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产业的说说(说说我与数字产业)

2022-10-20 12:15 作者:唠点科技嗑 围观:

数字经济之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唠点科技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产业的说说(说说我与数字产业)1

产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算是个火爆了很久的话题了,但是我相信,至今为止,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而且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老板还没有弄明白。

先来举例了解一下,一个包子铺怎么做数字化转型。

  1. 包子铺除了现场的销售,同时兼做外卖生意,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份网上的收入,当然也算是增加了一个宣传渠道,这是转型的一种吧。之前可能评估不赚钱的生意,现在有了外卖,也可以活下去了;
  2. 除了外卖平台,自己还搭建了平台,或者群聊之类的,进行特色包子的提前预定销售,这是不是根据客户意向进行定制,是不是就可以控制进货不浪费,销售不担心,通过数字化解决了卖家与买家信息对称的问题,是不是也加快了销售过程;
  3. 原本只能开一个包子铺,开了10个分店,但是究竟有多少营业额,每个分店的账目多少,库存多少,原料剩余多少,是不是就只能靠人工做个表格统计,现在通过一些管理软件,或者一些saas平台,就可以实现10家门店,100家门店的远程管控,每家店来了多少顾客,消费了多少钱;厨房还有多少库存,原材料还能支撑几天,就一目了然了。不需要人工再去统计,精准无误。

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总结一下

  1. 数字化转型完全可能颠覆你的盈利模式,你不做数字化转型,你就会被社会淘汰,因为别人能做得着的生意,你可能做不着,因为你不懂数字化;
  2. 数字化转型可以加倍提升商业效率。怎么叫商业效率,那就是内燃机淘汰蒸汽机,汽车淘汰马车,你的商业效率慢,赚钱慢,自然你就被淘汰,只有通过数字化提升商业效率,才能立足。人家通过数字化,一天卖1万件商品,每件商品赚1块就够了;你一天只卖100件产品,赚10块也赚不多。

这些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把你的业务模式通过数字化进行加强巩固,提升效率,同时拓宽盈利渠道,真正实现企业的腾飞。上述例子不够完善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数字产业化又是什么呢?

企业既然要做数字化转型,那么数字化转型需要什么呢?比如我要搭建一个网站,我需要网络、服务器、程序员、维护管理员。这些配套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产业化的主体,数字产业化就是要把这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用到的服务项进行产业化。

比如网络,数字产业化,就是把网络做成一份产业,当然现在就是一份产业了;

比如服务器,数字产业化,服务器的产业化,那就是云计算了,不是大批量销售服务器,而是把服务器租赁给企业,企业支付租赁费,供应商负责维护升级;

比如程序员、管理员,可能是一类专业服务公司,也相当于是把开发售后这类工作产业化。

这些都是数字的产业化。

所以,数字产业化,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这两者密不可分,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的说说(说说我与数字产业)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如今,打开手机“南网在线”APP就能查看每天自家用电情况,坐在家中“刷脸”就能办理用电,5G巡检机器人巡视一圈就能全面掌握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通过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就能实现“电力大数据”共享……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源自于近十年来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

近年来,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积极服务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在“电网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既有“南网底色”又有“贵州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智能运维新模式 工作效率大提升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

“十年前,我们的运行维护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人工为主。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全方位管控。”对于贵州电网首座智能化试点变电站——铜仁220千伏太平变电站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铜仁供电局变电管理所总经理杨华深有体会。

在杨华看来,从传统变电站转型到智能变电站,带来的效益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站内状况的全面掌握。通过引入AI视觉识别系统,依托“鹰眼”摄像头,实现了从站内全景到局部定点细节的一览无遗,对安全着装、佩戴安全帽等行为的智能识别和实时跟踪;引入5G巡检机器人,实现了3800个巡视点的无一遗漏。

——对设备状态的全面感知。通过在变电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可以全时段、高密度、全维度地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实现更为全面、准确、及时的设备状态感知,进而实现在线诊断设备健康状态、快速判断缺陷位置与性质等。

——对生产运维的全面优化。通过配置包含行为分析服务器、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的智能运行支持系统,将传统“人工”运维模式转变为“机器”运维模式,实现智能化设备运维,从而大幅提升了运维的效率,保障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太平变为起点,贵州电网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6月,南方电网首座35千伏智能变电站——贵阳息烽黎安变电站投运,标志着贵州乡村振兴也搭上了智慧电力“快车”。

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不仅有变电站,更有电力安全生产的生产指挥。

依托数字技术,贵州电网公司构建了智能化指挥机构——生产指挥中心,通过“指挥一块屏”,能直观、精准地展现冬季凝冻天气时的灾害预警、覆冰信息、停电设备、影响用户、损失负荷、应急队伍、恢复情况等相关数据信息,为日常运维和应急状态的科学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支撑。生产指挥中心通过自动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决策,从而发挥了统一指挥、透明管控的作用,大幅提高了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如今,数字变电、数字输电、数字配电等场景已在全省逐步推广。智能运维也带来了显著成效:变电运行人力节约70%,变电站内巡视用时减少40%,作业安全风险实现100%全程监管,数字输电线路巡视效率提升1.5倍……贵州电网已基本建成了高可靠性、“互联网+”智慧能源、多异质能源运行控制等示范,正向着构建以数字电网为载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目标迈进。

数字服务新业态 用户用能大变化

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是电网企业的责任担当。进入数字时代,电力服务也必须紧跟步伐,加快推进以数字驱动力实现用户需求。

“十年前,办个电要跑到供电所在的那个乡镇,还要交好多资料,几天都办不下来。”回想起当年的场景,家住铜仁市石阡县大沙坝乡的陈勇仍十分感叹。如今,通过“南网在线”APP,他什么资料都没交,仅用3分钟就顺利完成办电,并在一天之内就用上了电。

这样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南方电网公司深化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打造的线上服务平台——“南网在线”APP。

通过“南网在线”APP,南方电网供电范围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客户可实现用电报装“一键直达”;每天用电情况可在“用电日历”中一目了然;故障抢修可实时查看进展情况;新能源车主可查找最近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位置……

而让陈勇这么方便、快速办理用电,得益于去年贵州率先在西部省份实现“刷脸办电”“一证办电”全省覆盖。

“这一功能的实现,最关键的是电网企业数据与政务数据的首次‘联姻’。”据贵州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许文强介绍,贵州电网公司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签署数据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基于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力量,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不动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数据信息的共享。

同时,在贵州省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电网公司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深度对接,打通了贵州省政务平台和“南网在线”的数据交互通道,确保了数据共享交互的便捷、高效。

不仅是对外推动数据共享,贵州电网公司对内也加强了数据的采集和应用。

积极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能源计量的深度融合,以政府、企业、居民、电网等不同用户使用需求为中心,以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具备的大规模多元化接入和高频数据采集能力为依托,为1700余万用电客户提供高质量、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智慧计量”精益化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1年,“贵州电能量数据在线监测平台的应用与服务”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评选的10个“2020年度全国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是全国电力系统唯一一家。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现代供电服务体系的建设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宽广,“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的南方电网品牌形象也越来越彰显。

数字管理新升级 平台数据大共享

用数据工作、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深入到了贵州电网公司企业管理的各层级、各方面。

“现在我们每天只需要在现场通过手机实时记录下工作完成情况和相关数据就可以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完成工作后,还要回办公室一个个的录入电脑。”凯里雷山供电局西江供电所的龙顺明对现在的工作变化感受很深。

改变源于2020年贵州电网公司打造的供电所“单兵作战武器”——“工作台+现场工具”。

在此之前,供电所员工的手机里要安装移动计量、停电管理、快速复电等14个甚至更多的移动应用APP,不仅繁琐复杂、占用手机内存,而且不能互相触发。由此也带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任务增加、员工使用意愿不强等问题。

为了切实提高供电所员工服务客户的工作效率,也为了减轻一线负担,贵州电网公司以基层诉求为导向,以供电所高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客户诉求为目标,开发了“数字化管控工具”,以数据为核心,通过系统后台、工具中台、业务前台的应用,实现全业务、全领域“一套数据、多方应用”,进而实现了员工便捷的操作、快速的抢修复电……

而在省、市、县、供电所各个层面,贵州电网公司也以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运行管控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e+4”数字化战略运行管控模式,推动数字化运营与决策。

“e+4”数字化战略运行管控模式具体来说,“e”就是构建省地两级的战略运行管控平台、县级供电运营指挥平台和供电所“工作台+现场工具”为协同的数字化、立体化信息平台;“4”就是融合标杆管理、计划预算、运营监控、考核评价四个管理元素,实现数字化战略运行管控。

通过“e”平台,省、地两级单位应用战略运行管控平台“管总”,进行指标监控预警和统计分析;县区级单位应用县级供电运营指挥平台“管用”,开展指标监控、因素分解、问题解析、任务分解、工单派发;供电所应用“工作台+现场工具”“管做”,进行工单处理和任务管控。

“‘e’平台的穿透式监控,使我们实现了省、地、县、所的运营管控全贯通。”贵州电网公司计划与财务部总经理高军说。

“e+4”数字化战略运行管控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贵州电网公司各层级单位的一流指数的显著提升。2021年的一流指数比2020年提升了2.79分;全面消除了国内平均水平以下地市局单位;99家县区局中,88个县区局一流评价指数均有所提升。

数字产业新探索 数据价值大释放

今年8月18日,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专区”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线。该电力大数据专区由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和贵州电网公司共同建立,产品体系包含4大类28个产品及1个特色服务,同时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数据需求场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数据正式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被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并以此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通过与电网公司达成的数据共享合作,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到政务平台数据合作之中,从而打破政企数据之间的壁垒,促进了政企数据融合,为未来政府与企业间数据共享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云上贵州集团公司龙洁对电力数据支撑数字政府建设作用十分认可。

截至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完成“电力大数据”入驻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VIP厅,成为入驻展示中心的首家能源企业。圆满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贵州)建设,实现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完成多项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有力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同时与贵州省大数据局、省能源局紧密合作,完成“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应用在“南网在线”正式发布,贵州成为西部首个实现快捷办电功能全省覆盖的省份。与贵州省工信厅共建工业用电量监测大数据应用,精准监测贵州省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有力支撑工业用电稳定保障。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业务规模达到35.7亿元……

而在享受数据开放共享所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也将成为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的关键。

“数字经济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关键在于开放和共享,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贵州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朱州说,飞速发展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实现数字电网本质安全为目标,以人力资源业务域为试点,贵州电网公司从“以系统为中心”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构建了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方法,并获得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周年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优秀实践案例一等奖。

举旗定向,纲举目张。到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全面建成数字电网,实现生产、管理、经营数字化。贵州电网公司也将充分借助国发【2022】2号文件的“东风”,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努力打造南方电网区域“数字桥头堡”。 (张祁、陈举)

产业的说说(说说我与数字产业)3

9月27日-28日,由钛媒体与ITValue共同主办的2022全球数字价值峰会深圳站在深圳星河·领创天下举行。此次峰会以“复苏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数据”议题,在数字化经济大潮下,从数据驱动业务转型、数据交易、数据营销、产融结合、供应链创新等多个维度,探讨“数据掘金”的新突破口。

在大会第二日的圆桌讨论中,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ITValue发起理事刘湘明对话华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总经理贾宏松,以及深圳数据交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冠,一起探讨数据作为资产,如何产生价值?

华润集团2021年11月底成立了华润数科。华润数科作为华润集团重点培育的数字科技业务单元,是华润集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者与数字产业化核心平台。在此之前华润数科是服务于华润集团内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团队。

谈及到内部数据工作,贾宏松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要素就是整个数据治理长周期的资金投入。这应该是目前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同时,她还表示,全面提升业务数智化水平是华润集团十四五期间的七大战略举措之一,内部的数据策略遵循两个方针。

一是“以用促治,场景驱动”。希望业务单元等各级主体,首先要把数据用起来,要有落地场景,能赋能业务,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质量、对数据治理的诉求自然发生。

二是“夯基治数,上云入行”。“上云”是指所有的系统数据需要上到内部华润云平台,“入行”是指数据银行,让数据成为资产。华润集团参照了深圳市发布的数据交易政策,制定了内部对数据治理的管理办法。在华润集团内部,“上云入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有数据,到数据治理可用,再到发挥数据价值,这是三步走策略。

王冠从数据交易所的角度来看,认为数据确权相关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数据交易涉及到多方市场参与主体,如何去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最重要的是明确权益分配机制,所以数据确权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数据确权相关的立法尽快完善。

以深圳数据交易所为例,目前已引入全国348家交易主体参与市场,其中数据商74家,数据提供方85家,数据需求方189家。数据交易市场供需不太平衡,供给方相对较少,需求方较多,同时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数据商的数量也不丰富,深圳数据交易前几年的工作重点都不是提高交易额,而是培育市场生态。

此外深数交也在帮助企业治理数据资产。“我们现在接触到大部分的企业,目前的数据流和业务流还没有完全拆分,企业把数据和IT放在一起管理,没有意识到数据其实和IT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所以我们在推动一些企业进行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时,先推动他们对数据价值的理解,让他们把数据流、业务流、技术流跟信息流拆分,最后才能做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和变现的事情。”王冠表示。

以下为现场实录,经钛媒体编辑:

刘湘明:第一个问题,我想请问几位嘉宾,你们觉得在现在需要挖掘数据的价值,还有哪些悬而未决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贾宏松:华润集团2021年11月底成立了华润数科,在此之前华润数科是服务于华润集团内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团队。从我们的切身的体会来讲,做内部数据的工作,非常重要的制约要素就是整个数据治理长周期的资金投入,这应该是目前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华润集团做数据工作在央企里面算走在前面的。我们从2010年左右年开始做主数据,包括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梳理,但即使到今天,我们自己觉得在数据层面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王冠:数据交易所和企业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我们认为数据确权相关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数据交易涉及到多方市场参与主体,如何去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最重要的是明确权益分配机制,所以数据确权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数据确权相关的立法尽快完善。

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目前深圳数据交易市场无论是在交易额,还是在交易活跃度上,已经领跑全国。目前已引入全国348家交易参与主体,其中数据商74家,数据提供方85家,数据需求方189家。大家可以看到供需有一点不太平衡,供给方相对比较少,需求方又很多,同时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数据商的数量也不丰富。深圳数据交易前几年的工作重点都不是提高交易额,而是培育市场生态,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能参与到市场里来,才能真正把整个市场的活跃度提升上去。

我们关注国家法规对数据交易所在数据交易市场里的功能和定位。据我所知,深圳市的数据交易相关管理办法正在编制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将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保证数据合规流转。同时,我们了解到,今年中央也出台了中央企业数据合规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央企国企都要设立首席合规官。因为数据应用与流转涉及到诸多合规的问题,所以希望通过法规尽快地明确数据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及其职能,包括数据交易平台等行业基础设施需要承载的功能和定位。

刘湘明:王总,请教您一个问题,数交所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比较神秘的,如果一家企业想参与到数据交易,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参与交易呢?

王冠:我们现在正在打造一个高效、可信、安全的新型数据交易信息化平台,这个交易平台将于不久后正式上线。我们了解到,很多数据交易场所目前都是在内网和专网运行的,没有公开面向市场上所有的机构,所以首先第一步应该是到数据交易所去注册会员,你得有一个市场参与身份,类似于用户名和登录密码才可以参与市场交易。但市场还是有相当的准入门槛,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到数据交易市场中来。

从合规维度来说,首先我们比较关注公司本身的资质,包括注册资本金、法人结构治理是否合理等,另外企业本身有没有诚信或者合规问题,包括之前有没有失信被执行、被行政处罚的情况,这些都是会重点观察的。同时还有社会评价,比如说舆情,是否有特别明显的负面新闻,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公司的治理结构不稳定,会影响参与数据交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我们会更关注公司本身的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安全能力这些国家已经在出台相应的标准,例如工信部目前在推的DCMM数据相关治理规范。我们了解到,工商银行、南方电网在DCMM的评级等级非常高,我们在和南方电网共同建立数据交易专区,把电力数据应用到征信和金融风控的场景,这是前期做的一些探索。

后续随着国家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地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会明确数据交易市场参与者的角色,是数据提供方还是数据需求方,还是数据商、基础设施提供方,当中每个角色的要求都不一样。

在数据商培育方面,我们更关注其数据治理能力,以及给数据产品增值的能力;而第三方服务机构,我们更关注他们在细分领域比如法律、合规、数据合规审计、数据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能力;像基础设施提供方,我们更关注股东背景和服务能力,比如说他的存储能力、机房情况以及地理位置等。我们对每一方的考察维度都不一样,指标也不一样,对于数据提供方和数商来说,目前是要求最高的,因为要求其本身有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相关的数据来源要有明确的授权,而数据确权本身就是行业最大的难题之一。

我刚刚也提到了目前深圳数据交易市场入场交易的主体里,数据提供方相对比较少,也是因为对于他们数据管理和获取数据授权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刘湘明:如果要确定数据提供方的资质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王冠:一个月左右,我们以后会对来源看得比较重,因为涉及到很多法律合规的问题,包括安全性问题,对卖方的审核就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数据买方也会有一些安全、数据使用、能力评估,不会严格要求他要证明自己为什么买,但还是有要求的,毕竟市场还在培育初期,一开始如果门槛很低,什么样的机构都可以参与,很容易把市场做乱,我们一开始是希望把头部机构拉进来,后续再慢慢培育市场、孵化市场,然后再降低门槛。

刘湘明:贾总您刚刚提到了非常实际的问题,资金投入的问题,这个问题能不能再展开讲讲,到底有多难?

贾宏松:我们是消费方以及数据提供方。对于华润集团来讲,我们在战略定位和在数据上的投入都非常高,华润集团在十四五期间智数化战略的“五化”之一就是数据要素化。

华润集团整体的业态从消费端到生产端都存在。我们内部想做一个数据交易的小市场。华润集团2010年前后开始做数据,至今有近10年的历史了。在实操过程中,我们想获取下属上市主体的数据也本身面临着一些风险和问题。

从企业内部单一主体来看,我们内部的策略是两大点:

一是“以用促治,场景驱动”。希望业务单元等各级主体,首先要把数据用起来,要有落地场景,能赋能业务,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质量、对数据治理的诉求自然发生。

二是“夯基治数,上云入行”。“上云”是指所有的系统数据需要上到内部华润云平台,“入行”是指数据银行,让数据成为资产。华润集团参照了深圳市发布的数据交易政策,制定了内部对数据治理的管理办法。在华润集团内部,“上云入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有数据,到数据治理可用,再到发挥数据价值,这是三步走策略。

基于三步走的策略,华润集团在数据层面上未来五年内聚焦主要目标是,希望这个数据平台的基础工作覆盖到华润集团近2000家实体企业。

对于多元化集团而言,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管理能力的发挥,我个人感受比单一的产业集团难度大很多。由于业务单元的水平不同,我们在集团内部做了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也就是把所有集团在数据层面上的成熟度、水平做了一次评价。整个集团是属于稳健级的数据治理水平,实际上很多业务单元水平跟整个集团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如何把数据的质量治理抓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数据交易?华润数科旗下子公司华润网络,专门做会员体系的打通。华润网络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华润集团下属所有产业2C端的会员数据打通,会员积分能够自由交易。这是属于数据交易的细分场景。

华润集团的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在大消费、大健康领域,华润集团拥有丰富的2C端会员。2C端会员是华润体系的重要资产。毫无疑问,会员资产的打通是最能够带来直接收益的数据应用场景。

华润集团在进行集团数字化战略讨论时,认为会员是集团在数据上非常重要的发力点,所以早在2016年专门成立了华润网络,目前是华润数科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做2C端会员的打通。

目前,华润集团内部约1亿多的会员基本都进入了华润通会员体系。通过会员体系的打通,激活了消费品的会员活跃度。例如,太平洋的咖啡是华润的品牌之一,会员在太平洋咖啡消费所产生的积分可以与华润万象城、华润万家的积分进行互换。华润集团对会员数据的确权和定价也进行了场景探索。消费者花了几百元购买了消费品,这个消费行为所产生的积分可不可以去太平洋买咖啡进行积分兑换?是否可以在万象城消费停车的时候用积分抵用。其实,会员积分流通,本质上就是后台财务的结算逻辑问题。这个打通工作也花了非常长的时间周期,目前我们也还在继续探索中,从自己内部的角度,用一个小小的试点来做数据的探索。

刘湘明:昨天下午营销论坛也是我主持的,很有意思,昨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关于私域流量的未来,原来是公域流量,钟摆一直往私域流量摆,私域流量的终级状态,钟摆不可能转圈摆,可能还会摆回来,我在想整个会员积分打通的逻辑,我觉得背后是重新把私域流量再打通一遍,再激活一次,有一点像缩小版的公域流量。现在您觉得效果怎么样?

贾宏松:我们在行业里做私域流量运营是比较好的,华润集团在数字化领域,在央企里排名前列,我们曾经接待过很多地方性国有企业相关的同事,来华润集团学习。

就我了解,在私域流量领域对会员的积分打通,华润网络做得非常不错。会员积分不仅可以消费集团内部的产品,也可以消费集团外部的产品。

换言之,华润网络的积分商城里有独立的商城,会员除了可以在华润内部可以使用,还可以在其他商业领域里进行使用。所以,会员积分的打通已经形成了小的消费品私域流量的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吃的苦流的泪大家很少能看到,能看到的只是运营的成果。

钛媒体万宁总的分享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CEO抱怨说IT没干好,因为IT没挖掘出业务价值。IT说我没钱又没人,我又不懂业务,我怎么能把这个事情干好?

我个人是学业务出身的,但对于做IT这一行,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IT对于业务而言,现在是“战略助手和业务伙伴”关系。未来,我觉得IT这个事情本身不仅仅是IT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IT团队的事情,而是战略层面的事情,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能力、新引擎。

华润集团十四五规划,七大战略举措之一是全面提升业务数智化水平,赋能业务转型升级,原因就是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CIO的事情,而是从上到下整个集团战略的问题。当把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层面的时候,大家面对同一个目标的时候,更多讨论就聚焦在如何把数字化转型这个事情做好。只有在文化认知上有提升和转变,才有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

刘湘明:我特别想了解一下在数交所达成交易最多的场景是什么?大家会因为什么场景去买数据?

王冠:最多的应用场景还是金融,金融里有几个主要场景,营销、风控和投研,金融场景的交易量占了整体交易额将近50%。本身金融业在各个行业里数字化的程度就比较靠前。刚刚您问什么样的机构可以卖数据,像这样具备一定的数据治理能力,前期已经把数据作为资产来看待,并且基于数据流已经形成流程化的内部管理机制,他才能考虑数据价值变现这件事情。

我们现在接触到大部分的企业数据流和业务流还没有完全拆分,他把数据和IT放在一起管理没有意识到数据其实和IT是完全不同的个逻辑,所以我们在推动一些企业进行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时,先推动他们对数据价值的理解,让他把数据流、业务流、技术流跟信息流拆分,最后才能做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和变现的事情。

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调研,数据交易所通常把自己定位成交易平台,而我们更往前走了一步,深数交正在推动与产业园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建数据合规工作站,工作站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和咨询,帮助他们理解怎么把数据流从信息流里拆出来,所以现在有这么一类渠道,把数据合规工作站作为我们的业务服务触角往前伸,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数据的分级分类工作,比如我们会把数据商分为生态、认证、战略。生态级作为生态基础,与交易所共同培育数据市场生态繁荣,而认证级与交易所合作共赢,一起探索数据产品价值如何提升,还有战略级将突出其标杆引领作用,与交易所共同带动数据市场快速发展。

在数据产品方面,如果单笔交易金额比较少,但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且交易比较频繁,我们就把它作为流量型产品。我们还有价值型和示范型数据产品,如果在某些行业里具备可以复制、可以拓展、可以复用的特质,又能够把产品的经验应用于其他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把它作为一个价值型产品来看待。如果是一些在公益、民生、环保等重点领域具有战略价值的示范型数据产品,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类高频的数据交易场景打造行业数据空间。数据空间也是欧盟一直在做的数据流通解决方案,我们现在也非常关注数据空间在中国的落地情况。但因为它是欧盟的标准,所以我们也想把这个标准变成中国自己的标准。因此深数交和华为、数鑫成立了国际数据空间创新实验室,推进数据空间相关技术和场景的本土化。我们也在找一些重点行业进行场景实验,看能不能结合数据空间的解决方案方案,比如说工业、医疗,他们都会涉及到数据流通,但对数据的传输安全性要求很高。

这就要提到隐私计算技术,这是一种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技术手段。同时数据空间解决了可控可追溯的问题,多种技术手段共同往前走,看哪种方式真的能够落地解决问题,但目前整体的数据交易市场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已经从2015年发展到现在,数据流通方式已经从1.0到3.0,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市场还不成熟的问题。

企业还没有把数据作为一种资产看待,没有真正意识到数据的价值,虽然工作很忙,但我们还是要出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因为市场仍待进一步培育和引导,要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数据的价值,通过这些方式来寻找数据交易典型场景,同时把可以促进数据流通的技术应用到这些场景中,帮助数据交易更好地达成,包括数据提供方、需求方的价值定位,数据产品和数据商的分级分类,还有开源社区和数据合规工作站的打造,都是从各个维度来帮助数据更好地流通,现在我们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

昨天下午我去了深圳的文交所交流,大家知道目前中宣部在推文化强国的项目,今年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放在了深圳文交所,是全国唯一一个文化大数据的交易平台,他们没有竞争对手,连第二第三都没有。文交所十几年前刚刚成立,最高峰时期全国有四百家文化交易场所。现在,深圳文交所被中宣部选定成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场所,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通过证监会验收的文化产权交易场所,是因为它连续七年盈利,运营情况良好。他们发展了十年,现在才能为我们勾勒出文化交易市场到底该怎么发展的轮廓。

前期他们也做了大量市场培育工作,包括推动国家、地方层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文化大数据的基因库、文化大数据的标本库、文化大数据的专网。目前他们正在推动文化大数据贸易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海外部署相应的数据流通节点。相比他们来说,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我觉得五年到十年以后,这个市场才可以真正成形,目前只能基于前期的一些实践探索分享一些经验。

刘湘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能变成资产,这意味着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可以躺赢,我想请两位真正参与了数据交易的人,你们觉得这样的场景有多大可能会实现?另外你们觉得如果能实现需要多长时间?

贾宏松: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一定会实现,因为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底层的交易定价问题从技术层面上已经解决了,现在更多是应用层面上的阻碍,包括思想意识、立法上、场景上的。但是,具体的时间周期不好估量。

从我们的切身感受和经验来说,一个场景在以往用小十年的时间,但我相信未来会加速。国家的导向、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支持有利于缩短周期。目前,很多先进的研究单位提出了数据编织、数据AI应用这些新技术。

因为我们现在是属于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我相信五至十年将有个人的场景覆盖到每个人。

王冠:这个问题特别好,我们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和贾总的意见差不多,我们都认为这个事情肯定会实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随着所有人的努力和投入,同时国家对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视,数据交易市场肯定会加速发展。

您刚刚提到能不能躺着让数据打工赚钱,这是肯定的。我们交易所的营业时间是7×24小时,而其他的交易所都有开市时间,收盘以后要盘点结算,周末可能还要系统维护,但我们和技术团队讨论完,大家认为可能不需要做收盘的时间点,随时随地数据都会被调用,而且有可能随着以后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加速,效率会更加提升,白天通过人力去调取数据,晚上人工智能调取数据,这个事情将会彻底实现。

关于数字资产变现的问题,我们现在鼓励企业数据提取为资产时,尽可能寻找合适的场景,将数据做成高频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包括其实数据交易所希望交易的主要标的也是高频标准化的产品,这个产品一旦标准化以后,投入数据治理上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因为产品一旦形成可以无限复用

随着数据供给侧的问题被解决,比如说数据在更新的频率、更新的时间、传输的方式不同,可能会有一些形态上的变化。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在交易所也能够打造一些高频标准化的数据使用场景,能够时时刻刻提供交易和服务,这是我们目前的规划。

根据国外的实践来说,数据钱包是根据个人信息可携带权进行的科技金融创新,当你把数据所有权的收益放进一个钱包,你把个人的信息提供给其他人使用,每用一次都要给你付费,这个钱可能就通过某些渠道直接到了你的数据钱包里,所以你真的可以躺着参与数据要素流通的价值分配,而且不单是企业,个人也可以。

我们主要从合规发展和探索市场的角度出发,目前的参与主体还是以企业为主。未来个人就可以作为数据的提供者或者使用者、购买者,都是有可能的,包括数据商,他也有可能是个人,只要这个人有想法和能力,数据交易所提供中央厨房,把不同种类的菜都切好,甚至准备好调料和餐具,他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一口锅,把菜放在一起炒好拿去卖,这是我们希望数据交易所最终能达成的社会效益。

刘湘明:我们的数据现在已经被大规模地无偿使用,将来在这种特别典型的个人场景下,我们有没有可能收钱呢?比如向头条、淘宝收钱。

王冠:我已经在国外看到了应用落地的可能性。深圳有一个特别好的基础设施,就是鹏城云脑,它解决了很多数据算力的问题,鹏城云脑的算力是非常强的。从我们和鹏城实验室的领导沟通来看,他们希望让算力像电力一样随时可用,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支撑算力进入每一笔交易,但这肯定不是单一的技术应用,而是多技术的融合发展。

包括一直提到的区块链,数据交易和流通诸多环节必须要可追溯,所以要上链,做成智能合约的形式,多种技术都在逐渐走向成熟,我们离那一天已经不远了。从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现在所有技术成熟的时间越来越短,很多技术从诞生到成熟就是五到十年的时间,如果把所有支撑数据交易的技术参照该曲线来做量化评估,可能数据资产变现的事情还会继续加速。我们觉得这个事绝对有可能,另外深圳绝对有潜力、有能力为全国打造先行示范的标杆

贾宏松:我谈一点感受,刚刚刘总也问得很直接,我们个人有没有可能有钱包收这个钱,数据交易这个领域,刚刚有一张图讲得非常好,有一个政策的爆发期,市场的热度,接下来就有一个冷静期,再往下,我理解还有一个真正要和社会、经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期,个人能收到这笔费用还有一定的周期。

但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机构可以实现,比如也有基金公司,银行也会有理财产品,这是B2B交易过程中,中间有一个B端拓展到C端产生数据利润分配的阶段,这种方式在未来更容易真正让数据对个人产生收益。

我理解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会有B2B2C的环节,最后到B2C的环节实现,因为从消费领域的发展来讲也可以感受到,原来只能在商场买东西,后来可以在网上买,后来个人和个人可以交易,我个人感受未来在数据交易层面应该也有类似的路径可以模仿或者追寻,然后把整个进程缩短。

我理解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会有B2B2C的环节,最后到B2C的环节实现,因为从消费领域的发展来讲也可以感受到,原来只能在商场买东西,后来可以在网上买,后来个人和个人可以交易,我个人感受未来在数据交易层面应该也有类似的路径可以模仿或者追寻,然后把整个进程缩短。

刘湘明:好的,谢谢几位嘉宾,谢谢各位嘉宾精彩的分享!这么复杂的话题,讲得这么透彻,谢谢!上午的议程到这里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