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责任心的名人故事

2022-10-24 13:28 作者:内蒙古兴安消防 围观:

消防人故事丨杜文元——赴汤蹈火向险而行,责任与荣光同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内蒙古兴安消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责任心的名人故事1

消防人故事



个人简介

杜文元,男,汉族,1999年12月出生,2017年9月入队,吉林省辽源人,现任阿尔山市温泉街消防救援站战斗员,从事消防救援工作以来,杜文元牢记使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身先士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始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向上的精神干好训练、灭火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个人事迹

杜文元入队以来一直兢兢业业、踏实苦干,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在工作中,他时刻不忘自己所担负的责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年来,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他深刻意识到自身能力素质对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重要性,所以在每次灭火演练、实战化训练、装备技能训练中,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守在灭火救援第一线。


他在训练场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尤其是体能和业务训练,他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巧,经常带领队友一丝不苟钻研训练,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在执勤战备方面,刻苦钻研消防业务理论知识,多次完成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大大降低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杜文元用忠诚与奉献,默默地坚守着一份责任,以满腔热忱投入到他挚爱的消防事业当中,他用自己的热血和忠诚书写了一名消防员的无畏与奉献。

有责任心的名人故事2

2022年度

全省教书育人楷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参照教育部做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第38个教师节前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在各地各校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经研究决定: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沈玉先被推选为2022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楷模故事↓↓↓

安徽医科大学“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已经深深根植于她的心中。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她,可以选择做一名“良医”,但她却选择了做一名教师,为的是能更好地教书育人。30年来,她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大国良医”。

——题记

“沈老师好!我和师妹代表心内科前往武汉参加援鄂抗疫!感谢您的培养!我们一定平安归来!”2020年2月,沈玉先收到这样一条微信,发来微信的是沈玉先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王昌会,他和2015级博士研究生解杨婧即将奔赴武汉抗疫。

“沈老师您好,最近的一次相见,看到您还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我积极响应祖国和党的号召,即将奔赴武汉中心医院抗疫前线,借此机会说出心底的话,感谢您的知遇之恩,我为能成为您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沈玉先的2008级硕士研究生孙爱民作为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支援武汉,他怕以后没有机会表达感谢,在赴抗疫前线前说出了对导师想说的话。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新冠疫情期间,沈玉先的学生们纷纷白衣执甲,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约而同地向自己的恩师汇报着工作,铭记老师的教诲,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大国良医”的人生目标进发着。

初心:“我愿为家乡培养更多人才”

2004年,沈玉先结束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婉言谢绝了国外导师的一再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实验条件,凭着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挚爱,怀揣着理想和一腔热血,毅然回到了母校安徽医科大学任教,现任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物药物研究所所长。“当时我没有想过那么多,总觉得祖国培养了我,家乡人民哺育了我,我一定要回报祖国,为家乡培养更多人才。”沈玉先笑着说。

“刚回国时没有实验室,我就申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江宁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岗位,能有一个继续做科研的地方是我最大的满足。”2005年沈玉先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006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沈玉先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生物药物研究所,但实验室里除了实验台什么都没有。为了能多添置一些仪器,她省下一切可以节省的钱用于科研教学。为了省钱,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及逆境生存的能力,她亲自带着学生去“淘”二手实验设备,甚至自己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从她身上,学生们看到了一位科研工作者的纯粹以及对科研的敬畏与奉献。功夫不负有心人,沈玉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安徽省学术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2007年获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资助;2006、2008年接连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时也获得了教育部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在这些项目基金的资助下,沈玉先科研团队力量不断壮大,实验室设备也越来越完善。截至目前她培养了博士后出站4名、在站4名,博士毕业生14名,其中来华留学生1名、在读6名,硕士毕业生55名、在读12名,这些学生中很多成为了医院、学校的科研骨干。此外她还指导了13名本科生科研及创新创业设计,所指导学生获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铜奖,并获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为了有更多的经费去开展科研、培养学生,沈玉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做实验、写文章、投标书,常常是5+2、白加黑的连轴转。科研团队建立之初,面临着人员少、空间小、经费短缺等许多困难,为了节约经费买设备、买耗材、做实验、发文章,沈玉先放弃了很多次出国交流的机会,实验室的科研交流活动也都是自掏腰包。

在教学科研的旅途上,沈玉先几乎在燃烧自己:十几年来,她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每天工作时长16个小时,即便是生病住院,她的工作也不停歇。周末、深夜、节假日、甚至出差旅途中,指导学生实验、改论文、修文章……一刻都没有空闲。“2017年沈玉先因为生病需要住院手术,病床上打着吊针的她也不忘关心学生实验进展情况,不仅常常在微信群里指导工作,还把我们约到病房讨论课题。无论是实验步骤,还是实验中具体用哪种抗体,她都一一给予指导和建议。病榻上的沈老师,由于病痛脸上略显疲惫,但只要和我们讨论起实验结果来,她的眼中立刻闪烁着光芒,似乎早已忘了病痛。看着她疲惫的脸庞,虚弱的身体,我们的内心都十分心疼,劝她好好休养。但是沈老师总是安慰我们说,团队的科研进度不能耽误,你们实验顺利是给我最好的营养品。”团队成员宋梦梦回忆说。在沈玉先的带动下,团队的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拧成了力争上游、蓬勃向上的一股绳。十几年来默默耕耘,该团队已成为国内对MANF(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最多、最系统、最深入的团队。

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MANF的表达受内质网应激的调节;首次报道MANF“名不符实”(在脑组织中表达MANF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而非星形胶质细胞);首次发现MANF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首次报道MANF对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及Aβ毒性有抑制作用;首次发现MANF与炎症和肝癌的关系等,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第一届MANF和CDNF国际学术论坛上,MANF的发现者及命名者约翰·康米西翁教授及大会组委会特地邀请沈玉先作有关“MANF与炎症”的专题报告。

使命:“用心唤醒一颗良医的灵魂”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沈玉先说,“当我用心唤醒一颗良医的灵魂,我会觉得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功。”

前文中的解杨婧是在2015年在职攻读沈玉先的博士学位的,当时由于她临床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做实验,3年的期限已经过了2年,课题还没有开始,非常着急。沈玉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办法为她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解杨婧同学的英语很好,她承担了安徽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的授课,并获第一届安徽医科大学全英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结合解杨婧英语好的优势,沈玉先积极寻找途径送她去国外做实验,经过多方联系,了解到国家留学基金委有个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就鼓励解杨婧去申请,并积极为她联系国外的指导教师。在沈玉先的积极帮助下,解杨婧顺利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批申请到这个项目的博士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两年学习生活费用的资助。这两年她没有辜负导师的希望,不仅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还不忘报效祖国,学成归国后投入到武汉抗疫的前线。

“有什么开心的事,不高兴的事,我们都和沈老师沟通。”2017级硕士研究生梁岩岩同学说。在二年级学业奖学金评比中,由于疏忽,梁同学填写的申报信息有误,遗憾错过了评奖的机会。由于她家境不是太好,奖学金对她来说非常重要,于是她非常焦急和焦虑。沈玉先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多次找学院和研究生学院沟通,为她申请困难补助,同时从课题经费中为她发放一定补助,解决了她生活上的困难,让她安心学习。

刘珺是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医生,在职攻读了沈玉先的博士。由于她读硕士学位时的专业是临床专业,基础实验接触的较少,加之毕业后又在临床工作多年,刚进入实验室时有点不知所措。沈玉先耐心地指导她进行实验和课题研究,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英文文献、讲解思路给她听,并不断地鼓励她给她信心,在沈玉先的用心指导下,刘珺进步很快。“每当在沈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都觉得探索生命科学的未知领域很有意义!”刘珺兴奋地说。沈玉先对科研工作的执着和严谨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渐渐地她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在博士二年级时向导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毕业后希望转行做一名高校教师。沈玉先鼓励她实现梦想。在导师的鼓励和自身努力下,她毕业后留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的医院工作背景使她在教学上如鱼得水,在科研上更是表现出色,在毕业后短短的5年多时间里她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刊物Hepatology上发表论著,也同时成为安徽省教坛新秀,完成了从一名医生向一名高校教师的华丽转变。

坚守:“教育不分国界,我要讲好中国故事”

“教育不分国界,做来华留学生的老师要有爱心、责任心以及使命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2022年2月份,在学校国际教育教学与管理培训会上,沈玉先以《一个合格的留学生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为题,分享了自己带教来华留学博士生的经历和感想。

在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前沿文献阅读》课堂上,沈玉先用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小杰听得津津有味,他被老师的魅力深深吸引。课下,他和远在印度的姐姐高玛进行了越洋通话,向姐姐介绍了这位优秀的老师。一直想到中国读博的高玛很感兴趣,小杰带着姐姐的简历找到沈玉先教授,诚恳地表达了心愿,沈玉先了解到小杰和高玛都是热爱学习、热爱中国的学生后,鼓励她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2017年10月份,尼泊尔籍印度学生高玛成功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跨越重洋,带着“中国梦”来到了安医大,如愿成为了沈玉先的博士。

梦想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一点沈玉先深有体会,她也曾怀揣梦想到大洋彼岸求学过,经历过知识差异、语言困难、实验不顺等等,她很能理解高玛刚开始时的迷茫。刚到安医大的高玛基础实验知识较薄弱,毕竟中国的实验仪器和印度的实验仪器有一定差别。沈玉先给高玛做了全面的实验技术培训,耐心地向高玛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为高玛的博士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博士课题难度大、时间紧,况且高玛还面临语言障碍,一开始高玛充满担心。沈玉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本着凝心聚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在学习、实验、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和高玛加强沟通交流,给予这个异国来的女生帮助和关怀。沈玉先常常在百忙中抽空查看高玛的实验数据,跟进课题进度,悉心讲解下一步研究思路。平时休息时间,沈玉先和其团队的同学们也会时常关心高玛的衣食住行,和高玛一起去食堂吃饭,聊彼此的生活,聊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努力让高玛适应异国环境。

高玛在沈玉先的实验室里感受到了母爱和友情,她深深爱上了中国。“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祈祷,希望一切恢复正常。我们的心与中国同在,我们永远在那里提供帮助。我希望我在中国的朋友们身体健康。”2020年疫情初期,寒假回到印度的高玛牵挂着中国,牵挂着中国的老师同学们,发了朋友圈为中国加油。

因为疫情,高玛自从寒假回印度后一直未能返回中国,沈玉先为她组织了线上答辩,高玛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她已经深深爱上了中国,希望毕业后继续在安医大深造,于是她申请了读沈玉先的博士后,并顺利通过了考核,但是受疫情影响一直未能回到中国求学。迟迟不能回中国的高玛只能放弃来中国读博士后的机会,得知美国可以入境后,她申请了攻读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后,匹茨堡大学的导师发邮件给沈玉先,想要了解高玛博士阶段的科研情况。沈玉先回复了一封长长的推荐信,详细介绍了高玛的学习科研情况及博士课题所在实验室生物药物研究所的情况,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情况。匹兹堡大学的导师看了邮件后回复道,“如果不是您的这封邮件,我可能不会接收这名学生,了解了您的实验室后,感受到您的科研信誉很好,我决定接收这名学生。”就这样,在沈玉先的推荐下高玛顺利到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后,在印度机场准备乘坐飞机时,高玛激动地拍了照片发给敬爱的导师沈玉先。到美国后高玛依然不忘师恩,每逢教师节、除夕都会给沈玉先发送节日祝福。“如果没有沈教授慈母般的指导和实验室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是不可能读博士后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十几年来的筚路蓝缕,十几年来的只争朝夕,将毕生心血投入到培育“大国良医”的沈玉先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而是对她一届届的学生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大国良医’,保卫全国人民的健康!”

来源:厅师资处

有责任心的名人故事3


编者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章规定和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将光荣地出席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中有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


“党的生活杂志”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二十大代表风采》专栏,报道来自我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人物档案


何晓艺,1978年5月出生,现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对上合作部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第三批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青年人才等荣誉。

从一名基层记者成长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骨干,何晓艺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新闻工作。在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世界5G大会等重大时政报道中,她勇挑大梁;剑阁灾后重建、黑龙江抗洪抢险、武汉“战”疫等重大突发事件中,都留下了何晓艺奔波忙碌的足迹……“群众在哪里,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哪里,鲜活的新闻就在哪里。”20年来,何晓艺用脚步丈量新闻,用镜头贴近民声,践行着一名新闻记者的责任和使命,展现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和风采。


履险蹈难彰显责任担当


冲锋是何晓艺的姿态,多少次急难险重的新闻报道任务,都有她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地震,何晓艺深入剑阁县,用文字和影像记录剑阁人民在黑龙江人民的援建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挺起脊梁、众志成城,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动人故事。


2013年8月,黑龙江省发生特大洪水,何晓艺冲在救灾一线,不眠不休地工作,辗转多个受灾现场,呈现了多篇详细报道。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湖北省武汉市按下“暂停键”。正在台里工作的何晓艺没有丝毫犹豫,写下了请战书。那时何晓艺的丈夫刚刚做完手术出院,她的女儿也临近中考,家中的亲人需要她,但记者的责任担当让她按下了请战书的“发送键”。


大年初三,她跟随第一批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从出发那一刻起,何晓艺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集结现场,她就关注并记录任何有关疫情的新闻;刚抵达武汉驻地,顾不上疲劳,她就和同事们开始采访……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武汉的特殊条件让何晓艺独立承担起摄像、撰稿、编辑、传输等在平常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为了能够迅速掌握信息源和新闻题材,何晓艺选择用脚步丈量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她每天都会和医护人员一起上班、开早会、查房,在病区里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医护人员逐渐习惯了身边有这样一位并肩抗疫的“战友”。后来大家都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病区有什么特殊事,都会第一时间喊道:“小何快过来,这边拍拍。”何晓艺通过亲身采访,全景展现了援鄂医疗队的抗疫过程,完整地拍摄了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节:流淌的汗水、压出血印的脸颊、磨红发肿的手臂……在一次前往医院的班车上,一位医疗队队员拉着她的手说:“我的妈妈在电视上看到我了,特别高兴。”正是何晓艺这样的记者构建起武汉与外界信息传递的桥梁,使得医护人员、患者、全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战胜困难。


何晓艺(左一)深入隔离区进行采访

为了第一时间把消息准确传回龙江大地,何晓艺所在的报道小组日夜奔波在各个医院、方舱。报道小组的成员常常错过就餐和班车时间,他们就啃上几口面包,骑上自行车赶回驻地,6.6公里是医院到驻地的距离,30分钟是骑行单程用时。在武汉坚守的52天里,何晓艺和她的报道小组27次进入隔离区,完成100多篇新闻报道。回到黑龙江的那一天,她不禁松了一口气:“总算不辱使命,对得起‘记者’这两个字。”


同心共情讲述基层故事


“我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社会和历史的推动者,记录感动、传播温暖,是我们应该做、也是正在做的。”在何晓艺的采访中,不仅有万众一心的救灾现场,也有基层党员的闪光故事。

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的一次采访,让她切实懂得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当时,一个群体进入到她的视野中:清掏女工。何晓艺迫切地想去见见这个群体,可想到常年黑暗潮湿的下水道里漂浮着污物时,何晓艺稍微有一些犹豫,但是对清掏女工群体工作信念的探究让她跨越了心中的障碍。

对清掏女工的采访需要进入下水井里,为了保证采访记者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员早晨五点就把下水道井盖打开。但在下井后,何晓艺还是出现了呼吸困难、头晕等状况。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工作人员赶紧用绳子把何晓艺拉出下水井。在井沿上休息的几分钟里,何晓艺确实犹豫了。但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清掏女工的工作现状,何晓艺告诉自己:“清掏女工队队长荀笑红也在下面啊,清掏工都能日复一日下井清掏垃圾淤泥,我也能做到!”她又一次下井,直面脏水和臭气的侵袭,踏着井里的淤泥,跟随荀笑红完成清掏任务。从下水井里爬出来后,荀笑红的话又一次震撼了她:“总得有人干清掏啊,如果堵了,老百姓生活就受影响了。”

就这样,这篇题为《绽放在地下的铿锵玫瑰》的报道发布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深深地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获得了当年的“黑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何晓艺(左一)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期间采访黑龙江代表团代表


坚守一线永葆奋斗精神


20年的记者生涯,何晓艺始终勇挑重担,奋战在新闻工作一线。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八点,何晓艺都会准时打开新闻采编系统,对当日和近期的新闻报道进行梳理。临近国庆节,又恰逢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需要她进行策划、整理的新闻选题单就有厚厚一沓。她的日常工作是向央视、央广、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平台推送展示黑龙江省风采的新闻报道。为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采制、推送一批反映黑龙江省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重量级报道,作为部门副主任的她,带领编辑和记者加班加点,由“白班工作”升级成了“全天候工作”,重要报道更是亲自上手,多日的努力实现了重量级报道的多层次、高密度发布。

何晓艺(右一)在大庆进行采访

秉持着“新闻是跑出来的”的原则,何晓艺每个月都会到全省各市(地)出差,全省13个市(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亮点,她都如数家珍。她经常一天就独立完成三四条报道,每月的发稿量都在单位里数一数二。下工厂、进田地、入林区、访百姓,她镜头下一条条鲜活的报道走进了千家万户。

翻看何晓艺报道过的新闻,视频中她的面孔从稚嫩走向成熟,温婉中带着一丝坚韧。20年的记者经历让她感慨于时间的飞逝,但是记者的责任担当却从未改变。何晓艺动情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闻工作者,恰逢祖国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是非常幸运的。葆有满腔热情,记录伟大时代,我将永远在路上!”

来源/《党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