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灵感说说(设计师的灵感说说)

2022-08-12 05:11 作者:父母圈 围观:

灵感,说说写作那些事儿,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父母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灵感说说(设计师的灵感说说)1

原创 文/晓斐

对艺术类相关行业或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灵感”。记得第一次听到灵感这个词,是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位扮演画家的人那里听到的。记得当时剧中演绎的是,这位画家好像是再也画不出优秀的作品,非常颓废的坐在一堆撕碎的画纸里颓废的吼叫。

在歇斯底里的吼叫中声泪俱下的说自己没有了灵感。从剧中场景和人物的艺术渲染中深深的记住了这个词“灵感”。那时候觉得这个叫灵感的东西好厉害,没有了它,画家好像失去了魂魄,丢失了创造力。

随着自己慢慢的长大,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和接触到有关灵感的人和事。也开始对灵感这个东西有了深入的了解。当然,也会形成了自己理解这个词的思想和内涵。

很多人会觉得灵感是一个突然发生的,没有什么征兆的,意外冲击或感官,心灵在某种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奇妙的,但很有创意的某种想法,某个点子或某种认识。而这种看似突然闪现的想法,点子,认识会带给个体,亢奋,喜悦,高认知的超常体验。

比如,上面说到的那位画家。他说的灵感只要来源于他爱着的一个女孩,当这个女孩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无法再创造出让人有感触,甚至震撼的作品。他给所有人的感觉和解释就是:因为那个女孩的离开让他丧失了所有创作的灵感。

相信大家在其他艺术领域或者是生活状态中,也会旁听或接触过类似的故事和经历。更多的会发生在艺术领域的范围类,似乎成为了艺术界的一个定势。创作需要灵感,只是每一位艺术家灵感被刺激的源头不同罢了。

这个叫做灵感的东西,我在持续写作三年多日日夜夜里也算是领教了。并且在这1626天的日子里,我也越来越了解或者说对灵感这个东西有了较之以往完全不同的理解。

开始坚持的第一年,每每提笔可以才思泉涌的时候,我的感觉特别好。似乎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给到我思路和要表达的内容,我称其为“灵感”。这种感觉建立在周围的环境,所处的人事物,一切的发生都以正向,积极,阳光,愉悦,舒适的感受被身体的感知器官体验。内在美好的感受刺激脑细胞的舞蹈,营造出如音律般的脑神经回路,于是创作力噌噌噌往上冲。

再后来持续的第二年里,从一大早睁开眼睛看到的人,正在做的事都开始模式化的进入脑子里,自动形成有一些想法想要表达的欲望和念头。只是如果你没有当时那一刻把它记录下来,到了晚上任凭你怎么回忆,都无法再忆起那个想要表达的观念,和旁佐这个观念的思路。

甚至即使你记录下来那个观点,后来也不一定能记起后面你当时想要阐述它的一系列的内容。一直想,就是无法想到当时的那个感觉。那个时候深深的明白为什么很多作家,闭门不出坚持创作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那份感觉没啦,就如同闪电在大脑里一闪而过,你没有抓住它,它就稍纵即逝。

那个时候感觉灵感这个东西太飘渺,错过了就找不回来。也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写的文章,到后面已经记不起写的是什么,只有当你回看时才能找到当时的感觉。即使是这样,那些你写过的字,句子,段落,都会在无形中形成一道思维的网络,在你的大脑需要时随时下载成为你输出的语言或思想。

到了第三年后至今,在每一天的写作里又开始重新定义“灵感”。因为你开始可以把每一天的经历中遇见的人和事,用你想要表达的观点把他们串联起来。或者你随时可以从跟你交往,沟通,互动的每一个地方着手,将对话中唤起的想法和感受,将互动中带来的视听嗅味触的五觉,瞬间融入想要表达的通道,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激发灵感的表达。

原来,灵感可以是在持续投入的思维网络里,相互触碰而生发的智慧。它可以是“灵光一现”,也可以是“熠熠发光”;可以是“稍纵即逝”也可以是“源远流长”。

灵感的生发源自于对生命的热爱,短暂的光芒只是它呈现的一种模样。它还有无尽的潜力,等着我们在思维的网络里下载、收藏。它是带着灵性的生命之光!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删除或联系撤回。感谢,感谢,再感谢!)

灵感说说(设计师的灵感说说)2

设计即性格,也是设计师的价值观。

文章来源:设计疯人院
ID:madider
作者;来来
编辑:卝生

对国内家具设计早前的了解

多是那些不理朝政的

有钱有闲的设计师干的事

至少那时的院校里

很少有家具设计这个专业

而那些大厂的设计

多是去海外展会上拍拍照搞定的

这些年好像情况好太多了

国内不少品牌趟出一条原创路

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回报

有套不起眼的系列家具

两次拿下了最近的红点至尊奖

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位

明渡设计创始人 梁晨

2016年在德国汉堡创建明渡设计

可以给大家说说的

就从大学毕业时候开始吧

当时喝了一碗最流行的鸡汤

“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

哪来的世界观?”

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我得出去见见世面

于是穿着T恤从沈阳出发

去了4个国家 ,50座城市

一个背着包人走了185天

半年后,穿着羽绒服回家

世界是观过了

世界观还是没有

….

当时刚毕业

对设计的感知只限于课堂

和课后的作业

这一路上

我也没想到会对自己的今后

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影响

如今有时自己空了

再回想

这段旅程走过不同的地方

看过些匪夷所思的事

和形形色色的人

生活有太多样,太多可能性了

没有“标准答案”

面对如今手上的设计也是如此

很难用“好与坏”、“美与丑”去定义

做的越多

你甚至都无力去定义什么是“美”

能存留下的命题就是

设计就是探索可能性

看,生活总是对你不着痕迹的修整着

当时觉得没什么

不管你敏不敏锐

你总是被动的被侵染

这段旅程告一段落

还是要回归到正轨

以设计的能力

去养活自己,讨生活

工作了两年后

重复的内容

让自己没办法安心于工作

自己又想去看世界了

上学的时候

知道德国是当代设计的发源地

虽然当时只知道包豪斯

后来发现德国统一日

是跟我同年同月同日

最关键的是不要学费

那就去那看看吧

等到自己要离开的时候

觉得我上了三堂课

这些是我之前在国内没有的:

第一堂课,学会了问“为什么?”

我上学的第一堂课

就拿着一堆边桌的草图去找教授

想让他快看看我的杰作

但他第一句话就是 “你为什么设计它?”

我愣了一下说,“我觉得这个挺好看的

金属跟玻璃结合

我感觉挺有意思的”

他反问我

“你看下这个窗框

也是金属和玻璃结合的

你觉得它有意思吗?

世界上有几万个不同的边桌

你这个是在造型、结构、材料运用

还是设计理论上有创新吗?

如果没有,为什么要做这个呢?”

我没有回答上来

第一堂课

让我知道了

“我觉得这个挺好看的

我感觉挺有意思的”

是构不成一个创新设计的根基的

要更深入地去问

“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

这个命题

甚至到现在一直停留在脑海里

质问我的每一个想法和答案

“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

“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

第二堂课

学会了“要理性,要精准!”

在一个陶瓷设计的项目中

我跟陶瓷师傅说

这个盘子厚度大概是“一指宽 ”

她不假思索的问了一句

“是你的手指宽,还是我的?”

当时,我蒙圈了

后来,在工作中与工厂对接

如果设计师的CAD图纸

没有精准到螺丝是M6还是M8

这个细节工厂一定会发邮件再次确认

如果出现“大概,差不多”的情况

是没人会把你当成一个职业设计师的

做设计要理性,要精准!

第三堂课

学会了“做工具”

我当时花了2年的时间

系统地学习了木工、金工、细金工、塑料成型

从手工到机器操作都很熟练

在一次项目提案的时候

我用几乎全手工的方法

打造了一个“炫酷”的椅子

当我还在为自己的“工艺品”感觉良好的时候

另一位设计师

拿出个奇怪的工具

和一个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椅子

原来他设计的核心是自己设计的工具

以及这个工具可快速批量生产的椅子

之前我觉得

如果现有的机器制造不出一个东西

那就是制造不出了,除非手工

那堂课才让我恍然大悟

原来一个新的产品

如果现有的机器无法让它量产

那就用现有的机器

去创造一个新的机器或工具去完成它

这个过程就是设计

如江河的交汇,

如流淌的状态,

“淌椅”名源于此。

源于经典的圈椅,

整体造型是运用计算机生成双曲面,

并通过8轴CNC铣床全机械化加工完成而成,

尝试用现代工艺重现传统经典

说到最近两年拿奖的丝瓜系列

设计的初衷

是因为我是个东北人

当时在德国没买到搓澡巾

后来发现丝瓜也可以

其实选用这个材料是很偶然的

当时就觉得它的纹理很漂亮,很温暖

就自己在工作室里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用不同的工艺,与不同的材料结合

甚至还把丝瓜磨成粉了

就差泡中药口服了

在丝瓜系列1.0的时候

偶然尝试把丝瓜与不起眼的多层板结合

竟然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

可以运用在家具设计中

在丝瓜系列2.0的时候

是由平面二维转化到了立体三维

将丝瓜直接用作支撑结构

在通过参数化的算法结合3D打印技术

让产品的其他部分

通过丝瓜的结构和纹理“生长”而成

让科技和设计追随于自然

这个系列我会继续研究的

也期待丝瓜系列3.0会变成什么样子

它就是“丝瓜系列1.0”,

选材于天然材料丝瓜,

其纹理细腻,手感温暖。

触摸凳子表面的平滑纹理,

使人内心流淌温馨暖意。

此外,它是可拆卸结构,

便于运输与组装。

也许是最不起眼的家具单品,

但却充分诠释着“小而美”。

我喜欢的设计

外表看起来会比较安静

追求的创新

只放生在必要的元素之内

避免多余

单纯谈论产品的视觉部分

像是谈论一个人的发型或者衣服

也许只是一个外壳而已

当然也不能太邋遢

至少尺寸,比例,配色是舒服的

所以我认为

一个作品除了外观

如果在结构,材料,制造工艺上

有更大的突破

也许是更有“意义”的设计

“丝瓜系列2.0”设计核心是将原始的自然材料与现代的数字化成型技术相结合。

3D打印部分从外部造型到内部结构以及表面的镂空,

均是用计算机参数化的算法沿着丝瓜的结构与纹理“生长”而成。

这两年

因为疫情我们都经历了很多

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激发了我们对于新环境与新事物的探索

我们更关注于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自然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我们希望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可能

而设计就是我们探索每一种可能的方法

“We tend to appreciate nature and seldom think about living with nature.”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Oscar Wilde

无论技术和人工智能如何发展

人和科技都应该更多地向自然学习

与其说“自然”是无法被科技所取代的

不如让“自然”成为科技的老师

让科技追随于自然

这是一款宠物包,

其设计灵感来自于折纸,

使用一块毡和几个按钮,

便可将一张平面的毛毡转换为立体的造型与独特的使用功能。

半封闭式的设计,

可以让宠物掩身其中,

也可以随时与主人互动。

此外,它还可以变身为一个容纳大量宠物旅行袋,

可以卷起收纳,

方便清洁与收纳。

其实设计即性格

也是设计师的价值观

我更谋求那些视觉之外的设计和创新

追寻那些可激发创新的根源

而非创新的结果

这些才会让“答案”有更多不一样

灵感说说(设计师的灵感说说)3


使我受益无比的语录。精选13条,都是精华。送给你。

语录来源: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原研哉等

1

"美" ,应该就像日落那样:在你被吸引的时候,它消失了。

你喜欢的美就是逃离你,离你最远的东西。

2

所谓的设计工作,绝对不是精致的。

而是好奇心和喜悦,源源不绝的思想、意识所孕育出来的。

3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和荒谬。我把这种愤怒的能量投入到创作中。我每天都会生气,每天晚上都会努力工作。

这是我现在最起码能做的事情。

4

生意和创意并无区别,好的系列并不意味着卖得好,一家公司的生意得有创意、创新和变革,需要支持创意渗透到每一部分。

这是一个脆弱的平衡。

5

一瞬间的满足感,使我担心无法迸发出下一个创意。我总是需要保持这种饥饿感。

只要我继续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得继续努力。

6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7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8

在‘制造’的世界里---做衣服也是一样,最需要‘饥饿精神’。要有一个憧憬和向往的对象,否则是无法前进的。

这是现代年轻人最缺乏的东西。

9

我经常对年轻的学生说,关上你的电脑。

如果想看某种东西,那就走过去,走到那个东西前面,用鼻子闻它的气味,用手触摸它,这样你才能明白这个东西是多么美妙。

10

现在是电脑时代,只要一点击,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看见,但其实只是看到而已,就以为自己了解了。

因此,会有一种‘憧憬的丧失’,也就是说:花几天、几周、几个月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没人这么去做了。

11

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

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或许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

只有能够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

12

再设计,其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遭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再进一步捕捉到新鲜感进行再设计,更是一种创造。

13

现阶段,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词来决定设计师的上限,我觉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格局”,因为格局在一个阶段内是固定的,或者变化不大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勇敢”,你敢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就能往前走。

你敢做那个决定,就已经走了一大步。

THE END - 用心去做的,永远不会浪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