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孙武读后感(孙武严格治军读后感)

2022-06-03 13:03 作者:中华历史两千问 围观:

第一题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孙膑跟着鬼谷子学习过孙子兵法。有个评书好像是田连元播的,在喜马拉雅上可以找到,叫《孙膑演义》。一共12集,可以听着玩。好的评书绝对是精神食粮,他把人物的心理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既能缓解孩子看PAD的时间,又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和人物内心。评书是70后的最爱,小时候电视是不能常看的,评书就成了陪伴。并不是说父母管着不让看电视,而是根本没有台可看。只有晚上有台,所以广播便成了一个娱乐活动。

如果记不住孙膑和孙武谁是先生谁是后生,那么记住《孙武子十三章》,鬼谷子得到之后传给了孙膑。

第二题

三令五申,这个歇后语,成年人一般可以通过思考,想出它的谜底是八戒,而这也是《中华历史两千问》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提取问题的有效信息进行思考,最后做出正确选择,这个是靠练习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遍历是普通智商孩子最好的法宝,把时间当作朋友。语文的功底,是靠学校外的内容来填平金字塔的底端的。如果你刚好也是小学段的家长,赶紧让孩子熟读历史。

我们现在用到的成语大部分出自古文、古代人物故事。

第三题

孙武严格治军,其中一个小故事就是杀了阖闾的两个妃子,纪律严明,执行坚决。树立自己的权威也没有错,但它不是本题的最佳答案。因为光有权威,被治的军不执行命令,那么也实现不了孙武的初衷。

我们带孩子也和带兵一样,当纪律涣散,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没做到时,孩子一般也就不爱听了。

有两句老话,严师出高徒,明师出高徒。在小学阶段,其实有没有名师不重要,因为这还是打底子的阶段,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可以了。一分学三分练,比名师更靠谱。毕竟双减之后,大量的在线课,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到了学习的更高阶段,名师的重要性就来了。也许一个关键词就可以让孩子大跨步地进阶了。

第四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在评书里会经常听见,70后的家长会很熟悉。但宝宝们并不熟悉。它的意思是,面对变化多端的敌情,将军不必非要遵守王的旨意战或不战。它的侧重点并不是说国君的命令可以不受,而是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席的这句话更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国君如果没有在战场上,对敌情没有了解,他是没办法做出最有利的选择的。而如果主帅还要打报告请战,那么最好的时机就延误了。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第五题

这道题我在做答时选错了,我选成了A,答案是D。

阖闾确实是两个国家都灭了,楚国是伍子胥逃出来的国家,越国是勾践的母国。

读书不认真,凭常识也是成年人的特点。逼着孩子读书,同时也是逼着自己认真读书。

题目说的是孙武把谁灭了,书上写得清楚,灭了楚国,伍子胥还去鞭尸楚平王。

《中华历史两千问》这本书还是稿件时,我就开始带孩子们刷题了,我自己在没系统地读历史书之前,正确率大概是65%-70%,孩子们第一轮读书后的正确率不超过55%。我读完书之后,正确率在90%,但仍有10%是答不对的,这些答不对的,大部分是在史实上。类似于第五题这种,还有一些古今地名对照,战争名称,时间节点,等等。孩子们现在的正确论基本上可以达到80%-85%以上,四个孩子的擅长部分的指向性不一样。

现在已经是他们读第二轮《上下五千年》,每周读书会,我们都用大屏幕,认真地做三节题目。到了寒假,这个速度会加快,应该每天做三节了。四年级结束前系统地完成《中华历史两千问》,对历史做一个收尾,每年再把这套书拿出来重做一轮,坚持到初中。

中华历史两千问29——孙武治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