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岩茶诗词说说(岩茶说说句子)

2022-10-11 02:19 作者:小陈茶事 围观:

关于足火版《武夷岩茶十二金钗》的十二种风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陈茶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岩茶诗词说说(岩茶说说句子)1

本文是头条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小陈茶事

写在前面的话:

等待了三个月,小陈茶事经典组合——足火版的《岩茶十二金钗》终于上线了。

这一次,仿佛有半个世纪那么久。

上一次组合岩茶十二金钗,是去年夏天,福州最热的季节。静坐着不动也能出一身汗的苦夏。

那一晚,妈妈在车库里陪我到10点半,终于熬不住困意去睡了。

村姑陈关上门,点上无味电蚊香,继续喝,继续评,继续分享。

直到11点58分,文章终于发出来了。

从那之后,小陈茶事的岩茶单品们便如雨后春笋一般不停上线。而最早上线的《岩茶十二金钗》,仿佛它们的大师姐,成为经典,护佑着下面的弟妹们。直到春节过后,潮湿袭来,为了保证品质,走轻火路线的《岩茶十二金钗》下线。

几个月之后,加焙过一遍火的足火版《岩茶十二金钗》再次上线。

这一次,村姑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找茶,审茶。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半小时,仍在试茶。

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最适合大众口味的入门级岩茶产品。比如水仙,传统香型是兰花香,这次就想给大家找一款最标准的兰香,要有盖香,水香和底香。

比如肉桂,桂皮香现在很多人不做了,都改做各种稀奇古怪,迎合市场的果香,花香。但村姑陈执意要找一款最有品种特色的桂皮香。

......

个中曲折,不一而足。

最初做小陈茶事,是因为喜欢文字,也是因为喜欢茶。

现在做小陈茶事,是因为你们喜欢看文章,还有你们喜欢喝好茶。

有时候很累,真的想请假一天,跟自己说,没事啦,再精确的仪表也会有停摆的一刻,我少写一天,也不会影响大家的。

结果疯玩到8点,心里的负罪感越来越强,扔下一帮正在闹腾的闺蜜,飞回家就开电脑。

写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依赖。春节的时候,仍然坚持一天一篇,有一天坐在闺蜜的店里,边喝边写,居然灵思如泉,半小时就交稿。

不停有人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东西写?你不会枯竭吗?

会!南极冰川都会消融,何况小女子村姑陈?

但是请大家放心,我会努力,坚持,尽量让这个枯竭的日子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

亦不停有同行加我,男女老少都有,上来就说,我想跟你学习写公众号卖茶。你为什么做得那么好?你有什么秘诀吗?

这话好像在问一位老寿星,你活到这么老,身体还十分康健,有什么秘诀吗?通常老寿星的回答一定会让人失望,因为那总是最简朴的几个字:保持心情乐观,坚持运动,少吃肉。

听到答案的人总是失望,心里想,呀,你肯定不想我也跟你活得一样久,才这么敷衍我!

其实真相总是最简单的,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那就是真相。

关于小陈茶事为何能做到今天在业内的影响力,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来问,今天就借这个机会统一回复大家:村姑陈真的没有秘诀,世界上是没有天梯的。如果要说有秘诀,那就是挂在我们小学的时候班级墙壁上的那几个句子:

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2、成功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3、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第三句很眼生以不对?是了,第三句是我的座佑铭。

当年看到张瑞敏先生挂在办公室墙上的八个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感而发,于是也写下了八个字做为自己的座佑铭。

当然村姑陈这八个字,与堂堂海尔集团掌门人的八字真言,如云泥之别,高下分明。

但是这八个字的含义,我的偶象韦小宝一定是懂得的。

真心的想告诉所有想学习小陈茶事的同行们,如果你们也可以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每天学习到深夜,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玩乐,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上医院,没有时间伤春怨秋。

每天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准备喝茶。电脑24小时不关机,隔三岔五开车往茶山跑,茶学典籍大堆大堆抱回家。兴趣点从天文地理历史军事娱乐八卦,到婚恋情感法律市井民生烹饪,样样都懂一点,那么,您会做得比小陈茶事更好!

上述文字发自肺腑,真诚希望茶界能多一些优质的原创文章,少一些偷懒抄袭,让茶圈越来越繁荣,让茶友们喝到更多的好茶!

遍阅古书,最喜欢的三个句子,送给列位看官:

1、士为知己者死。

2、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3、虽千万人吾往矣!

时间有限,下面抓紧介绍足火版《岩茶十二金钗》的十二位佳丽们!

岩茶十二金钗

瑞香,这名字仿佛自清朝走来的名妓,梅香,瑞香,寒香,玉珠....光念叨着名字就满口生香。

瑞香是福建省农科所培育的新树种,不算是武夷山的家生子儿。

但是这新品种一面世,就凭借它独特的香型,俘获了大批岩茶发烧友的味蕾。

瑞香香气清新,一泡茶中含有兰香,桂香,栀子香,含笑,水仙等各种香气。香氛丰富而丰沛,娇俏动人。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村姑陈跟黄观音是老朋友了。一直对它的猛烈香气念念不忘。

这一次,有一位岩茶界的先锋派茶师,把一直以花香面目全场的黄观音,做出了水果的香型。

这是岩茶制作方法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只有年轻人或者内心依然年轻的中年人,才有这样的胆色,抛弃传统,创造新意。

这泡黄观音,按香型属于果香,但果香之外,又夹带着它原来的品种香——花香。

果香里又包括柚子、芒果、凤梨、柑橘等颜色鲜艳夺目的热带水果的香气。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村姑陈作为黄观音的老朋友,喝到4泡仍然喝不出它是黄观音。

这种化妆的功力,非同一般。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作为四大名丛之一的半天妖,本身的品种香就很令人期待了。

近年来,小品种茶越来越少人种,也越少人制,能喝到一泡,已是极大的缘分。

这泡半天妖,村姑陈用了“妖”字,是想形容它的香气,如聊斋里的狐仙一般娇媚,手指头一勾就把良家妇男的魂魄给勾去了。

妖而媚,却香气正,是木香的醇厚韵致。

干茶条索细而窄,紧实,黑褐色,甘醇爽口,汤水清甜。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铁罗汉是村姑陈极喜欢的一款茶,它位列四大名丛之一,也是不虚此名。

铁罗汉有极强的药用功效,能发汗去寒,光听名字便可知它是一味佛茶。

干茶的条索中等长度,花香竹韵,外刚内柔,有木头的清冽香气。

汤水甜润,山场极好。

火再退一段时间,口感更好。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这是村姑陈固执寻找到的一款坚持水仙品种香的茶。

通常大家喜欢把水仙做成醇厚的,汤水稠滑的,但香气内敛的。可是外省的朋友喝不惯这种口感。

所以要找一款香的,汤水不必那么醇厚的,但兰香韵味十足的。

最好兰香既在盖上,又在水中,还在叶底里。

这泡水仙汤水清新,回甘清甜,兰香蜜韵,汤醇水香,幽兰在舌。

建议再放半个月,火再退一些,口感会更好。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佛手一向被人称作雪梨。

因为它的香气,清甜似饱满多汁的雪梨香。

但村姑陈仍然喜欢唤它佛手,因为它叶片大似佛掌,有点“翻不出五指山”的感觉。

是啊,一旦喜欢上岩茶,便是翻不出它的五指山了。

佛手香气清新,蜜香动人,汤水清新甜美,有雪梨的甜香,还有甘蔗的蜜汁香韵。

推荐指数:*****

岩茶十二金钗

一直有人说,石乳是石头的香气。

听的人一头雾水,石头还有香气?神了吧!难道为了学习喝武夷岩茶,还得训练一个能闻百香的鼻子?

就算鼻子能闻百香,它也闻不出石头的香气啊。因为石头哪里会有气味?

自然是有的。

石乳的香气,是清冽的木香,这种香气,会让你想起久旱逢甘雨的田地,空山里的一场新雨,夏天荷叶上那一颗晶莹的水珠,以及一寸山河一雨血的远征军,在热带雨林里艰难推进。

石头的香气是什么,就是中华民族的骨气!

岩茶十二金钗

这并非母树大红袍的产物,是拼配的。

市面上的大红袍,基本属于拼配,但能拼出接受母树口感的,极少。因为母树的茶,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喝过?

所以,茶师们制作的大红袍,一定是自己想象中的大红袍的口感和香气。

大红袍应该是什么口感呢?

请你闭上眼,想象。

在武夷山的核心区域,正岩的正岩,种着5棵名叫"大红袍"的茶树。因为治病救人,被披上了红色的官服,是人对树的崇敬和神化。

这是一棵代表武夷岩茶精神的树。

所以,武夷核心茶叶产区的精神内核,就是茶师们制作大红袍的宗旨:中正,平和,端凝,母仪天下。

岩茶十二金钗

近年来武夷肉桂名满天下。

除了那几个坑涧,其它地方也种满了肉桂。

但是正宗的桂皮香的肉桂,现在极少能喝到了。因为繁殖,因为物种进化。也因为工艺在进步。

这一款肉桂,建议退一下火再喝。

这样才能喝到纯正的足火岩茶肉桂的香气。

辛锐的桂皮香。

(未完待续)


岩茶诗词说说(岩茶说说句子)2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爱喝武夷岩茶的朋友常常有这样的疑惑:岩茶做成后什么时候喝最好?它最长能存放多久?

其实,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我们先来读一首古诗:

雨前虽好但嫌新,

火气未除莫接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

家家卖弄隔年陈。

——(明)周亮工《闽茶曲》

这首诗只有28字,内容却很丰富:一是,说明当时的武夷茶就已经是“以陈为贵”了;二是,诗的前两句又为我们道出了喝陈茶的缘由。

▲正岩老枞水仙

为何岩茶不鼓励新喝?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叫“焙火”。传统的岩茶火功高,焙好后立即饮用的话,火气未除会有燥感,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这样滋味会更醇和。

随着火气的渐渐退去,武夷岩茶本质的各种芬芳物质就显露出来,此时的茶叶芳香四溢、柔顺甘甜,甚至会感觉完全是另外一泡茶了,这也是岩茶不像绿茶那样追求喝新茶的缘由之一。

业内普遍认为,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品质稳定,还可以长时间存放,尤其是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陈放以后,口味会变得更加醇和丰富。制茶的人家还常常以拥有陈年茶为荣。

陈年岩茶除了口感极好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例如它具有具有暖胃祛寒、消食减肥,明目安神、活血通络等功效。古人云:“陈年岩茶贵似金。”武夷山当地农家也常将陈茶岩茶存在家中作为药用,以备不时之需。

哪些岩茶适合长期存放?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武夷岩茶都适合长时间陈放呢?答案是否定的。陈年岩茶虽好,但用以陈放的岩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是传统工艺制作的茶

即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传统工序标准去做,特别是焙火要焙透焙足。因为经过焙火(低温久烘)后,能起到提高香气、熟化香气并巩固茶叶品质的作用,这样的茶耐储存不易变味。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院长李远华教授介绍说,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岩茶采用轻发酵轻焙火工艺,也被称为“清香型岩茶”,虽然香气很好,但存放时间久了会出现“返青”的现象,原有的香气变成青涩的陈味,因此不宜久存。

而传统的浓香型茶则相反,发酵重,火功足,往往要存放一年后方可饮用,存放久了反而将香气沉淀。

2、品质较好的茶才有存放价值

品质好的茶内涵丰富,口感厚重,经过存放会更醇和,层次感强;而差的茶本身香气滋味就淡薄,甚至粗杂,随着时间推移,并不能完全改变它粗杂的本质。所以品质差的茶即使存放年头再久也意义不大。

3、需要正确的存储方式

陈年岩茶存储方式相当讲究。首先要挑选优质的精制茶密封储藏。武夷岩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顺明老师,去年就曾告诉小懂:初制工艺的茶经过两次焙火,含水率大约为12%,因而此时的毛茶是不适合收藏的,也不适合长期储存。只有再焙火一次,要达到国家的出口标准7%的含水率,并且经过分筛、复拣等,才算完成精制。

在武夷山,一般从第二年起,要根据存储的情况进行复焙,例如每两三年复焙一次,甚至有年年复焙的。目的是去除其水分及表面的杂味。十几二十年后不复焙火,在阴凉、物通风、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下密封保存即可。

如果有条件,每次焙火后最好用内膜两层的木箱装箱以蜡封口,再放入米仓内储存。如果在北方较干燥的地方存放,则完全可以不复焙(密封得当的情况下),这样存放的陈年岩茶会更有韵味。

岩茶如何存放?

市场上销售的小袋包装武夷岩茶,一般茶的重量都在7~8克,大多采用塑料袋包装;每次喝茶取一小包即可,看似很方便,但这不是存储武夷岩茶的好方法。

武夷岩茶最好用锡箔袋或有锡箔层的牛皮纸包装袋,量也不宜过多,100克左右为宜;将茶尽量挤紧压实,放入木质、铁质、锡质的容器内储藏。

▲锡纸袋存放岩茶

存放武夷岩茶选择避光、防潮、不通风和无异味的地方为好。如将武夷岩茶放在抽屉中,存取都比较方便;但要注意的是,人造板的橱柜,时时刻刻都在释放有害物质,就不大适合武夷岩茶的存放。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李远华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岩茶诗词说说(岩茶说说句子)3

助读资料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茶经》全书共7 000多字,其篇幅并不大,共分3卷10节。

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

二之具,谈有关采制茶叶的用具;

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

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

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

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

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

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绘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的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几乎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

名句赏析

茶之源

1.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duō) 之。

译文: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这一句说明了茶是起源于四川一带,有的是矮小的灌木类,也有高大的乔木类。

2.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

译文:它被称作茶,又被称作槚(本为楸木),又叫蔎(香草),又叫 茗(茶树的嫩芽),又名荈(茶的老叶 )。

这句里说了几个平时用来代以指茶的字,这个很有用啊。

3.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译文: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这句就充分说明了为了武夷岩茶为什么那么好。

4.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译文: 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叶要在向阳的地方生长的才好,要紫色如笋般的嫩芽.以前我喝过一些茶总感喝完之后肚子涨涨的,看来是背阴的地方生长的了。

5.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

译文: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

这句说的是人参,人参的效用与产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别迷恋市面上的人参,特别是人工种植的.... 其实茶也一样,不同产地就算茶树一样,出来的茶叶也不同,所以龙井一定要杭州的,毛峰一定要黄山区域的。

茶之造

6. 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译文:肥壮如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

7.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译文: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这句还把制造唐朝时茶饼方面也大致说了。

茶之煮

8.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译文: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这种水流动不急),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喝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几处溪流汇合,停蓄于山谷的水,水虽澄清,但不流动。从热天到霜降前,也许有龙潜伏其中,水质污染有毒,要喝时应先挖开缺口,把污秽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来,然后饮用。江河的水,到离人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从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这里很详细的说明了水的选取,所谓水为茶母,水的重要不言而喻.并不是泉水就是好水,还要有所选取哦。

9.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已上 ,水老,不可食也。

译文: 水煮沸了,有像鱼目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锅的边缘有泡连珠般的往上冒,称作'二沸'。水波翻腾,称作'三沸'。再继续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饮用了。

这就是著名的三沸了,一沸如鱼目,二沸如连珠,三沸如鼓浪。

10.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

译文:'沫饽'就是茶汤的'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这句里解释了沫和饽的区别。

11.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

译文:茶的性质'俭',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道就淡薄。就像一满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觉得差些了,何况水加多了呢!

12.其色缃也,其馨也.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译文:茶汤的颜色浅黄,香气四溢。味道甜的是'荈',不甜的而苦的是'槚';入口时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馀甘的是'茶'。

茶之饮

13.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juān)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译文:为了解渴,则要喝水;为了兴奋而消愁解闷,则要喝酒;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则要喝茶。

14.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 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译文: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记载而为大家所知道。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喝茶。 这一句历数了各代的爱茶人士,当然是唐以前的。

15.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译文: 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

一、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出自《茶经·一之源》。茶的质量是有差别的,甚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这和人参的情况相似。

二、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

出自《茶经·六之饮》。称得上是珍美馨香的茶,最好的是一炉只出三碗,其次是五碗。

三、茶之为用,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出自《茶经·一之源》。茶能饮用,因为它属寒性物质,饮茶,对品行端正、节俭有德的最合适。

四、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出自《茶经·一之源》。种茶的土壤,上等的茶树长在风化石碎烂的土壤上,中等的茶树长在砾壤土上,下等的茶树长在黄泥土上。

五、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出自《茶经·三之造》。壮硕如同竹笋一样的茶叶,生长在碎烂的土壤中,当长到四五寸的时候,就像那刚刚长出嫩芽的薇、蕨,在凌晨的时候,便可以去采摘它。

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出自《茶经·一之源》。所谓的茶,是南方的一种优良的草木职务。有的茶树有一尺、两次,甚至几十尺之高。

七、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出自《茶经·一之源》。茶树就如同皋芦一样,茶叶就如同栀子一样,茶花就如同蔷薇一样,茶树的种子就如同棕榈子一样,茶的蒂就如同丁香的蒂一样,茶树的根就像胡桃树的根一样。

八、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出自《茶经·一之源》。如果在生病头脑发热、胸闷口渴,头痛,眼涩,四肢无力,关节疼痛,这时候喝上四五口茶水,就如同喝上进了醍醐、甘露一样。

九、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出自《茶经·六之饮》。制作茶有九种难处分别是:制作,辨别,器物,火力,水质,烘烤过程,加工捣碎,蒸煮和饮品。

十、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出自《茶经·六之饮》。有的人在茶中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煮的时间长了,将茶水扬起起来变清,或者有的人将煮好后的茶水去掉上面的一层沫,这样留下的茶水,就相当于水沟中的沸水一样,可是人们却往往这样去做。

现代名人论茶

每一片茶叶的浮沉,都是一种缘定,不空不昧。

一个人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茶之为物,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林语堂

一个人平日里散淡恬静,与世无争,轻声细语,拈花微笑,就可以说是有“吃茶的心境”了。在冬天,在雪朝,风风雨雨,能吃上一杯红茶,我想,是有福的。红茶之色,如丹枫趵梦痕。红茶的味道,对我而言,像是往事的味道。----车前子

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杨绛

夕阳西下,晚风徐来,捧着手中的茶,茶虽粗,却有野香,水不佳,但系山泉。顿时间,我也把眼前的纷扰、混乱、喧嚣、嘈杂的一切,置之脑后,在归林的鸦噪声中,竟生出“天凉好个秋”的快感。茶这个东西,使人清心、沉静、安详、通悟。----李国文

对于耽饮者,品茶,有助于缅念过去遥瞻未来,有助于独自浸溺于创造构思中,也有助于萌发友朋间隽言妙语之谈兴。----艾煊

爱茶的理由,是和“爱佳人”一样。享乐自己,也装点自己。----阿英

如果身无事牵,邀之一二知友,在茶馆里泡了一壶清茶,安闲地坐他几个钟头,随意啜茗谈天,也是悠然尘外的一种行乐法子。----吴秋山

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喧埂畔还有人奉茶。----梁实秋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断不可少。----周作人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鲁迅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烟酒虽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们都是男性的----粗莽、热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气。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激,淡淡的相依,是女性的。----老舍

古人写茶名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6.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7.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皎然《饮茶歌送郑容》

8.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9.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韦应物《喜园中茶生》

10.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歌》

11.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白居易《琴茶》

12.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白居易《食后》

1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14.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15.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6.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元稹《茶》

17.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18.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曾巩《尝新茶》

19.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20.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苏轼《汲江煎茶》

21.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苏轼《试院煎茶》

2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23.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题禅院》

24.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崔珏《美人尝茶行》

25.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

26.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郑遨《茶诗》

27.香于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

——王禹偁《龙凤茶》

28.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林逋《烹北苑茶有怀》

29.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30.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黄庭坚《品令.咏茶》

3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lěi)《寒夜》

3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3.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朱熹《茶灶》

34.一枪茶,一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马钰《长思仙.茶》

35.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

——洪希文《煮土茶歌》

36.雨前虽好但嫌新, 火气难除莫近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 家家卖弄隔年陈。

——周亮工《闽茶曲十首》

37.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38.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

——郑燮《满庭芳.赠郭方仪》

39.无事偶来成独坐,落花风度煮茶声。

——戴永植《德未暮斋即景》

40.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曹雪芹《秋夜即事》

41.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曹雪芹《冬夜即事》

42.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曹雪芹

43.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

——醉月山人

44.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45.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郑板桥《七言诗》

知识拓展

有关茶叶的小知识

1.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为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2. 茶马互市

据考察历史,“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806—820年,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用于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还以少量的茶去交换多数的战马,这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