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保山有故事传说的地名

2022-10-31 16:33 作者:晨语朗诵 围观:

保山坝东哀牢山:来源于一个哀牢国王的名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晨语朗诵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保山有故事传说的地名1



保山东哀牢地名来历,源于一个古老的九隆传说,这就是《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诸多史籍记载的“哀牢传”实史。《哀牢传》记载说: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哀)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为王。后(哀)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九隆代代相传,名不可得而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



这个实史故事,说的是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在今保山坝东哀牢山下有一名叫沙壹的妇女,常到前面今青华海(汉称“禁水”)打鱼,有一天碰着沉在水里的一根木头,回去后有孕,怀了十个月生下十个儿子。又有一天这根木头变成一条龙,爬到岸边,问沙壹说你为我生的十个儿子哪里去了?还没等其回答,大的九个儿子听到龙的声音就怕了跑到哀牢山背后,最小那个儿子跑不动,怕了背龙而坐,龙就去把他抱起亲吻。用当时沙壹的话说,“背”的意思发音为九,“坐”的意思发音为隆,所以第十个儿子就取名为“九隆”,可见“九隆”是哀牢民族语言,即“背坐”(背龙而坐)之意。沙壹这十个儿子长大后,大的九个说,九隆弟弟被父亲“龙”亲吻过,他最聪明能干,于是便推其为第一代哀牢国王。后来哀牢山下又有一夫妇生得十个女儿,沙壹这十个儿子就娶这十个姑娘为妻,而繁衍了哀牢民族后代。后九隆世系代代继位,统治了哀牢国民族,直到东汉哀牢归汉在今保山设立永昌郡,哀牢国这块领土才归属中原王朝。



可惜记载“九隆传说”的《哀牢传》一书已散佚,只是后来在《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历代史籍大同小异的记载。其记载里已清楚地告诉我们,该实史发祥地就是在“哀牢山、牢山”,这山名——在《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里记载的是“哀牢山”,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里记载的是“哀牢”(可能前面掉了个“哀”字),其实就是一座山,即今保山坝东哀牢山。这是符合《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说“永昌郡(今保山),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记载的。而且还告诉了我们这座山是在哀牢国王哀牢时期,以哀牢王“哀牢”名字而命名的山,始称为“哀牢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今有人把改为“毛公山”,真是对保山悠久历史文化的无知!)。由此可见保山坝东“哀牢山”地名文化底蕴之深厚。



文章来源:保山新闻网 作者 肖正伟

保山有故事传说的地名2

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使曾经热闹辉煌的博南古道及古道上的马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脑海中泛黄的记忆。但无论如何,博南古道和马帮的存在和发展却依旧有迹可循。古道、古道上每一块亮滑的基石、古道旁的每一户人家、古道经过的每一个村庄,无不真实地见证和呈现曾经靠马匹驮来的历史;它们虽然与现代交通运输相去甚远,但两千多年的古道马帮故事却厚重而丰富。

抗日战争时期,翻山而过的博南古道演变发展成了绕山而行的滇缅公路;新中国成立后,滇缅公路发展成为320国道;如今,320国道发展成为穿山而过的大保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大瑞铁路。

博南古道就像一条穿梭千年的纽带,串联起了滇西一部完整的交通发展史,也带给了沿途区域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特点形成的无限促动力。

文化方面,博南古道促成了东南亚文化圈和云南边屯文化的形成。东南亚文化圈指的是整个东南亚片区,包括中国西南、南亚和东南亚诸国,直到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还有50多个相近相似的古文化现象,比如铜鼓、纹面、瓦罐葬等,这些文化现象之所以有着共同的族根族源,主要得益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链接、输送和传递。

博南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军事战略上。大汉王朝最初寻找与改建博南古道,和其在南方实行的边屯措施,出发点都是为了在南方开疆拓土,均为保障国家安全、疆域完整。就永平县来讲,汉代置建博南县就是为了守住博南山上的叮当关。叮当关是博南山顶端、四周环山的一块平地,博南古道从中间穿过,至今插旗堆、擂鼓堆、前哨、二哨等地名依然存在。就这些名称而言,就是一个完整的古代军事指挥体系。公元76年,博南山西山坡的前哨发现哀牢人柳貌率领着2000多人渡过澜沧江来攻打博南,便立即以狼烟传递敌情给二哨,二哨及时把消息传送到叮当关,叮当关守兵用同样的方式报送敌情给博南县治所在地花桥村,花桥村的大量驻军立即到叮当关排兵布阵,静候敌军进入埋伏。柳貌中计,进入叮当关,只听见擂声震响、旌旗烈烈,昆明人与汉军四路冲杀下来。最终,昆明人卤承率领的博南驻军,不仅灭杀了哀牢叛军,还砍下头领柳貌的头颅,快马传到洛阳请功,卤承被汉明帝刘庄封做了“破虏榜邑侯”。

到了后汉三国时期,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博南古道沿途留下了许多相关的传说和痕迹。永平境内,有记载的武侯祠有两个,现在完好的关帝庙有两个。花桥村的关帝庙每年都还过着关帝的诞辰会,庙前用红布标语的形式书写一副对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散胆,单刀会鲁肃东吴豪杰尽寒心”。对联的作者是花桥狮灯队传承人杨时讯。花桥村在明朝时设立过永平御所,领长官是吴理将军,三代在花桥世袭领长官,所以吴姓是花桥村现在最大的姓氏。

杉阳除了习俗,还有口味、口音,包括现在集市售卖的物品、小吃都还有浓郁的古道马帮生活的迹象。比如小摊位的草烟,路摊上小有名气的油粉、霉豆腐,路边火炕陈烟老店,一溜排的篾编用具,长期摆在同一地点烧制的老土罐,小乌梨儿、掸尘果儿,还有人们满口的“钱儿”“女儿”“雀儿”等标准的卷舌音,都是一个个潜在的老故事。

就现实而言,博南古道还蕴含着丰富旅游资源和开发价值。博南古道沿途古迹遗痕众多,故事传说丰富。古迹类型包括古驿村落、寺观庙庵和津关桥梁。人文故事包括桂馥、马可波罗、徐霞客、杨升庵、永历帝、林则徐、赵藩、李根源、徐悲鸿、埃德加·斯诺等中外历史名人在古道上留下的足迹。

被明史推为明朝第一才子的杨升庵,因“议大礼”事件被庭杖两次,戍边永昌卫(今云南省保山市)36年,自号“博南山人”。在首达戍边途中,人生跌进了低谷,情绪十分低落,在今永平县杉阳镇古道长坡上吟诗长啸,留下了一座“叫天山”;到了霁虹桥东岸桥头则有世交张志淳一家老小数口迎接,于是在真情激发下,一曲千古绝唱《临江仙》脱口而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云南的游历大部分时间都行进在博南古道的路线上。在永平,他赶了一次银江河桥头的集市,买了一把青豌豆,到曲硐自己生火煮了一顿饭,喝了一杯酒,泡了个温泉澡,便赶往明朝嫡嗣朱铸成开的滇西名胜宝台山。虽然由于朱铸成远游去了,徐霞客不得相见,但是宝台上作为“古弥勒道场”的山势佛脉在徐霞客的笔下就此得以真相大白。最难能可贵的是,徐霞客对澜沧江上的霁虹桥、博南山的古关隘考察描述后,对博南之地有了个“迤西咽喉,千古不变也”的定语。

清朝大儒桂馥60岁,从山东曲阜来到永平任知县10年,卒于任上。他在体验了青苔沿着床脚往上生长、路边鸟儿迎着路人怪吼的孤独后,却也把整个云南的文字学水平拔高了一筹。今天,我们能够用“垛木房”“鸡枞”等词汇向外介绍云南,多亏了这个《说文解字议证》五十卷的作者在云南小小县令岗位上的经历。他在云南,不仅以大儒风范广泛传播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对云南的许多生产生活元素进行归纳、考证,让许多地方文化归档入流。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便走了博南古道,以新闻游记的形式写了一批文章,在美国当时的《太阳报》上发表,介绍沿途所见所闻所感。这次旅行途中的文章,结集出版为《马帮旅行》。那时的永平给埃德加·斯诺的映象是特别好的。关于永平,他写了两篇文章,文中无不洋溢出他对永平的好感:永平坝子,犹如一块“拼花图案”;永平的县长不仅“牙齿雪白”还会吟诗赋词;永平的平民好奇可爱……

如今,在博南古道上,过客不再匆匆,相反,他们已经变成闲暇者了。他们听风从松林穿过的声音,看青石板上的马蹄印,感受时光在此凝结。两千年的光阴,带走了博南古道的车水马龙,却也仁慈地为它换上了一份静谧和安详。沿途“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的地理特征和古道本身的线形特征,使其在不同的段落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比如在博南山顶,海拔2700多米,冷凉多雾,现在依然保持着原始自然生态;而博南山的西山麓杉阳坝子却是典型的亚热带河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即便冬天也很暖和;博南山东山麓的永平坝子则四季如春、温暖湿润。在永平县境内的古道沿线,18万亩原始森林生态片区聚集了10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水青树、云南山茶、白菊树、木莲花(上关花)、凸尖杜、伯乐树等珍稀植物种。这些树,稍不留神,就长成了一道风景和奇观。在宝台山森林管理所内有工作人员从森林中移栽来的两株茶花,经专家鉴定都是其他地方没有发现的新种,被命名为“宝台红”和“博南红”。在森林的边缘地带,有一株滇山茶,当地人看着也只是一株有点高的树而已。经过国际茶花大会的专家测量,这棵树高28.1米,刷新了世界滇山茶高度的记录,亦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认证为“世界最高滇山茶”。因为古道沿线植被保护得很好,所以不乏大小型野生动物。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既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也为旅游体验者打造了一条探幽寻美的蹊径。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张继强 云南省永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0期“视点•读书•美篇”

保山有故事传说的地名3

1.探秘武冈神奇“冒底江”古仙院。

“山色空濛起石岸,鹤看墨沼玉生烟。飞鸟花开熳一洲,月升猿啼□落水,□□梦画出楼台。正鲜妍清□斯闻,池里天地若蓬莱......”这是笔者从拓片中断断续续找出来的几句铭文。这是一首描写同保山冒底江古仙院美景的诗,大至能够辨认和理解的不多,但从这几句中可见冒底江迷人景色之一斑。

(图为岷藩·同保山灵山摩崖石刻)

上图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没有人知道她在这里守望了多少年,也很少有人能读懂她身上千年的沧桑。她是一处明朝岷藩摩崖石刻,她身上留有千年历史古城武冈的文化痕迹。她身上的铭文已经被风雨溶蚀的模糊不清。我们从刘浪先生的拓片中,走进她所坐落的地方----武冈神奇的冒底江蓬莱仙境。

这处石刻就在古仙院遗址前约20米。据同保村年近八十的老支书罗朝发介绍,我亲眼所见,这里原有48处类似碑刻,上世纪70年代初因修建盐业仓库被毁,用于房屋基石之用。这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处。这些碑全部镌刻于林立的奇石上,当年他想去阻止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林素桃,却势单力薄,无能为力,只能痛心疾首,遗恨终生。

在罗老的印象中,古仙院(又名仙人庵)坐落在冒底江泮,周围古树参天、奇石交错期间,旁边还有栖仙亭、升仙桥等亭台楼榭。他对当年的仙院结构和布局记忆犹新,仙院为二进四合院,前为佛祖殿,中为天井,后为观音殿,左右厢房,院前还有石柱上搭建的戏台。土改时这里曾劈为同保小学,后要在这里修建盐业仓库,学校迁走,这些文物基本毁于一旦。

(图为位于冒底江边上的古仙院遗址墙基)

古仙院遗址上已是一片苗木树林覆盖,除了上述残留石刻和护坡墙基,我们很难感受到当年“天凿成幽胜,渔歌破晓钟”的禅意之美。但我们不妨仔细来看看她脚底下的冒底江,自会感受到“池里天地若蓬莱”的天意之美。

(图为同保山古仙院脚下冒底江上游2017年5月20日实景)

冒底江,并非无底,因其源头的深潭深不着底而得名。相传曾有人用48副罗索绑石沉底测试,终未着底,可以推测其深可达300米以上。此水与穿山而过的七里河相连。

(图为冒底江与七里河的关系图)

从上图可知,七里河自同保山西边(同保岩底下)进入以后,分为南北二支,冒底江为南支流,由西向东而流,两支最后汇合于资水河。冒底江又分两段,上一段总长约200米,就是古仙院所在的范围。这段水流平缓,江中和两岸盘曲石笋莽林参差其间,水藻覆波,鸟鱼相戏。此段末尾又钻入一层林蓊郁的小山丘,再自小山丘东边流出。那么这个200余米的冒底江上游,与古仙院等配套设施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处相对封闭而又幽静的王府后花园。怎不令人神往?

因这里山水相依、环境优雅,曾为朱元璋第十八子岷莊王朱楩、康王的苑囿和陵园,明简王曾多次游览此地。王安石,柳宗元等名家都在此留有墨宝多处。明清两代,这里游客络绎不绝,留下许多佳作,仅《都梁文钞》收录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就有二十余首。

(图为武冈州志上对同保山和古仙院的记载)

2.武冈铜鹅与春秋战国美女西施的渊源。

春秋战国美女西施怎么与武冈铜鹅扯上关系?先要从神秘的武冈都梁兰说起。

武冈古名都梁,源于本地盛产一种名都梁香的兰草。现在的武冈风雅之士,一直在寻找她的踪影。可是大多无功而返,皆因诸君忽略了一个重点---今天的兰与古代的兰是不同的植物科属。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都梁“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图为古都梁兰草的一种,今名佩兰、泽兰等、菊科)

南朝吴均《行路难》诗云:“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又云:“氍毹五水香,迷迭及都梁。”

清·1850年叶志诜撰《神农本草经赞》:泽兰,味苦微温。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创。痈肿。创脓。一名虎兰。一名龙枣。生大泽傍。猗猗兰霭。秋发幽香。南陔叶并。九畹茎方。遗思纫佩。具浴汤。窃名荪芷。引类都梁。苏恭曰。茎方节紫。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又。余既滋兰之九畹兮。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又。折芳馨兮遗所思。礼。三日则汤请浴。遁斋闲览。楚辞所咏之兰。或以为猗兰。或以为都梁香。当以泽兰为止。杨慎序。人家盆植如蒲萱者。兰之别种。曰荪与芷耳。九畹之受诬。千载矣。尔雅翼。今之兰草都梁香也。

《楚辞》“纫秋兰以为佩”,《西京杂记》载汉时池苑种兰以降神,或杂粉藏衣书中辟属的兰草或泽兰,学名佩兰。

苏轼《浣溪沙》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端午洗浴兰汤是华夏古俗。《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现在,武冈人民依然有端午洗浴兰汤的习俗。君不见端午前后的武冈早市上、仍有成捆成担的泽兰、艾叶等出售,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蔚为壮观。

还有,武冈以及周边县区民间至今流传着“洗三”的传统。孕妇分娩后三日内要熬制药汤蒸浴,婴儿也要用药水擦身,以达消毒止痒、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有助于婴儿健康成长、产妇早日康复。此汤药多为民间祖传老人山野采挖多种草药加工而成,其中自然少不了都梁香---佩兰。

(图为《武冈州志》对都梁兰品种的记载)

现在,武冈大街小巷,以及乡镇、农家,随处可见各种现代被驯化了的“兰草”,可见武冈人民对兰草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和偏爱。

(图为武冈现有100多种中的部分驯化兰草变种)

故古都梁香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可配伍烹饪各种药膳、药酒等食用,也可用来制作焚香、提神醒脑。不难想象,武冈卤菜最初乃至现在的卤药包里大抵少不了这味中药材。都梁兰在历代文人墨客中的形象似乎被神化了,大量诗词歌赋中都能找到她缥缈的身影。她是人们的最爱,大多人们却不知道她的存在。其实这种兰草一直生长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给人们淡淡暗香,带给人们无限福祉、无限遐想;她连同屈子潜入几千年都梁文化深处,沁人心脾,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武冈有如此美妙的去处,那么相传古仙院是春秋越国上将军范蠡情人西施隐身之所就有一定的可信度了。有文载武冈古仙院为范蠡之女的隐居地,笔者多方查阅古籍,没有任何关于范蠡有女儿的记载。

当地人对取名“仙人院”有两种解释,一种意思是说西施像仙女一样的美丽,美丽仙女居住的庄院,当然就叫“仙人院”。另一种解释是说西施在此隐居修炼成仙升天,庄院大门前有条没底江,江上有座石拱桥叫“仙人桥”,就是西施出入必经之路,也是西施修炼成仙升天的地方,因此叫“仙人院”、“仙人桥”。《武冈州志·艺文志》卷三十八有武冈嘉靖举人所作《仙院》诗:

灵湫百折东,山下一泉通。

天凿承幽胜,渔歌破晓钟。

台邀千里月,径冷半村桐。

仙侣开瑶路,徽音此夜逢。

另有一首佚名《仙院》云:

往事都陈迹,空山今尚存。

成仙传范女,好道说岷藩。

湫冷鱼龙寂,林深鸟雀喧。

前朝题咏在,碑碣几人扪。

话说范蠡、西施帮助越王勾践重建越国后,范蠡告诉西施,君子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受,伴君如伴虎。如今越王已匡复越国,我们也该隐居了,再不隐居说不定哪天就被虎君吃掉,引来杀身之祸。于是范蠡、西施一起偷偷离开越王,寻找隐居之地。可是她们要离开的消息被越王知道了,他当然舍不得放弃西施,便派人追杀范蠡。不得已范蠡和西施走散,从此天各一方。范蠡向北逃亡,隐居到齐国定陶,改名陶朱公,在定陶治产经商,成为大富翁,被尊为商人的祖先,这是有史可查的。

西施与范蠡分手后则向南飘游,慕六九福地云山而来,隐居在边城都梁山下。西施为什么要隐居都梁山呢?因为都梁山盛产都梁兰香草,乃是朝廷贡品,是皇宫美女享受的兰草香花。西施离开吴王、越王后就再也享受不到都梁香花了,隐居在盛产都梁香花的地方,可以直接享受都梁兰花香,何乐而不为?再加上这里环境如此优美,对于一个意欲隐居修炼之人,当然求之不得。

相传西施也是个大能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隐居到此后,晚年时请人在故居门前,没底江两岸的石林中刻下48块碑文,也就是《仙院》诗中说的:“前朝题咏在,碑碣几人扪”。当然这48块碑刻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历经几朝几代才完成的。传说只要有人把这48块石碑上的文字全部读认出来,没底江深潭灵湫中就会有一条金船浮出水面,向最后一块石碑飘来,金船就归读碑人拥有,永远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几千年来,没有一个人全部读认完全的。

到现在为止,那条金船始终没有浮出水面。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但它从另一个则面说明这48块碑文的深刻性,可惜它的深刻意义和历史地位以及文化价值,就像那条金船一样,叫人永远不可全窥了。

据民间传说,武冈铜鹅起源与本市境内同保山下仙人庵的西施有关。同保山在武冈市区城北2.5公里的迎春亭街道办事处(原新东乡)境内。

据传一日西施外出,途遇一个村庄的小溪有几只幼天鹅(雁的一种)在河边(也就是七里河下游)嬉戏觅食,将其捕回庵内做宠物饲养,驯养于蓬莱仙境般的冒底江畔,随着繁殖数量的增多,西施将它们赠送至附近农户饲养,后群体不断扩大终成武冈名特品种。后来这个村庄叫“仙鹅凼”,现在的地图上都有这个地名,位于没底江东北约2公里处。就是现在的栗塘村。

栗塘村里还有一座鹅公山,村里老人传说也是与仙鹅有关。

(图为仙鹅凼境内的鹅公山)

西施偶遇小仙鹅、养仙鹅而后驯化为著名的武冈铜鹅虽为传说,但此传说并非空穴来风,的确与武冈同保山奇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不谋而合。我们怎能不为之惊叹?怎能不为武冈铜鹅的神奇魅力所倾倒?

3. 武冈铜鹅养殖历史和发展现状。

武冈铜鹅在我市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据1876年由黄维瓒知州创修、潘清(补同知武冈州知州)主修,邓绎总纂的《武冈州志》刻本卷之二十二《贡赋志》四十一记载:唐书武冈贡畜禽鸡、鸭、鹅、鸽,兽之属则有虎、獐、鹿、兔、豹、猴、狼、狸、白鼻狸。由此可见在唐朝的史书中就有养殖鹅的记载,鹅已成为武冈地方政府向朝廷进贡的主要畜禽。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张德昌编纂《武冈州乡土志》载:鸡、鹅、鸽、鸭可供食品。

自唐朝以来,就形成养殖铜鹅的习俗,至明朝嘉靖年间最为盛行,嘉靖帝对武冈铜鹅赞誉有嘉,御赐为“世之名鹅”。1986—1995年编修的《武冈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本县农家开始饲养铜鹅。沿袭历朝历代,在一个时期内,武冈民间养鹅成风,随处可见。

(《武冈州志》《贡赋志》对鹅的记载)

武冈当地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写的:

“天上飘落云千朵,

麻麻白白挤满河,

风吹雨打聚不散,

农家遍地是铜鹅。”

明陈与义诗《村景》云:

黄昏吹角闻呼鬼,

清晓持杆看牧鹅。

蚕上楼时桑叶少,

水鸣车处稻苗多。

(图为《武冈乡土志》对鹅的记载)

武冈群众利用当地水、草资源丰富的条件饲养鹅并喜欢选择个体大、体质好、雄性强的公鹅和颈较细、体躯结构匀称、后躯深圆、两翼合拢翅尖不交叉的母鹅留作种用的习惯,经过如此长期有意选种培育而成该品种。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武冈铜鹅与洞庭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农业三宝。

2005年武冈市组建了以武冈铜鹅资源场、武冈华宝食品有限公司、福元卤业公司等为龙头的武冈市铜鹅养殖协会。2007年1月,武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卤菜之都”,为将武冈卤菜产业做强做大,提供充足的卤菜原材料,满足卤菜加工业的需要,武冈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契机,致力发展武冈铜鹅养殖,加大了对武冈铜鹅养殖及产品开发的投入,从2007年起每年从财政拨出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铜鹅保种、养殖发展、产品开发。2008年元月由九塘铜鹅养殖场为主组建资水鹅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联系市内1000多个养殖大户,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将公司与农户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广大养殖户结成连利连风险的共同体,使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服从公司生产安排和指导,无偿获得技术服务和饲料、鹅苗、疫苗药品的低价供应,优先按合同价回收销售其产品,切实解决了武冈铜鹅养殖中存在资金筹集难、技术咨询难、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效促进武冈铜鹅产业的发展。2008年底武冈市共出笼鹅95万羽,存笼鹅80万羽。现全市有存笼鹅1000羽以上的铜鹅场(户)47个,年出笼万羽以上商品鹅养殖基地18个,有散养铜鹅养殖户2万户。

2008年10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了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技术审查会。经过专家的认真评审认,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武冈铜鹅产品具有地域特色,尤其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同意通过专家审查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2008年第146号文件,批准对抚顺辽五味子、陈集山药、黄河口文蛤、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护武冈铜鹅资源,有效地保护铜鹅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铜鹅特色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