈总,除了对个人在创造财富方面起到推动作用,这小小的地摊对于城市或地域文化,是否有推动作用呢?

戈峻:事实上,地摊及其所经营的商品,完全可以成为地域文化的标签。比如,大家走在青岛的街头,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青岛人都喜欢用塑料袋装啤酒。有的人是拎着一大袋子啤酒匆匆往家赶。有的则是在塑料袋里插一根吸管,悠闲地边走边喝。这种现象成为青岛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什么青岛会有这样的啤酒文化呢?用塑料袋装啤酒在青岛可是有历史的啊!并不是所有的啤酒都能随随便便装进塑料袋,袋装啤酒大多是当天生产的原厂鲜啤,没有任何添加剂,保鲜期一般在24小时,现酿现喝,味道更纯正。正是因为保鲜期短,所以,散装啤酒一般选择在地摊和路边小店进行销售。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啤酒厂一辆辆“啤酒车”开往城市各个售卖点,人们看到车来了,就一拥而上,撑开塑料袋等着买酒,人们都希望能抢到第一个,青岛人管这个叫“第一代(袋)啤酒”,图个吉利。啤酒罐的龙头一拧开,啤酒就哗哗地流淌出来,热闹的人群,美丽的酒花,醉人的酒香,充满了烟火气。现在,用塑料袋装啤酒,已经成为青岛独特的城市文化。外地人去青岛,一定要找个地摊,举着塑料袋喝一次啤酒,这才能显示出接地气的青岛之旅。

地摊,不仅打造了城市文化,也塑造了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比如,新疆的羊肉串、陕西的肉夹馍、河南的胡辣汤、天津的煎饼果子、北京的大碗茶,这些广为人知的小吃都是起源于地摊,发展于地摊,并逐渐被广为传播,成为了地方美食的代表作。

董婷:哎呀,被戈总这么一介绍,我都迫不及待想去青岛感受一下塑料袋喝啤酒的滋味了。我觉得,羊肉串、肉夹馍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吃,好像也只有在地摊上,才能感受到真滋味,因为地摊才有烟火气啊。我们都知道,摆地摊不看出身,不拼学历,老少皆宜,但摆地摊毕竟是一门生意,那么戈总,在您看来,什么人适合做地摊生意呢?

戈峻:在回答主持人的这个问题之前呢,我们就先来说说地摊经济的特点。首先,地摊生意轻资产,门槛低,好上手。相对于那些动辄就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租金的固定店铺,摆地摊可以称得上是微成本创业了。而且地摊的设备、人员成本相对也要小,一块布,一辆手推车就能支起一摊生意。

第二个特点,就是地摊创业者需要有极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炒饭小哥,每天像这样的一套动作,他要重复几百次。到了凌晨收摊之后,他还不能回家休息。因为蔬菜市场在凌晨4、5点就已经开放,他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去批发采购,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摆地摊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微利。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往往赚不到与辛苦程度相匹配的收入,因为,地摊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经营的都是大家常见的生活易耗品,早市上的蔬菜瓜果、锅碗瓢盆,夜市里的小吃、啤酒、烧烤、廉价的衣服饰品,这些小商品的利润都非常微薄。

所以说,摆地摊这门生意,优势是创业门槛低,问题是工作比较辛苦,利润低。这样看来,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摆地摊呢?

首先,就是那些需要养家糊口,或是受失业以及债务影响的低收入群体,他们支一个摊子,不需要花费多少本钱,却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赚个“辛苦钱”。

另外,摆地摊还适合一些白手起家,手里没有多少本钱,又极具创业冲动的人。对比传统实体开店,“摆地摊”这种轻资产小生意,能够帮助他们“小步试错,快速迭代”。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我们天九共享众多联营项目中的“宝物用呗”,这个项目就是通过地摊形式进行试错的典型。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在做宝妈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用的玩具、物品的闲置率很高,比如一个学步车,孩子只需要使用几个月时间,就会独立行走了。那么这样一个花费几百元、上千元的东西,放在家里反而成了占地方的闲置物品。她就想到,能否建立一个平台,让这些二手物品能够交易,这样一来可以使这些物品物有所用,同时还可以节约养育孩子的资金。可是,这个想法好是好,问题是能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呢?要知道,建立一个平台,不仅要有消费者的参与,还要获得风险投资人的青睐。这样的平台才能顺利搭建,平稳运行。

这种情况下,这位聪明的创始人就想到了通过地摊的形式,来验证她的想法是否可行。每天晚上,她都会把家里的一些闲置用品拿到街边去摆地摊,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她看到,有人甚至拿着一摞现金,来和她商谈合作,这使得她创业的信心更加坚定。拿着这些数据,她顺利获得了一轮、二轮的融资,“宝物用呗”最终成为了天九联营项目中的一员。

董婷:戈总的观点,让我想起来李克强总理前不久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过:“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人民一点温暖。”从戈总的分享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小的地摊带来的不仅有温暖,还有无数创业者的梦想和生活的希望。

戈峻:说得没错,其实,我今天想和大家聊“摆地摊”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买一块布,进点货,都去摆地摊创业。摆地摊虽然是一门小生意,但也要看是否适合自己。而且,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网络购物和叫外卖,地摊经济也会受网络消费的冲击。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个段子,说零成本摆地摊的方式就是,在淘宝上进货,7天内如果没有卖出,可以直接无理由退货,毫无库存压力,最关键的是还能用“花呗”付款。这虽然是个段子,但是这里面借助平台力量的思维方式非常有意思。通过这期节目,我想阐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摆地摊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地摊化的经营思维是我们每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

什么是地摊化的经营思维呢?摆地摊,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摆地摊”就好比初期的“创业公司”,从人、货、场,到用户、流量、转化,都需要思考,如果能精通这门“地摊经济学”,那么就能有效抓住“边缘经济”,企业的生意就不愁做不好。摆地摊,卖的商品大同小异,这个时候,谁能掌握好营销技巧和方法,谁就能在地摊大军中脱颖而出。我们看到地摊生意做得好的那些人,往往是噱头做得足,比如西安的那个摔碗酒,消费者买他一碗酒,喝完之后就要摔碎,以显示自己的豪迈,这种独特的营销手段,不但养活了一个酒厂,也顺便带活了一家制造碗的企业。那位炒饭小哥也是这样,如果他没有“回手掏”那样一个足够吸引人的绝活,我相信,炒饭再好吃,也绝不会吸引如此之多的顾客。

董婷:嗯,很赞成戈总的观点,地摊不仅是一门生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企业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其中的奥妙,而那些欲欲跃试想加入地摊大军的创业者,也要考虑当下互联网时代,新经济下的地摊,如何经营。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了节目的尾声时间。戈总,最后还有什么跟屏幕前企业家朋友说的吗?

戈总: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 “地摊”案例,有当下借助互联网经济火起来的网红地摊,也有通过“地摊”发家的各路豪杰的传奇故事。小小的地摊,不仅成就了一大批英雄,也成就了城市文化。我们聊地摊经济,不是为了凑热闹,我希望企业家能从“地摊化经营思维”的角度,深入思考自己的经营模式。

那么在明天的节目当中,我将跟大家聊一聊告别“脏乱差”的新地摊经济。感兴趣的朋友,请持续锁定我们的直播间。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们的收看,明晚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董婷:好的,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收看由天九重金打造云洽会直播系列节目《戈峻夜话》第三季经济前沿,新常态,新思维。明晚八点,我们不见不散,再见!

董婷说说3

董婷:戈总,晚上好!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戈峻:主持人好!《戈峻夜话》的新朋友、老朋友,大家晚上好!

董婷:戈总,今天关于地摊经济,您准备跟大家分享点什么呢?

戈总:前两天的节目中,我谈了地摊英雄和新地摊经济的相关话题,那么,今晚的节目,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看到过的、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摊文化。有句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对于我们发展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摊经济,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我走过很多国家和城市,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去体验一下充满烟火气的老百姓生活,当地如果有比较受欢迎的地摊或夜市,我也会抽空去逛逛。因为,地摊能真实的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说到地摊经济最繁荣的地方,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些亚洲国家,比如:泰国的夜宵一条街、缅甸珠宝交易大市场、还有中国特色的路边大排档。其实,地摊形式的经济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而且各有特色。地摊的繁荣跟经济发达水平没有必然的关系,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和信仰,世界各地,到处都有地摊商贩的身影。

中文当中的“地摊”,就是把货物摆放在地上形成一个摊位的意思。但地摊这个词,在英语当中找不到特别匹配的单词,如果要翻译“摆地摊”,就只能说Set up a street stall。我们所说的地摊,就是外国的“stall”,就是老外眼里的“集市摊位”。

我们先去看看英国最著名的集市吧,它在伦敦的“波多贝罗路”。看过电影《诺丁山》的朋友,应该对男主角经营的那家书店,印象很深刻。对啦,这家书店就在波多贝罗集市里。整条集市长达940米,路的两边遍布了大约1000家商铺,所销售的商品从蔬菜、水果,到服装、配饰,再到各式各样的二手货,甚至还有价值百万英镑的古董,可谓是应有尽有。每周六下午是集市最热闹的日子,去逛集市就像是去参加节日盛宴一样。很多恋人还会把这个集市当成约会圣地,两个人逛着逛着,就发现了定情物。你看,地摊也可以变得很浪漫!

我们再去加拿大和德国,看看他们的跳蚤市场。通过照片,我们看到,这些跳蚤市场已然成了社区居民欢度周末时光的公园。小到戒指,大到轿车,真的是品类繁多。而那些摆地摊的商贩,也是形形色色,有卖旧书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卖纪念版唱片的老人家,他们出来摆摊儿的姿态,更像是出来晒太阳发呆,或者跟来来往往的人们聊天认识新朋友。有时,人们还会现场进行最原始的“物物交换”,一条牛仔裤换一双羊皮手套,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而且,欧美国家的这些跳蚤市场,还是街头艺人赚钱的好去处,人流密集,那些吹拉弹唱演杂技的艺术家们,也有了“才艺展示”的舞台。

可以说,西方的地摊文化当中渗透了假日休闲和社交的元素。显得更加的自发、自由、自在,买卖不在,乐趣在。

董婷:果然,地摊是不分国界的,走到哪里都这么受欢迎啊。我身边的外国朋友曾跟我说过,他们去逛跳蚤市场,就是为了淘腾二手宝贝,就像逛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就是图一乐呵。戈总,听过德国很多跳蚤市场已经成为旅游地标,如果我们去德国旅游,您建议去哪个市场逛逛呢?

戈总:如果观众朋友们去德国旅游,我建议大家去“莱比锡跳蚤市场”逛一逛,它被称之为“混血市场”。因为,在这个市场上,不仅有德国人,还有波兰人、荷兰人,俄罗斯人。很奇怪的一点是,尽管大家语言不通,交易却毫无障碍。而且,经常会有开着皮卡来逛市场的“东欧采购团”,因为这里的商品多达几百种,衣、食、住、行、用,无所不有。关键是,价格太便宜了。

德国的跳蚤市场这么繁荣,与德国严格的垃圾分类有关系。另外,跟德国人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慕尼黑大学的国民经济学院,就专门设立了一堂课程,叫“二手德意志经济”。可想而知,二手商品交易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我认为,跳蚤市场作为二手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地摊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它不仅迎合了“断舍离”的生活理念,也起到了物品反复利用的环保作用。因此,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我们在发展地摊经济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跳蚤市场的模式,通过盘活二手商品和库存,让地摊繁荣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潜力的业态。

董婷:嗯,戈总是见识过欧美的地摊文化之后,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发。我们确实可以考察一下欧美跳蚤市场的自运营模式,有些经验完全可以用来发展中国自己的二手交易市场。不过,我发现,中外地摊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外国大排档类型的地摊比较少,而中国经营食品的地摊更受欢迎。戈总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这个差异呢?

戈总:的确,如果要问各国的地摊有什么差异的话,我想,那就在于经营类别不同,或者说是消费者的需求不同。我们亚洲人似乎对“美食”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像台北夜市那样“边吃边逛”的大市场。而西方人比较喜欢吃冷餐,饮食又比东方人单一很多,所以,在外国的集市里面,现吃现做的摊位就比较少。

董婷:看来各国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地摊发展模式也就不同。我们在借鉴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才行了。那么,戈总刚才再一次提到了台北夜市,它应该算是一个成功案例了吧?戈总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台北夜市的特色的呢?

戈总:好的。看过英国和德国的地摊,我们最后一站去看看著名的台北士林夜市。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这个短片的镜头全部来自士林夜市。大家是不是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啊?我还特意给这个短片配上了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当中,男主人制作满汉全席时的那段背景音乐。正所谓饮食男女,食之大欲。

我也是一位美食爱好者。我每次去台湾,都会逛逛夜市,品尝特色小吃。台湾的夜市经济非常发达,岛内的夜市有10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蒋介石故居附近的台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划分成美食区、游戏区和小商品区。

逛夜市,最重要的就是“吃”,我就重点介绍这里吧。卤肉饭、蚵仔煎、鱼翅羹,大饼套小饼等等,好吃得停不下来。

我总结了士林夜市美食区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商业化,一个是人情味。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其实不然,商业化是指各个摊位利用商业手段进行营销推广,而人情味是指靠服务留住回头客。

比如,美食区的94个摊位,有店面霓虹灯的广告牌和吆喝叫卖的广告语,还有大厨们现场制作的艺术范儿,各自都有吸引眼球的招数。

当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士林夜市商贩们的热情服务。他们一听口音就知道我是游客,马上就用普通话交流,而且边忙手里的活,边向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对那些排队等候的客人,还会时不时走上前去聊聊天。有的摊主,准备了自家做的冰棍,送给小朋友。有一次,我对一家小食摊的蚕豆赞不绝口,临走的时候,店主竟然免费给我打包了一份。他明明知道我是游客,几乎没有第二次消费的可能,但这份贴心,让我对士林夜市的好感大大上升。

董婷:看来台湾的夜市给戈总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啊。我查了一下相干数据,疫情之前,台湾的游客调查显示,逛夜市这个游览项目的满意率最高,达到了90%。可以说,台湾的夜市,已经成为本土旅游品牌。看来我们要向这一品牌化的地摊市场好好学习经验了。

戈总:是的。士林夜市已经成为亚洲著名的旅游品牌,它不仅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选择积极的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从2016年起,台北士林夜市连续3年与上海锦江乐园合作,入驻上海。那些台湾夜市名厨的手艺,每天都能吸引至少15万客流。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士林夜市如此成功,我们如果要复制它,应该向它学习什么呢?我在英特尔工作期间,习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今天,我同样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下士林夜市。

先从硬件上说。

第一个硬件是场地。台湾对夜市已经形成了“限时限地”的管理模式。就是说,白天是车来车往的大马路,晚上变成封路占道经营的夜市。台湾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台北哪条街道可以封路,哪些路面可以摆摊,什么时间可以营业,什么区域可以达到噪音多少分贝等。有一次,我去逛高雄六合夜市,晚上人头攒动,热热闹闹的夜市,可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发现同样的马路,又变得畅通无阻,车来车往,丝毫看不到昨天晚上的影子。

第二个硬件是摊位。士林夜市摊位的营业执照有效期是3年,如果出现违规现象,立即取消执照,清退出市场。违规行为包括消防、食材、环境卫生、人身安全、用工规范等,就连未经申请,偷偷更换帮厨都算违规行为。而管理这些商贩涉及5个部门:卫生局、警察局、产业发展局、劳工局和消防局。同时,士林夜市还有“业主自治委员会”来协同管理。

台湾的夜市有一个特点,就是放权给“业主自治”。比如,一些流动商贩,如果想入驻夜市,必须向自治委员会提出申请,并严格遵守委员会要求的摊位数量、摊架设备、营业时段、营业项目、经营管理、环境整洁、交通维持、食品卫生管理、场地公共安全维护等条例,在获得许可之后,还要接受自治委员会的约束。这样做,既充分尊重了流动摊贩的权利,又减少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也不会激化摊贩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士林夜市这种“限时+限地+集权+放权”的管理模式,让夜市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自由市场,但其实早已形成了有序经营的惯性。

董婷:五个部门协同管理,同时放权给业主自治管理。士林夜市真的是验证了“管理出效益”这句话。另外,我想到了一点,就是经营者的安全感。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一个人的财产如果能够得到长久的保障,那么他就会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好好经营下去。士林夜市的业主受政府保护,不必担心哪天市场就会被取缔,可以踏踏实实做生意。这一点也值得各地政府部门借鉴一下。

戈总: 是的,场地、摊位,这是经营者做生意的基础,因此,如何做好硬件管理,是发展地摊经济首要考虑的课题。那么接下来,我就说说士林夜市的软件部分,其实就是软实力。

士林大市场自1909年建立,经营了100多年。当然,经过2002年的翻新,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可是,有些东西始终不变,恰恰是不变的这些特质,成就了士林夜市的软实力。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很多长寿企业是做传统美食的。一、两百年味道不变,世代传承。而这种坚持和执着,同样体现在士林夜市里。

士林夜市有一对50多岁的姐妹花,她们的摊位已经开了30年。她们的招牌菜叫“官财板”,当官的官,发财的财。这种食品就是在一个面包圈里面放不同的馅料。不管客人的口味怎么变,审美怎么变,姐妹俩从不迎合客人的口味,而是始终坚持一种口味,那就是“台湾味”。

在士林夜市,这种子承父业传承两三代人的老摊位有很多。一些80后,就是吃着这些老店铺的美食,从小学到大学再到成家立业。那个味道,也是成长的味道。

士林夜市的成功,从软实力的角度分析,可以总结出一点,那就是 “工匠精神”。士林夜市的业主自治委员会,会经常组织厨艺大赛。有时比“一把抓”的精准度,有时比刀工,听说还比过炒西芹不塞牙的火候。这就是士林夜市倡导的“手艺文化”。地摊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如何在小生意里创造永续的价值,由小而美的摊位,变成老字号,我想,士林夜市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关于地摊经济,我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前两期节目,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些可参与的地摊经济项目,今天这期,我带来了国外的地摊经验。如何让地摊成为旅游品牌?如何让地摊变成一个城市文化的场景?还是那句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带着这些问题和启发,企业家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地摊经济的路径。

董婷:今天这期节目可以说是一趟地摊之旅啊,戈总先是带我们去欧美的地摊逛逛看看,然后又带我们去台北士林夜市总结和发现。带您一起开眼界,涨知识,发现商机,就是我们《戈峻夜话》节目的宗旨。感谢戈总的精彩分享,不知不觉又到了节目的尾声,戈总还有什么要与观众朋友们分享的吗?

戈总:不管是欧洲地摊的淘宝文化,还是亚洲地摊的美食文化,其实,要把地摊经济搞得热热闹闹,最重要的是商品的种类和经营特色。你想啊,摊位上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煎、炒、烹、炸香飘百里,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热闹,代表的就是一种烟火气,而这股烟火气,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乐趣。

无论见过多少繁华,最终你都会发现:只有烟火气,才是生活最回归本真的意义。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烟台考察时说过的:“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为了让我们的人民在烟火气当中,日子过得更幸福,企业一定要支持政府,勇于为地摊经济开路。感谢观众朋友们对《戈峻夜话》的支持。我们明天见!

董婷:再次感谢戈总的分享。也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收看由天九重金打造云洽会直播系列节目《戈峻夜话》第三季经济前沿,新常态,新思维。明晚的同一时间,8点,让我们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