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晚上灯光诗句的美文(形容晚上灯光美丽的诗句)

2021-12-26 21:39 作者:庆余 围观:

当白昼的繁华与喧嚣褪去,宁静与祥和便开始向黑夜聚拢。翻开古老的诗篇,你会发现近能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远能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卧能看“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可见夜景纵然不能百花齐放,也能灿若繁星。

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便是一首描写夜景的千古名作。它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之手,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词作。题中的黄沙道位于今天的江西上饶黄沙岭,是当地的一条乡村道路。所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本质上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便开门见山的对他夜行黄沙道的所见所闻展开了描写。它的意思是说,一轮明月高高挂起,惊飞了栖息在树梢上的鹊儿。一阵晚风徐徐吹来,远去的蝉叫声依稀可见。从这里的明月清风、惊鹊鸣蝉来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时间发生在夏夜。

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我们都知道惊鹊和鸣蝉原本是白昼的常见题材,似乎辛弃疾把它用来设定为夏夜的场景有些不符合情理。但实际上,在明月清风下的惊鹊和鸣蝉是起到了一个动中寓静的作用。因为这里的鹊儿不是被喧闹的声音惊走,而是月亮的高升带来的明亮惊飞了鹊儿。

同理,夜晚的鸣蝉也不似白昼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是随着徐徐凉风,有一种清幽之感。如此一来,即便我们不看下文,这两句的夜景描写也令人心醉和神往。然后,我们再来看下面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即在稻谷的香气里,群蛙齐声喧嚷着丰收的年景。

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正常来说,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主体应该是乡亲们,但是辛弃疾却说是青蛙,就令人称奇了。但转而一想,青蛙又是陪伴着稻谷从秧苗长成熟的。所以以蛙声说丰年,不就是词人的匠心独到之处吗。而结合开篇两句词人的视野从空中到了田野,再到下文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们可知辛弃疾所描写的俱是沿途田园风光

另外,它也展现了夏天特有的气候变化节奏。一开始还是明月高照,转眼间星星就变得稀疏,天空中也开始有了漂浮着的云,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辛弃疾不得不找地方准备躲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客店竟然找不到了,没想到过了溪桥,它忽然出现了。

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辛弃疾不是记性不好,而是为了表达对于稻花香,对于丰年的喜悦和沉浸程度。虽说辛弃疾是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但是他还是非常关心百姓的生活状态的。由此可见,除了夏夜的景色美外,辛弃疾这首词还含有一种人情美在其中。

纵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既有明月清风、疏星稀雨,也有鹊惊蝉鸣、稻花飘香,更有蛙声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总的来说,辛弃疾笔下的夜景,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