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 青春期孤独 的美文

2021-12-29 04:45 作者:迷迭香Love 围观:

#你小时候孤独的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女孩子早熟,小学五年级的某一天,一种莫名的情绪充斥着我的心间,以前崇拜的语文老师在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肚子的想法却好像无人可说。自此,我的青春期伴随着孤独突然而至了。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喜欢与人接触,具有合群的倾向。当时年少的我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由于缺乏社交技巧,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在班群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和依靠,因此,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同时,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产生了闭锁心理,与同学始终保持着相处的安全距离,将漠不关心成为自己身上的保护色,从而形成了被动孤独。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这时候的孤独是很难受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为了排解孤独,只能发展自己的兴趣,沉迷小说中,周遭嘈嘈嚷嚷,喧闹不已,我人虽置身其中,但灵魂却进入了书中的奇妙世界。那些梦幻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通通出现了,在书的世界里,青春期的我所面临同一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不需要自卑,找到了理想的朋友,可以自如而放心地倾诉。

然而,在被动孤独的时光里沉迷小说,只是我逃避与同学建立密切朋辈关系的消极办法。我是在跟被动孤独较劲儿,始终没能跟它达成共识,而无法跟自己的孤独达成共识的人是无法跟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在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危机,青春期出现的危机是同一性的角色混乱,如果危机能够被充分解决,在青春期结束之时,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因此,在面对被动孤独时,首先,要自己迈出孤独的门槛;其次,要俯下身来,才能培养出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最后,要与人为善,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相互关系。

小时候的孤独时光形成原因,除了被动孤独外,很多时候,是自己主动离群。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的孤独,旁人难懂,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一个人独自玩耍。对这种可以自由选择的孤独感,时而感到惬意和享受,时而又感到痛苦,那种“我的欢乐是自己的,孤独也是自己的”的念头啃噬着我的内心。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那时的我,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有一些心灵相通的知己,但现实很让人失望,孤单的我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着隔膜,慢慢地就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那段主动离群的孤独时光,每天放学后,我总跑到附近的江边,面朝波光粼粼的江面,总感到自己就如江水般变化不定,而处于这种混乱不定的自我感觉状态中,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开放自己。内心中无数次地问自己是谁?迷茫得就像蚕要化蝶前要织一个密不透风的茧子把自己给封起来一样。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后来,因偶遇了一个同班男同学,从而结束了这样一个人面朝珠江,仰望星空的孤独时光。这个男同学是年级学霸,每次考试在年级里都是名列前茅的,他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仰慕的天才。那日,他面朝着江面,淡然地,坦承自己也有主动离群的孤独感,他淡淡地说,“这没有什么稀奇的,在我们这个阶段,正常就是通过不正常表现的。”作为同龄人,他不仅有同样的情绪和感受,还从内心去承认其合理性,这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我之所以纠结,想不通,是因为我对孤独情绪很抗拒,我不承认这种闭锁心理是在青春期是具有合理性的,因此,我不能真正客观的、不带个人情绪地去面对它。而面对,正是疏导的前提,承认其合理性,才会让青春期的我们,有勇气去探索孤独的原因,从而为成功的疏导提供保证。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学霸同学的出现,可算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贵人,他对于我的成长和智慧的进步,接触、沟通、互相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不用再沉迷小说的虚构世界里自嗨,因为我有了现实中的蓝颜知己,在青春期的孤独时光了,我们相互鼓励,彼此治愈。

结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孔子.《礼记·学记》

孤独感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心理特征。就如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我们有摆脱不了也无法被安慰的孤独。现实确实如此,明明有朋相伴,闲谈嬉笑;明明身处闹市,喧嚣浮华,但孤独感却如影相随。

难道,青春就注定是孤独的?

那时的我是通过发展兴趣和结交朋友,从而度过了青春期那段孤独的时光。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我渐渐明白,承认孤独是人生常态,承认它的合理性,放弃无谓的对抗,与它达成共识,我们才能发展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才能使我们的内心真正地强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