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踩车的说说(踩自行车的说说)

2022-10-22 07:18 作者:美骑 围观:

Liv LANGMA RED顶配版评测:好骑!女生的公路车(内含福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美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踩车的说说(踩自行车的说说)1

出处 : Biketo.com|美骑网 作者 : BAMBOO

一些老车友常常这样教育新入坑的骑友:你要多骑好车,骑多了就会知道差别。

大抵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感受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经验越丰富则感受越丰富。

我在十几年正儿八经的骑行生涯里,托工作之便试骑过一些公路车,今次评测的这辆全新MY22款LANGMA ADVANCED SL DISC碟刹版公路车就是Liv旗下LANGMA系列的顶配版本,以竞技为导向,兼顾爬坡、冲刺等不同使用场景。

Liv——目前全球唯一女性自行车品牌,专为热爱骑行的女生打造自行车、周边产品,组织女性专属的骑行活动,致力于营造自信平等的骑行氛围和骑行文化,倡导更多女性加入骑行运动。

LANGMA发音“朗玛”,命名灵感来源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巧妙对应这辆车“全能型爬坡竞技”的主打性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骑行体验,我想这辆车或许不是骑过最贵的,但却可以说是骑得最舒服的。再通俗一点说——它是我骑过最好骑的女性公路车。

舒服、好骑这样的词其实很主观。“你说好骑就好骑啊?理由呢?”下面就展开来说说。


首先看颜值。车子好不好看理论上跟好不好骑没什么关系,但是对大多数人(尤其女性消费者)来说,好不好看直接决定了我们想不想要这辆车。

Liv的颜值向来没得说。这辆顶配版Liv的涂装据说采用了德国专利涂层技术,暗处看有点儿像咖啡色,但是阳光下又呈现出渐变紫的幻彩视效,随着观察角度变化,色彩不断游移变化,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作“流光溢彩”。我喜欢这种优雅的感觉。

▲轻薄透明的涂层呈现出非常特别的碳布纹理效果

再来看车架与套件。配置合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合理搭配。

整车(不含锁踏及其他附件)净重6.6kg。据官方资料,车架采用Advanced SL 最高等级碳纤材质,重量减轻了60g。

▲后下叉内侧的文字表明LANGMA的车架采用极轻量的Advanced SL碳纤材质

抛开书面数据单看手感——车子很轻盈,单手拎上8层楼台阶无压力。(是的,本人家住8楼无电梯)

此外仔细看看几何表,就会发现Liv的车架设计有实实在在考虑到了女性的身材特点,立管角度更直,五通高度更低,车架几何跟其他品牌的小码车架是完全不同的,让女生从上下车到站骑、坐踩等都十分方便。

▲气动椭圆截断管型设计与对称式气动碳纤前叉

▲采用目前为止最轻且刚性最强的LANGMA前叉,侧向刚性提升了50%,表现在骑乘体验上就是会感觉到操控更加快、准、狠

全套RED eTap AXS无线电变功率计版本,48/35T大小盘,10-33T飞轮共12个挡位可选,提供了十分充足的齿比选择,变速精确、干脆、更顺、更快,从陡坡爬升到长下坡加速的表现都很不错。

▲搭载Quarq DZero双边功率计曲柄组

配备CENTERLINE XR中锁盘片,前碟片宽度160mm,后碟片140mm,碟刹液压制动,刹车性能更强,反应灵敏,不需要太大的刹车力道。

▲如今的LANGMA全系列也是全员碟刹,想找圈刹版本就只能回顾历史了

▲立管前侧的UCI认证标志,表明这辆车符合UCI旗下赛事的竞技车型标准要求

▲追求空气动力效应的立管造型

▲相比上一代车架,86mm五通看起来更粗壮了一些,刚性更强

▲纤细的后上叉管型从上方的三角偏椭圆渐变至细圆形,与三通连接依然采用封闭式叉桥设计

▲后下叉内侧预留有速度和踏频传感器安装孔位


轮组是一辆车上极为重要的部件,因为它与地面直接接触,骑手的骑乘体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组性能如何。

这辆LANGMA ADVANCED SL DISC使用GIANT集团旗下高端品牌CADEX的全新36mm低框无内胎轮组,无钩轮圈+碳辐条形成极致轻量优势,驱动刚性更强,踩踏效率更优秀,操控更稳定,而且抗侧风性能更强。

▲极致轻量带来极致爽感

▲36mm低框无钩轮圈,无内胎轮胎为700*25C规格,气压值范围85-125PSI

比起体验速度快感,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更喜欢使用宽胎,舒舒服服休闲骑游看风景。而这辆LANGMA Advanced SL Disc最大可以容纳32C轮胎,22.5mm内径宽度,兼容更宽的胎都没问题,兼容性很强。不过评测车上使用的是原装25C CADEX Road Race,这在目前是一个比较折中的尺寸。

▲对称式空气动力碳纤前叉提供30mm的胎宽容许范围

▲评测车外胎宽度为27mm,可以看到后上叉还有足够的空间(瞧这流动的光泽,太迷人了)

▲扁形碳辐条轻且硬,刚性更高,发力踩踏时的动力传递更高效,简言之就是让速度更快

▲前/后花鼓细节,内部采用陶瓷轴承


全新Liv LANGMA ADVANCED SL DISC公路车的操控组件部分同样可圈可点。

首先看车把,CONTACT SLR 全碳纤车把,官方号称依据女性身体数据设计,在不牺牲气动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了操控性能,兼顾人体工学握感。

▲新款车把能带来多少速度加成我判断不出来,但握感是挺舒适的

▲又轻又硬的全碳纤把立

▲小细节——车把上的Liv标志。不过总觉得远远地看起来好像黑胶布没撕干净的效果,忍不住想用贴纸遮住它……

▲Liv原装把带相对厚实,手感温和,很适合长时间骑乘或是砾石路面骑乘


作为一款十分注重骑乘体验的女性公路车,支撑系统也是LANGMA的一大亮点。LANGMA系列公路车均采用专为女性设计的Alacra短鼻坐垫,中空凹槽设计,支撑性良好,“屁感”贴合,在上面坐踩几个小时没啥不适感。

▲专为女性设计的Alacra短鼻坐垫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过去LANGMA家族的顶配版公路车均使用ISP一体座管,但今年推出的这款LANGMA ADVANCED SL DISC采用的是非一体式座管。

对此我们特别询问过,Liv方面表示这主要是基于女性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考量:一方面女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柔韧度特质,使用非一体式座管可以有更多自我调节的空间,另一方面这样更适合热爱分享的女生邀请身边的姐妹与家人来骑乘体验自己的LANGMA,分享骑行的快乐。“For Women, By Women, With Women”,这样的考量也十分符合Liv始终坚持的鼓励更多女性参与骑行的品牌理念。

确实,虽然一体座管可以增加形变量、提高舒适性,但安装调试麻烦,且要求一步到位,换个不同身高的人都不一定骑得了。如果你是个热爱分享的人,用一体座管显然是自找麻烦。

不过这根全碳纤座杆依然使用了Advanced SL等级的顶级碳纤维材质,很轻,而且风阻小。

▲全碳纤座管安装方便、容易调整


主要配置基本介绍完毕,我们再来看看车架几何

时至今日,还有些朋友在说LANGMA就是女版TCR——错!

真正骑过就会发现,LANGMA明显根据女性用户的身体特征做了优化,正如前面说过的——它的车架几何跟TCR完全不同。比如说同样S码,LANGMA Advanced SL的Reach值(车架五通中心到头管上端中心的水平距离)为376.5mm,就比TCR Advanced SL少了6.5mm,“堆高”(即Stack值,车架五通中心到头管上端中心的垂直距离)则少了3.8mm;此外S码车把宽度380mm,也是因为考虑到女生的肩宽普遍比男生窄。

所以LANGMA说“要做最懂女生的单车”,真不是说说而已。

▲车架几何表(最大L码国内暂无现货,但可以到店预订)

不同路况的骑乘体验

经过为期两周的不同路况骑乘体验,我认为对于女性车友来说,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全能车型,操控取向均衡,不会过分灵敏,又能保证足够的稳定性,爬坡性能优异,兼顾气动效果,一车在手,轻松我有,完美。

【平路&起伏路面】较轻的重量和碳条轮超强的驱动刚性,令整车骑行感受非常轻快。齿比充足,挂上大盘就是干,基本不需要下小盘。

【轻度砾石路面】兼顾速度与舒适度,大胆碾压,毫无难度。

【短陡坡&长缓坡】爬坡的速度非常惊人,可以用比平时快很多的速度踩到坡顶。

评测期间恰逢广州降温,强侧风下骑行有种人车一起摇摆的感觉,但我想这是人太轻的问题而不是车的问题……

来自美骑资深技术编辑兔杨的点评:“相比TCR那种‘无情的竞赛机器’,LANGMA的碳纤维层叠明显根据女性用户的特征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刚性,提高了舒适度。在搭载碳条轮的情况下,舒适度还是明显优于TCR。但在摇车和冲刺等情况下,会感觉没TCR那么强,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用了。作为新款TCR前车主,我个人更喜欢LANGMA。”

我本人差不多是个并不擅长冲刺的偏耐力型“骑游党”,这辆顶配版对我来说多少有点性能过剩,但用它来爬坡或在综合路面骑行实在是太舒服!而如果你骑行风格偏竞技挑战,那么这辆车非常适合你。据了解Marianne Vos、Coryn Rivera等顶尖职业选手参与了前期测试,给出了十分有用的改进建议,而且截至目前LANGMA系列已经帮助女车手们拿到了47场UCI赛事的胜利和6个国家冠军荣誉,其竞技优势不言而喻。

感兴趣的男车友,如果尺寸合适,其实也可以考虑。

【评测相关数据】

评测人身高:160cm

评测人体重:49kg

评测车尺寸:XS码

评测车净重:6.6kg(不含锁踏及其他附件,秤具因素或会导致一定误差)

美骑综合点评

优点

重量轻,速度快,刚性强,齿比足够,踩踏高效,爬坡轻松,综合性能优越。整体体验超出想象、近乎完美。

不足

虽然车架经过一定气动优化,但低框轮组的高速收益不太明显,40km/h以下速度巡航的表现优秀,再快就会有点吃力,所以不太适合单人高速巡航。

【车迷福利】

分享本文至朋友圈,7个工作日后评论区抽选1位幸运儿送价值281元Liv限量款速干T恤(青枫绿色)1件。

踩车的说说(踩自行车的说说)2

娴熟的飞包,急速的漂移,这些大佬们骑山地车一幕一幕,大家是不是非常羡慕,看的大家心跳加速,激动不已,总是捶胸顿足,感叹自己的技术不够娴熟,羞愧不已!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山地车的一些骑行技巧有哪些?大家抓紧练习起来吧!

一、倾斜路面骑行

路面倾斜骑行时,如果我们使用刹车或较大动作的移动控制,可能造成轮胎失去抓地力和滑出路面;我们需要利用侧倾身体来取代倾斜单车,路面倾斜度越大就弯度越大;避免在路面倾斜向下的小径上加速,保持一定的速度,滑行过这段路面;把身体全部的重量加在斜面下方的踏板,站在踏板上滑行,直到通过为止。

二、原地漂移

原地漂移时,首先保持匀速骑行,然后捏住后刹,同时身体离开坐垫,通过转动身体完成漂移的动作。新手可以多练习原地漂移技巧,因为原地漂移相对简单,而且还能在练习中把握漂移时如何掌握身体平衡感。

三、甩尾过弯

甩尾过弯骑行时,首先需要猛踩踏板给山地车加速,之后迅速换挡,然后控制前轮入弯。入弯后把身体向前倾,然后打开反把,捏死后刹车,捏刹车的同时继续蹬车使后轮保持转动,然后通过身体的转动完成漂移动作。

四、S湾漂移

S形弯道漂移时,首先进入弯道钱,需要加速,加速的时候换成重档,控制前轮入弯之后马上捏住前后刹车,进入第二个弯道,后轮通过第一个弯道后,放开前刹,身体站起来,一只脚放在地面增加摩擦力,同时捏紧后刹,之后转动前叉完成漂移。

五、乱石骑行

乱石区骑行时,需要随时做好被改变路线的准备,将视线保持在前轮上,盯着石头前方,这样可以避免前轮被撇到一边,尽可能平顺的踩踏。当碰击石块时,尽量保持车轮与之垂直。保持一定的速度,稳定上半身。在低速度时,路面和悬挂系统所造成的上下震动,会消耗许多的动能。提高一个档位踩踏,这样当遇到阻碍时,可以避免后轮打滑。如果在下坡路段要通过乱石区,以滑行的方式通过整个区域。如果必须使用到刹车,前后刹车需同时使用,尽量保持相对的稳定。当遇到较大石头或跑出规划路线时,就必须放开刹车。

六、沙地骑行

沙地的骑行时,沙地会剥夺腿的力量,扰乱车子的操控,而且每次的踩踏会让后轮越陷越深。我们尽量在前面骑手的车辙中骑行;让车胎骑进已经被压陷成平直的车辙路径中,来跨越沙地;当你保持车胎在车辙中时,尽可能平顺的踩踏,轻轻的握住车把,让整个操控循着车辙轨迹,且记得保持重心在两车胎之间,利用踩踏的死点,把身体尽量往上弹起,利用身体的动作来避免车把过度转向,顺利地通过沙地。

山地车的骑行,

环境更加复杂,技能需要更多,

还有什么技能,

一起来说说吧!

……

欢迎留言

踩车的说说(踩自行车的说说)3

想从单车菜鸟毕业,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关卡就是站立抽车,能站起来抽车看起来就是专业。但如果没掌握到控制身体及车辆的精髓,不但没法带来更好的骑乘效率,还摇摇晃晃造成危险及白费力气。因此本篇邀请正积极推广各级学校自行车教育的岳中城教练,分享抽车的基本观念,并教导抽车的技巧及练习方法。

「抽车」是起身利用身体重量往下踩踏的动作,加入重力来增加踩踏的力量,让骑士在短时间内踩动更高的输出。而抽车除了用到腿跟臂部的力量外,还需要核心、上肢用力来稳定身体。

岳中城教练说明,长时间坐在座垫上而造成的不适,可以透过站立抽车的方式来让屁股休息一下,且坐着踩踏而使同一肌群过度疲劳时,站立骑也能让使用的肌群转换,达到休息效果。

而上坡路段是使用抽车的好时机,坐着爬坡容易使大腿和臀部超过负荷,站立抽车可减轻压力,同时用上更多肌肉来参与训练,遇到陡坡时,抽车可以帮助维持回转速及速度。岳教练也指出,足够的坡度会让人的重心往前移,这会帮助你自然地起身靠前,完成抽车的动作。

在爬坡时,重心自然往前靠,进一步起身成为抽车姿势。

坐着骑或是重心太靠后,容易前轮浮起且骑乘效率不高。

正确的重心位置

针对学会正确的抽车,岳中城教练首先提到,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站立抽车想成单纯的站起来骑,错把重心放在踏板的正上方,直挺挺地站起来。这时人的头部明显会随着踩踏而高低起伏,不但无法保持平衡,每次踩下时还要用力把脚抬起来。正确的做法是,重心应保持在座垫前上方,把肚脐的位置往龙头靠去,在上坡路段抽车时,上半身重心压于前轮,也避免让前轮浮起,且重心越靠前,会让速度更加快。

双手用力支撑

另一关键是抽车时,手是要用力的,双臂保持自然弯度支撑上身,手臂配合着踩踏对把手施力,一边下压一边将体重传递至踏板上。这时会发现你的脚步是相对轻盈的,不用支撑全部的体重。岳教练形容,抽车时就像是在自行车上跑步一样,脚步是稍微向后踩着送力,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向后下方发力,但若过度将体重压在手上,则容易造成手臂直立死撑着的姿势,无法在车上保持平衡,更无法提升速度。因此岳教练说,要找到手跟脚都最有效率的平衡点,手不会太酸、硬撑,也不会让重量全放在脚上,并随着坡度变化自然去进行调整,就是最佳的抽车方式。

直上直下,既不能平衡还白费力气。

重心前摆+手部支撑,这时踩踏板会变成向后下方推送。

在训练台上开始练习

对于抽车的练习,岳教练建议可以在训练台上开始,因为训练台上可以更容易去掌握手跟腿部重量的分配,或是在家找个桌面练习手部支撑的动作。新手一开始一定会感觉到比平常骑车要费力许多,可以透过重量训练来加强手臂、大腿及核心肌群,都可以增加抽车时的稳定度。如果已经能在训练台上顺畅进行,不妨直接找个有斜度的小坡练习,去感受身体因坡度调整重心的过程。岳教练强调,抽车要透过不断练习才能得以进步,也是新手对于重心转移、车身控制、有效发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抽车技不是一蹴而就,

是需要不断的练习!

才能得以进步!

练习抽车!

大家都有什么建议!

快来说说吧!

……

图、文◎廖庭毅、

采访协力◎岳中城教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