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山西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2022-10-31 16:26 作者:坦荡的星辰n9 围观:

长治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坦荡的星辰n9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西的历史故事有什么1


山西长治,不仅有“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的故事,更有许多上古神话故事。你看,一到长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顶山的炎帝塑像,住在酒店宾馆,小米饭和黄黏米油糕这诱人的传统美食,又令人联想到著名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尝百草”是对华夏民族农耕社会建立过程的一个庄重的比喻。神农氏最重要的作用,是他将部落带出太行山,走向有利于耕作的平原和盆地,同时选育耐寒耐旱的粮食作物品种,革新耕作工具,改进耕作方法,提高粮食产量,于是,农作物便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因此而改变,推动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进步。

长治老顶山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老顶山炎帝像是一座大型铜像(高39米),是长治市的标志,也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雕塑和亚洲最高的炎帝铜像。雕像展示着炎帝伟业,让人们缅怀先祖业绩,回味人类历史。

炎帝铜像为全身站立式,披发、赤臂,上身着兽皮,下身以树叶相遮,微微抬起的双手捧着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态庄严肃穆,气度非凡,是以一个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设计,塑像雕饰隽美、线条均匀、光洁如玉、熠熠闪烁。炎帝像雄踞百谷山巅,背靠群山,目视远方,雍容端庄,栩栩如生。高大的身躯、庄重的面孔、宽广的胸膛、强壮的臂膀、有力的巨手、金黄的穗谷,无不显示出先祖的伟大风貌和聪颖睿智。铜像面向着长治市区的方向,仿佛祖先炎帝仍在关切地注视着他的子孙后代,展示着长治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长治还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上古神话。于是我就想,中华文明中讲述的所有的“神”,都是由后人演绎出来的,这种由人来“封”神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我们的神话传说所传达的核心信息,并不是宗教式的“人由神造”或“命由天定”,而是讲述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与外部危机时的不屈服和努力抗争,是对祖先的纪念和对英雄的崇敬,是对人性至善的追根溯源。所以,中国的上古神话保存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长治乃华夏文明的精神故乡之一。

山西的历史故事有什么2


有关河津成语选辑(部分)

1、【大禹治水】

出处:《大禹治水》出自: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大禹治水,作者:司马迁;还有一说是,《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作者: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

故事: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相传河津大禹口即为大禹所凿。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禹凿龙门】

出处:禹凿龙门,古代中国神话,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二。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传说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故事:《拾遗记》曰:禹凿龙门,至一空穴,有黑蛇长十丈,头有一角,衔夜明之珠,以导禹。禹乃昼夜并行,计可三十余里。魑魅莫逢,穴亦深广。乃至一室,有人身如蛇鳞,坐于石上,禹因与语。说日月初明之时,又言今之世洪波冠天起,而天火灼石土皆焦,谓尧汤之世是也。子能匡矣?一云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着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度量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禹凿龙门”的壮举在战国以来的文献中屡屡可见。“龙门”二字出自战国时期的 《尚书·夏书·禹贡》,书中两处提到“龙门”:一处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意思是进贡的船只从积石山附近的黄河,到达龙门、西河;一处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

“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墨子·兼爱中》,书中记载 “古者禹治天下……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确记载:“龙门,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明代《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夏禹定为“龙门”。上述文献所指的“龙门”,就是今河津龙门(亦称禹门、禹门口)。全国现有12个地方以 “龙门”冠名,但只有河津的龙门有“龙门”“禹门”“禹门口”双重称呼。河津原为秦皮氏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因有龙门而改称“龙门县”,荣称674年。宋宣和二年(1120年)以“河津一名龙门”(《三秦记》)而改为河津县。

3.【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

出处: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汪洙是宁波人,北宋年间著名学者。

故事:诗曰:禹门一跃便腾空,头角峥嵘大浪中。三汲飞翻合变化,风云平地起蛟龙。禹门:即龙门。在今河津西黄河流经处,相传是大禹在治水时开凿。此处水流湍急,相传鱼若逆水游上就能变成龙。唐代以后将科举考试中选比喻为登龙门。三汲浪:三次跃出波浪。比喻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屡次中选。 平地一声雷:指考取进士引起的震动,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宋诗人王铚的《古渔父词十二首》神童诗,禹门三级浪千重,变化飞腾岂有踪。寄语鱼虾休上钓,要看头角是真龙。

【例句】 ①春浪桃花,禹门三尺平跳过。(向子諲《点绛唇·别代香严》964)这里活用典故,以化龙喻香严悟道成真。②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1898)宋代进士考试是在春季。这里以禹门桃花浪代言进士试,预祝廓之必能考取。

4.【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是一则来源于传说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砥柱之中流”后来演变为成语“中流砥柱”。成语“砥柱中流”也出自于此。禹从开始治水到功成名就一共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他沿袭了父亲鲧的“堵”的治水方法,同时采用疏、堵相结合,他的治水范围已经扩大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最重要的是,大禹将治水与治山相结合,使水山相连。穷山与恶水总相关联,原因在于山往往会挡了水的路。面对此问题,禹的解决方法是“凿山”,以疏通分流水道。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的原型就是大禹。砥柱山半山腰的那块石台,大禹就是站在那块石台上指挥凿山的,久而久之,那块横空出世的石台被大禹的脚板磨得光亮,这块石台被称为“相工坪”,至今还是龙门一景。

5.【鱼跃龙门】(鲤鱼跳龙门)

出处:《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出典】 见 “禹门鲤”条、“春水漾桃花” 条。【释义】 禹门,指龙门。传说每年春月桃花盛开时节,黄河水涨浪高,就有江海之鱼集于龙门之下,鱼有能跃过龙门的,便变化为龙。后借用为咏科举考试的典故。

故事:鲤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鱼跃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发生在今山西龙门山所在地区。 相传由于黄河河水浑浊,一般鱼类不能存活,只有耐污的鲤鱼生长十分良好,又由于其生长环境是黄色的泥水,所以黄河鲤鱼身上长的是金黄色的鳞片。古人发现每年到了春季的时候,这些金色鲤鱼会逆水而上,在龙门形成跳跃的群体,但在瀑布以上,由于水流湍急,没有任何鱼类可以登上,所以古代人们想像这些金色的鲤鱼跳过龙门以后就会变化成龙升天而去。鲤跃龙门,用来比喻勠力拼搏,砥砺奋进,敢想敢干,敢于筑梦。 科举制度推行后,鱼跃龙门被用来比喻科举中试,于是龙门在国人心里就有了神圣的地位。“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流传下来,也影响了日本等地,日本风俗在男孩节悬挂鲤鱼旗,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像鲤鱼一样跳过龙门成龙。

6.【曝腮龙门】

出处:《辛氏三秦记》:"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腮龙门。"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7.【大河要津】

出处:“河津”一词首见于汉代地理名著《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意谓黄河津渡。黄河河津段为秦晋咽喉,居华北西北交通要冲,为西北门户。

8.《相敬如宾》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叫冀缺,他的父亲犯下罪行被杀,他也因此被贬为平民,以务农为生。冀缺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和个人际遇的巨大转折而怨天尤人,他一面勤劳地耕种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冀缺的妻子非常贤惠,她为了不耽误丈夫劳动的时间,总是在家把饭做好后送到农田里去。有一次,晋国的大夫臼季出使鲁国,返回时正巧经过冀缺家的田地。此时,冀缺的妻子正给丈夫送饭,只见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递给丈夫,像对待一个尊贵的客人一样。 冀缺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恭恭敬敬地接过饭碗。冀缺吃饭的时候,妻子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到丈夫吃完后,妻子便收拾好餐具向丈夫告辞回家去了。臼季看到这一幕,感动地赞叹道:“夫妻之间能够如此敬重恩爱,真是有德之人!假如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的。臼季回到晋国后将此事告诉了晋文公:“冀缺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他能够恭敬地对待妻子家人,也一定能忠诚地辅佐君王,请大王赐给他一个官职吧!”晋文公有些犹豫,毕竟冀缺的父亲犯过罪。臼季劝他说:“当初,尧命令鲧去治水,但是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治理好洪水,舜就把他杀了。但是,后来舜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历史上贤明的君主都能任用有罪之人的后代,这样做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晋文公觉得臼季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任命冀缺为下军大夫,后来冀缺立了大功,升为卿大夫。

9.【西河学派】【教衍河汾】

出处:西河学派是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夏来到魏国西河(今陕西关中东部黄河沿岸地区)讲学,传播儒家经典、文化和学术思想而形成的著名儒家学派之一。 西河学派中有不少人成为魏国的治世良臣,该学派为弘扬和发展儒家思想,以及 前期法家思想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

故事:吴起在郑与秦军展开决战,魏军大胜。魏太子击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防守空虚之际,指挥黄河东岸的魏军渡河。太子击率军攻破了秦国西河防线的军事重镇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秦国的西河防线被魏军彻底突破了,大批的魏军进入秦国。 魏文侯在西河地区一方面完成了军事占领,另一方面把魏国的便民政策带到了西河,得到了西河百姓的拥护,魏国在西河建立了稳固的统治。魏国在西河实行的新政策对秦国百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秦简公为了安抚民心,被迫实行初租禾。魏文侯在对秦攻略中除了军事打击、政策攻心外,还进行了文化渗透,著名的西河学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于是魏文侯重用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拜子夏为老师,在西河讲学,从学者有三百多人,其中人才辈出。《史记·儒林传》记:“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俱出门下。而荀子、李斯、韩非则是其隔二或三代的再传弟子。其门风之盛,使当时许多人甚至误以为他就是孔子。这个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子夏是一个有操守和气节的人。有人劝他去当官,他回答:“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后来,子夏由于老年丧子之痛,哭瞎了眼睛,在西河学派内大部分时间教授学生的人是子夏的弟子齐人公羊高、鲁人谷梁赤、魏人段干木和子贡的弟子田子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子夏虽是孔门十哲,其政治思想也是儒家思想,但明显更注重儒家的术。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象颜回、曾参辈那样更专于道德之道,故有“孔子说礼法,曾参取礼,子夏取法”一说。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更倾向于儒术而非道德哲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纯粹的仁义道德,而是与时俱进的治世之学。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与后世儒家不同的政治观点及历史理论。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由此可见,子夏心目中的君子,不仅仅是在孔子倡导的那种 “温文尔雅”、“坦荡荡”的醇儒,还应该有一定的权术、心机。这些观念,表现出法家察势和用权的精神。与儒家主张恪守礼义一以贯之的君子之道显然并不吻合。因而子夏被后世儒家认为具有投机倾向。以至子夏的再传弟子荀子也曾指摘子夏城府深沉:“正其衣冠,齐其颜色,俨然而终日不言。”(《荀子·非十二子》)。但吴起、商鞅变法,都首先采取示民以信的政治策略,显然源出于子夏之术。子夏注重君王用权之术,认为君王必须注意研究政治历史。他说:“有国有家者不可以不学《春秋》。” “善持势者,早绝奸之萌。”(《韩非子·外储说》)主张治国者要学习《春秋》等史书,汲取历史教训,消除危机于萌芽状态,防止失权以至政变。

尽管子夏非常注意养生,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毕竟年事已高,最初对魏文侯的邀请是很犹豫的。魏文侯知道子夏是各国士人的灵魂宗师,决心一定要请子夏到西河坐镇。于是,魏文侯亲自拜子夏为师,对子夏异常尊重。给国君做老师是儒的最高荣誉,即所谓的帝王师。子夏是第一个享有这个荣誉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尊高的荣誉。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感动了,决定亲自到西河坐镇。

由于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师,而且亲自坐镇西河,华夏文化的重点就转到了魏国,转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

子夏在西河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外族文化占上风的国家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

儒本来是以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师。而六艺是贵族和士人在治理国家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儒由于各有侧重而产生不同的流派,相当于不同的学科。鲁国的曾参之儒是以重礼,尤其是重孝为代表的流派,培养的是掌礼之儒,这些人不以经世济用为特长,在各国官僚系统中的地位不高。子夏之儒培养的是经世济用之儒,大量地充斥到各国的官僚系统中,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儒学流派。子夏到西河后,谋求进身的士人纷纷转入西河学习。这个时候,西河学派应魏文侯的要求已经不以贵贱为收取学生的标准了。子夏由于不亲自教课,而且已经享有了魏文侯师的至高荣誉,也就不计较了。这些士人在西河学派学习后,很自然地选择魏国为其效力的首选国家。这样,西河学派为魏国吸引、培养了大批官员。各国的士人对西河都很向往,魏国无形之中成了他们理想的效力国家。

西河学派教授的内容很丰富。公羊高与谷梁赤本来不是最能代表子夏思想的学生,但由于他们教授的历史学科春秋是以服务国君为对象的,所以魏文侯抬高了他们的地位。公羊高口授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公羊传的蓝本,谷梁赤口授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谷梁传的蓝本。子贡的学生田子方传授的不仅包括儒本身的六艺,还包括子贡对儒学的发展,纵横术与经商的本领,纵横术是士人成为官员后,从事外交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而经商致富则是一个官员富国富民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子贡、田子方对传统六艺的发展是与当时的时代发展,各国对官员的要求相适应的。段干木是子夏看重的一个学生,他的教授中还可以看到子夏培养高级官员的精髓。魏文侯担心段干木培养的高级官员不为魏国所用,反而与魏国为敌,便让段干木主要教习魏国的公室贵族,并请子夏能够对自己的子弟能够指点。

魏文侯时,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视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魏国的贵族很少得到重用。魏文侯重用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吴起和李悝都是来自卫国的平民。乐羊、西门豹是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只有魏成是魏文侯的弟弟,出身贵族。在段干木及得到其真传弟子的教授下,魏国的公室贵族出现了大批的人才,如公叔痤、公子昂,成为魏国高级官员的一个主要群体。田子方的后学逐渐融入到段干木这一支。这两个集团在魏文侯以后的魏国政坛争夺很激烈。子夏在西河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但其在西河的象征意义却长期存在,魏国取代鲁国成为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魏文侯尊子夏为师的政治效果十分显著。魏国之所以能够称霸百年,一方面是由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魏文侯把魏国变成了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

10.【河汾门下】

出处: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位于黄河和汾水之间的家乡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故事:王通当年生活的这片土地,古称龙门,就是黄河边“鲤鱼跳龙门”的地方,也是大禹治水的地方。黄河在晋陕两省交界处汹涌澎湃,一路南下。黄河以东,一条烟波浩渺的汾河涓涓而来汇入黄河。有黄河、汾河滋润的这片土地,白雾茫茫,蒹葭苍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是出了王通这么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有山有水乃为好地方,离家不远的黄颊山傍通峪,清净幽雅,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就是王通当时选定并做为著书授学的地方,那里有个石洞,还有条溪流,名为白牛溪,后来还被大家叫做文中子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通之所以博学多才,家庭的文化熏陶是一方面,自己的刻苦用功更是最主要的。王家祖上世代为官,属书香门第,王通爷爷为安康献公,父亲王隆为铜川府君。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他拜遍各地名师,六年衣不解带捧卷苦读,才有了后来的满腹经纶,续写六经。至于王通的亲属和后人,那也都是文化届之名流,他弟弟王绩为田园诗人,诗作有《野望》、《北山》等,王通的孙子王勃为唐朝著名诗人,曾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王通勤奋刻苦,教学期间,著书颇丰,他用九年时间续写六经,写成《礼论》25篇,《续诗》360篇,《元经》31篇,《易赞》71篇,可惜这些文献都已失传。《中说》是他讲学期间与弟子们的讲答,后人整理为《中说》,其中包括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流传至今,《中说》木刻版共一百五十二片,至今为王氏后人王英珍藏,2017年王通故里通化镇举办诗赋大会,部分《中说》木刻版在大会上展示。王通去世后,各地“河汾门下”的学子们,包括正跟随李世民创建大唐天下的那些“河汾门下”的开国元勋们,得知消息后,都放下手头工作,相约集中在距通化不远一个现在叫做集贤的村子,然后一起去祭奠王通,并送谥号“文中子”。王通后来被称为王孔子,入孔庙共享祭祀。他在最有文化最有思想的代表人物五子之列,《三字经》里“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文中子,说的就是王通。千年时光,恍惚如梦,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历史长河中,唯有精神永存。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隋末大儒王通,给世人留下了一段传说故事,留下了一份精神财富,更留下了一个成语故事,那就是——河汾门下!

隋朝末年,大儒王通不想谋一官半职,他决定把自己的学问传授他人,就在河汾设帐授学,他的教育方法十分独特,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求学。他的学生如房玄龄、魏征、李靖、程元、窦威、贾琼等,人们以河汾门下的学生为荣。

11.【斗酒学士】

出处:斗酒学士出自《新唐书·王绩传》。意思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故事:王绩,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以好喝酒出名。隋亡唐兴,王绩谋了个小差使。他弟弟不理解,王绩就说,我这个小破官可是每天能发三升好酒!管俸禄的陈叔达听到此事,说:“三升酒哪能留住王绩这样的人才啊!”就每天配给他好酒一斗,于是王绩就得了个绰号“斗酒学士”。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其进取之志,是入唐后自度不能置身台辅,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译文:大业年间,王绩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王绩不喜欢在朝廷做官,请求担任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加之天下也动乱,因为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王绩感叹说:“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我将能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回到了家乡。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译文: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以病罢官。

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译文: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吏部最终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王绩隐居家乡后,遵循焦革家酿酒法为经典,又采用杜康、仪狄以后善于酿酒的方法编为酒谱。李淳风赞颂他说:“王君,您是酒家南董。”王绩所住的地方东南有座盘石,在其上建筑杜康祠用以祭祀,并以焦革相配。王绩著《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他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著有《五斗先生传》。当初,王绩的长兄长王凝任隋朝的著作郎,撰写《隋书》未能完成,就去世了。王绩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也未能完成。贞观十八年(644年),王绩重病,预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与陶潜《自祭文》一样,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并嘱咐家人薄葬。

12.【三箭定天山】

出处: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故事: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龙朔元年(661),铁勒进犯唐边。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发前唐高宗宴请将士,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又不好意思,当即命人取更加坚固的铠甲赏赐薛仁贵。

龙朔二年(662) ,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坠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因为铁勒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命令将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蒙古杭爱山至今还有坑杀遗迹.但是作为一名大将军应该没有权利坑杀这么多的人,这是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背离的,所以这应该是朝廷的指令。之后继续北进,将铁勒九部的首领伪叶护三兄弟生擒(第二次生擒政权君主了),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当时世间流传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天山之战本来可以一举消灭铁勒,开拓唐朝北方边疆,从而遏制东突厥势力的发展,但由于主将郑仁泰的严重政治性错误使得此战前功尽弃。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使得对唐边境威胁达数十年的铁勒族在不到一个月就马上衰败,可以说是古代将军唯一一位。接着就是薛仁贵自己指挥才能大发挥的舞台了,高句丽灭国之战。

公元666年乾封元年,高句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泉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泉男生。泉男生于是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公元666六月初七,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任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公元666,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句丽。公元666年9月,庞同善大败高句丽军。

公元666年9月薛仁贵统兵出征。公元666年12月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庞同善亦为副大总管并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绩节度,诸路合击高句丽。征调河北诸州县的全部租赋以供辽东军用.公元667年9月14日乾封二年李绩兵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

13、【重于泰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故事:汉武帝时,诞生了我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就是出生在河津市的司马迁。少年时,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是阅读古人的书籍。20岁时,他到各处去游历,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资料。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可以常随皇帝出游。

元年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起。

这时,恰好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于是他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现在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父亲死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公元前104年,他开始写作《史记》。然而就在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

这一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最后,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此想到了自杀,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这样,司马迁为了完成历史著作的任务,忍受痛苦,发愤编写。后来,终于获释出狱。出狱后,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不能轻易死去,我之所以忍辱负重,蒙着奇耻大辱而活下来,完全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凭借者坚强的毅力,发愤写作,经过十三个寒暑的努力,终于写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共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三过其门而不入】

出处: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这个故事说的是他在治河时所发生的感人的事。相传说大禹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看到黄河被高大峭拔、 蜿蜒几十里的积石山所挡。洪水咆哮而下,造成九州之内的灾害。大禹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凿开一个缺口让黄河水泄出去,才能消弭灾害隐患。他决心劈开高高耸立的积石山。他带领万民治水,吃的是粗糙的食物,穿的是破皮袄烂毡毡,露宿野外,夏天顶烈曰,冬天冒严寒。有人在山上摔死了,就在山上刨个坑埋了;有人在水里淹死了,就在河中水葬。大禹的手上长满一层层老茧,脚底结出了厚厚的疔痂,蓬头垢面,忙得连头和脸都顾不得洗一下。指甲脱落了,浑身的汗毛也掉光了,远远看去像个蠕动的黑虫。手下的人个个被感动得直淌眼泪,用更大的劲头投人到治水之中。

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却没顾上进去看一看。第一次经过门口时,他听见自己的儿子呱呱落地了,妻子由于分娩的痛苦正在大声呻吟。手下劝他进去看看产妇婴儿,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咿呀学语,挥着小手叫父亲,禹向妻儿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含着热泪离开了。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孩子长到十多岁了,跑过来拉着父亲的手往家里拉,他爱怜地抱起儿子,亲了一下,叫儿子告诉母亲,治水忙,没空回家,又匆匆离去了。他三过家门而不人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治水的人。他们凿呀凿呀,经过异常艰苦的劳动,积石山终于被凿开了,奔腾的黄河水从凿开的缺口飞泻而出,顺着开出的河道欢快地向东流去。禹和他的伙伴们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制服了洪水,完成了治水大业。

大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此刻还被传为美谈,仍为人们广为传颂。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大禹一生为民谋福,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顾念百姓、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能够说体现了大禹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大禹的精神难能可贵,世所罕见。

通过这个故事,倡导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学习古人的献身精神与主人翁的责任心态。这也是大禹文化的精髓。

15、【秦晋之好】

出处:秦晋之好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之好”的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欢晋爱”“秦晋之缘”。

故事:春秋初期,晋国吞并了邻近一些小国,成为一个大诸侯国。秦国和晋国相邻,且实力相当,为了能和秦国维持友好关系,晋献公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历史上称她为秦穆夫人。

年老的晋献公非常宠爱妃子骊姬,听了她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骊姬还想趁机陷害公子夷吾和重耳,以便使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任国君。夷吾和重耳只好逃离晋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骊姬如愿以偿,儿子奚齐被立为国君,不久,忠于夷吾的两个大夫杀死奚齐,随即派人迎接流亡在梁国的夷吾回晋国继位。夷吾怕回国后控制不住局势,请秦穆公派兵护送并支持他,允诺割五座城池作为报答。夷吾继位后(即晋惠公)食言,秦穆公非常恼火,过了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求援,秦穆公不计旧恨,运送许多粮食到晋国去,帮助晋国度过了饥荒,次年秦国发生了饥荒,晋惠公却不肯支援秦国粮食。一年之后,秦穆公率军攻伐晋国,活捉了惠公,秦穆夫人为夷吾求情,秦穆公宽恕了惠公,还与他缔结了盟约。惠公经过这次劫难后,加强了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把太子子圉(yǔ)送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将宗女怀嬴嫁给子圉。不料,子圉背着秦穆公逃回晋国,次年惠公死了,他继承王位(即晋怀公),怀公生性刻薄,乱杀老臣,引起朝中百官对他的强烈不满。

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的晋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他才华出众,为人忠厚,秦穆公很欣赏他,把五个宗女嫁给他,其中一个即是怀嬴。一天,怀嬴捧着水盆给重耳洗脸洗手。重耳洗完后,很轻视地挥手叫她走开,怀嬴生气地说:“秦国与晋国是平等的国家,你为什么欺侮我?”重耳知道自己做错了,马上向她认错。后来,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去。重耳派人刺杀了怀公,群臣拥戴他做了国君,之后,他让太子也娶秦国的宗女,父子两代都和秦国联姻,结成了“秦晋之好。”“秦晋之好”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双方联姻。

16、【西河设教】

出处:清康熙《平阳府志·卷之二十五·流寓·河津县》载:“周卜商字子夏,……退老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序《诗》传《易》,又传《礼记》《春秋》,今汾北有子夏山,相传为子夏设教处。又有石室、学堂、哭子镇诸遗迹。按汾州,汉始为西河郡。子夏退老之西河,当以河津为是。今河津有子夏墓,亦有子夏石室。”又在《卷之三一·古迹·河津县》中载:“西河:《水经注》曰:昔魏武侯、吴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此,南有二石室临河,即子夏庙室。”

故事:卜子夏,名商,字子夏,公元前507年出生在晋国温邑(河南省温县),比孔子小44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此人具有博学多才,谦虚谨慎,为人诚信,忠实可靠的特点,做事情常常能够以大局为重,宽厚待人,稳重得体为出发点。有关卜子夏的身世,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系统性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出于《荀子·大略》篇:“子夏家贫,衣若县鹑。”《说苑杂言》记载:“子夏甚短于财。”《西河志》上说卜子夏15岁丧母,19岁丧父。所有记载比较简单,但是可以看到卜子夏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家庭。卜子夏在14岁(公元前494年)左右进入孔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主要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经”。周游列国期间,他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到24岁那年结束了周游之行。回到鲁国以后,卜子夏经过孔子的推荐下,出任鲁国的莒父宰(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他上任之后淡泊名利,勤政为民,政绩比较突出,受到民众的爱戴,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辞去官职。到了孔子晚年,卜子夏和孔子众弟子一起整理“六经”,在孔子的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了孔子得力助手。在整理“六经”时,他对于儒家文化一往情深,投入了很大心血。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卜子夏时年29岁,为孔子守孝三年,到了32岁那年回到他的故乡晋国温邑。当时的晋国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他的家乡已经在晋卿魏桓的控制之下,说他回到晋国实际上是回到魏国。此时,魏国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改革之风方兴未艾,招贤若渴急需天下贤人。他的到来对于魏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立刻受到魏国君的欢迎,魏君在魏国首府安邑(现山西省运城市安邑)接见了卜子夏。后来,卜子夏在安邑不远的龙门西河(现山西省河津市)定居下来,开始了长达55年的设教生涯。治学当中他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春风化雨,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儒家文化。他的学生有国师、相国、将军等等。就连魏国国君魏文侯也投入门下,他的学生出类拔萃,群星璀璨。魏文侯在执政期间,多次问政于他,卜子夏以王者师身份,为治理国家建言献策,推心置腹,晓之以理不隐恶、不饰非,是谓是,非谓非,实事求是向魏文侯讲王道,正礼乐,构思出一幅天下顺,民心齐,四时当的治国图景。西河设教期间,卜子夏对于“六经”进行修订、润饰和完善。分别为各经作书、写序。他发明的章句,不仅是“六经”通俗易懂,而且在传播当中准确无误。的古典著作自从采用了章句之后,提高了文章的结构层次。他是孔子的忠实弟子,是儒家学术奠基人之一,他像孔子一样崇尚礼乐和仁义,遵循“中庸之道”,“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仁爱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维护周礼。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儒家文化研究当中,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前420年,一生不为名、不为利,儒家文化奠基人、传播者卜子夏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享年87岁,死后葬于古耿龙门(现河津市辛封村)。距今已有2400余年了,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敬重。

两千多年来,在他的影响之下,龙门文化层次不断提高,才俊辈出。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独特地位,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龙门大地出现了司马淡、司马迁父子的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司马迁用他毕生精力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王通、王绩、王度、王勃、薛瑄等等,历史上这些被称为“西河桃李”的儒家文化传播人,在龙门西河培养了大批文化骨干,使龙门西河一直成为古代文化圣地,为儒家文化不断发展作出了一定地域贡献。

17、【囤土充仓】

出处:最早的记载出于《荀子·大略》篇:“子夏家贫,衣若县鹑。”《说苑杂言》记载:“子夏甚短于财。”《西河志》上说卜子夏15岁丧母,19岁丧父。

故事:春秋战国后期,秦国日渐强盛,一直想吞并其他六国。一日,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攻打魏国之计。群臣都认为,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魏国与秦国一河之隔,占据黄河龙门天险,若其粮草充足,攻守条件皆备,此时不宜攻打,若其粮草缺乏,军心必乱,此时攻打,可一举成功。秦王听取群臣意见,一面屯兵魏国边界,一面派暗探侦察魏国粮草底细。

魏文侯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和群臣商议御敌之策。当时,正值青黄不接,而且连年大旱,群臣深知国中粮草奇缺,惟恐秦兵侵犯,在朝堂之上,面面相觑,哑口无言。魏文侯在束手无策之时,忽然想到足智多谋的老师卜子夏,乃亲自登门请教御敌良策。卜子夏当时正在西河设教,不少文臣武将都拜其门下,魏文侯也尊以为师。当魏文侯请教御敌之策时,卜子夏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针锋相对献上“囤土充仓”之计,使魏文侯茅塞顿开。魏文侯依照卜子夏之计,从汾河入黄处,由西北向东南沿滩用沙土垒起几百个大土堆,土堆用苇席包裹,周围插树枝为栅,号称“十里粮仓”。为对付秦国暗探,令守卫将士严把仓门,不许闲杂人员擅自入内,且在“粮仓”苇席上铺撒一层谷物,引来群雀啄食,以假乱真。果然,秦国暗探远望魏国粮仓堆积如山,望不到头,又见群雀飞起飞落,笃信仓内粮食充足,乃回咸阳禀报秦王。秦王与群臣误以为魏国粮草充足,遂退兵罢战。魏文侯与群臣得知秦国退兵后,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上上下下夸奖卜子夏献计有功,于是奏请魏王嘉奖卜子夏。卜子夏“囤土充仓”妙计为魏国积粮蓄草休养生息争得了时间,魏文侯及群臣十分感激,对卜子夏愈加敬重,凡重大举措,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随后,魏国将十里粮仓西北的第一仓称为“仓头”,东南最后一个粮仓称为“仓底”。随着历史的推移, “十里粮仓”成了抵御洪水的汾黄堤坝, “粮仓”大土堆痕迹犹存, “仓头”和“仓底”也演变为现在的阳村乡黄河边的“苍头村”和柴家乡汾河畔的“苍底村”。

18、【西河之痛】(痛抱西河、抱痛西河、泪洒西河、丧明之痛)【丧子之痛】

出处:典出礼记˙檀弓。后以西河之痛为悼人丧子的挽联。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故事:河津所在河东古称西河,相传子夏山为孔子高徒卜子夏讲课授业之所在。旧《县志》举出了子夏丧子之后悲恸欲绝,以故留下了爱子村、相子垣(想子原)、桑枣坡(丧子坡)三个地名的说法。西河之痛是一个来自卜子夏的典故。

20、【随山浚川】【随山刊木】

出处:《尚书·禹贡》。大禹治水以致国土富饶;他依山而行,斫木以通道路;勘定高山大川,以定其尊秩。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译文:大禹辨别九州,循山开道,以疏浚江河,随土地之宜,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田赋标准。史录其事,作《禹贡》。大禹治水以致国土富饶;他依山而行,斫木以通道路;勘定高山大川,以定其尊秩。

《禹贡》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四部分组成。《九州》将全国分为九州,假托为大禹治水以后的政区制度,实际上主要是依据河流、山脉、海洋等自然分界线来划分,带有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各州就山岭、湖泽、土壤、植被、田赋、物产、贡品、矿产、手工业、交通、部族、五服等进行区域对比,是早期区域地理著作。《导山》专列山岳20余座,并归纳成几条自西向东的脉络。《导水》描述9条河流。《五服》反映了作者大一统的思想。《禹贡》的内容极为丰富,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研究校释者颇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宋代程大昌的《禹贡论》及《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的《禹贡说断》等。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是一部对历代的研究校释带有总结性的著作。

21、【光明俊伟】【刚正不阿】

【名句·出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曾国藩语)

【原文·语境】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如久雨初晴,登高山而望旷野;如楼俯大江,独坐明窗净几之下,而可以远眺;如英雄侠士,裼裘而来,绝无龌龊猥鄙之态。此三者皆光明俊伟之象,文中有此气象者,大抵得于天授,不尽关乎学术。

——《曾文正公全集》节选

故事:薛瑄(公元1389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亦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廉吏,被誉为“光明俊伟”的“铁汉公”。薛瑄的从政生涯中,较长时期担任监察御史、大理寺丞、大理寺卿等职务,主要活动于都察院、大理寺这样的监察、审判机关。他以“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作为“作官持己之三要”,并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为官清廉。久居官场,使薛瑄对廉洁从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从政录》中将官员的廉洁分为三重境界: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意为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他提出的“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的“廉政三境界”,与当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薛瑄特别强调“居官七要”: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薛瑄40岁时,获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到任后查禁贪污,隶正风气,并在寓所的照壁上题诗明志:有雪松还劲,无鱼水自清。沅州银似海,岂敢忘清贫。离任时,他两袖清风,“赢得归囊一物空”。据《薛文清公年谱》记载,他“在沅凡三年余,所至多惠政。首黜贪墨,正风俗,罢采金宿蠹,沅民大悦。”

执法如山。薛瑄刚正不阿,不媚权臣,就任大理寺左少卿时,有人劝他去感谢权宦王振,薛瑄严肃地说:“在朝廷上拜官,到私人家谢恩,我不干这样的事。”后来在东阁议事,公卿大夫见到王振都趋步而拜,独有薛瑄屹立不拜。王振趋步向薛瑄作揖,薛瑄也没有加重礼节,王振从此对他怀恨在心。后因薛瑄全力辩白王振之侄王文一手制造的冤案而激怒王振。薛瑄面对权宦,不畏不惧,秉公执法,将案卷坚决移交到了刑部重新审查,才使案情大白。之后,薛瑄又不顾夫人阻拦,冒死弹劾王文,却反遭诬陷入狱而被定为死罪。入狱期间,薛瑄仍手捧书卷诵读不已,时人称其“铁汉公”。后因朝野震动,群臣极力申救,方使薛瑄获赦。薛瑄坚持将仁爱之心、天道之公、律法之正协调一致,践行于为政之中,以公守法,以仁行法,使奸臣真正得以惩治,民冤真正得以伸张,被人们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

勤政爱民。薛瑄的廉政思想中,“为政以爱人为本”“为政通下情为急”“所谓王道者,真实爱民如子”等皆发自内心,一直是他为政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他认为,为官应当“尽心‘抚’字”,全心全意地安抚百姓。当百姓利益和官府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始终选择站在百姓这一边,伸张正义,为民请命。薛瑄任南京大理寺卿时,有豪强杀人,案子久拖不决,就果断将豪强捉来绳之以法。后薛瑄在担任北京大理寺卿期间,苏州发生饥荒,豪强哄抬粮价、吝而不借、激起民怨。饥民抢夺富豪的粮食,焚烧富豪的房屋,逃往海上。王文以内阁大臣职务巡视江南,欲定苏州200多饥民死罪。不少大臣都慑于王文的权势,不敢提出异议,只有薛瑄竭力论辩其罪名不实,终于使200多灾民免于死罪。

薛瑄一生积极倡导廉政文化、爱民观念,并且躬行实践。他为官一生,虽身居高位,却始终清正廉洁,官格人品俱佳,堪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以史为鉴,薛瑄提出的“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的“廉政三境界”,今日读来,仍醍醐灌顶。

22、【夺锦之才】: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23、【诗成得袍】: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24、【一登龙门】: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25、【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26、【清风涧韵】清涧是河津市一村名,古为因一股清涧溪流顺村而过,故立村名为清涧。清风涧韵为嵌名词,意为优雅的自然风光,亦象征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清正廉明,惠风和畅。

27、【争强好胜 勇为人先】河津精神。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

28、【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故事: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 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 “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 忧愁、可害怕的呢?” 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他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了安慰他说: “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 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 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处: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事:王勃出生于650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山西的历史故事有什么3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地貌,一方面使山西成为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道屏障,另一方面也使山西每逢乱世就会成为逐鹿中原的“制高点”。因此,山西古代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战争,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

▶白登山古战场

白登山,也称小白登山,历史上白登之役正在此处,位于大同城东5公里处。白登山西临御河,采凉山向西延伸,与采凉山之间山坳有直通内蒙集宁的著名古道白登道(简称白道),南傍张同公路,北靠方山。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立了一座“汉阙式”碑亭,碑文中详细记述了“白登之役”的情景。

▶杀虎口古战场

杀虎口,古称参合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两千年来“杀虎口”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

▶金沙滩古战场

位于怀仁县城南3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是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业兵败罹难的地方。金沙滩古战场因杨业父子可歌可泣的抗辽壮举而闻名于世,杨业父子作为一代忠烈古今传诵,有关金沙滩古战场和杨业父子抗辽的传奇故事,当地民间更是有口皆碑。

▶雁门关古战场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晋阳古城

晋阳古城是太原故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79),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都而享誉江河南北。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晋源区,面积约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遗址、古墓葬遗址、宗教祭祀遗址组成。城池遗址东西宽4750米,南北长3750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

▶长平古战场

长平之战遗址,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30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王莽岭古战场

王莽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山上遍布的烽火台、军寨、古道关隘遗址、遗迹,构成了一处处古代军事遗址景观。其中尤以汉代王莽与刘秀争斗后留下了众多传说和遗址为多。

▶玉壁古战场

玉璧城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城西南5公里处白家庄村西,为北朝时期的遗址。始筑于西魏大统四年 (538年),古城遗址东西长420米,南北宽500米,城南残垣高0.8—3米。城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个平顶土丘,与城相连,昔日均为城堡,现在北堡暗道尚存。城东沟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直通玉壁城下。由于在北朝时期处于北周与北齐的分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


来源:山西之窗——综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