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附近的面包故事有哪些

2022-10-30 12:42 作者:京报网 围观:

咖啡、啤酒、盒饭……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京报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附近的面包故事有哪些1

凌晨1点,零下3℃。宣武门外,路灯昏黄。车很少,行人脚步匆匆。路边一家便利店,在寒夜里亮着光。

每天凌晨,这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总会迎来晚归和早出的打工人。店里,夜班班长宋有玉帮客人打了一杯热咖啡。“谢谢。”“不客气,欢迎再来。”

凌晨3点半,补货的货车到了便利店。

凌晨1点

下夜班的人 会带走一瓶酒

宣武门外大街的庄胜广场,原先庄胜SOGO是老宣武有名的综合商场,也是北京南城的潮流之地。2017年,庄胜广场开始转型改造。如今,原先的商场,有很大一部分变成了写字楼。2019年12月25日,宋有玉所在的多点便利店在写字楼一层开业。除了过路的行人,这家便利店最主要的客源,就是写字楼上忙碌着的打工人。

宋有玉是安徽人,不满30岁,早年学汽车装饰美容,后随着父母在北京做生鲜零售生意。生意不好做,父母去了南方打拼,他自己留了下来,在便利店打工,专门做夜班。晚上9点半上班,第二天清晨7点半下班,北京喧闹的白天,跟他没有关系。他说:“早习惯了,晚上清静。”

这天晚上跟宋有玉搭档的是兼职店员俞金超。老俞比小宋年长,白天在一家商场做冰糖葫芦,最近客流不多,销售不旺,他就晚上来做个兼职,补贴家用。“我一般隔天来一次,明天一早,还要去做糖葫芦,明天晚上就休息了。”

到凌晨1点钟,楼上写字楼的灯,一盏一盏开始熄灭。店里的客人也变得稀少。买咖啡的小伙子睡眼惺忪,说声谢谢便出店又上了楼,看样子,还得再加一会儿班。在夜班时间,卖得最好的是咖啡,熬夜的人需要它们提神。

时间渐渐接近两点,加班的人终于全部离开工位。他们大部分直接回家,有一些会在回家前,习惯性地进便利店走一圈。冰柜里,照烧鸡肉脆海苔饭团,3.8元一个,有人拿走了最后两个。饭团、三明治、寿司卷、盒饭,货架上所剩无几,它们也最适合在睡前,用来垫垫肚子。

酒,是这个时段另一个畅销单品。“我以前在社区店干过。社区店,白酒卖得好。这边,红酒卖得好。”小宋说,在夏夜,便利店门口的广场上,总会坐着几个人,边聊边喝,时不时到店里再补点下酒零食。冬天,尽管星空很美,但人们喜欢把酒带回家。

小宋和老俞,都认识一个30岁左右的小姐姐。每次,都在凌晨1点左右光临;每次,都不说话;每次,都拿走同样的酒——两瓶燕京,常温;每次,都再挑点鸭货回家。

疫情之下,大家都戴着口罩,看不清彼此的表情。但这些加班的人,深深的黑眼圈,小宋还是能看得清楚,“在城市里打拼,都不容易。回家喝点小酒,犒劳一下自己,睡个好觉。第二天醒来,又是奔忙的一天。”

凌晨2点到4点,宋有玉要为第二天白天的销售做准备。

凌晨4点

早餐大肉包 开始慢慢加热

凌晨2点之后,店里就只剩下小宋和老俞两个人。偶尔,会响一声——“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又是咖啡,四杯,送到附近的小区。10分钟过后,外卖员来了,小宋早就把咖啡包好,“不会还有人在加班吧?”外卖员微微摇头,他更关心这一单能否准点送到。

3点半,夜里补货的货车,第二次到店,这次是送低温商品。上一次,在1点半,送来的是常温商品。

货车一次要送6家店,到庄胜广场这家店,与预定时间分毫不差。两个人一趟一趟把货物卸到店里。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玉米,要放进微波炉提前加热。大肉包要放进蒸箱里,缓慢加热。关东煮,要分类放进方格里,慢慢“咕嘟”着。早餐时段最受欢迎的商品,都要在凌晨4点,开始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老俞说,第一批需要早饭的顾客,会在5点半到6点之间到店。

长时间的工作,两个人早就掌握了经营规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种商品放在哪个货架,背后甚至还有大数据支撑。“便利店和超市大卖场不一样,便利第一。放在最显眼地方、最好拿的商品,就是这家店卖得最好的。”小宋一边把酸奶往冰柜里放,一边说起货架的“奥秘”。

顾客进店,迎面第一排货架,是应急商品,比如雨伞、数据线、充电宝。这家多点便利店南边不远,有家酒店。所以,洗漱用品、一次性用品,也放在第一排货架。

再往里走,方便食品货架。传统的泡面已经渐渐让出江山,自热米饭、火锅、螺蛳粉,地位显著提升。更传统的火腿肠、八宝粥退到最底层的位置。

饮料区域,咖啡种类繁多,罐装、杯装、冷的、热的、现磨的……足有几十种。酒水区域,就像小宋所言,葡萄酒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干红、干白,一应俱全。热饮区域的饮料,用的是冷热可调节柜,冬季加热,夏季制冷。

从2点到4点,是这个城市熟睡的时间,也是小宋和老俞最忙碌的时间,店里几乎没人光顾。

也有例外。比如11月7日那个凌晨,初雪降临。“我们店门前这一片,是一个‘窝’,风打着旋。”按常理,在凌晨,店门是紧闭着的,但在那天,小宋记得,门时不时就要打开,有人看见亮灯的便利店,就进来避风躲雪。店里免费提供热水,即便不购物,进店的人也能抱着热水,暖暖手,喝一口,热热身。

有的人说,刚来北京就见到雪,很幸运;有的人说,幸好是周末,不然耽误第二天上班;有的人,不断回着微信语音,说自己没事;还有的人,就坐在那发呆。

小宋那天就在一旁站着,每过一会儿,就给大家添点热水。

凌晨4点,俞金超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早餐。

清晨6点

为别人服务的人总是早起一点

清晨5点,店里的活儿忙得差不多了。小宋和老俞走到店外,活动活动筋骨。高高低低码货,腰早就感觉有些紧。两个人叉着腰,扭一扭,抬头看看天。冬天的北京,星空清澈。

不远处,能看见夜班公交车有很多空座。环卫清洁车,缓缓地在街道两边移动。早班出租车,已经发动,司机坐在车里,先让空调把车吹暖和。

小宋回到店里,热一点饭,他自己从家里带了两个馒头和一盒菜。这是他的夜宵,也是早餐。

在这个时段,有些下班的代驾司机会到店里来找些吃的。有一个大哥,北京人,看起来有50多岁。就住在附近的小区,小区房子不便宜。大哥看起来也衣食无忧,做代驾,更多是不想让自己闲着。每次下班,回家前,大哥到便利店来吃点东西,跟小宋聊天。“天南海北地聊,北京人特有的热情。”小宋很喜欢听大哥讲老北京的典故或是最新的国内外形势,他也喜欢给大哥推荐店里的促销活动,“大哥每次都挺乐意尝试的。”

在5点到6点,来便利店的,更多是那些需要早起为他人服务的人。写字楼的早班保安、保洁,会到便利店里来买两个热包子。附近有一个面包房,每天早晨现烤面包,店员没地方吃早饭,就到便利店来买。附近有个学校,学生们在清晨7点多钟来买早饭,但老师们会在6点多钟就先来一步。

老俞在早晨7点下夜班,小宋比他晚半小时,他需要跟早班同事,交接一下工作。7点之后,天开始大亮。便利店内,顾客越来越多。店外的街道,开始喧闹起来,整个城市逐渐苏醒。

此时的小宋,已经忙了10个小时。他迎着朝阳,步行到宣武门,坐地铁回磁器口的家中。再过十几个小时,又是一个夜班。在北京每一个凌晨的便利店,都有一个小宋、一个老俞,里面有热水、有咖啡、有面包、有酒、也有故事。

(原标题:咖啡、啤酒、盒饭……晚归和早出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0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附近的面包故事有哪些2

来源:钱江晚报

疫情当下,暖心故事层出不穷。在北仑,一位叫陈再保的小面馆老板,做梦都没想到,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给他打来了电话。

“集卡车司机滞留,没有热水,没法洗澡。面馆里,就烧起了不息的火。这热水滚烫,却还比不上老板的热心肠。

一家四口受困,本来只想解决一顿饭,结果却收获温暖港湾。楼上的五平米隔间不大,可这里装的爱却很大很大。它装着老板一家的好心眼儿,装着疫情中守望相助的你我他。

别管来自何处,别管去向何方,今天在这小面馆,我们一起渡难关。我们没法预料病毒的走向,但我们笃信人心的力量。有这份爱心在,我们,不慌张。”

这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给陈再保的颁奖词,同时颁发正能量奖金10000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陈再保,了解到这个温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宁波北仑春晓庆河路、规划路交叉口东侧的辣鸡面馆,门面简陋,毫不起眼。面馆老板是个43岁的中年离异男子陈再保,他的家乡在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库头村。3年前,陈再保来到北仑,独自在这里开了一家小面馆。

元旦那天,北仑突发疫情,而辣鸡面馆的附近,就是春晓街道通往鄞州的一个防疫管控卡口。下午时分,附近滞留了很多货车司机。

为了帮助这些货车司机,陈再保在面馆拉门上竖了一个纸板,上面写着:“免费提供热水、洗澡,24小时,加油、北仑!”

这些货车司机都有微信群,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当天就有很多人拎着热水壶过来,第二天,上门洗澡的也陆续来了。

陈再保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他在面馆一直不停地烧开水,卫生间的电热水器也24小时开着,“尽管用,6块钱一吨的水。”陈再保说。

其实,1月2日一早,当地街道社区的志愿者就给货车司机们送去了泡面、热水、口罩等物资。1月3日,停在路上的150多辆货车被引导到指定停车场,他们可以享用志愿者送来的免费爱心餐。但还是有不少司机租一辆电动车,到辣鸡面馆里打开水、洗澡。

小面馆还收留了一家四口。他们是从鄞州区过来的,1月1日那天到春晓街道办事,结果临近中午时发现回不去了。

一家人是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大学生,一个初中生。他们先是在车上住了一晚,“酒店不好找。第一天晚上在车里凑合,大人没什么,就觉得两个孩子很可怜。”妻子张女士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当时自己和丈夫都懵了。

1月2日一早,一家四口沿途走进这家辣鸡面馆,本想解决一顿早饭,没想到找到的是温暖港湾。

面馆二楼是个小隔间,但没有床。一家人就席地而睡,陈再保准备了两床干净的被褥(垫在下面)和枕头,被子则是这家人从车上带下来的。

面对张女士一家的感激,不善言辞的他总是重复这样一句话:“大家都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这几天,陈再保和一家四口过成了一家人的模样。偶尔,他们在店门口支起一张饭桌,小火锅里浓香扑鼻,扑哧扑哧冒着热气,张女士和丈夫将菜市场里买回的海鲜上锅蒸熟,陈再保端出几道拿手小菜。

“吃住都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就是遇到好人了。”说话间,张女士的眼眶有些湿润。

1月5日,滞留当地的货车司机经过相关手续后陆续开车走了,但张女士一家仍然滞留。当地街道工作人员帮他们联系了便宜的旅馆,但或许是这一家子在小面馆里住习惯了,他们不愿意再去旅馆。

除了这一家四口,陈再保刚刚在电话里透露,1月7日下午又收留了一对夫妻,开着小面包滞留当地。二楼的小隔间肯定是住不下了,“他们住车子里,我就给他们提供吃的喝的和洗澡。”陈再保说。

“大家都是打工的,很不容易。”陈再保说,辣鸡面馆服务的都是打工一族,“我卖得最贵的牛肉面也才15元一份,别的地方至少卖18元。”他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让他们可以回家,至于钱嘛,“他们想意思意思给我钱,但我说过不收一分,那就是一分不收。”

△采访结束,陈再保又发来一段视频,说晚上更热闹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阮筱/文 张海玉 / 摄

附近的面包故事有哪些3

江西面包帮

1987年的凌晨,福建龙海县一家面包店里,一名当地消防后勤小哥,第N次拉住老板,要求拜师学艺。消防队是面包房的老顾客,但老板王树朝却一点儿不给面子。因为在80年代做面包是一门难得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就在此时,消防中队的大队长笑呵呵地出现了,在领导的出面下,王老板勉强同意收下这个叫张协旺的学生,但是事先言明:一、是可以拜师,但自己不许收徒。二、是开店必须离开福建。就这样苦学两个月后,张协旺复员成功,回到了自己位于资溪县的老家,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在未来,这个位于江西东部的小县城,将走出一个垄断中国市场的面包烘焙大军。

南烘北传,鹭岛鹰潭 小徒弟变大师傅

江西除了南昌环鄱阳湖那块以外,都是山区。靠北是庐山,南方赣南也是山区,红色圣地瑞金。张协旺的家乡资溪县,是一座位于赣东的山区小县城,人口只有十万,当地人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回到家里张爸爸问儿子,以后想干点什么?在那个年代,军人复员在当地托托人,可以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阿旺说,自己要开个面包店。当时的阿旺手里有300元的复员费。他厚着脸皮去找没过门的媳妇家借来了2000元,又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了4000块。东拼西凑啊旺的创业资金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选址了。资溪人把目光投向隔壁鹰潭县,因为鹰潭有鹰厦铁路,城市化程度比资溪高,做面包开店当然首选那里咯。离资溪也不远,100多公里,2小时不到的车程

1987年12月,张协旺在鹰潭市胜利西路开出了第一家面包店,取名 “鹭岛面包店”。鹭岛是厦门的别称,意为面包手艺传承自厦门,也算是变相背叛师门了同时透露出那个年代面包所代表的洋气和档次。

2.“传帮带”模式诞生 老师父 传帮带

小面包店里,面对银行贷款和吃软饭的双重压力,阿旺主动开启了007模式,每天烤面包12小时以上,不整奶油也不烤玛德琳,就做三款最基础的性价比面包。就这样一年过去了,靠着洋气的定位和亲民的价格,鹭岛面包店在当地生意红火,到了年底清账,除去店租原料和贷款,张协旺净赚了3万块。

在那个年代,山区农民一年收入只有400多元,张协旺的成就相当于一个三倍万元户。衣锦怎能不还乡,等到 1988年春节张协旺回到家里,做“洋馍馍”赚钱的秘密就再也瞒不住了。一时间,张家门槛踏破,面对十里八乡来找张协旺拜师学艺的老乡,张协旺做出了一个违背师父的决定,不仅带他们进自己店里学艺,还包吃包住,因材施教。如果想要自己开店买设备、甚至赞助点启动资金,张老板都愿意帮忙,一来二去张协旺的徒弟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人称资溪面包界的孔夫子。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张协旺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多数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也就是从张协旺开始,毫无保留的“传帮带”成了资溪面包不变的行规。

3.冲出江西,走向全国 全国游击战

很快啊,赣东的面包店如雨后春笋。在资溪,鹰潭当地,市场也很快达到饱和。就在张协旺忙着开店收徒的时候,又有一个老乡敲开了他的家门。来人名叫钟启文,年纪比张协旺还大几个月,不仅是他的隔壁邻居,还是村里的民兵连长。看到战友小张发了财,钟大哥也动了心啊。就这样钟大哥也被张协旺安排到了自己店里做学徒,一年的功夫,他也单飞开店了。选择了距离资溪同样100多公里的抚州。在抚州,钟大哥的面包店开得风风火火,仅3个月就赚了三千多块。

钟大哥想着自己的手艺已经不错,决定冲出江西,走向全国。于是又跑去了湖北荆州,算是资溪帮里头第一个敢出省的先遣部队,第一次跨省经营差点就让他血本无归。资溪面包怎么到了湖北就成了“狗不理”包子了呢,钟启文一个人来到了武汉,当时的汉正街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包店和饼店。

90年代初,国外先进的烘焙技术已经通过港台的连锁面包品牌进入内地市场,台湾省的面包房制作效率高、花样多、产品规范。相比之下,资溪面包房的工艺粗糙,品种还少,自然不能吸引顾客。

这里就要科普一段面包制作的技术知识,做面包,关键其实就是发酵技术。一块小面团在酵母的分解下变得膨胀松软,再加上盐、糖、奶油等就成了好吃不贵的面包。钟老板惊奇的发现,台湾师傅居然随身带个天平,酵母啊,面粉都精确到克。要知道张协旺在教配料分量这块,就个五字箴言:跟着感觉走。

1989年下半年,钟启文开启了全国拜师求学之路,湖北,重庆、四川、江苏、浙江、海南。

几年里在全国打起了游击,他的面包店开遍了中国20多个城市,钟启文还一改之前的传帮带模式,主动知识付费。好几次只身去到上海和广州,高价找大师傅一对一辅导提升。1997年,融汇东西南北各大面包门派的绝学,钟启文在浙江嵊(sheng)州开出了一家面包店,起名叫“资溪面包”。资溪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面包连锁品牌。之后的几年里,“资溪面包”在全国开了80多家直营门店。后来连锁面包店开到绍兴的时候,钟启文接受浙江电视台的采访,感觉他的所谓重点是开发了很多绍兴当地的糕点。但我觉得,一个外乡人开发什么浙江糕点,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也是很符合江西的地理风貌。

4 肉松小贝,鲍师傅登场

时间再回到1989年,资溪县面包致富的故事。终于传到了隔壁的金溪县。一位姓鲍的木匠和老婆决定洗脚上岸,加入面包大军。靠着几个偷师过张协旺的老乡的二手知识,鲍木匠全家出动,在江苏开起了一家小面包店,而在小店里,鲍木匠13岁的儿子鲍才胜显得格外显眼。几年后,和许多江西面包师傅一样,鲍才胜离开父母,自己拉起队伍去河南郑州开起了第一家面包店。就从那天起,他的老顾客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鲍师傅”。

小鲍师傅的开局并不顺利,1997年他做的烘焙原料生意,稀里糊涂不知不觉就亏了100多个W。之后的六年时间里,还债成了鲍才胜工作的动力。终于就在他还完所有欠债的时候,鲍才胜告诉妻子,他想去北京搏一搏。

2004年,鲍才胜正式进军北京,在中国传媒大学旁边 开了一家“鲍仔西饼屋”,这是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卖的是千篇一律的散装糕点,后来又转做生日蛋糕。但就在第二年,鲍才胜开发出了一个新品——肉松小贝。两片蛋糕中间涂上美乐滋,外面再裹上一层海苔肉松,土不土洋不洋。这玩意还能不能叫面包呢?但鲍才胜觉得啊,在帝都开店,一款点心的口味不仅要包容南北,更需要有形式上的创意。一年不到,依靠传媒大学生的口口相传,肉松小贝的生意好了起来。

看着店门口越排越长的队伍,鲍师傅却开心不起来。鲍才胜发现当时北京的烘焙行业已经发展出两大流派,一是以好利来,味多美为代表的连锁面包品牌,它们拥有国外先进的烘焙技术、丰富的品类和统一标准化的店铺设计,还拥有强大的中央厨房和产业链。第二就是以稻香村、大顺斋为首的一批百年老字号点心店,产品拥有固定的顾客,在普通人心里也自带流量。跟这些品牌相比,鲍才胜发现自己的小店就是一个没有商业模式、没有技术壁垒的小作坊。在两大流派的夹击下,即使有爆款单品他的小店能走远吗?

没有出过国考察,也没国内成功案例可参考,爱专研的鲍才胜上网查起了资料。很快 一条台湾凤梨酥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宝岛,一块凤梨酥就能带动上百亿的产业,那么一个面包品牌能不能也靠一种点心来打开市场呢?于是,鲍才胜裁掉了门店里糕点、生日蛋糕业务,他的店里开始只卖肉松小贝,同时还推出了海苔、蟹黄、柠檬、芝士等口味。

与此同时,鲍才胜将自己的店名,改成“鲍师傅糕点”,“鲍师傅”正式从称呼变成了品牌名。鲍才胜对门店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连锁面包店,省去了高大上的装修和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柜,也不卖其他饮料。复刻了当年传统江西面包房夫妻老婆店格局,所有的门店都是前店后厂,销售却只有一个简单的窗口,并且只配备一名员工。这种简单粗暴的店铺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营面积的使用效率。

鲍师傅的 “单窗口销售”,直接引发的是排队狂潮。我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就点过他家的闪送肉松小贝买了几十块钱,闪送费也收了我几十块钱,但是不用去排队,也算省事。无论是最初的北京还是后来的上海,排长队几乎成了鲍师傅门店的标志。这是鲍才胜的饥饿营销策略,但他却说自己的设计只是让最多的人去忙着做东西。

左手学到了洋品牌的营销手段和连锁模式,右手学到了老字号坚持的单品策略。鲍师傅成为了网红,在2021年,经过几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100亿元,成为了中国烘焙行业的独角兽

5.只有矛,没有盾

时间进入2020年,中国的烘焙行业迎来一次大洗牌,以宜芝多、克莉丝汀为首的连锁面包品牌在上海遭遇一波关店潮。曾经风光无限的连锁面包企业因为供应链紧张和上涨的门店运营成本,惨遭滑铁卢。甚至连鲍师傅在内的网红糕饼店也开始了直营门店的调整。当年张协旺不守师训,为后来一个困扰中国烘焙行业多年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2017年伊始,鲍师傅面临不断被山寨的尴尬,在鲍师傅直营门店还不到100家的时候,全国打着鲍师傅品牌的各类肉松小贝店就已经超过2000多家。鲍师傅陷入要证明自己是鲍师傅的窘境,而在维权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烘焙行业的一个更大的危机,这就是所谓爆款单品,其实大部分很难形成技术壁垒。你做我也能做,反正又没专利,只有矛,没有盾。就上游原料而言,无论是面粉还是鸡蛋,你能买到的,我也能买到,这就导致了任何一个所谓网红单品的寿命都不会太长,面包师傅们只得不断开发新的单品。

长江后浪推前浪,拳怕少壮,就在这时候,一个主打多品类经营的烘焙品牌,以全国200多家直营门店的数量,迅速成为中国南派糕点的新霸主,无独有偶的是,它的创始同样也是环资溪面包帮的成员。1997年,17岁少年黄进带着梦想和800块钱到了南京。黄进的家乡鹰潭市是桃酥的故乡。和大部分开店的江西人一样。黄进在南京是“早上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经常睡在面包店里。直到遇到了他的师父,已经在南京开公司的面包祖师张协旺。同门师兄钟大哥回忆,张协旺对这个小老表的关怀是超常的,听说他要自立门户,师父送上的礼物是一张银行卡。

2013年,黄进注册了自己的糕点品牌“泸溪河”,这是黄进家乡的一条河流,品牌不仅透露了黄进的乡情,泸溪河上游的正是资溪县。相比鲍师傅的网红单品模式,黄进的泸溪河不主打老家的桃酥,甚至没有做任何创新开发,而是把成熟的大部分网红点心结合到了一起。月饼、泡芙、榴莲酥,当然还有摸着鲍师傅过河的肉松小贝。

6、面包人生

没有万亿城市,没有985高校。江西这个省,没有存在感,错过近三十年大部分区域经济的热点。但是江西也有小而美的产业,那就是鹰潭,金溪和资溪,江西东部这三个县城因为面包糕点形成了赣东铁三角,用自己的手艺承包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点心。无论身在何处,对得上方言,见面就是老表。同乡人就会教你手艺,借你money,帮你开店。一个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身处县城的勤劳人民,有了面包,再有了理想,最后一切都会有的。

日仅三餐,下期债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