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红岩纪念馆观后感600字)

2022-08-12 05:09 作者:光明网 围观:

重庆:弘扬“红岩精神”,彰显时代价值,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红岩纪念馆观后感600字)1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

编者按: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网络主题宣传活动7月16日启动。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光明网联合浙江、河南、重庆、江西、深圳等地网信办共同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提供理论支持。将推出系列沙画、短视频、专家解读文章、图文报道等,挖掘和弘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红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的内涵,彰显“中国精神”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提及红岩精神,很多人想到的是《红岩》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而实际上,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脉。它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在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周勇看来,红岩精神的本质是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是中国共产党人普遍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党的路线紧密相连。而《红岩》小说描写的英雄群体,是红岩精神的继承者、传承者。

红岩精神包含着当年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环境所表现出的坚守与智慧,在新时代,红岩精神同样也为共产党人积极应对挑战、坚守品格提供重要精神动力。7月20日,记者前往重庆,亲身感受这座具有深厚红色基因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如何将红岩精神融入发展与进步之中。

串点成线,传承红岩精神

精神的弘扬与传承,离不开对精神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传播。为进一步保护红岩革命历史文化遗址、研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弘扬红岩精神、传播革命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2007年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挂牌成立。红岩联线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代管)及其所属革命遗址54处,包括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曾家岩50号(周公馆)等。可以说,红岩联线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有效、统一的管理,串点成线,打造传承红岩精神的链条。

这个链条的立足点便是“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教育基地”的两大定位。为做到这一点,红岩联线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进行文物征集保护,在不断努力下,红岩联线现已拥有馆藏104037件/套,其中文物7416 件/套;修缮20余处文物遗址;实施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物库房改造及实验室建设工程。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参观。至今已经完成了客乘车站台、停车场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170余个;实施环境整治项目90余个,绿化改造700余亩;新建、改造停车场17000平方米。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包括扎实开展“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专项活动;打造智慧景区,建成3D画廊、7D互动影院;推行网上实名预约免费参观等。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据介绍,红岩联线各大景区2018年接待游客超过一千万人次,占到了2018年重庆各大博物馆接待游客总数的近1/3。同时,良好的体验也受到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走访过程中,不少游客都表示,通过参观展览的精心策划安排,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与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这个精神链条也在向社会延伸,红岩联线积极承担社会宣传教育责任,开展红岩文化“三送五进”等特色社教活动;组建红岩故事宣讲团,开展巡讲巡展巡演等等,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目前志愿者达1699人。

不屈不挠,大力推进大通道体系建设

重庆地处内陆地区,距离沿海港口一千多公里,与沿海城市相比,开放发展原本不具有优势。然而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下,重庆人民不屈不挠,大力推进大通道体系建设,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区位特点,依托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优势,基本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和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东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渝甬”铁海联运班列。据介绍,重庆80%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长江水道运输。通过长江水道,重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并通过上海、宁波等港口与全球市场联通。2018年1月,“渝甬”(重庆—宁波)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有效补充东向沿江通道运力。截至2019年6月底,“渝甬”铁海联运累计开行186班。

西向——开展中欧班列(重庆)建设。2011年1月28日,首趟渝新欧班列开行,开创了我国中欧班列开行的先河。时至今日,中欧班列(重庆)的货源种类及大客户呈多样化。从单一的电子智能终端产品,发展到服务社会更广大的生产和贸易企业,货源拓展到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产品、咖啡豆、工艺工业用品和日用品。同时,重庆打破国际铁路不能运邮的先例,推进国际邮包去程运输实现常态化,率先实现国际铁路运邮双向互通,成为全国首个铁路国际邮包的集散分拨中心。

南向——加强“陆海新通道”建设,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以广西北部湾港口作为国际陆海联通的重要交汇点,并以相关西部省区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为重要节点、沿海沿边口岸为通道门户,通过铁路、水运、公路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形成纵贯西北西南、联通我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地区)的陆海通道主轴,实现与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衔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构建联通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

北向——建设渝满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班列从重庆铁路口岸出发,由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经俄罗斯进入中东欧,截至2018年底累计开行881班。

航空——建设航线网络体系。随着重庆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的打造,重庆的国际货运航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介绍,截至目前,在重庆执飞国际及地区全货运航班的航空公司10家,开通全货运航班25班/周。2018年重庆国际货邮吞吐量14.7万吨。国际全货运航线数量、国际全货运航空公司家数、国际货邮吞吐量三项指标已连续多年西部第一、中西部第二。

(光明网记者李澍、武鹏飞采访整理)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红岩纪念馆观后感600字)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展出的不同版本的《红岩》。 安源摄(影像中国)

白公馆、渣滓洞,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们身陷囹圄,仍与穷途末路的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一本小说《红岩》,将这个残酷又伟大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开来。这本出版于1961年的长篇小说,发行量早已超过1000万册。

“《红岩》之所以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正因为书中的人物、故事和精神均来源于真实的历史。”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说,“重庆解放28天后,在敌人大屠杀时从白公馆越狱脱险的罗广斌不顾身体的伤痛,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两万多字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1950年1月中旬,从渣滓洞逃生的刘德彬和罗广斌汇编了《蒋美特务重庆大屠杀之血录》,罗广斌写了《血染白公馆》,刘德彬写了《火烧渣滓洞》。曾被捕囚禁于渣滓洞的杨益言参与了校对文稿。

一次,罗广斌与刘德彬谈天,不知不觉间就说到往事。“下川东被捕20多个党员,如今只剩下我一个。我终身都无法忘记老彭、江姐……”刘德彬回忆起牺牲的战友。“江姐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她的儿子彭云寄养在蒋一苇家中时,陈然经常去看他……”罗广斌接着刘德彬的话茬儿。说着说着,他们又叫来了杨益言。“咱们自己来写点东西,你俩觉得怎么样?”罗广斌说。刘德彬总是忘不了往日的战友,他早就有写作的冲动。杨益言也极力赞同。

三人就到罗家碰头,利用下班时间在一起讨论,整理资料,常常通宵达旦地加班。到1956年秋时,材料已经差不多了,可以集中时间动笔写作了,可找写作的地方很困难。罗广斌将情况向市委汇报后,市委非常支持,给他们找了房子,还批准了半年的创作假,让他们脱产创作。

三人共同讨论确定了作品的主题、人物、材料的详略,然后,根据各自经历分工写作。罗广斌写《挺进报》《小萝卜头》,刘德彬写《江竹筠》《云雾山》《春节联欢》,杨益言写《饮水斗争》。

年底,这本暂定名为《禁锢的世界》的50万字初稿完成。1957年2月19日,《江竹筠》《云雾山》《小萝卜头》等篇目在《重庆团讯》第三期上开始连载。同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江姐在狱中》。1958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专门刊载革命回忆录丛书《红旗飘飘》,又发表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这些作品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发极大的反响,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为精益求精,罗广斌、杨益言对全文又进行了多次修改,不再参与写作的刘德彬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素材。经过多次修改后,中国青年出版社通知可以正式出版了。罗广斌立即向重庆市委汇报并请示:书名怎么定?

“对此,重庆市委常委会专门进行了讨论。当时的市委书记任白戈提出:这本书不仅是反映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的狱中斗争,而且是国统区地下党工作的缩影,牺牲的革命烈士是在当年南方局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书名可以考虑用八路军、南方局所在的地名‘红岩’,这是对一段革命历史的体现。”王浩说。

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小说《红岩》后,多地都出现排队买《红岩》的景象。小说还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在全世界发行。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相继问世。快板书、京韵大鼓等各剧种,诗歌、散文、版画等艺术形式,都利用红岩资源进行过二度创作。

“21世纪以来,红岩精神内涵也不断拓展。《红岩》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的极大关联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王浩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5日 06 版)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红岩纪念馆观后感600字)3

来源:重庆日报网

黔江区实验小学,学生在“小萝卜头”活动室观看“小萝卜头”资料展。(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游人参观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

(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如何让红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绽放夺目光彩

■打造红岩革命文物精品展览,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助推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

■保护好红岩革命文物旧址和馆藏革命文物,让文物“延年益寿”;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用数字技术为文物本体“复原”

■实施红岩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整体打造“红色三岩”文化旅游品牌

■用活红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建成红岩党性教育基地

“参观红岩村,是为了满足8岁女儿的心愿。”10月1日,正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的云阳市民龙良海说,“这次我开车5个小时,带女儿来到她心心念念的地方参观展览,感受红岩精神。”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中,一件件珍贵历史照片、重要历史文物、大型历史油画,以及充满科技范儿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

除了打造精品展览,重庆还通过保护利用红岩革命文物、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等多种方式,助推红岩精神世代传承。红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的生命力,绽放夺目光彩。

红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

“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5月10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毛泽东办公室迎来一位老人。他在办公桌前,将毛泽东同志艰苦朴素的生活娓娓道来。这位老人名叫吴连登,曾任毛泽东同志秘书。

吴连登对重庆日报记者说,他上世纪90年代参观过红岩村,和2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红岩村自然环境更优美了,文物建筑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他很欣慰。

一处处旧址讲述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一件件文物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我们加强本体保护,完成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等35栋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综合实施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保存了红岩革命文物旧址的真实历史风貌。”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

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好历史的见证。

在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中,复原陈列展览展出了30余件实物和200余张图片,借助互动体验、场景还原等,让观众走近红岩英烈崇高的精神世界。在修缮这处见证历史的“国保”建筑时,工作人员以“绣花针”功夫做细活儿,让建筑以更加健康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还加强智慧保护,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4期,建成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保护专项档案库,用数字技术为文物本体“复原”,提高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红岩革命旧址全景漫游。

除了革命文物旧址,馆藏革命文物也得到很好保护。10月20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藏纸质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中国文物学会等组织评选的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据悉,该馆馆藏文物8302件(套),纸质和纺织品文物占到90%以上,文物修复专家们接力守护,让文物“延年益寿”。

打造“红色三岩”文旅品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小小志愿者石雨鑫,今天我来为您讲述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故事……”10月6日,国庆假期接近尾声,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小小志愿者为游客免费讲解,获得一致赞誉。

如今,游客来渝旅游,钟爱红色旅游景点,但是如何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呢?

朱军说,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正着力实施红岩景区品质提升工程,依托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等为主的红色景点,全力打造红岩文化公园,整体打造“红色三岩”文化旅游品牌。红岩文化公园首期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入口及周边环境改造、红岩干部学院改造等,如今已基本建设完成。

“我们还建成了红梅、荷花、海棠等五大主题花园,打造‘红岩最美小道’,吸引游客走进红岩,体验重庆都市红色精品旅游,并在舒心舒适的旅行中了解红岩历史、感受红岩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朱军说。

游客除了观看革命文物旧址和展览、观赏优美自然风光之外,还能上一堂党课和研学课程。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用活红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建成红岩党性教育基地,推出了“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场深情祭扫、参观一个专题展览、聆听一堂专题党课、观看一场专题演出、重走一段红岩小路、抒写一段学习感悟”的“七个一”特色课程。该基地入选中组部、中央国家机关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名录,2015年9月基地开班至2020年12月,专题培训全国各地培训班7414个、党员8.7万人次。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所辖红色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旅游魅力,2018年至2020年接待观众2390万人次,其中2019年接待观众1150万人次。

生动传承红岩精神

运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发展的正能量。

朱军介绍,近年来,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用活用好红岩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让烈士回家、让“小萝卜头”进校园、寻找红岩发声人、红岩故事100讲等红岩品牌宣教活动。

其中,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由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讲、诵、展、演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红岩革命故事。去年9月21日首演至今年9月底,已在高校、社区、企业、机关、军营等场所演出371场。

“没想到,这一别70年了,一别竟成永别。”展演舞台上,白发苍苍的李清缓缓走向舞台,伸出颤抖的双手,抚摸妻子张露萍烈士雕像时,深情感慨道。他眼中噙满泪水,台下观众泪眼婆娑。

这位老者是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导演白双全扮演的。除了担纲导演,他还在展演中扮演了八路军老班长、刘国鋕烈士的哥哥刘国錤等角色。他说:“我们都热爱红岩,用真情实感演绎红岩革命故事,希望让观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一场场展演,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观看展演时,我多次流下眼泪。”展演在四川大学举行时,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感慨道,这堂特色思政课让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

除了系列宣教活动之外,系列文艺作品也助推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背景下,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庆总站联合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红岩家书——寻访烈士绝笔后人”联合行动,制作了纪录片《红岩家书》,出版了图书《红岩家书》。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如何更好阐释弘扬红岩精神,让红色记忆历久弥新,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思考与探索。”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副主任黎余说,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期待红岩精神更加广泛而深入地传承,激励全党同志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