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汇川的美文

2021-12-26 15:05 作者:中国工控网 围观:

产业观察:自然要去观察企业,通过企业的对比研究,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今天我们聊一下中国工控界的“小华为”——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是我国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领域的行业龙头。实实在在的业绩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尤其被高瓴资本参与增发之后,更是“扬眉吐气”,股价一年涨了近四倍。市值也一度超过了2000亿市值,成为自动化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哥”。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2016年至2020年的5年期间,汇川的营业收入从36.6亿元跃升至115.1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5.8%,远高于同期中国自动化行业发展速度。公司的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市场占有率亦持续提升,稳居国产品牌第一名。

龙头一哥的风头正劲,盛赞褒誉自然蜂拥而至,逆耳忠言恐怕听不入耳,但最近汇川股价已最高点连跌两周,本文这时“唱唱反调”估计比较应景,也算是和市场同步回归理性。

资本市场估值明显过高

截至发稿前,汇川技术的总市值已超过1800亿元,静态市盈率近80多倍,市值已经几乎逼近同期西门子集团总市值的1/3(765.72亿欧元),但后者的市盈率仅19.37倍。可见,A股市场给予汇川技术极高的估值,这背后的逻辑自然是基于对汇川技术的厚望,甚至是特定时期的厚爱。

自2020年开始,政策利好频出,尤其是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汇川技术成功借势突围,成为制造业的“明星企业”,获得了资本的追逐。而西门子集团也一直是股票市场的“常青树”,它的一举一动反映了国际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虽然二者产品种类和业务范围实力悬殊过大,放在一起比较虽有失公平,但足以提醒我们不可夜郎自大。

汇川技术的主流产品是OEM市场的中小型电控系统,且位居中低端市场,依靠差异化产品、本土化服务以及较低成本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尤其在运动控制领域有显著优势。但西门子几乎拥有囊括了全线的工业控制、工业互联和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其应用市场遍及流程/离散领域几乎所有行业,且位居高端市场。

2020年,在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中,汇川的市场规模是西门子中国的1/3,而西门子中国的市场规模仅占其全球的10%左右。换言之,汇川的市场规模是西门子工业全球的1/30,而市值却达到了西门子1/3,可见其中的高估水分有多大。

分产品来看,汇川表现最好的驱动和运动控制产品,已经可以和西门子比肩,甚至运动控制产品已经明显反超。但在其他通用产品市场,则难望项背甚至一片空白。

比如PLC市场,汇川的销售收入只有西门子的6.21%,而在西门子全面涉足且领先的过程控制、SCADA、执行机构、工业通讯、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汇川则不见踪影。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综上,资本市场给予汇川高估市值,或许是看到了它相比西门子的成长空间,但有外在空间不代表有内在潜力,如果内力不够终将是一场泡沫。

那我们就看看汇川的内力如何。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中上

根据汇川技术2020年报,工业自动化&电梯&工业机器人的主营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7.22%,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 38.96%,其中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梯&工业机器人毛利率41.22%,驱动类、控制类的产品毛利率 50%左右。

同期信捷电气综合毛利率为43.80%,其中可编程控制器高达58.62%;雷赛智能综合毛利率42.62%,其中工业自动化领域毛利率42.60%;英威腾综合毛利率36.11%,工业自动化领域毛利率41.06%。

可见,汇川的毛利率仅仅达到业内中等偏上的水平,并未在内资同行中体现出C位龙头的特点。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必须要有高利润,才能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以维持领先地位。以目前的盈利竞争力,有理由怀疑汇川是否仍有潜力保持快速增长。

正如其年报所述:如果其他内资品牌在技术、产品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全面跟进,则公司会面临内资品牌的全面竞争,从而也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滑。另外,随着规模扩大、国际化客户的增多、低毛利产品比重的增加,也会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

新业务错过产业成长期

在汇川的新业务布局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它横向拓宽工业自动化的通用产品版图,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资本扎堆的热门赛道。

1.新能源汽车落后市场平均增速

汇川技术自2008年涉足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年全面布局,陆续投入20亿元研发费用,2020年该领域研发人员超过800人占全公司研发团队的1/3。但是全新的业务模块与其强势的传统业务的协同效应并不强。

而且国内新能源电机电控行业有200多家企业,竞争激烈程度远强于工业控制。2020年该领域收入11.02亿元,与2016年的8.45亿元相比,近5年的年化增长率只有5%,远低于同期新能源汽车的10.9%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当前乃至未来的高景气行业,但短期内汇川技术的研发投入未必能完全转化成效益。有限的研发资源过度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势必造成对其他板块的吸血现象。这会不会对汇川技术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2.机器人业务驶入红海

汇川技术的机器人业务2018销售额只有8400万元,2020上海莱恩并表后才实现1.68亿元,这在115亿的总盘子中占比微乎其微,说明业务还在起步阶段。

但是机器人行业从18年已经告别了高速发展,根据gongkong®研究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增长率15%。目前全国机器人企业已经突破万家,市场竞争进入红海。汇川技术的机器人业务若没有核心技术的突破,增长的压力可见一斑。

3.定制化复制辉煌难再

汇川技术于2015年推出了电梯一体化专机产品,这个战略在电梯行业获得成功,此后汇川便试图在新的细分行业,如起重、纺机、空调等行业复制这种模式。

官网资料显示,汇川技术已经为包括电梯、橡塑、工程机械、建材在内的20多个行业定制了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但始终未能复制电梯市场的辉煌。

定制化业务已经被大哥“华为”证明是不可持续增长的。正如一位汇川技术工作过两年的研发人员在知乎网站上发帖称:汇川技术是基于嵌入式的开发,仅仅是改改非标,对接市场。如果更多的研发资源投入了非标准的、客户定制的需求,长期看很难取得技术的长足进步。

汇川技术在变频器、伺服等基础硬件上有优势,但基于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同时也是利润最高的PLC产品上却还未实现突破。可见,如何补足自身的技术短板仍然是汇川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战略决定发展天花板高度

如上所述,享尽国产替代红利的汇川,其新业务并未着力于更多通用自动化产品的扩张和高端化、平台化的升级,而是尝试定制化复制和扎堆热门赛道,在工业软件、控制层、工业通讯等核心技术上,在工业互联和数字化方向,汇川技术仍然落后于国际主流品牌。

从研发投入上可以看出,汇川技术在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很高,其研发占比远高于国内同行。2020年的数据显示汇川的研发费用为10.23亿元,研发人员2500人拥有专利2111件。

不过,从下图可知,汇川技术的专利拥有量(含软件著作权)共2111件,但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之和只占26%。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脱离了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层面去单纯看专利数量和研发费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谁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显然,谁掌握了硬核科技,谁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譬如华为在5G领域。自动化领域的很多产品标准和规则便是由西门子参与制定的,如现场总线PROFIBUS标准、MindSphere World全球用户组织等,前者助其建立“朋友圈”,后者营造了最优的生态圈。“得标准者得天下”,只有站在“生态链”的最顶端,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这个角度看,汇川仍处于单打独斗的跟随期。

此外,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公司已经全面进军平台战略和生态圈建设,但汇川技术仍然停留在以销售硬件产品为主的思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欠缺,尤其在代表未来的软件平台开发方面乏善可陈。在其2020年报中,提及20个新产品研发,只有6个涉及到平台建设。

在领军者已经升级至工业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时,国产品牌如果还在已经成为红海的定制化产品和中低端市场上做文章,国产替代的红利一定会成为国产相争的内卷。

写在最后

在一项自动化产品满意度调查时,不止一位工程师谈到汇川产品这几年质量的下降,甚至有的工程师说性价比不高,质量不如同在深圳的“XX腾”。

网上也有类似的评论:

每一家企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手段与模式,或者独到之处,就像“大哥”华为。早期的华为也是跟随者,因为在5G的大力研发,参与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进而在通信和智能手机领域,成了世界的领跑者。

当下的汇川技术正在享受内循环带来的市场红利和资本泡沫,但是不要忘记,汇川仍然是一个跟随者,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领跑者。要想突围,不能错过基于软件平台的数字化发展,不能只在国内跟随别人的产品和应用,不能没有自己的生态圈,也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要向华为一样具有全球化眼光……到那时,汇川才算完成了出圈的发展。

当然,西门子已积淀170多年,华为也磨炼了30多年,汇川才发展不到20年,是成为头部的西门子或华为,还是成为局部市场的地头蛇或others,不仅对于年轻的汇川技术来说是亟需解决的方向问题,更是许多年轻的中国自动化新军需要思考的发展战略。对于制造强国之强而言,内循环提供的只是国产替代的初级红利,外循环的国际化发展才是终局的星辰大海。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8月新讯如期而至,快来一起看看吧~【三星】:三星半导体业务在2021年Q2创造了197亿美元的营收,超越了英特尔的185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这也反映了市场对内存芯片的庞大需求。根据Gartner的数据分析,今年全球内存销售预计增长33%,PC和服务器CPU营收预估成长4%。【Western Digital 】:Western Digital 2021年Q2营收年增19%至49亿美元,远高于华尔街平均预期的45亿美元。这一增长是由WD的数据中心业务所带动,该业务迅速增长17亿美元,高于其「客户端解决方案」(9.77亿美元)和「客户端设备」(21亿美元)业务的表現。此外,由于商用需求的反弹,商用NVMe SSD和18TB HAMR HDD出货量也超出预期。【SK Hynix】:SK海力士在2021年Q2的营业利润增长至23亿美元,这是自2018年Q4以来的最高季度利润,其主要原因是内存与闪存市场的强劲需求。年销售增长20%,高达88亿美元。SK海力士预计今年的内存芯片需求将增长20%以上,对SSD的需求也将增长35%至40%。【Micron】:美光宣布全球首款176层NAND Flash通用闪存UFS 3.1移动解决方案已正式批量生产和发货,可满足移动设备对大容量、小尺寸解决方案的需求。【KIOXIA】:采用全新一代PCIe Gen4x4接口的EXCERIA PRO系列SSD是铠侠旗舰级产品,专为需要超高性能的PC所设计。该全新系列的最高连续读取速度将达到采用PCIe Gen3的EXCERIA PLUS系列产品的两倍,可为内容创作者、游戏玩家和专业人士提供高性能存储体验。【Intel】:得益于个人电脑(PC)销售额33%的年增长,英特尔2021年Q2的营收和每股收益超预期。据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英特尔调整后每股收益1.28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06美元,同比增长12%。营收为185亿美元,高于Refinitiv预估的178亿美元,且同比增长2%。2021闪存供需满足率满足率: 由于控制器和PMIC的因素,Q3供给仍然短缺中,但此情况预计在Q4逐渐恢复库存: 不足,控制器短缺和PMIC的供应有限,导致SSD库存紧张价格走势: 在Q3持续小幅度(点击查看大图)2020-2021年eMMC出货量2021年eMMC出货量在Q1触底后,从Q2至Q4持续保持上扬趋势(点击查看大图)2020-2021 DDR4内存价格走势内存满足率: 供不应求库存: 非常紧张价格走势: 持续上扬服务器需求依旧强劲, 合约价将在Q3上调8% (点击查看大图)DDR4技术对比最新技术排名:三星 = 美光 > SK海力士 > 長鑫 (CXMT) > 南亚随着制程的发展,”大容量”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点击查看大图)# 本月聚焦 #关于机器视觉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是指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自动接收并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经分析后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的装置,广泛使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和半导体产业里的检查、定位与测量。在机器视觉的系统中,自动光学检测 (AOI) 占了很高比重:它可以精准地检测缺陷、判断质量,并挑选出合格的零组件,藉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控管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随着深度学习、3D视觉和高精度摄像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机器视觉在众多图像采集相关的应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监控、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医疗保健等。为了能长时间纪录并分析高分辨率的图像资料,威刚提供了尺寸小巧、效能出众的PCIe工业级固态硬盘和存储卡,以及具备ECC纠错技术的DDR4 3200高频内存。此外,威刚还提供工业级耐宽温(-40ºC至85ºC)和抗硫化技术,以增强如安防摄像头和自动驾驶产品在户外环境下的耐用性。如何实现机器视觉迅速处理海量数据机器视觉的应用强调:高性能、大容量和高可靠性解决方案:威刚提供了多款采用PCIe高速接口的M.2 2280、M.2 2242固态硬盘和CFexpress存储卡,可迅速处理海量的图像数据。此外,威刚也有采用96L 3D TLC闪存的工业级SD和microSD卡,具备高达256GB的高容量、3,000次擦写次数(P/E Cycle)和耗损平均功能,适用于安防监控和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录制。推荐闪存>>>PCIe高速接口的M.2 2280、M.2 2242固态硬盘(点击查看大图)推荐闪存>>>CFexpress存储卡96L 3D TLC闪存的工业级SDmicroSD卡(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适用于机器视觉的内存产品Vol.1-DDR4 ECC SO-DIMM2666 / 3200MHz4GB – 32GB支持常温/宽温Vol.2-DDR4 ECC U-DIMM2666/ 3200MHz4GB – 32GB支持常温Vol.3-DDR4 VLP ECC U-DIMM2666/ 3200MHz4GB – 32GB支持常温

横河电机公司宣布,作为月球产业展望委员会的成员,与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其他成员合作制定了月球产业愿景及相关的建议,并提交给了日本宇宙政策内阁大臣井上信治。多年来,横河利用其在测量、控制和信息方面的技术优势,支持社会所依赖的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厂是工业基础设施中的一个要素,对环境和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高效、安全及安全的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人们对航天工业和月球商业活动的兴趣日益浓厚。横河在其长期业务框架中指出,太空领域将是未来探索的领域,公司正在积极考虑未来月球上的商机。横河的相关优势包括一系列强大的设备,这些设备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功率、电压、电流、光和压力等物理量,横河还拥有高性能和网络能力的先进传感技术。此外,横河不仅在为工厂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监控提供分布式控制系统方面建立了长期的记录,而且还获得了在整个工厂生命周期内对设备进行优化管理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通过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其广泛的行业知识,公司对如何优化运营有了深入的了解。展望未来,横河希望将这些优势应用到太空的极端环境中。横河将与一系列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实施自给自足、节约资源的技术和完全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在空气、水、食物和电力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在太空实现循环经济。同时也致力于改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环境。由于预计许多不同的行业都有望进入太空,横河将继续与月球产业展望理事会加强合作,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月球产业展望委员会的官方声明 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探索新的疆域,扩大了自己的生存范围和经济活动。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把自己的存在扩展到地球之外的月球附近和月球上,实现一个新的月球经济体系。世界各国政府和私营公司都意识到了这一形势。因此,支持在月球上进行商业活动的立法正在进行;科学家和学者正在为月球研究和发展准备仪器;私营公司正在创造新的服务和路线图,以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经济联系。 有鉴于此,成立了月球产业展望委员会,其主要目标是在日本实现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月球探测活动。因此,委员会召集了来自日本各地的30家公司和组织,探讨这一努力方向和目标的实施。经过几个月的对话和研究,委员会编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包括六项决议和七项政策建议,提交给日本政府。委员会自豪地宣布,2021年7月13日,题为《月球产业展望:面向行星6.0时代》的报告已提交给宇宙政策内阁大臣井上信治,并被正式受理。委员会非常荣幸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委员会的强烈意愿和预期将引领一场“月球工业革命”,创造一个民间主导的月球产业并能为地球提供价值。关于横河电机集团横河电机为能源、化工、材料、制药、食品和水处理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测量、控制和信息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服务。横河通过数字化智能制造帮助客户解决日益复杂的生产、运营管理、资产、能源和供应链优化等问题,实现向自主运营的过渡。横河电机(Yokogawa)于1915年在东京成立,拥有17500多名员工。通过遍布61个国家的119家公司的全球网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造新价值。垂询详情请访问:www.yokogawa.com 本新闻稿中的公司、组织、产品、服务和标识等名称是横河电机公司或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2020年9月22日,“30·60目标”的提出明确了风电发展的方向,风电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期。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躺赢”,因为阻碍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开发规模如何保证,开发空间如何布局?“十四五”,风电要实现每年5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如何布局开发空间是最大的问题。为此,“三北”“中东南部”“海上”,“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三北”地区风电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送出和消纳。“十四五”,对于“三北”地区来说,面对更大的装机规模,依靠特高压外送难以在短期内解决风电消纳问题。而逐步压低火电厂,尤其是自备电厂的发电量,将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快碳减排进程,今后每个企业在发展中,都需要将“碳”作为重要的考量。而风电既是零碳的,也将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这种稀缺资源,可以吸引对低价、清洁电力需求量大的产业向“三北”地区转移。“三北”地区应当立足于将风电零碳便宜的“价格洼地”,转变成工业企业的“价值高地”。中东南部风电发展的最大症结在于开发建设用地方面的束缚。风电是最节地的发电技术。现在广泛使用的圆锥塔筒,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会影响耕种,而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到100平方米。以5MW机组为例,开发1亿千瓦装机需安装2万台机组,占地200万平方米,即3000亩,占地非常少。现在,风电用地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用地政策。风电凭借经济性高、占地少、环境友好等优势,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应推动在更多村庄安装风电机组,以此盘活乡村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海上风电“国补”取消后,产业怎么走?当下,海上风电还不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仍需政府提供适当的支持,助推其在未来三年内过渡到平价上网。目前,仅有广东提出了地方补贴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中央和沿海省份能够出台扶持政策:加强统筹规划,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单体项目规模应不低于100万千瓦;送出系统工程由电网负责投资,成本纳入输配电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重点产品与项目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创新;成立海上风电发展促进基金,推动项目长期贷款利率降至3%以下。如何构建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当前,行业中出现了不好的势头——设备“价格战”。如果大家是基于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价格比拼,显然无可厚非。最怕的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质量和可靠性一定是行业发展的底线。另外,在很多项目开发中存在“以投资换资源、以资源换订单”的做法,而并非基于质量、技术、成本来择优挑选设备供应方,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怎么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政策的约束和健康市场环境的形成。平价时代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针对价格机制、规模指标管理、绿色电力消费、降低非技术成本等方面,都需要尽快完善政策。以平价项目的价格机制为例,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情况下,应当按照风电项目并网时的火电指导电价为准,签订长期购电合同。同时,继续执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保障平价项目优先发电、优先上网。为推动绿色电力消费,需将配额制提升至法律层面,使开发风电的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此外,风电已经实现平价上网,在用地、并网与消纳都能解决的前提下,各省没有必要再控制建设规模指标。另一个问题是,走向100%可再生能源后,电力系统怎么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光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将高于80%,甚至达到100%,这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首先需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跨省区的联络线路建设,提高跨省区的电力交换交易能力;二是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资源,进行协同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其次应当加快灵活性电源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内传统电源的灵活性资源;另一方面,发挥各类储能技术的优势来满足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调度需求。此外,还需建立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要的市场化机制。借助能源互联网技术构建下一代智能电力系统,电力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实时定价,从而回归真正商品属性,价格将取代频率成为调节供需平衡的有效信号,从之前的供应按需求调整变为需求“随风而舞”“随光而动”。悲观者发现问题,赢得掌声;乐观者解决问题,赢得未来。希望全体风能人都是乐观主义者,用乐观主义精神去迎接呼啸而来的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安全可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信创产业将成为重塑中国IT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信创产业,即信息应用创新产业,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其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在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难题。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信创市场规模为1.05万亿元,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力度加大,行业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2025年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至1.3万亿元。信创产业四大类别国产 CPU 和操作系统是信创产业的根基,也是信创产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在基础硬件CPU芯片领域,中国已经涌现出龙芯、兆芯、飞腾、海光、申威和华为等CPU头部企业。威刚工控与国产CPU大厂积极合作,将其内存与SSD成功导入飞腾、兆芯CPU平台,进一步缩小国产CPU与国际进口的差距,强强联手支撑国家信息安全和重要的工业安全。在国产主流操作系统领域,均是基于Linux内核的二次开发,主要厂商有麒麟、统信、普华、中科方德、一铭软件等。此外,国产数据库作为IT基础设施,是新基建和信创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芯片、操作系统一并称为IT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如人大金仓、达梦、神州通用、南大通用等较早成立的传统数据库厂商,以及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大厂汇聚的“云数据库”,还有PingCAP、中兴、浪潮等新型数据库厂商。当下信创大环境下,国产数据库正处于政策和市场红利期,通过业务场景的落地实践,将会大大加速产品的成熟化。信创产业:基于国产平台的终端全栈架构图信创产业落地场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服务”产业链为基础的“信创+”正在带动融合创新,实现信息化技术路线内化转移,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安全自主新生态,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信创+”包括与行业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三个方面,涵盖党政、金融、能源、交通、医疗、教育、运输等多个领域,为城市的社会治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全面赋能。从落地情况看,信创产业在党政和金融领域渗透率最高,当前,我国信创产业行业渗透率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党政和金融√ 第二梯队:电信、交通、电力、石油、航空航天等√ 第三梯队:教育、医疗等经过几年的发展,“信创+”产业开始在很多行业落地开花,同时,“信创+”将信创和云紧密相连,信创云平台是基于国产化CPU、操作系统为底座的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统筹利用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基于此,信创云存储产业也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应用场景日趋丰富。■ 信创存储系统应用场景,涵盖传统存储系统、私有云存储、存储容灾、备份存储、并行文件系统、全闪存存储等全场景。■ 结合国产政务OA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移动办公、流程审批、电子公文、协同管理、会议管理、信息门户、综合事务等应用服务的信创政务OA场景。通过云中云、数据中心两大部署模式,应用于信创私有云场景。■ 支持交易类、分析类、平台模式、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和人大金仓、达梦数据库、神州通用等多品牌数据仓库的信创数据库场景。■ 还有信创云桌面、信创双活数据中心,以及信创应用生态场景等其他三大场景。威刚工业级存储解决方案ISSS316 2.5寸固态硬盘■ 界面: SATA III■ 容量: 128GB - 1TB■ 连续读写速度(最高): 550/520MB/s■ 工作温度(常温): 0°C - 70°C■ 工作温度(宽温): -40°C - 85°CDDR4 2666 U-DIMM■ 针脚: 288 Pin■ 容量: 8GB/16GB■ 电压: 1.2V■ 工作温度: 0°C - 85°CDDR4 2666 SO-DIMM■ 针脚: 260 Pin■ 容量: 8GB/16GB■ 电压: 1.2V■ 工作温度: 0°C - 85°C征稿启示威刚工控面向广大用户朋友征稿啦!文章体裁不设限,字数在1000-1500字。一经征用即可获赠新款SSD移动硬盘一个。欢迎分享你和工业存储的那些事儿~有意向的朋友发送邮件至2243041273@qq.com主题注明“征文”。P.s 文章要求原创,且在【威刚工控】平台首发哦!*威刚工控保留修改奖项与活动内容的权利

产业观察:千亿汇川,是跟随者的泡沫,还是内循环的红利?

近期,在工信部办公厅指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有关要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供需双向百余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用密码应用产业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商密联盟)。宁波和利时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研究院)受邀入选商密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密码算法和密码产品的自主可控是确保我国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利时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相关要求,与信息安全领域权威专家沈昌祥院士及其团队展开深入合作,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开展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和利时安全可信PLC控制系统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可信计算3.0技术,深度结合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具备内生安全的工控系统主动免疫防御体系,实现涵盖控制设备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业务流程作业安全的全生命周期可信防护功能,解决工业控制系统缺乏内生安全防护能力的问题,该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化工、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以及轨道交通等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未来,和利时将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商用密码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商用密码做强做大,助力商用密码产业健康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