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锦衣卫耽的美文

2022-02-13 23:46 作者:力荐美文 围观:

关宁铁骑腐败案:铁军是这样炼成的

余显斌/文

关宁铁骑腐败案:铁军是这样炼成的

1

明末清初,有一支铁骑,驰骋沙场,铁血来去,见人杀人,见佛杀佛,如一把屠龙刀,寒光闪闪,无人可敌。这支军队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是不碎的刀锋,断敌的利器。

关宁铁骑,在万历年间并非如此无坚不摧。

它的锋利,得益于一场军中腐败的惩治。

关宁铁骑一直隶属于蓟辽总督管辖,做为大明朝东北的铁卫,受到朝廷高度重视。到了万历年间,国政日非,“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总之,万历后期,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臣们更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此风蔓延,边疆军队更是纪律涣散,赌博成风,蓟辽军队更是如此,成为一支典型的豆渣军队,一碰就碎。也因为这样,它成了一个名叫小阿卜户的鞑靼将军的攻击对象。这个将军面对大明军队的一副窝囊样子,心想,这样的军队,不狠揍一把,实在对不起自己的刀功,也对不起自己的铁血健儿。于是,瞅着一个机会,他带着他的草原健儿,在一个夜晚,借着隐约的月光,人衔枚,马裹蹄, 突然袭击了蓟辽总督下属的黑峪关。偷袭是十分成功的,鞑靼士兵闯入关内,刀光闪闪,烧杀抢掠,“杀数十百人去”。此时,此地守军或在睡觉,或在赌博,根本来不及有什么动作。

守关副将陈文治在赌桌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傻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无可奈何下,他只有把情况反映给当时的蓟辽总督周咏。

蓟辽总督周咏听说后,也吓得目瞪口呆,手中茶杯当啷一声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其时,属于大明朝“一条鞭法”实施后成效最为显著时,大明朝“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著名的救时宰相张居正离世也才仅仅一年,朝廷内部,虽然开始腐败,慢慢趋向于“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的状态;可对外,仍然摆着一副气势昂扬的姿态,仍属于盛世。盛世之时竟然出现这样的边防事故,竟然被一支小小的部队偷袭,而且还死伤这么多人,朝廷知道,是吃不了要兜着走的。

周咏和陈文治二人商量后,都“惧失守当坐法”,害怕因为自己的懈怠出现此事,从而受到朝廷处罚,于是,两人商定一法,采用捂的办法,“因瘗灭诸尸”,将那些被杀的尸体掩埋起来,并假报战功,告诉皇帝,他们奋勇杀敌,舍身忘死,终于打败敌人,大获全胜。

朝廷接到奏报,马上下旨,给予嘉奖!

一件军中腐败,就这样悄然形成了。

2

事情,本来就这样过去了,周咏和陈文治不但没受到惩处,还得到奖赏,高兴得嘎嘎乐着,有些找不着北了。可是,其中却出现了一点小插曲,让他们的美梦破灭,化为血光之灾。原来,黑峪关有个百姓逃难,在兵灾之后,再也不敢在那儿住了,撒丫子一口气逃到都城,投亲靠友去了。

他的亲友来头很大,是一个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感到很奇怪,天下一片清平,你逃哪门子难啊?你这不是朝圣朝脸上抹黑吗?

那人告诉监察御史,自己在黑峪关活不下去了,鞑靼人不久前来烧杀抢掠了一次,杀了不少人,自己躲起来,才捡回一条命,全家老小都被鞑靼人给灭了。

这个御史一听,不对啊,那儿不是刚刚取得大胜,百姓毫发无损,一个个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吗?怎么会这样啊?御史细问之下才知道,敢情蓟辽总督周咏竟然掩盖败仗,虚报战功,蒙骗朝廷啊。御史是干什么的?就是抓违纪事件的,就是专干纠察工作的。现在遇见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放过。当晚,他就伏案疾书,写下了一道奏章,第二天一早上朝,就交给了朝廷。

那时,万历皇帝还没有彻底罢工,工作还较为负责,算得一个较为称职的领导。他接到圣旨,马上交给大臣商讨。

这一下朝廷炸开了,这个蓟辽总督,竟然将军纪国法视同儿戏,蒙骗朝廷,骗取赏赐。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处理,这支队伍就废了,就残了,自身尚且不保,更别说保家卫国了。大家议论之后,一致通过,查清真相,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万历皇帝听了,认为有理,点点脑袋。

下来的问题是,是应该派谁去查,才可能不负朝廷重托。

万历皇帝最终站出来拍板定案,派江东之去。至于原因,用史书的话说,“上素知公忠直”。万历之所以知道江东之忠直,是因为江东之此前做了两件事,震动朝野,给大家的影响很深。一件是他刚刚提拔为监察御史,巡视皇城的时候,遇见一个名叫徐爵的锦衣卫,十分嚣张,竟然违背规定,“尝乘驴擅出入东安门,一日与公遇,执其驴付所司,罪状爵”。这个徐爵,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关键是他的义父冯保厉害。冯保是朝廷的司礼太监,张居正上台,是他力荐的。张居正当首辅后,冯保更是权倾内外,没人敢于得罪。

江东之这样做,等于得罪了冯保,也间接得罪了张居正。

还有一件事,他就直接指向张居正了。张居正对一个名叫刘台的大臣,十分不满。这时,

巡抚王宗载与御史于应昌等决定巴结一下首辅,联合起来给刘台穿小鞋。江东之知道后,马上上章弹奏这两人。当江东之第二天拿着奏章,气呼呼地准备上朝时,王宗载已经知道了消息,拦住他问:“江御史何言?”江东之毫不隐晦,大声回答道:“言公杀人媚人耳。”我要弹奏你为了取媚首辅,准备诬杀刘台。江东之一句话,让一个阴谋大白天下,最终王宗载阴谋落空,自己也被戍边。

张居正是一个政治家,可好报复人,这是历史上公认的短板。江东之在他执掌大权时,能有此行为,实在了不起。也因为这样,大臣们听了万历的建议,一个个点着头,认为让江东之去查这件事,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江东之接到皇帝的圣旨,当天回家准备行李,打算第二天出发。

他还没有开始行动,有人就提前行动了。

3

这个提前采取行动的人,是朝廷的一个大臣,史书有时也为大员讳,没有说出这人的名字。因此,他就像一个影子一样,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过。这个大臣和蓟辽总督周咏关系很铁,很可能没有少接受周咏的贿赂。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受贿者的铁律,因此,听到周咏有了麻烦后,朝会刚刚结束,这个大臣顾不得回家,就急急忙忙赶来拜访江东之。两人坐定,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那人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江东之,戍边将士不容易,应宽大为怀。

江东之皱着眉,默默无语。

他知道戍边将士辛苦,可是,这并不能成为某些将军为所欲为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某些人冒功领赏的借口,更不能成为他们虚报战功的原因啊。

见他不答应,那个执政大臣无奈之下,只有单刀直入,要求他去了以后高抬贵手,将这件事不了了之,别弄得流血五步,人心惶惶。江东之一听生气了,他呼地站起来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对那位大臣说:“东之亦欲仰承公命,奈此中不肯负天子何?”言外之意,我虽想答应你,可我的良心不答应,不肯辜负朝廷,我也没有办法。

那个大臣无奈,长叹一口气,只有站起来一揖,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天,江东之骑着马,千里迢迢,走向遥远的黑峪关,走向那个多事的地方。他不知道,几乎同时,也有一匹马千里迢迢奔向黑峪关,将朝廷即将派人严查的消息带去。

等到江东之跋山涉水,来到了黑峪关,只见那儿断壁残垣,遍地荒凉,呈现出一片刚刚发生过战乱的迹象。他四处寻找存活下来的百姓,询问情况,“廉得其情”,也就是打听清楚了情况,这儿确实曾被小阿卜户攻破,还有很多百姓被杀,很多房子被毁,很多财物被抢。可是,周咏和陈文治听了他的话,都摇着头,说没有的事情,绝对没有这事。

他们说,杀人有尸,尸体呢?

江东之傻眼了,说不出话来,这两个人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他觉得,当务之急,就是先找到被杀者的尸体,放在周咏等人面前,这样,他们才会低头认罪,才会束手伏法。可是,茫茫边塞,辽阔无边,风吹草地,山野起伏,到哪儿去寻找被杀者的尸体呢?

他走遍各处,一片萧瑟荒凉,渺无人烟,一只死兔子也不见,更别说什么尸体了。

那些死者的尸体,仿佛一夜间蒸发了,失去了踪迹。

陈文治陪同着他,在一旁呵呵地笑着,不停地劝他,江大人,你还是回去吧,这儿根本没有百姓被杀,你就别费心了,别寻找了。

可是,江东之一甩袖子,却坚决不回去,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给朝廷一个交代,也给百姓一个交代。他一处处走着,一处处看着,一处处仔细打量着。那天,他漫步来到一块菜地边,突然站住,瞪大眼珠子观察起菜地来。菜地长满了青葱肥硕的蔬菜,绿乎乎一大片。可是,地面却是刚刚翻过的。他想,这样的地应当是老土啊,怎么会是新土呢?他眼光一亮,“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士兵们按照命令,用锄头挖地,挖到深处,一具具尸体出现了,“得九尸,尸皆中创”,尸体总共九具,每一具都明显是受创伤而死的,明显是遭受兵祸了。

4

原来,几乎在江东之快要到达这儿的时候,周咏和陈文治也接到了那位朝廷大臣的密信。二人一时慌了神,他们商量之后觉得,当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赶快将尸体藏好,千万别让江东之给找出来了,这样就没事了。

可是,那么多尸体,该怎么藏啊?

二人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一法,派人将尸体深埋在地下,然后在上面垫上土,再栽上蔬菜,掩盖住一切。他们想,这样以来,朝廷大员来查,绝不会想到,青葱嫩绿的蔬菜下面会有尸体,会有一片死去的冤魂。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江东之会来得那么快,以至于土地还没干透,还显现着新翻的样子。他们更没想到,江东之来后,并非像其他官员那样粗枝大叶地了解一下,走马观花,而是深入地探查,走访,眼光又是如此的敏锐,最终洞察了他们的猫腻。

九具尸体出现,陈文治头冒虚汗,顿时软瘫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于是诸将胆落,皆叩头输服”。其他被杀者的尸体,在大家的供述下,也被一一找到,挖了出来。一个军中大案,就这样水落石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暴露在历史的暗角里。

江东之冷哼一声,行使起朝廷巡抚的权利,下令将一干人犯看押起来,不得走失。自己回到军营,当天就写下了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朝廷。朝廷接到奏章,马上开会商讨,处理意见也拿出的十分快捷,几天后就发往军前,当众宣读,“副将陈文治等坐死,督抚以下降罚有差”,玩忽职守的陈文治等人,军法从事,处以死刑;至于周咏等人,则给予降职处分。

消息传出,蓟辽边军,顿时一军肃然,再也不敢玩忽职守,蔑视军法了,至于赌博懈怠军务等情况,更是销声匿迹。

从此,这支军队走向了铁军之路,走向了战胜攻取的胜利之路。以后,在明末清初舞台上,这支军队铁马秋风,号角震天,横扫东北、中原和云南各个战场,半个多世纪里,几乎从无敌手。

它的无敌刀锋,有人说是一代名将蓟辽总督袁崇焕锻打成功的,有的说是祖大寿锻炼而成的。其实,袁崇焕来时,是1623年,比江东之完到了四十多年,他正是凭借着这支铁军,一战将一代战神努尔哈赤击下马背,最终死去。那时,这支军队早已锋利无匹了。

祖大寿统帅此军,更晚于袁崇焕。

这支铁军的真正淬火者,应是一个文官,应是那个名叫江东之的人。它锻打成钢的时间,应早在1583年就已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