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故事的淘宝店

2022-10-25 06:06 作者:钛媒体APP 围观:

在电商孤岛“偷偷”长出的淘宝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钛媒体APP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故事的淘宝店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显微故事,作者 | 郭子睿,编辑 | 常新

2022年,或许是十三行服装从业者最艰难的一年。

作为全国最大的一级服装批发市场,十三行一直是服装批发行业里的半壁江山,以高昂的租金和激烈的竞争谱写了一个传奇,并因“不做线上”的行规而被称为电商荒漠和电商孤岛。

但如今,谱写传奇的房租和竞争,在疫情、消费方式变化等影响下,成了悬在档口老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转型,成了这个巨大商业体中,每个人都在面对的必修课。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个十三行的档口老板在电商孤岛里悄悄“入淘”并长成大树的故事。她曾在十三行做了11年,在十三行最火的时候却转型开了一家淘宝店。

彼时,家人、周围的档口老板嘲讽和指责她,认为她做淘宝是“破坏了行业规则”、“抢自己人的生意”。

从今年开始,胡云觉得十三行不一样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电商了”,而且看自己的眼光也不同了,“从嘲笑变成了敬佩"。

她说,十三行的老规则早就行不通了,“疫情不过是导火索”。

以下是关于她的真实故事:

不顾“潜规则”,十三行档口老板“砸自己的脚”

今年5月,胡云发现她所认识的十三行同行们开始做直播了。

胡云曾在十三行干了11年,2015年她和妹妹一起在十三行“偷偷”开了家淘宝店。如今,这家姐妹淘宝店已和服装厂稳定合作,规模化生产,公司规模超200人,并有自己的原创品牌。

不过,设计需要时间、生产线开工成本高昂,胡云的淘宝店还没法完全自产自销,因此胡云一直保持着固定时间去十三行拿货的习惯。

“其实去年就有很多档口趁楼管不注意的时候做直播,但现在大家好像也不管规定和‘潜规则’了”,胡云最近一次去拿货,甚至看到有些档口直接在外墙上贴了主播招聘启事。

此外,新中国大厦的7-8层已基本空置,客流锐减、高昂的租金压力也让其他楼层的许多旺铺空置,还有些店铺在营业时间拉上了休业时才会挂上的围布。

十三行新中国大厦7楼现状

长久以来,十三行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级批发市场,内部有严明的行规——不做零售、不接散客,更不要提私下做电商、开直播。早在去年5月,十三行就有不少服装档口的老板接到有盖红章的通知,档口不允许直播和走播。

“接散客就是抢自己客户的生意”,胡云说,“没有人会做这种傻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胡云随即联系了几个十三行的老相识,很快明白了大家开始做直播、开淘宝店、甚至寻找各种线上销售渠道接散单的原因。

“疫情只是导火索,其实传统服装行业早就变天了。”

从十三行拿货回来后,胡云一方面暗自庆幸自己转型做电商比较早,另一方面又很心疼市场里的那些老相识们。

2015年,胡云刚做淘宝时,十三行的同行们十分不解,“他们觉得我很傻,抱着现有的利润不吃,偏要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在当时的十三行档口老板们看来,淘宝等渠道不仅单量分散,收入无法预估也让他们头疼。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批,十三行直接对接工厂而后再批发给中小商户,“这样才符合市场规律”,做淘宝,相当于“既做裁判,又做选手,结果就是破坏规则”。

但奇怪的是,无论是新闻、还是其他十三行物流从业者的口中,大家都断定十三行本身的发货量并没有减少。

这就意味着,十三行在悄然触网、入淘,将生意搬到了线上,所以整体的发货量没有降。率先入淘的是此前长期依靠稳定二批、三批的中小档口老板——那些和淘宝、电商绑定紧密的档口,不仅活得不错甚至迎来扩张。

时代变了,十三行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胡云是湖北仙桃人,18岁来广东打工,最初在东莞某制衣厂做制衣女工。2006年胡云和前夫潮汕人阿勇组建了家庭——在温饱不继的时候,两人的结合并不完全是因为爱情,更重要的是,胡云知道阿勇家族在十三行有多间档口。

每天,珠三角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制衣厂生产的服装,被送进十三行以及临近的沙河、白马、红棉等批发中心,摆上货架,南来北往的客,几小时就能抢购一空发往各地。

“一手交钱,一手拿货,一手赚钱”,胡云说,最开始十三行的生意只要你有门路进来,就不愁没钱赚。大多数档口老板都分属不同“商帮”、“家族”,不愁生意;也是坐贾最赚钱的时代……一句话,线下模式太赚钱了,老板们也深谙此道。

2021年12月的十三行

2006年,胡云发现身边有小姐妹开始做夫妻淘宝店,赚了不少钱;而胡云远在武汉读大学的妹妹胡丽经常让姐姐帮自己和同学在十三行买衣服,让胡云萌生了做淘宝的想法。但老公家人却觉得“不靠谱,大学生能买多少”,不愿意拿钱给胡云尝试,觉得胡云是“不懂生意,不懂做人”,双方开始产生争吵。

2008年,美国的经济危机顺着产业链传递到了广东。出口业务受到巨大影响,广东境内许多工厂和众多服装实体店陷入倒闭浪潮。

也是那段时间,胡云的妹妹胡丽大学毕业计划来广东创业。

当时的综艺节目《超级女声》、以及各种韩国偶像剧风靡一时,年轻人开始追逐韩流服饰,不再满足于市场上传统、单一的服装风格。胡丽成为嗅到新商机的年轻人之一,借着姐姐在十三行的便利,前来进货转到淘宝店上销售。

当时胡云发现,来十三行采购的人变少了。那些没货、没客户的小店主们纷纷贴出“转让”的信息,一些偏僻的档口直接沦为仓库,现金流充裕的店铺则趁机扩大自己的版图,拿下了不少档口。

“当时我就觉得线下生意也不如想象中的安全”,胡云说道。电商崛起的最直接反应是十三行周边涌现了大量淘宝村,不到20公里的大源村后来成了全国第一个电商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淘宝村。

但胡云一直记得十三行“不做零售、不抢客户生意”的行规,于是两姐妹约定,淘宝店以胡丽的名义开,胡云只私下偷偷帮忙。

前夫得知后十分气愤。在守着店面赚钱的十三行档口老板眼里,电商只是“年轻人们的小把戏”,十三行迟早会恢复往日的繁华,“毕竟这里是全国服装的源头”。

每天数千吨服装从十三行发出去

前夫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些同散客无异、没有固定档口的淘宝商户,“他们和投机倒把没区别”。夫妻二人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前夫不允许胡云私下帮助妹妹做会“砸了自家门路”的事情。

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胡云的妹妹坚持在广州荔湾租了一个小工作室,开始自己做淘宝。因为没有足够资金盘货,胡丽的货源多是十三行里没人要的尾货和断码,价格低廉。

为了避嫌,胡云也不敢用前夫身份拿货,只能赶早挑货,再找合适的时间回工作室和妹妹一起给衣服拍照、往淘宝店传图片、填快递单号和发货。

借着电子商务的东风,胡云妹妹的淘宝店生意逐渐起步,并准备扩张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女装、自己联系工厂生产。

看着妹妹干得有声有色,胡云开始考虑要不要彻底转型做电商?

告别电商孤岛十三行

前夫坚决不同意胡云做淘宝的想法,更不敢让十三行的人知道家里有亲戚在外做淘宝店。

“如果十三行有人知道我在外面做淘宝,就会有人对付我们档口,下游也不会再找我们拿货”,胡云说道。

在十三行大部分商户都不做零售

但现实不容许胡云再三犹豫。一方面,十三行租金涨幅巨大;另一方面,现有的服装款式同质化竞争严重。

尤其是2013年《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时,千颂伊的穿搭还没下网络热搜,淘宝上数百家店铺已经挂出同款穿搭供用户下单,第二天就是拿着剧照来十三行进货的卖家,没过几天十三行的店铺里全是类似千颂伊的穿搭。

胡云感觉,十三行的话语权变了,“以前十三行卖什么,市场流行什么,现在市场流行什么,十三行卖什么”。

同质化竞争也导致了价格战,“几千家档口都卖一样的货,那采购商当然买最便宜的”。

为了逃离价格战,前夫尝试过进多种款式的衣服。但多款、少量的销售逻辑和以往不同,没有快销渠道,这些衣服大多沦为库存,许多不愿意妥协的档口,则在这一轮变化中倒闭。

与此同时,胡云的妹妹胡丽则把淘宝店做得有声有色。她不仅积极上淘宝推广、淘宝直通车,同时利用会员卡制度绑定了老客户资源,保证了稳定的客流量。胡丽还开始和工厂合作,一起做更符合时下年轻人审美的潮流服饰。

在十三行内部,一批地处十三行边缘的小卖家则凭借低租金的优势,审时度势开始和网红合作,迅速扩张,蚕食十三行的市场。

看着前夫和其他十三行老板一样,依然一意孤行地守着这块“电商孤岛”,胡云有些绝望,“他们依然坚持继续拿店、扩大规模,坚持认为市场的话语权还在十三行,像个老顽固”。

2015年,在几次争执不下中,胡云决定离开十三行和妹妹一起做淘宝店。姐妹二人的淘宝店在这轮红利下迅速扩张,店铺员工扩充到30多个人,约等于6个档口的规模, 并开始尝试产出自己设计的衣服。

“我从不后悔离开十三行”,胡云说。

以往那些嘲笑她的档口老板,要么已经离开,要么则也转型做了淘宝,还有些人也开始研究服装设计自己建厂生产,“淘宝上你找不到一个自称来自十三行的档口老板,但他们在淘宝上其实早已无处不在。”

如今的1688上,活跃了1000多家十三行档口,覆盖50%线下头部档口。

这些头部档口背后的优质供给,通过1688这个产业带的“入淘”桥头堡,直接对接给了淘宝天猫上的卖家。通过1688,十三行正在加速挺进大淘宝。

2022年5月,已经有少部分淘宝商家能在工作台“千牛”上看到一个还在“灰测”中的线下档口专区,主要就是十三行档口的货,这些优质供给是通过1688“翻到线上”的。

后记

尽管如今十三行依旧是服装批发业的龙头,可2022年4月的一则消息彻底改变了这里。

当时,广州因有确诊患者曾有过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及其他的批发市场的轨迹,要求所有市场关闭、全员核酸。三天后,再度开门的十三行则遇到了最冷清的一幕——大部分旺铺空置,因需要24小内的核酸才能进入营业场所,门可罗雀。

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前的核酸采样点

少数选择坚持的商家开始直播零售求生,面对异样的眼光,他们直言,“我们要活下去”。租金是他们的桎梏,也是他们留在这里的理由。

有地推看准时机,走上前去劝说店主入驻,经营网店。档口则老板摇摇手,"不了,去找有能力的吧。“

“有能力的在哪里?”

老板指指门外堆积的包裹,“人家去做淘宝咯。”

(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有故事的淘宝店2

把自己的故事“寄存”在淘宝店铺里,如果有人买下故事,寄存者就会得到分成。近日,在淘宝卖故事的“80后”女孩登上了微博热搜。奇特的是,顾客可以先看完整故事,如果感动了、认同了,再自愿付一元买单。故事里没有小说式的反转和包袱,只有真实、质朴的人生。

【为感觉买单】

2012年,江苏姑娘丛平平与朋友的一次聊天中,提到开一家听人讲故事的店铺,但是素材哪里来是问题,如果没做好甚至还会被人当成“深夜电台”。

丛平平转变思路,与其从别人那儿找故事,不如先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丛平平自认是个有点拖延症的人,但开一家卖故事的淘宝店让她特别兴奋,没出一个月,就办妥手续,名为“CY故事”的淘宝店开张了。“CY”一语双关,是“诚意”和“创意”的意思。既然要开一家卖故事的店,第一个故事,丛平平打算精心筛选一番。

店铺开张前,她恰巧在旅途中听来一件小事。男女主人公是一对爷爷奶奶。多年前,两人新婚不久,爷爷就因工作调动去到远方。一年春节,爷爷给奶奶带回了一件新年礼物,是一瓶香水。香水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奶奶打开香水瓶,将香水全部倒出来,用一壶开水兑了,让大伙儿尝了香水的味道。奶奶托人回信:“那瓶洋水已经分给大家喝了,虽然是好东西,但味道一般,可比不得家里的藿香茶。而且分量太少,只能尝尝,不管饱。”

“原来香水可以喝”,丛平平给这件小事起了标题。也成了店铺的第一个售出的故事。

她把故事配上图片,发上淘宝店铺,标价一元一个。逛店铺的读者能在商品详情中能看到完整版的故事。如果读者感觉和故事有共鸣,可以自愿花一元钱拍下链接。“亲们直接点开即可阅读完整的故事,读完之后,自愿付款,为感觉买单。”

如此经营,势必看多买少。朋友提议,故事只公开开头,等付款了再让人看完整版。丛平平不以为意,她深信总有人会为感动和共鸣买单。

上线不到一个月,这个和其他淘宝店铺规则不太一样的故事店,创下了访问量两万多次、购买人数600多的纪录。

【最穷的双皇冠店铺】

除了售卖原创故事,这个店铺还提供故事寄存。读者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发到店铺,经过店掌柜丛平平的挑选、整理、润色后,上网出售。如果故事卖出去了,店铺收取两成收益,剩下八成悉数付给故事的寄存人。

自店铺开张以来,店里寄存了2000多个不同人的故事。现在丛平平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平均每天花两小时看店——整理店铺投稿,编辑上架故事等。

货架上有一个9000多人付款的热门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瘾君子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女儿在外地钱包被偷,走投无路,无奈找父亲借钱。父亲踌躇再三,只拿出了200元。女儿很失望,却在深夜里收到短信:“女儿,对不起,是爸爸无能。”女儿意识到,父亲转来的200元是他能给予的全部。

这个故事的标题是“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故事上架后,有买家读者评价:“看完这个故事 ,就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好久没有联系了。”

店铺寄存的第1546个故事是一个孙女回忆爷爷。念书时候,爷爷每天都会在炉子上留好饭菜;在夜晚的街口,等孙女回家,理由是担心孙女害怕……千把字的故事中没有反转、没有包袱,寄存者在稀松平常的身边小事中追思着故去亲人的点点滴滴。寄存者在文末还留下分享这则故事的理由,自己作为读者看到了之前寄存者的故事,“每个人的爷爷奶奶都是自己心里的唯一,是记忆深刻的一部分”,记录以纪念。

有人以故事店为“树洞”,在这里倾诉不敢与熟人分享的故事;有人以此为宣泄口,在点击发送按钮、把故事交给店铺那一刻,把往事放下;也有人通过这家店收纳回忆,待日后回头看看自己成长的路。

有时,丛平平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工资接济故事店。店铺是双皇冠店铺。在淘宝上,至少获得两万个好评才能双皇冠店铺,店铺皇冠数越多意味着消费者越认可。“如果一单利润有10元,那店铺至少有20万元的利润了。但按照我们的店铺规则,我们应该就是淘宝最穷的双皇冠店铺了吧。”丛平平笑说。

2015年前后,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打赏”功能,有人议论故事店的经营模式,说:“这不就是把打赏功能放到了淘宝上?”丛平平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买卖让故事店更有店铺的感觉。

丛平平告诉记者,现实中的故事和小说不一样,自然比小说要平淡一些,但它们背后有百转千回的人生世相;寄存故事的人也会通过故事链接下的评论,去体会被人理解的滋味。身为掌柜,她有义务保管好这些故事。

接下来,丛平平打算给文字配上录音,以有声故事的形式让店铺变得更立体一些,让更多人到店铺来看看,分享出自己的故事。采访结束,她要求和记者“交换一下人生”,让打听别人故事的记者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她坚信,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在淘宝卖故事的丛平平。@狮子羊摄

来源:作者:郑子愚

有故事的淘宝店3

谁曾想,一个小众淘宝女装店,摇身一变成了家上市公司。

10月28日,主营日系高端女装的日禾戎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戎美股份”)正式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

戎美股份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依托于淘宝电商渠道的流量红利,成长起来的线上女装“淘品牌”。根据招股书,目前戎美旗下拥有一间“戎美高端女装”淘宝店,两间天猫店铺“Rumere旗舰店”和“Rongmere旗舰店”,以及一家微店,店铺粉丝数量累计超过500万,年营收超8.5亿元。

在A股市场,主营业务为女装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但无一例外为传统女装品牌。此前虽有汇美集团、裂帛女装、韩都衣舍等“淘品牌”递交上市申请,但纷纷在IPO路上遇阻。

如今,戎美成功登陆创业板,也意味着该公司已率先成为“淘系女装第一股”。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似乎对这个“第一股”的故事并不感冒,截至发稿前,戎美股份报28元/股,已经跌破发行价,市值为68.4亿元人民币。

80后学霸夫妻卖女装,身家50亿

戎美股份的背后,是一对80后学霸夫妻。

温迪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江苏女孩,她的家乡常熟市是中国服装产业外贸基地,拥有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之一的“常熟服装城”,因此她自小就对服装行业耳濡目染。

2006年,温迪决定开一家淘宝店,取名“戎美”。凭借地理优势,温迪经常能拿到一些当地工厂的外贸精品尾单,并以现货秒杀的形式进行销售,也因此积累了戎美品牌的最初粉丝群体和客户。2009 年6月,温迪取得清华大学MBA 学历后,开始全职运营淘宝店铺。

随着戎美的品牌口碑在淘宝平台的逐步形成和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温迪不甘于只是“小打小闹”,于是在2012年3月,温迪首先拉来了丈夫郭健,共同设立了戎美有限。

郭健虽然没有服装行业的从业经验,但对金融、交易十分了解。郭健本科毕业于北大生物学专业,有清华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毕业后曾在大庆石化担任项目经理,并先后在BP、Cargill、Glencore等世界500强公司担任分析员、交易员职位。

戎美有限成立后,温迪主要负责公司的企划设计相关工作,并以其为核心,组建了公司的企划与设计团队。郭健则主要负责组建和管理公司的电商运营团队,并利用其交易员生涯中积累的数据分析能力管理品牌的线上推广,同时还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司的供应商网络。自此,戎美开启了公司化运营之路。

招股书显示,目前,戎美股份仍由温迪、郭健夫妻绝对控股。该夫妻在发行前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98.24%的股份,而发行后,两人仍将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73.68%的股份。如按发稿前市值计算,郭健、温迪的身家将达到50亿元。

14年做出一家上市公司,年入8亿

14年时间,这对夫妻打造了一家怎样的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戎美股份目前业务涵盖服装企划设计、供应链管理和线上销售业务三大板块。

企划设计方面,目前公司以品牌创始人温迪为核心,已经组建了企划与设计团队。报告期内,公司企划设计人员设计款数分别为1430款、1321款、1390款,年人均设计款数超30款。

报告期内,公司企划设计人员设计款数情况

供应链方面,戎美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供应链主要分为三种模式:(1)部分委托加工模式,即公司直接采购面料、辅料和纱线,然后发送至加工供应商完成加工生产。(2)完全委托加工模式,即供应商自行采购面料、辅料和纱线后完成加工生产。(3)自主生产模式,即公司采购面料、辅料,并利用自有产能进行生产。

线上销售渠道,则包括一间“戎美高端女装”淘宝店,两间天猫店铺“Rumere旗舰店”和“Rongmere旗舰店”,以及一家微店。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自主开发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终端消费者的反馈,并传递至设计及供应链环节,从而实现了良性业务闭环。

戎美在招股书中表示,在该业务模式的推动下,公司一直维持着每周三次的上新频率,年平均销售产品SPU(标准化产品单元)数量近 4000 款。截至2020年底,“戎美高端女装”淘宝店粉丝数量已超过500万,年度购买次数大于5次的客户数量超过9万人。

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表现也较为稳定。根据招股书,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戎美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04亿元、6.94亿元、8.51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10亿元和1.62亿元,营收、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0.33%和27.11%。

一家店贡献99%营收,“淘品牌”需要走出去

不过,戎美也拥有自己的短板。

通过财务数据可以发现,戎美股份对淘系电商平台的依赖症十分严重。其中“戎美高端女装”淘宝店贡献了超99%的营业收入。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戎美旗下淘宝门店“戎美高端女装”的销售收入为6.9亿元、6.89亿元、8.49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7.94%、99.28%、99.69%。

戎美也在招股书中坦承,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及天猫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若电商平台将相关规则向不利于平台商家的方向调整,将对公司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不只是戎美股份,依赖线上业务、渠道单一几乎是所有“淘品牌”的通病。

早期的淘品牌可以说是淘宝流量红利的产物,彼时淘宝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非常巨大,而淘宝卖家少有传统大品牌,为了扩大规模,平台会大力扶持早期品牌,且因为没有线下门店,淘品牌能够节约大量成本。

但随着流量红利消失,传统线下品牌纷纷入驻线上,电商平台开始给传统知名品牌提供支持,淘品牌获得的扶持力度明显缩水,当与传统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没有线下门店的淘品牌们劣势开始凸显。

首先,线下渠道是一个非常大的流量入口。淘品牌主要依赖线上渠道,很难与线上线下两手抓的服装大品牌抗衡。

其次,新零售时代消费升级后,消费者对服装的款式、品质的要求更高,所以在同等价格下,消费者更愿意进店体验,比过试穿过后再决定购买。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一些淘品牌也已经尝试从线上走向线下。以茵曼为例,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多年前就曾表示:“今天的零售形势,迫使我们不能再只盯着电商做业绩了。” 2015年,茵曼就尝试着走向线下,启动“千城万店”战略。

此外,在招股书中,戎美股份选择小熊电器、科沃斯机器人、御家汇,作为其电商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其中,小熊电器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经销、电商平台入仓和线上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同时,通过布局线下销售渠道以及出口销售,将产品渗透至线下流通渠道,实施全渠道运营的销售模式;科沃斯则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销售,其中“Ecovacs科沃斯”品牌家庭服务机器人和“TINECO添可”品牌高端智能生活电器在国内外已形成了由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组成的多元化销售体系;御家汇也同样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对外销售。

三家公司无一例外均开展了线下的销售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戎美此次募资完成后,也会将一部分用于线下布局。根据招股书,公司本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约 6亿元,其中近1亿元将被用于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戎美股份称,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后,公司将以线下展示中心为契机,增强与消费者在线下的互动,积累线下线上联动销售的经验,并最终以线下展示中心为基础,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实现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投中网表达了担忧:“淘品牌的优势就在于通过纯线上的销售渠道节省了大量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如今把店开到线下,高昂的租金和铺货并不是每家店都能承受的。

其次,淘品牌成功的本质是生意模式的成功,而非品牌。很多淘品牌都是通过去品牌化把品牌溢价返还给消费者,因此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较低。试问,谁又会跑到商场里去买不出名的淘品牌呢?”

将一家淘宝店做成上市公司的故事的确足够drama,但想要打动投资人用钱投票,又未免过于单薄了。(文/王满华,来源/投中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