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责任意识的美文

2021-12-28 03:00 作者:东南网 围观:

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题材重大、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影响广泛,反映了全媒体时代通讯和深度报道仍是文字类新闻作品的“重磅武器”。获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深刻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起到振奋精神、传播真理、弘扬正气的作用。

选题须具新高度

获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对重大题材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类:反映脱贫攻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一等奖《“总书记来过我们家”系列报道》

聚焦重大事件,报道中心工作。报道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如特别奖《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一等奖《“总书记来过我们家”系列报道》、二等奖《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统帅的深情牵挂》等,政治站位高,思想意蕴深厚,主题鲜明,基调昂扬,有力有效地起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舆论监督方面,一等奖《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报社和记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冒着巨大风险开展舆论监督,推动破坏祁连山生态问题得到解决,令人钦佩。许多获奖作品对重大事件、重点工作、创新理念以及性质和发展趋势上的把握,体现了对新闻题材的娴熟运用。比如中央十分重视自主创新,强调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二等奖《冲破封锁线—华中数控潜心攻关核心技术纪略》,讲述了华中数控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有强烈的示范意义。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二等奖《“首倡地”的答卷》

关注本地区本系统的重大事件、重点工作,源于事实又不局限于当时当地,是地方媒体和行业媒体获奖作品的亮点特色,也是独特优势。如聚焦地区典型的脱贫攻坚战役,不但可凝心聚力推动工作,还有记录历史的意味,更有从全国广阔的背景空间起到的引导作用。二等奖《“首倡地”的答卷》反映“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成效,《“凉山战报”蹲点驻村报道》报道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历程,《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组合报道》全景记录60万黄河滩区群众脱贫迁建进程,这些报道从地方出发,展现了整个国家扶贫场景,读来让人荡气回肠。而一些行业类媒体从自身定位和角度出发反映新闻事件,如《珠峰日记》《沙洲村:因水浸润的幸福模样》,让人耳目一新。

积极回应网络舆论,参与互联网传播。二等奖《科技日报》独家专访《抗疫期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做了什么》,在特殊时期采访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及时澄清真相,回应网络上的疑虑,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新闻敏感和责任担当。二等奖《推迟召开全国人大会议不会影响国家机关运转》,也是非常时期主动出击回应社会关切的佳作。《重庆女医生写给武汉的“情书”火了》,对网络热点的回应,推动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良性互动,体现了主流媒体议题设置能力的加强,有效引导了网络舆论走向,奏响向上向善的主旋律。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一等奖《“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

报道老典型、热点的新形象新变化。一些老典型、热点,为社会大众所熟悉,关于它们的话题关注度高,如角度新颖,完全可以在新的时间空间下进行持续报道,做出新文章。如一等奖《“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续写经济日报社首先报道的“半条被子故事”,重访故事发生地湖南郴州沙洲村,报道该村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新鲜事。二等奖《“摆脱贫困”今又是,喜看新篇—福建宁德迈向脱贫后新征程》《“我和保国天天说话”》,都写出了典型的新风貌新发展。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一等奖《护送“钻石公主”号上的同胞回家》

涉外题材的熟练把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传播方面的题材和涉外题材越来越多。获奖的作品及时把握这方面的题材,做出了漂亮文章。如一等奖《护送“钻石公主”号上的同胞回家》,报道福建籍旅日侨胞帮助危难中“钻石公主”号游轮上的同胞回国的义举,反映海外华人参与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引起广泛关注。中新社的《海外看战“疫”系列报道》,视角独特,深刻反映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二等奖《父亲留在了火神山》

选择以小见大意义独特的题材。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需要,到基层和一线寻找能阐释和反映时代脉搏的独特新闻事件,言人所未言,必然带来新意。如二等奖《父亲留在了火神山》,报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去世后捐献遗体供科学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事迹,令人动容。二等奖《猿家喜添丁》以海南长臂猿这一全球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反映海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谁是“老李”》,报道“乡村规划师”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给人有益的启示。《“迟到”的公示终还高中生清白》报道合肥一名高中生见义勇为的曲折认定,弘扬了社会公德。《爬行的人也能顶天立地》报道一位残疾人自立自强,并带动乡亲们脱贫的故事,他的付出和成绩格外引人注目。

切入当选好角度

捕捉到好的题材,还要精心策划,选择适当的角度,深度挖掘题材内涵,把新闻事件的意义深入浅出地揭示出来,才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本届获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挖掘题材特色鲜明。

内涵丰富、立意深远。这些获奖作品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跳出新闻事件本身提炼其意义,既描写事物外在表现,更揭示本质特征;既报道具体事件,又反映发展潮流,使作品具有历史视角、全局高度和家国情怀。如一等奖文字通讯《大山深处走出最美“古丽”》,报道帕米尔高原上乌恰县的山区里,一位曾经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女孩古丽,来到广东东莞,不但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先后组织家乡1300多人外出务工,帮助270多户贫困户脱贫。她的故事,一方面体现了南疆女性的自立自强,另一方面有力戳破西方反华势力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污蔑。对古丽的报道可以说恰逢其时。

思想性强、脉络清晰。把握重大题材,要从主脉络上去构思立意,取舍内容,才能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习近平的扶贫故事》时间跨度很大,但文章从“看真贫的故事”“账本的故事”“茶和果的故事”“‘弱鸟先飞’的故事”“县委书记‘返岗’的故事”“路的故事”等六个故事入手,回答了帮扶谁、怎么帮扶的问题,生动反映了人民领袖同扶贫事业的不解之缘。二等奖《上山第一步世界一大步》,翔实介绍了“上山文化”及其内涵。

担当源自责任 巧思体现功力

一等奖《杨叔的脱贫日记》

感情真挚、细节生动。获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为读者受众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通过丰富的细节刻画展示人间真情,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如一等奖《杨叔的脱贫日记》,从一位小学文化的被帮扶对象的角度,点滴反映脱贫进展和心路历程。14本脱贫日记中摘录的字句,情真意切:“贫困户的扶持待遇,我已享受两年多……我既感激又愧疚,无从报恩,只想有生之年,好好劳动,如遇公益事项,将奉献绵薄之力”“希望子孙能记住历史,律己向上,感恩社会”。

集群作战、全媒传播。全媒体时代,一旦捕捉到好题材,媒体往往会派出精兵强将,深入采访,图文、短视频、微纪录片、H5、评论等一起上,形成规模效应,有时还会持续追踪报道。如四川日报社采制《“凉山战报”蹲点驻村报道》,报道组深入凉山地区7个贫困县,下沉到数百个贫困村,与帮扶干部、彝区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历时半年多深入蹲点调查,采制了100多篇报道。可见扎实的调查研究,仍是采制新闻精品的基础。

(作者蔡小伟系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福建省记协主席)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