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劳动的故事简短有哪些

2022-11-07 12:24 作者:劳动报 围观:

设计“云上”时装周,服务外贸转型升级,守护产品质量生命线……5位全纺劳模的奋斗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劳动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劳动的故事简短有哪些1

摘要:本期上海市全国纺织工业劳模先进风采展,为您讲述吕晓磊、陆育明、何巍、沈钟宇5位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

他们有的扎根上海时装周,为上海时尚之都建设添砖加瓦;有的奔走在产品质量管控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的面对公司全新转型,带领团队奋力提升订单数量;有的作为园区大主管,将服务精神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上;有的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征服客户,努力成为“优质供货商”……

近期,上海市6个集体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19位个人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本期“上海市全国纺织工业劳模先进风采展”, 讲述5位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展示纺织工业“排头兵”的风采。

带领上海时装周华丽转型

吕晓磊

上海国际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怀揣着对时装周的热爱与使命感,吕晓磊带领团队通过打造时尚生态圈、集聚时尚资源、多维度新品首发、助推本土设计师品牌孵化,不断提升上海时装周平台贸易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时装周之一。充分发挥上海时尚资源集聚优势,打造多元合作、跨界发展的时尚引领力,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孵化平台。

今年疫情影响下,她和团队开创“云上时装周”全新模式,探索“云上秀、云T台、云逛街、云购物”等形式,为国内乃至国际线上服装新品发布打通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团队先后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吕晓磊个人获得2016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产品质量的坚定“守护者”

陆育明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陆育明在涤纶短纤维新材料领域研发和生产工艺优化调整的岗位上,奋斗了近30年。他始终奔走在公司生产一线,严把产品质量管控关。曾先后参与多项市重大项目和市重点工程的建设,担任“十一五”国家中空科技支持计划重点项目“超柔软易染PARSTER短纤维”生产技术负责人。获得授权专利13项,认定7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诸多荣誉,被评为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优秀工程师和上海工匠。

他积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深入进行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优化,积极介入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开发,为公司快速发展尽心尽责。

勇于开拓新业务的“转型标兵”

何巍

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何巍带领的部门主要从事自营服装订单出口业务。2014年公司在柬埔寨开设针织生产基地,面对从零开始的转型,他带领团队毅然全力投入到开拓(东方祥和)柬埔寨工厂自营FOB订单的工作中,积极发展公司转型业务,取得显著成绩。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带领团队和所有客户保持联系,紧盯手中订单,积极应对面料、成衣工厂等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让出口产品金额同比增长125%。

工作中,他充满热情和开拓精神,竭尽全力开拓新市场。部门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共完成出口7518万美元,主营业务收入7.12亿元,实现利润2522万元,增幅较大。团队获得东方国际集团转型发展标杆、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园区的大管家和坚实后盾

沈钟宇

上海星海时尚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汇智·万宝园区党支部书记、经理

作为7.2万平方米园区的主管,沈钟宇带领团队积极开拓各种招租渠道,竭尽所能为租户提供如注册咨询、纠纷协调、安全知识培训、各类楼宇公益活动等各项增值服务,营造温馨的办公环境。2020年上半年,她率领团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免租政策施行的情况下仍然出色完成经济考核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影响下的损失。

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为优化楼宇营商环境,更全面地服务客户,她配合街道在园区打造“新华街道营商服务中心”,汇集如一网通办、税务自助服务等在内的各类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园区服务效能。

服务外贸转型升级的多面手

奚华

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

奚华在服装和外贸领域默默耕耘近30年,对梭织类服装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服装出口的供应链建设都颇有心得,是新联纺公司自营出口业务中的一面旗帜。

她按照快时尚品牌客户的要求,形成稳定成熟的供应链。通过对大量的供应商实地考察,从了解产品、工人、加工成本着手,不断进行筛选,满足客户从普通到高端的各种产品订单。服装生产细节多,还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她身体力行,沉到生产第一线,在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OEM向ODM转型过程中,奚华又走到供应链前端,引进设计师,为客户提供自主设计方案,提升产品开发能力,以更多增值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在5年里出口创汇翻了8倍,被客户视为“优质供应商”。

关于劳动的故事简短有哪些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库尔勒中泰纺织下属纱线厂生产车间。 刘 猛摄

图为工作中的周华建。 库尔勒中泰纺织党政办提供

“周工,汽轮机开不起来了。”

“什么状况?”

“转速上下摆动,稳不住。”

“检查调速器。”

拆下调速器,拿千分尺测量。果然,调速器的间隙大了。

“还是周工有办法!”——周工,名叫周华建,是新疆库尔勒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动力中心的工程师。

这位90后年轻人,二十六岁就成为钳工技师,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二十七岁已是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

周华建的老家,在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协和村。1992年出生的他,自小勤快懂事,知道体恤父母。初中毕业后,周华建想尽早减轻父母的负担,便选择进入技校学习技术。

2014年9月,渴望学习更多技术的周华建正式入职,成为一名设备维修工。他本以为凭借一年多的实习经验,能够马上在工作岗位上大展身手。可师傅却把他带到了车床前,干起了最基础的车床工,每天给他一些废弃的铁板,带他练习制作简单的零部件。勤快好学的周华建很快就掌握了车床的操作要领。一年后,他就能制作出设备常用的一些零部件了。

一次,师傅安排他制作一个泵轴的轴承位。他照着图纸,很快就制作完成。拿千分尺测量,分毫不差。不料过了几天,维修人员来领取泵轴,一量,轴承位尺寸竟然小了。“当时测量明明刚好,现在尺寸为啥变小了呢?”周华建百思不得其解。他跑去问师傅,师傅一语道破:“你现在测量的是冷却后的数据。”周华建恍然大悟:没有把温度的因素考虑进去。

报废了材料,还影响了维修和生产,师傅严厉地批评了周华建。周华建这才理解师傅带他从基础练起的良苦用心,也深深记住了师傅经常告诫的一句话:胆要大,心要细。

从这以后,周华建对自己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拿到制作图纸后,每一步都要做到细之又细,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每一项工作都要完美完成,让最挑剔的人也找不出半点瑕疵来。”

一晃,两年过去了。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周华建,操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天,师傅告诉他:“公司想通过参加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培养一批钳工。大家认准你是一棵‘好苗子’。”

“钳工?”周华建疑惑地问。

“对,钳工。”师傅点点头。

“我是车工,怎么能参加钳工比赛?”

“比赛还有三四个月,从现在开始练习钳工技术。”

“这……能来得及吗?”周华建心里没有底。

“来得及。能不能获奖不重要,贵在参与,好好练吧!”师傅为他鼓劲打气。

就这样,周华建从车工转为了钳工。

艺多不压身!其实,周华建早就想学钳工技术,但之前只能靠自己摸索。现在有了专业的师傅指导,又有了参加技能大赛的目标,周华建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下班后,同事们都回家了,他只身来到维修室里,训练钳工的锉配技术。放下锉刀,拿起锯弓;放下锯弓,又开始钻孔、测量、装配……一遍又一遍。手掌心磨起的血泡,也是起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变成了厚厚的老茧。一段时间下来,周华建的身体也消瘦了一圈。

有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父母见了心疼不已:“要不换个工作?”

“不换,换啥子嘛!既然学了,就要坚持下去,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行。再说,没有苦,哪有甜啊!”周华建憔悴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情。

周华建通过了公司内部的层层选拔,成为代表公司参赛的六名选手之一。很快,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开赛的日子也到来了。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周华建心里紧张、焦虑,比赛前一天晚上,竟然失眠了。但来到赛场,他凝神静气,专注于竞赛项目,把失眠的疲惫抛在了九霄云外。颁奖时,周华建又惊又喜地听到广播里传出自己的名字——钳工赛项的第三名!虽然未能夺冠,但也让他激动不已。

获奖的兴奋感消退后,周华建在心中复盘比赛。他从其他选手娴熟的锉配技术中,感受到了差距。“尺寸精准、工艺精湛,速度还更快……钳工技术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我可不能掉链子!”在回来的火车上,周华建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如何精进技艺。

回到岗位,在工作之余,他找来与竞赛相同的课题,每天晚上把自己关在维修室里,八遍、十遍、一百遍……反复练习,日复一日。双手越来越粗糙了,手腕肿得像面包,心却变得细腻了很多。他觉得,打磨配件的过程,就是在打磨自己的内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8年7月,在第八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周华建荣获了钳工赛项一等奖。同年11月,他又代表新疆参加了在山东举行的第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周华建以实力证明了自己,从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近两百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钳工赛项二等奖的佳绩。

动力中心是公司的“心脏”。载誉归来没多久,公司领导“点将”,把周华建调到了动力中心。

刚到这里,恰逢汽轮机检修。此时的周华建已是钳工技师,但隔行如隔山,面对这些庞然大物,他一时不知道从何下手。怎么办?

学!他又一头扎进了车间,从头开始学起动力设备的维修知识。车间内,震耳欲聋的噪声,混杂着油脂味、铁锈味的湿热空气,让他有些不适应,还没怎么干活,汗水就湿透了工作服。

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认真思考如何当好这些设备的“保健医生”,如何呵护好公司的“心脏”,让设备健康高效地运转。

周华建学得认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调整、测量、安装……他抢在先、干在前。没过两年,他就取得了相关专业的工程师任职资格。

他来到动力中心的第二年,锅炉车间三号炉的罗茨风机频频烧坏轴承,运行不到两个月就停转了。有人认为风机的轴弯了,把轴进行了校正;有人提出轴承质量有问题,换上了最好的进口轴承;有人判断是润滑油质量不好,也换成了最好的;还有人说风机入口的灰尘太大,造成磨损严重……能想到的配件都换了一遍,该处理的隐患也都处理了,维修了好几次,可问题还是未能解决,严重影响了生产。

公司组织员工一起“会诊”,寻找“病根”。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周华建坐在风机的叶轮前,如诊脉一般观察、揣摩良久,忽然脑中灵光闪现,想起了第一次制作泵轴轴承位失败的事。他茅塞顿开:“我认为问题出在叶轮之间的间隙太小了。间隙小,摩擦大,发生热膨胀后,磨损更大,最终烧坏轴承。”

周华建话音刚落,人群中便传来阵阵质疑声:“不可能,轴承与叶轮的间隙有啥关系?”“你来到动力中心才多久?这事你不懂!”

然而,当时确实也没人能提出更合理的意见了。大伙儿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两片叶轮的间隙调大了些许。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打这以后,这台罗茨风机再也没有烧坏轴承的故障发生。问题彻底解决了。大家纷纷对周华建刮目相看。

又有一次,动力中心一台汽轮机的室外排气电动阀门出现内封闭不严的问题,蒸气大量泄漏,导致检修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经过检查,大家一致认为,该阀门基本上处于报废状态。采购需要三四个月,势必影响正常生产。怎么办?

“我们修。”周华建主动提出。

“快要报废的阀门,能修好吗?”同事们有些疑惑。

“可以。”周华建底气十足地回答。

这些年,他从未间断过学习,先后报考了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相关专业,边工作,边学习,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他还结合实际工作,购买了很多专业书,不断刻苦钻研。这次维修,他信心十足,势在必得。

他带着两位同事,把电动阀门拆下来,解体,“诊断病因”。很快,他发现“病因”在结合面。揣摩许久,他决定用比赛练就的技术对结合面进行修复。四天后修复完成,结合面几乎重新回到了出厂时的状态。重新安装后,问题得以解决,这个电动阀门一直用到了现在。变“废”为宝,仅此一个阀门就为公司节约了数万元。

有人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工匠精神的灵魂。“用务实的态度去创新,用忠诚的意识去奉献”,这是周华建多年秉持的信念。

周华建每天注视着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生产设备,他的眼睛就像全方位、无死角的高清摄像头,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故障前兆和安全隐患。那些漏气、漏油、漏水之类的小问题,也成了他进行创新改造的课题。“干不了什么大事,就做些小事,也算是为消除安全隐患和节能降耗做了些贡献。”周华建谦虚地说。

节能降耗、消除隐患,岂是小事?

一次,化水车间的一台废液泵出现漏水问题。处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用工多、工时长,一时成了烫手的山芋,很长时间也没能得到解决。

发现这个问题后,善于创新的周华建动起了脑筋:既然大家都认为很难,为什么不能通过技术改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呢?他仔细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后,初步确定了改造思路:把机械密封改成填料密封。为此,他还设计了新的密封装置。

他把想法说出去后,有人好心相劝:“要是问题好解决,别人早解决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要是搞砸了,还不如不搞。”也有人说风凉话,觉得周华建就是年轻人喜欢出风头。可周华建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干成。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只当没听见,继续专心查阅资料、设计、绘图、加工,最终成功完成了改造,解决了漏水问题。

动力中心六台除氧器的排气管直接排往室外,每天要排出大量水蒸气,相当于许多宝贵的水被白白浪费了。周华建一直记挂这件事,主动请缨进行改造,计划在排气管上加装冷凝器,让蒸气凝结成水,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公司经过多方论证,同意了周华建的想法。半年后,六台除氧器改造完成。不改不知道,技改后效果惊人:一台除氧器一天可回收冷凝水三百多升,六台一年可回收冷凝水近八百吨。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周华建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完美,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也正是在这样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积累提高,练就了一身解决问题的真本事。

从车工到钳工,再到动力中心,一路走来,周华建脚踏实地,拜了多位师傅,学到了不同风格的绝活。师傅心贴心带他,他带徒弟也毫不含糊,认真言传身教,带出的徒弟个个身手不凡。

“别看师傅平时非常和蔼,在工作中对我们却很严格,每做完一个工件,他都会批改、指正,对工件的精度要求很高。有一次,我做完一个镶配件给他看。他一量,间隙大了,马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锉削时左手用力过大,锉刀没端平。他就让我一次次练习精锉。他说,要像打磨自己的内心一样,精心打磨每一个面,内心提升的过程,就是产品质量提升的过程。”徒弟王光璞难忘师傅的严格。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短短两三年时间,就从一个不会用千分尺的新手,成长为能与各路技术高手同台竞技的行家。

这些年,周华建带着徒弟多次参加过自治区、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频频斩获奖项。如今,他的徒弟王光璞、孙鹏德等不少人,已经在动力中心的重要岗位挑大梁了。

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企业云集。周华建成了这里小有名气的人。曾有两家企业向他开出高薪,但被他婉拒了。他说,我哪儿也不去,能和企业一起成长,是我的幸运。公司也十分重视周华建,于2019年6月成立了“周华建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今,在库尔勒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岗位,“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公司里悬挂着荣获“岗位能手”“操作能手”“劳动模范”“十佳青年”“技术能手”“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的员工照片。他们身披红绶带,胸戴大红花,面带笑容,仿佛在表达奋斗不止的心声……

版式设计:赵偲汝《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2日 20 版)

关于劳动的故事简短有哪些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春风化雨 教书育人“大先生”

——二〇二二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群像扫描

九月,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稻浪翻涌。

九月,歌颂辛勤,歌颂奉献,歌颂丰收。

这是属于耕耘者的季节。躬身杏坛的他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教师节。

今年,共有64名教师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他们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排头兵,他们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他们是践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军……

他们用行动诠释“大先生”的使命与担当,用心血渲染人民教师的光辉与崇高。

一片丹心映山河

2021年,把学校发的鸡腿带回家给妈妈的“鸡腿姑娘”火了,也让该校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办成孩子之家的校长张鹏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还记得2018年暑假前夕,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学生花名册上仅剩22个名字,学校面临撤并。张鹏程急坏了,这是他的母校,他更不想看着孩子们多跑好几里路去求学。

他主动请缨当校长:“农村的孩子,总要有人来陪!”3年里,每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家访,张鹏程和教师们跑遍了全村每个学生的家。“现在,村里的狗都不咬我们,因为已经认识了!”

为了方便农村孩子上学,张鹏程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他是校长,又是教师、厨师、建筑工、维修工,亲自动手为孩子们铺地、造床、安装防护措施;嫌学生餐标太低,就拿自己的工资补贴给孩子,大虾、鸡腿……“城里孩子有的,我们也不能少。”

花名册上,学生人数增长到180多,一所濒临停办的小学保住了,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80后”的张鹏程头发却白了大半。

放眼全国,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教师功不可没。

青山绿水畔的山区“摆渡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都驾船接送学生,作传递知识的桨。

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都亲的留守儿童“妈妈”——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油召乡李元寨小学教师白恒云,看见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心无旁骛,作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伞。

不恋城市去乡村,不恋“官位”爱课堂的“痴心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寓教于乐,带着学生们亲近自然,作孩子们逐梦的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的风吹向边疆大地,唤醒边陲每一颗渴望教育的心灵。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来到西藏,忍着流鼻血、胸闷、心悸的不适,坚持给学生上课;带领全班学生义卖报纸捐款做公益;顶烈日、战寒风,操场上、小路边,她带着藏族孩子组成了“舞蹈啦啦操”队,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西藏学生的青春风采,一张张笑颜仿佛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

高原上的太阳晒黑了她的皮肤,从肤白貌美的“丹顶鹤”变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鸭”。爱美的马丹偶尔也会对镜感叹,但几年的援藏经历却让她的教育信念越发坚定,“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是她骨子里的执念。3年期满后,她毅然选择留下。

海归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阿拉坦仓不曾后悔。一句“内蒙古更需要我”,他放弃了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抛出的橄榄枝,留在生养他、培育他的大草原,坚守在高等教育的岗位上,追求创新、潜心研究,把数学讲成故事。

他体验过烈日当头,晒掉一层皮的苦;也体验过冬日薄衣单鞋,风如刀割的痛。他更明白,边疆孩子想要接受优质教育的不易。他说:“民族团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于是,“石榴籽”培根铸魂育人工程启动,各民族的学生心连在一起。

曾几何时,特殊教育学校被认为是暂时收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为特教“定调”: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

她利用信息化平台,给特教课堂带来一抹新色,也将数字化之路延伸到学生个别化康复训练中,走出一条“医教结合”的道路,构建了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更带着特殊教育走上了国际化之路。

“我要把最美的青春献给这些听障孩子,我愿站在他们人生的起点上,为他们加油、呐喊。”这是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付心知立下的铮铮誓言。

剪刘海、送棉衣、手把手地教听障孩子剥花生米……她把培养聋生、服务聋生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无声世界里默默耕耘。

纵然山高水远,教师们甘用身躯作桥作路,铺成条条上学路,绘就教育均衡的崭新蓝图。

不负韶华谱华章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当天,湖南省的中小学生和香港的同学们一同收看了一堂特别的课程“心连心 向未来”,共同唱响《东方之珠》。他们的“班主任”是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创办新型网络思政大课“我是接班人”,郭晓芳被选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这样一堂课,如果不能走入学生心中,在线听课人数再多,也只是数字的叠加,而非育人实效的增强。”郭晓芳深知责任重大。

但这堂课,没有教材。每做一个选题,郭晓芳都要“苦学”一番。讲劳动教育,她先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的阐述,寻根溯源;介绍航天系列,她潜心研读孙家栋、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恶补”航空航天知识……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名师大家受邀来到镜头前,为广大中小学生答疑解惑。

如今,郭晓芳已成为1000万名孩子的“班主任”,她的网课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学生们给她留言:“我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者,是学生心中的那束光,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趣味,在劳动中发现自我,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说这话的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校长章振乐。

十几年来,他打造“开心农场”,与孩子们一同劳作、收获;带领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将村民吸纳成为劳动教育教师,乡村也有了活力。他将热爱劳动的种子种在孩子心田,树立起全国劳动教育的标杆。

师者,是教育事业的火种,孕育着国家的希望。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曾是百姓不认可、生源外流的一所学校。校长杨明生带着使命到任。“决不以牺牲学生的睡眠与健康为代价提高学生暂时的成绩。”“决不能通过加班加点取得暂时的分数。”他态度坚定。

杨明生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备课抓起”,把学校打造成“花园、果园、植物园、生态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师生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理念深入人心。他笔耕不辍,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作为课题,对课标、教材等进行深入研究,将思考与结论与同行共享。

几年过去,学生回流了,家长回乡了,奔的就是霍邱一中的品牌。

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校长郑丹娜,25年来用500多万字的“悄悄话”走进学生心里;

为了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焕发人生光彩,天津职业大学教授李建国总是带着学生产学结合真刀真枪地实践,8000余名学生成长为企业技术技能骨干;

为了传承好冷门绝学,兰州大学教授郑炳林在课前常常闭门备课,为了精准阐述一个知识点,甚至花费几天乃至月余查找资料;

……

今日人人皆学、学有所获的笑容,汇集起来,便是中华民族明日的盛景。

师者,薪火相传,以星星之火点燃中国教育蓬勃发展之势。

300余万字的教育理论笔记和学习心得,记录着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校长相佃国与教师们的前进道路。

“教育科研是解决学校发展的有力武器。”相佃国带领全校干部教师持续开展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研究,自己紧密跟踪教师课题研究,热心与教师讨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改进,每年听课近百节。10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30余项,一个个教育教学难题得以破解,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博士毕业后,谢贵华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学院附属中学之初,全校没有几个州级、省级课题,作为校长他带头申报课题,从研究方法到研究步骤入手,手把手带着教师干。

石子入水,激活全校生命力。两年下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教研能手,立项省级重点课题6项;3年后,学校2名中青年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省州级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从原来的1个增加到6个,特级教师、省州级教育名师、骨干教师数量大幅增加。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里,永远倒映着教师奔忙的身影,流淌着他们奋斗的汗水。

初心不改报家国

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要投入多久时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政清给出答案:20年。

2003年,我国大跨桥梁减振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公司没有相应的大型阻尼器设计、制造能力,所有产品只能依赖德国和美国的公司进口。时年56岁,已经是湖南大学“985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的陈政清,不愿再看到这种情况。瞄准这一实际工程急需的重大问题,他开始了攻坚之路。

二十年铸一剑。如今,国产大型工程结构减振的电涡流阻尼器系列产品,性能远超国外同类产品,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大型桥梁工程、重要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新能源工程到野战车辆、武器装备制造、航天科工,陈政清的研究应用到关键领域方方面面。

年逾古稀的陈政清至今仍长期坚持在办公室工作,积极与学生讨论交流,亲自前往一线加工现场。

在祖国的西南,也有这样一个人。在冶金实验室里,他时刻面临有害气体和高温熔体的威胁;走出实验室,进入冶炼车间,这里的高温、粉尘、烟气更加危险。但这些都没能挡住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探索的脚步。为了突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瓶颈,他常常一连两三天吃住在实验室;为了研究真空冶金,他到全国各地的冶炼厂“化缘”,筹集科研经费;他把课堂设在车间里,把专利融入产品中,把奖章挂到设备上。

30年攻坚克难,杨斌只有一个目的——保障我国战略金属供应安全。

青灯黄卷,埋首苦读。他以哲启思,以文化人,把培根铸魂融入育人全过程,他希望自己能像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国家级教学名师、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把培养人作为终生大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苦读”和“笨想”中,他让现实活化了理论,用理论照亮了现实。

心怀“国之大者”,不辞辛苦,在遥远的地方播下希望。

乡村振兴,造福当地,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事业。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教授马均“真的就像一匹马”。从1987年毕业工作至今,巴蜀大地多少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马均的足迹。眉山东坡、成都崇州、自贡荣县、乐山井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却如履平地,只因他割舍不下“三农”情。

实训学生1000多名,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培养种粮大户200多人……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数字背后,是马均为乡村振兴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研究水稻让中国人丰衣足食,研究蘑菇也可以让乡村脱贫致富。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被人誉为“蘑菇院士”。怀揣科教兴农、产业扶贫的梦想,他率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进行科技扶贫。在云贵山区、新疆边陲,冒着严寒酷暑和高原反应,他把良种良法送到田间地头、菇室大棚。

300余项食用菌栽培技术、45个食用菌新品种、30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上,他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战贫斗困、奔向小康的大地之歌。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是教书育人楷模不变的风采。

三十二载从教路,从临床教育到教书育人,从科研攻关到社会服务,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授张先庚践行社会服务时代使命,把事业当生命,把奉献当信仰,把责任当使命。

她组建健康服务志愿队,聚焦农牧民健康问题,走村入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宣教、疾病防治、中医保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带领团队,3天编写完成社区居家防护手册6本;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疑似病人转诊、隔离监测和心理疏导;募集40万元制作中药香囊,完成入户医学观察2332人、体检服务6279人次,她和团队一起守护了24万名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师者,将身心献与人民,将热爱融于家国,成就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岁月峥嵘,初心不改;历史沧桑,精神永恒。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师者致敬。

本文选自 | 中国教育报2022年9月10日第12版

作者 | 本报记者 林焕新 张欣 见习记者 程旭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