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对教师有帮助的故事

2022-10-30 12:43 作者:潇湘晨报 围观:

365个师德故事 | 望月湖一小苏红群:老师、主播、教练……做学生的“百变达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潇湘晨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对教师有帮助的故事1

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六年级二班班主任苏红群除了教语文之外,还能担任体育、国学、文学、音乐、科学等学科的老师,此外还“兼任”了“主播”、“体育教练”等角色。

出身于教师世家的她表示,自己对于教育工作和孩子们有着天然的热爱。

语文老师也是“百变达人”

为了帮助学生爱上语文,苏红群先让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学生最喜欢的还是她讲述的小故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她发动学生更新教室图书角,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亲子共读活动。如上学期班上学生共读了《西游记》一书,大家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展开研讨,用讲故事、四格漫画、思维导图、名场面呈现等形式向同学们汇报本组学习成果,大家还就书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小辩论赛、创意写作。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丰富了学习的内涵,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还常常化身为“体育”、“国学”、“主播”、“文学”、“音乐”和“科学”老师。

学校开运动会,她摇身一变,成了“体育教练”,指导孩子们跑步。短跑要倾尽全力,速战速决;长跑,她指导学生保持节奏,保留一点实力留到最后冲刺;班级大合唱比赛时,苏红群就是合唱指挥。在她的指挥下,同学们激情满满,每次比赛都能脱颖而出。

周末和放假的时候,苏红群变身为“国学大师”,在微信群为同学们讲解国学经典,将小古文和身边的小故事结合,深入浅出地道出生活的哲理,让学生记忆深刻;她还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会跟他们聊动画片《小猪佩奇》和电影明星,给他们做好喝的果汁和苹果醋,带他们远足爬山,带他们户外野餐。

关爱学生成长,比家长先发现孩子的“不对劲”

苏红群时刻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连坐姿、写字的姿势都会手把手纠正。衣服小了、脏了会提醒学生更换,发现哪位学生状态不对了会及时叫到办公室开导。

小贺同学的家长说,苏红群在孩子的习作中发现孩子的生活不规律,吃得不够营养,家长晚归,只能自己从冰箱中拿出隔夜的饭菜加热。小贺最无助的就是周五,一个人呆在家里很是无聊。苏红群注意到之后及时告知家长,提醒他们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小陈同学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带着,学习自觉性不够,成绩不太理想,苏红群总是找时间和他交流,把自己早餐里的鸡蛋留给他吃,小陈同学的心被温暖起来,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善,上课听课了,作业书写工整了,性格也温和了许多;小成学习基础不好,不太自信,苏红群把她叫到身边,轻言细语地安抚开导,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情,让孩子不再畏惧,同时也把苏红群当成了朋友。

推荐语

家长们说,苏红群是知识的化身,把无知的孩子领进知识的海洋;孩子们说,苏红群是慈爱的母亲,用无私的爱心滋润呵护他们的成长;同事们说,苏红群是温柔的大姐,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作为我校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位经验丰富、敬业奉献的资深教师,苏红群一直是大家尊敬的大姐、学习的榜样。今年教师节,苏红群被授予“湖南湘江新区优秀教师”称号,真可谓“为师无愧,实至名归!”

——危维 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第一小学校长

潇湘晨报记者骆一歌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对教师有帮助的故事2

文 | 蔡洪涛

“享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者念其师。”

图为作者,来自网络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念我在王店中学读书的班主任姜寿柏老师对我的教育与关爱,历历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1964年2月,我应该读初中二年级了。可我家是农村的,家有兄弟姐妹五人,全家靠我父母两人参加生产队劳动而生活。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交5元钱的书费与7元多的学费。我父亲想要我参加生产队劳动,能挣一点工分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我迟迟没有到学校报到。

那一年天刚好下大雪,雪厚足足有20多公分,记得一天上午,我们都在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家草屋旁小路叫唤我的名字,我急忙迎出去一看,原来是我的班主任姜寿柏老师。

姜老师跟我父母说明来意,说是不见我去学校报到,所以来看看是什么情况,我父母说明了真实的原委,姜老师十分慷慨的说:“这些困难我来解决,孩子多读一点书,以后总是有用的。”

我父母被姜老师的真诚所感动,同意我继续学习,这时我内心热乎乎的,感受到姜老师比我的父母还要亲!临近中午,姜老师告辞回家。我目送着姜老师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行走的背影,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立志以后也要像他那样做一个人民教师。后来得知,我的书费是姜老师自掏腰包,学费是学校全免。

初中的读书生活在班主任姜老师的调配下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他熟谙班里每个学生的长处与潜力,不断去挖掘开发他们,在紧张的学习课余时间里,我班周金宝、何益民、曹克强等同学自编独幕话剧,我也参与排演并在校园文艺汇演中演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陈思维的独角戏说唱表演诙谐生动,博得了师生们阵阵喝采与掌声。姜老师利用班会课开展讲故事比赛,还点名要我准备一个故事在班会课上讲。

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等晚自修八点半结束,我回家在泥墙上敲上一颗钉,把煤油灯挂上,凭着微弱的灯光背熟我准备的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讲的故事得到同学们的赞许,姜老师也表扬了我。

这种愉快的读书生活给了我不少的智慧与乐趣,这种锻炼对我以后考上师范学校、走上教育岗位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使我终生难忘!

初三,学校进行检验大便,主要是检测学生是否患吸血虫病,因为我是农村的孩子,得了吸血虫病。当时学校对患有吸血虫病的学生在大礼堂西面北边的一个教室集中治疗,治疗方法是打针,听说是很毒的。

治疗之后我身体虚弱,姜老师买了荔枝与红糖来看望我,一个老师,我与他不沾亲带故,他的经济也不宽裕,他来看望我,说明他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他爱生如子,他有崇高的师德!

1965年9月,我到平湖师范读书后,仍与姜老师保持着联系,曾写信向他汇报我的学习情况。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之间停止了交流。

直到“文革”结束,我们又恢复了交往。当时我在镇中大队教初中,开设英语课。我向姜老师求教,他倾囊传授,我大队毕业的一个学生周华英还考取了西安交大。

后来他搬到嘉兴,我每年都要去拜访他,再后来他年老体衰住进了荣军医院。2013年元旦,我到医院去探望,他还高兴地拿出一本本子记录下来,不想没过多久,姜老师便与世长辞,我的同事姜约维没告知我,所以没有送恩师最后一程,实乃人生憾事。

记下这些回忆,权作献给恩师灵前的一瓣心香吧!


【来自虎斋】

--END

对教师有帮助的故事3

上海市东南角的一个不起眼的弄堂里,有一所家门口的公办小学——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小学分校。面对最为普通的生源和近五成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杨浦小学分校的老师们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们的心里时刻想着,要做有温度的教师,他们的故事彰显着这所学校的精气神。

学生们常说:“老师,有你的地方就有光!”

一本教学“活字典”

在杨浦小学分校,教师朱爱民被同事们称作“活字典”。朱爱民的语文课有料、有趣、有变,学生们在她的课堂中,能触摸这世界的精彩与斑斓。

在语文教学岗位上耕耘了30多年,朱爱民依旧保持着对教学极大的热情。“小班化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每次出现新的教学改革,朱爱民都潜心研究,因为她知道,教师吃透这些教材,获益的是学生。从教30年,朱爱民虽然早已对课本和教学环节烂熟于心,但每年暑假,她仍然会在家重新备课,“课本虽然一样,但面对的孩子却各有千秋,仍旧需要认真对待。”

学校里几乎每一位新教师,都曾向朱爱民请教过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次,一位青年教师要准备公开课展示,每天下班后,朱爱民都和她一起备课,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修改教案……这位青年教师感激地说:“这次展示,最大的收获,是在朱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学风和师者的本分应该是什么样的。”

朱爱民对于教学的细节要求很严格,她要求年轻教师在对学生们使用评价语言时要具体、有细节、有针对性,这样孩子们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保持什么优点,改正什么缺点。比如“你今天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响亮”“你今天的作业字写得非常工整”……她既是博闻强识、让学生们爱上语文的“活字典”,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活宝典”。

朱爱民说:“看到我们国家一直在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作为教师,我理应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为党育才,这是教师喜迎二十大的最好行动。”

数学老师的“语文经”

尹瑛是一名数学老师,从师范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二十多年里,她担任过数学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学校工会委员等职务,在这期间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举,只有默默无私耕耘的平常心。

当学校将班主任的任务交给刚进学校的尹瑛时,她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寒假里,她一家家走访、一个个门洞寻找,发现班里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看着热情、淳朴的家长和胆小、不自信的学生,她知道要让这些学生真正融入上海,她还需要付出更多。

开学后不久,尹瑛发现,这些学生知识面狭窄,普通话也说得不够标准。于是,她这个数学老师念起了“语文经”,她在班里开展了“天天看新闻,争当播音员”活动。让每位孩子看新闻、听新闻的同时,注意播音员在播音时的语音、语调,并加以模仿,每天放学前作为必修课,让大家轮流“演播”。渐渐的,学生开始主动去收看新闻、翻阅报纸、从身边小事开始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北京冬奥会的金牌榜、了解上海进博会等,并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扩大着知识面。

经过不懈努力,尹瑛班上的学生,从刚开始走上讲台的胆怯,到现在的从容;从原本扭扭捏捏的羞涩,到现在的洒脱;从一人了解新闻,到全班抢着发表意见。学生们正在一步步地建立自信,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她的学生们都喜欢说“我的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尹瑛一直说:“我做的一切都是身为教师应该做的,孩子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安慰。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我倍感振奋、干劲十足,我们要抓住新时代发展的机遇,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代理妈妈”暖人心

在学校里,朱雅君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常常找她聊天谈心,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有一件事给朱雅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问一个学生,“小慧,你平时喜欢到哪里玩?” “老师,我最远就在我家门前的马路上玩。”“那你坐过地铁吗?”“老师,我回老家的时候会坐长途大巴汽车,这个算吗?”

孩子稚嫩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朱雅君,在上海生活了8年的她竟然什么地方都没去过,朱雅君知道小慧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来上海打工早出晚归,根本无暇照顾她。朱雅君和小慧的妈妈谈过这个问题,可是迫于生计,她别无选择。朱雅君觉得自己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就不能坐视不理,她想了一个办法,“小慧妈妈,明天周六,你有空吗?学校有个亲子活动要去上海科技馆,是免费的。”生怕小慧妈妈有顾虑,朱雅君刻意强调了“免费的”。“朱老师,这个活动我们不参加,我要上班,没空带孩子去。”和小慧聊天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朱老师的眼前。“小慧妈妈,如果你没空,我带小慧去参加这个亲子活动好吗?”家长连忙回答:“太谢谢老师了!”

一天“代理妈妈”的角色,换来了小慧灿烂的微笑和第二天小慧悄悄送给朱雅君的卡片——“朱老师,我爱你。”之后的小慧变得更乐于助人了,也和朱雅君更加亲近,在朱雅君的课堂上总是听得最认真。

朱雅君诠释了教师职业的润物细无声,一份力所能及的关爱,给人带去了无穷的力量。小慧只是千千万万个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守护更多像小慧一样的孩子,是朱雅君一直在思考、探索着的……

朱雅君说:“我从学校的发展感受到上海教育的发展,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一定会为上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应当扛起为国育才的责任。”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杨浦小学分校里发生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校园才生机勃勃,家门口的好学校才实至名归。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杨浦小学分校党支部又相继开展了“榜样凝聚成长力量”师德专场学习、党员廉洁从教承诺活动、中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等师德建设专题活动,做有温度的教师,用心传承优秀教师的从教经验,才能在教书育人中结出最美的果实。

文案:安俐 叶蓉蓉(通讯员)陈舒瑶(实习)

制图:安俐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出品

来源:中国青年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