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永昌堡观后感(永昌烈士陵园观后感)

2022-08-11 21:23 作者:凉州融媒 围观:

文博馆藏视野下明清时期凉州文化遗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凉州融媒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永昌堡观后感(永昌烈士陵园观后感)1

凉州文化历经汉魏初创、五凉繁荣、盛唐巅峰,跟随历史的车轮转到明清大一统时期,又形成了它具有鲜明时代底色、地域特色、别样亮色的文化因子。市博物馆以它独特的功能和展示途径,将地上和地下、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通过文博馆藏视野窥探明清时期的凉州文化遗产,展示明清时期凉州文化的盛况,会更加的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本文告诉您,当我们在说明清时期凉州文化的时候,我们要看些什么。

(一)学宫之冠——文庙

据明正统四年(1439)《凉州卫儒学记》碑载,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后于成化年间进行重修扩建。凉州卫学每两年取士一次,名额二十人,推动了凉州人才的成长和选拔。

文庙除了以桂籍殿为主体的文昌宫建筑群外,最珍贵的是珍藏有44块引人注目的匾额。时间上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 “万世文宗”匾,下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的“文教开宗”匾,年代跨越300多年。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两块匾更是于1992年被收入《中华名匾》。

(二)雄伟边墙——明长城

长城,一头牵连着千年文脉,一头维系着后世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和精神载体。武威作为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保存了丰富的明长城遗址。

据考古调查,武威境内明代墙体全长430多公里,单体建筑327座,关堡19座,相关遗存2处。尤以武威境内修建的松山新边,对明代整个河西军事防御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达云奉旨收复松山后,明朝任命朝廷官员实地勘察,决定修筑边墙,“乃起于凉州之泗水,尽于靖虏之索桥,筑边三百七十里,谓之新边,环松山于内矣”。松山新边的修筑,使得这一地区战略价值更为凸显,“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

(三)厚重勾勒——碑刻

明清大一统的安定社会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达,也孕育了灿烂的碑刻文化。凉州碑刻内容形式多样,有功德碑刻、祠庙碑刻、墓志碑刻等多种。如立于明正统年间的《杨荣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记》《重修福寿寺碑记》《汉藏合计碑》;崇祯年间的《杨公墓志》;清初立的《凉庄道宪武廷适创建书院碑》;乾隆年间的《湾泉湖水租增入书院碑》《杨老太翁德寿神道碑》,以及清中后期《清泮池水利碑》《清武徵君李孝廉传》《铁道台判武威与民勤两县互控洪水河水源案碑》等。

这些碑刻,内容涵盖当时的军政制度、农业水利、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彰显了凉州历史的悠久,刻画了凉州文化的厚重,为了解明清时期凉州乃至河西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四)精美装饰——屏风

屏风是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装饰用的一种家具,通常是双数联列成组,但也有单数联列成组的。形式可分为插屏、挂屏和围屏。按其内容,又可分为字屏、花屏和寿屏。

清代的凉州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许多官宦和大户人家都有屏风陈设。传世的屏风数量较多,市博物馆收藏有清代屏风180多扇,内容有书法和绘画两种。有的书法出自名家之笔,看上去相当隽秀,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楼阁为主,画工精细、巧妙,雕饰精美、大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五)国家非遗——水陆画

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在明清时期的宗教活动中非常盛行。2014年水陆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期,凉州文风鼎立,画风甚浓,出现了许多书画名家和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水陆画就是最有地方特色的工笔画。市博物馆藏有260多幅水陆画,笔法精细、色彩浓艳,画面人物大都取材于当时群众熟悉和崇拜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显示出画家杰出的才能和技巧,是观赏和借鉴的珍贵史料。

(六)科举教育——书院

明清时期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书院一经在凉州出现,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量快速增加。

武威最早的书院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在凉州卫设立的凉州书院。进入清代,凉州书院更是迎来了繁荣,康熙四十三年(1704),凉庄道武廷适捐建成章书院,同年又捐俸创建天梯书院。乾隆七年(1742)由凉州知府欧阳永裿在城北30里的永昌堡(今永昌镇)创建“北溟书院”。乾隆十二年(1747),永昌县知县李炳文捐建丽泽书院;乾隆二十七(1762),知县郭昌泰在城西北隅倡建云川书院;光绪元年(1875),甘凉兵备道成定康创建雍凉书院。此外,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镇番(今民勤)知县王赐均创建苏山书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古浪县兴建的龙山书院;古浪南关还建有瑞泉书院,平番(今永登)县亦有龙岗书院。当时尤以天梯书院和雍凉书院,规模浩大,学风蔚然,文风昌炽,与成章书院、北溟书院并称为清代凉州“四大书院”,在甘肃亦享有声誉。

(七)惊艳绝伦——瓷器

瓷器是源于陶器而精于陶的烧铸工艺品,发展至明清时期,工艺更是精巧华丽、美妙绝伦。武威珍藏多件珍贵的明清时期文物瓷器。

如国家一级文物“乾隆款珐琅驯马薄胎瓶”,白釉打底。颈部饰粉彩云纹、垂帐纹,腹部彩绘神态各异的四匹骏马、山水、垂柳、草地,并墨书“春风频舞柳,骏马乐优游”,并有“郎”“世”“宁”三方印记。足部有一圈粉彩回纹,底部蓝色方框内有楷书“乾隆年制”料款,做工精致,绘画精美,属官窑烧制,是清乾隆瓷器中的精品。

(八)妙笔丹青——书画

明清时期文人士子郊游风气兴盛,兴致高涨之时,便会吟诗作画,市博物馆珍藏着明清时期珍贵的书画作品。如国家一级文物“清杨先声金线工笔画关公像中轴”,纸地,金线描版画上色,黄绫裱。关公立姿,面朝左;头扎巾,着铠甲战袍,左手握青龙偃月刀,刀尖朝下;右手捋须,红脸长髯,不怒而威。画面右下角手书楷体“丙午中秋前处诚敬写补于种墨斋杨先声”。

“张美如行书轴”,纸本,行书五行,内容为“张旭为常熟尉,有父老诉事,为判,人快,欣然持去。不数日复有讼诉,亦为判之。他日复来,张甚怒,以为好讼。叩头曰,非敢讼也,诚是公笔势殊妙□家藏之耳,张惊问人诲,则人父故天下工书者也。张由是尽得笔法之妙”,落款“希文亲家三兄属玉溪张美如”,朱印二方,一阴一阳,阴“张美如印”,阳“戊辰□常”。书体风流俊秀,是明清时期凉州书画艺术的珍品。

(九)古城沧桑——民居

武威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重镇,是明清王朝经略西北的前沿,当时十分重视城郭营建。

除了古凉州城内的庙、台、塔、寺等建筑外,在武威市域范围内还散布有大量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有的规模宏大、庄严古朴,有的结构精巧、颇具民族特色,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武威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著名经史学家、诗人李铭汉故居,距今已二百多年。以前的“翰林院“有北向歇山顶式大门,大门内有过厅,将大院分为前后两部分。原后院为祠堂院,祠堂内供李铭汉牌位。前院为大门院,院西有二门,二门内分里外两院,为住宅区。祠堂后为花园,内有花厅三间,整个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雕廊画柱,气派非凡。

转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永昌堡观后感(永昌烈士陵园观后感)2

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明清时期,武威创建的主要书院如下:

成章书院 该书院创建于康照四十三年(1704年),由凉庄道武廷适创建。其址在城东北隅北府署。

天梯书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甘凉道顾光旭将成章书院改为天梯书院。

北溟书院 乾隆七年(1742年),由欧阳永裿在城北30里的永昌堡(今永昌镇)创建,为县治书院,民国初年改为初级小学。

雍凉书院 光绪元年(1875年)由甘凉道守备成定康捐俸银1000两,在城西北隅石头滩(武威二中)购置民房而建,为府治书院。

苏山书院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镇番县令王赐均倡建。翌年,书院开学,延请名需讲学授业,为本地培养和造就人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知县刘春堂开办成高等小学堂。

龙山书院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古浪知县陈佳瑛倡导,在县城内西隅(今县公安局)创建古浪第一所书院,因院址“远望天梯、笔架诸山,隐然环列,近则岗峦起伏”,故名“龙山书院”。

古浪县还有两所书院,其一为建于土门镇的振育书院,其二是建于大靖的瑞泉书院。

武威书院的课程一般设有经学、史学、对偶声律、书法等。教学过程是:“诸生各置一簿,每日分晨起、午前、午后、灯下四时按候将所为功课书其大要:晨起温读经文,午前看经、解史鉴、听讲、习字,午后温经、记典故二个,用片纸书贴壁上,时为寓目,看《小学》《近思录》及诸语录数页,点读唐诗或诗律词赋(在二、七日夜间),灯下仍业经史,带读古文及先辈程文,至三更就寝。诗文不必多作,每月馆课两次外,馆课至多以三四次为止……师长也置课簿,分别具载,察其勤惰,慎其防闲,其省试,俾无废业。”

武威书院的考课分为官课、堂课两种。官课由同级地方官轮流出题、考试、阅卷、书院发奖,堂课由主讲出题、阅卷,书院发奖。每月课考3次(官课1次,堂课2次)。

武威书院生员,有的是秀才,有的是私塾、义学中较优秀的童生,书院的学规体现了书院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书院的教育宗旨倾向于修德成材,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它的创办,反映了当时所在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面貌,书院强调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品德的修养,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避免功利色彩极强的应试教育,重视发挥人文教育的优点。

武威书院的特点是书院的主持人,就是书院的主讲,主要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和主要教学活动,主讲由地方官延聘“经明行修”的名儒担任。脱离讲学的管理人员很少。书院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行门户开放”,一个学者可在几个书院讲学,听讲者也不限于本院生徒,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书院比较重视生徒自学,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个人有所重,发挥特长。成绩考核多重平时表现,不仅视其学业,尤重人品与气节的修养。主讲书院的名师学术渊博,品德过人,并且献身教席,热心教育,深受学生爱戴。学生是慕名而来,能够虛心求教,立志成人,尊重教师。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权,常常组织师生共同管理或监督各项开支。经费重点用于教学和学术话动,其他杂项费用所占比重很低。书院十分重视和谐的人文环境,注意养成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书院学生的读书方法通常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

  图片来源网络

永昌堡观后感(永昌烈士陵园观后感)3

为挖掘传承古堡文化,推进文旅融合,打响永嘉场文化品牌,12月6日,龙湾区在永昌文化礼堂,举办永昌堡建城460周年纪念大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林彬,区人大副主任林春霞、区政府副区长陈军苹、区政协主席黄秀清,区属各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区各社科团体、社科基地、村居代表及王氏后裔2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会。

纪念大会上,永昌堡文化研究会王一平会长介绍了永昌堡的相关情况。永昌堡,始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省目前现存的唯一一处由民间自发兴建的抗倭城堡,是一座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堡,素有“江南故宫”之称,它是龙湾一个地域文化的标志,涵盖了名人文化、抗倭文化、古堡文化、宗族文化等诸多重要内容。

陈林彬在讲话中指出,已经有460年历史的永昌堡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它是龙湾一张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品牌。堡内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历数百年而不衰,是温州明清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它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捐资兴建永昌堡,英勇抗击倭寇守卫家国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王氏家族设立《王氏族约》,清廉治家丕振门风,风清气正七百年的事迹,值得我们传承。“永昌堡”寄托着龙湾人民浓厚的历史情结和文化情怀,彰显出爱国爱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陈林彬希望研究者结合时代要求和龙湾区当前实际,进一步加强龙湾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要不断加大对永昌堡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力度,为打响龙湾区域文化品牌、树立龙湾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贡献力量。

为纪念永昌堡建城460周年,龙湾区于11月开始举办“古堡今韵 千年永嘉场”系列活动,开展了永昌堡文化专家研讨会、温州书法名家走进永昌堡主题采风制作等活动,整个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中旬。

近年来,龙湾区在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古堡文化”“名人文化”品牌,深入研究永昌堡民风民俗和乡土风情,搜集、整理永昌堡历史文化资料、历史名人档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古堡深处》《永昌堡建堡450周年纪念专辑》《明代英桥王氏诗录》《嘉靖永嘉县志》等书籍,举办了王德、王叔果、王叔杲等名人诞辰纪念大会暨高峰论坛,开展了以“钟灵毓秀 千年永嘉场文化”为主题文化寻踪之旅。

来源:区社科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