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柔石二月读后感(别柔石读后感)

2022-05-30 21:01 作者:城阅生活 围观:

我关注柔石的小说起因,是为了解左联五烈士的文学创作活动。读过《为奴隶的母亲》《二月》,突出的感受是,柔石如不牺牲,一定是个大作家,因为他的文学天才,在这两篇作品里已显露——这是掩盖不住的。

小说《二月》里,柔石并没写多少课堂上和教学方面的事,他应对的是芙蓉镇这个小社会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人际关系比专业知识还复杂。

交头接耳的旧社会-柔石《二月》

鲁迅在《二月》小引里,就提纲挈领地道出作家面对的小社会:“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

萧涧秋来到芙蓉镇,是佛祖离开宫殿走到人间世,他一开步就怀抱救世的大悲愿。人间受苦受难的众生,等着他来拯救。

所以,在去往他施法讲道的芙蓉镇的船上,他就与可怜的青年寡妇和她的孩子相遇。到学校后,他做家访,深入了解导致青年寡妇不幸的境况,他决定牺牲自己,给寡妇一个丈夫,给寡妇的女孩一个爸爸。

这是最有实效的扶贫济困。但是,中国社会创造的“寡妇门前是非多”在萧涧秋身上应验了:“交头接耳”的芙蓉镇,发霉的旧道德,已经在背后指责他和她的行为。

这期间,对小镇生活不满,对萧涧秋产生朦胧爱情的陶岚,又加重萧涧秋的心理负担。如果是择偶的话,是选择青年寡妇,还是青年陶岚?

柔石的文学创作天才,在关节处显露,他是用悲剧处理他的故事的,我们看到,寡妇明白萧涧秋的真心,也察觉到陶岚对萧涧秋的情意,便以自杀来断绝萧涧秋的悲愿,以个人的牺牲成全萧与陶。杀死青年寡妇的,是“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

青年寡妇死了,无聊的社会还在持续。萧涧秋怀抱理想,以为教育能救国救芙蓉镇,结果是不能救自己。他选择逃离,逃到上海。他走了,陶岚也尾随,都在逃离让他们窒息的芙蓉镇。

从小说的间架结构分析,如果柔石不牺牲,《二月》就还有下一部,萧涧秋和陶岚在上海相聚,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