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说说孙杨(说说孙杨氏怎么写)

2022-10-20 08:13 作者:皋兰发布 围观:

皋兰史话|皋兰五大姓——杨氏源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皋兰发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说说孙杨(说说孙杨氏怎么写)1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载:皋兰共244姓,其中魏、王、杨、张、李姓18798户,占全县总户数32347的61.7%。

考证皋兰魏、王、杨、张、李五大姓及其家族历史渊源,对于了解皋兰县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氏源流

金城杨氏古谱载:“大元御世三不花公之先”。意思是说,三不花公是金城杨氏之始祖。三不花是元晋王甘麻刺曾孙。甘麻刺系大元开国皇帝乃孛儿只斤氏忽必烈长孙,裕宗真金皇帝长子。元始祖年间改封梁王甘麻刺为晋王,镇守北边。衍至顺帝至正年间,其裔有号飞也不花、楚也不花、库也不花,即三不花。原任大元觉罗并居台吉之职,协隶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麾下。“台吉”是历史上蒙古贵族之称号,源出于汉语太子之意,成吉思汗时,只用于皇子,后来渐成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称。可见,金城杨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王保保在元灭明兴之际,率兵孤守兰州。三不花公昆弟三人,分守于桑园峡口。王保保与明将徐达在兰血战数年而不降。王保保失败后,三不花公面临灭族之祸,遂隐姓埋名,树立于庶仕之中,始业农于兹土。一居出库虎喇(青白石),一居铁觉虎喇(后名为定火城、水阜河),一居石空虎喇(石空寺),以农牧为生。

后来,其子孙以汉姓“杨”为姓。成化年间,由于戒备松驰,边地不宁,外族南侵,其举家弃业南迁,客居金城。兰州黄河以北地区,为蒙古少数贵族干挠占据。正德年间,五世祖文佐公莅任湖南长州知府,告病还乡。文佐慷慨有大志,居恒曰:朝廷设官守备为疆土也,今此城(定火城)失守,弃置我祖坟,旷我田里,使我百姓不得恬达以嬉,敢令庙堂闻之乎!定火城去金城七十里,土著数十余家,独杨氏居其大半,它外可以捍御北虏,内可以扃钥本郡。为定火城故土失守事,文佐公撰文呈武宗皇帝,帝准奏。圣旨:“房怀徇私误事,该部知道,提了问的明白来说,这边墙着彼处等官好生委的当人员用心修理、看守,照归复业耕种,不可废驰。钦此钦遵”。

由于年律屡更,事未成绪,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文佐公年近七旬不惧途劳,率二三耆民代表兰州河北六里人民,亲赴明都(北京)奏呈民之疾苦,献军机守御之策。世宗皇帝准其奏。圣旨:“该部将房怀依律究处。其定火城边墙速行修理,再不可失。钦此钦遵”。是年,因鞑延汗军不时出入,文佐公再次赴京叩阍。世宗皇帝准其奏。圣旨:“故城决于修复。仍将官儿房怀在本堡门首正法。务令我百姓安堵耕种。钦此钦遵”。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春,鞑靼卓里克图军攻兰州一条城。七月,甘肃巡抚田乐集诸将士之力,借助条城战役之势,收复大、小松山之地。定火城、石空故地仍划为内址。

因文佐公当年有上奏之功,其子孙“复其归业”而“名显”。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金城石空寺阳坡村垴木岔祖茔立碑一尊,以示纪念。文佐公有创无限之疆土之功也,而周保公(文佐公之孙)有守无限之疆土之绩也。

杨氏始祖三不花公定居金城,编东川里十甲民籍。居地方位:东至果果川,西至长川庙儿沟,北至提心咀,南至石峡口。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甘肃指挥佥事杨廉将距城西十里黄河浮桥(镇远桥)移至城北,桥连巨舟24艘。因杨氏户大,承修桥舟一艘,并承负水夫一名,长年守桥护维。后改纹银负差。杨氏浮桥之役,历经530余年,至黄河铁桥竣工,始得免除。文佐公持家时,家世业农,擅本里钜族,繁祉日殷,田园半金城,畜牧充北野。

明武帝正德四年(1509年),石空寺被侵后,杨氏南迁入金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世祖杨霞公思居金城关塞,来往于石空,耕割不便。负母薛氏、携妻宋氏同弟杨雷及子继孔、继礼、继福客居百年,由金城关二次返还石空故地,从事耕牧。当时,虏军时而出入侵扰,故祖虽耕锄田间,而武备不驰,且战且耕。田民战耕的说法,由此而来。

追溯杨氏历世故祖,武功超群者众也,一夫立野,贼匪不敢窥石空者,屡见不鲜。其因七世祖周保(乳名,讳孟仁)公可知也。公清曰:贻厥谋可为?文佐公咏云曰:绳其祖武,可为故杨氏历世故祖绳其祖武,精益求精,百世不衰。如七世祖孟乔公支裔,一家赴试武举者七公,应取者八人也。增数者乃从人(养子、讳沔公)也。清末十七世朝宗(乳名果五)公,家道贫寒,以牧羊为食,习武于长川王维公门下。公长期来往于长川石空之间,日牧夜习,年复一年,在其所牧之草场、滩地、山头,无不留下公之练武痕于沟道。恩师维公谢世前,家室清寒,名门大户之徒,忘而无探者众矣。惟独果五念念不忘恩师,日牧夜探,柴米相济。其师母谓其师曰:汝徒众多,惟果五念汝与吾情深,汝之暮年在日,何不传武精于果五乎?维公曰:贤哉是言。是日,果探至室,维公卧床持筷而传之。不日,维公瞑目谢世。因果五公受其师精武之传,其后为当世之武雄也。现流传于皋兰之武术拳谱,皆公之传迹也。其套路有:金枪、梅花棍、乳手棍、黑虎鞭、四大柱子、九环子、分手八快等,武艺精湛,尤其以黑虎鞭、乳手棍擅长,号称北山“第一拳把式”。同治年间,多次击退盗匪骚乱,在乡间久负盛誉,颇有名气。

清末热兵器兴世,武术之功已失其效。杨氏故祖于清穆宗同治七年(1868 年)前后,在石空寺一地筑堡四座:即平顺堡、东和堡、中和堡、下堡。高墙壁垒,墩台相望,上置炮火雷石,铁门紧闭,盗兵无法进入。查阅历史,石空之地攻破者,只有同治民乱一例,其因杨氏故祖武林高手镇守于斯是也。诚乃古谚语云:石空之地乃为“四龙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之重地也。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 年)至民国23年(1934年),杨氏先后修建石空杨氏家祠、兰州河北庙滩子金城杨氏家祠、石空寺上堡(庄子坪)杨氏霞公家祠、中堡继孔公家祠、下东湾继礼公之裔尔炎楌公家祠、沙坡继礼公之裔芳泽公家祠、上东湾继礼公之裔尔先公家祠、蔡家河九章公家祠等家祠和庙宇多处。这些家祠和庙宇,已全部湮没。

石空寺,古为县境内之胜地。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 即为杨氏家祠。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拓为佛庙寺观,称石空寺或石拱寺。同治时毁于兵祸。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建。1938年改为今名石洞寺。1970年,因修建西电上水工程,将寺院拆毁。1998年,有十九世后裔高林公爱集动员石洞寺杨氏各房支族人,广泛集资,按原寺院的方位结构,重建石洞寺及杨氏祠堂,现已建起主殿(原上、下两层)的上层和北厢房杨氏祠堂。石洞寺俗称阳坡寺,原包括上寺和下寺两院。上寺已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拓为佛寺观。十七世朝峻公(举人)曾有诗日:“石空古寺建崖畔,中有佛洞乃天然。前列太极图一面,旁开阴阳泉两边。文峰远朝南郊外,绿水发源北山巅。数百农舍对河岸,一丛绿树锁青烟。”形象地描绘了石空寺的景观。

杨氏定居金城三虎喇至今六百三十余年,几经跋涉迁徙,历尽沧桑,形成了今日的村舍规模。历史上,杨氏较大的迁移有: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北方蒙古铁骑南侵后,杨氏合族举家南迁入金城。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和民国18年(1929年),因荒灾求生引起大迁移。同治年间(1867年前后)因兵祸及民乱,造成悲剧性大迁移。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后,迁居于兰州城关的金城关、盐场堡、徐家湾、五泉磨上、炭石街、桥门街、西关、库陀、延寿巷等地。

清代至今,杨氏族人先后定居于中堡、庄子坪、东湾、沙坡、新湾、阳坡、魏家庄、蔡家河、涧滩村。部分族人散居于西岔、山字墩、罗圈湾村,永登县的陶家墩、达家梁、六墩子村,景泰县的正路堡、兔窝村,白银市的磨石沟、天池岘村,靖远县的三合、尖山、打拉池村,临洮县的中孚村。还有一部杨氏后裔散居于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等地。

皋兰杨氏家族从始祖三不花公授杨姓以来,出过不少的社会名流和有功之臣。如十八世沛霖公,字雨丞,清末秀才,尤工书法。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被聘为陕甘总督幕僚。民国初任省长公署秘书科长等职。由于性格耿直不合仕道,辞官赋闲,专事书法,在兰颇有声誉。民国18年(1929年),甘肃大旱,他以工代赈,在青白石、杨家湾筑坝淤地,既免除了族人灾荒之苦,又造福于后世子孙。1956年,他被省政府聘为省文史馆馆员。二十世国柱公,被人民政府列为统战人士。民国28年(1939年),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兰州师范任教务和训导主任、西北师范学院任讲师,曾任皋兰县参议会议员、议长。二十世春霖公,又名泽民,1938年在兰州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皋兰早期中共党员之一,也是中共在皋兰地区筹建和发展地下党组织的重要奠基人。二十一世祖名公,聪颖好学,196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1970年后在农村基层工作,1976年调皋兰县工作,后任县纪委副书记,1983年后历任中共皋兰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等职。二十代孙杨柳霞为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号称“亚洲女飞人”。

1991年,杨氏族裔修谱时统计:仅石洞地区,杨氏世系已衍延至二十六世,人口繁衍达2750户、14 170人,居本邑望族之一。县内其他杨氏,因无资料可考不敢赘述。

(杨国春  杨国贵)

说说孙杨(说说孙杨氏怎么写)2

杨氏由来和弘农杨氏

杨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中华民族人口中居第六位,遍布全世界。其主要一支是弘农(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杨氏。

杨氏是黄帝后裔,其具体支脉远祖为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始祖是其后裔叔向,以封地得姓尊叔向封于杨氏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其子名石,字食我,人称杨食我,居晋国。春秋时晋国发生“六卿之难”,杨食我家族遇难,几乎满门被害,其后裔四散。有的渡过黄河,逃往陕西华山的仙峪。这一支后来成为名门望族,即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自东汉杨震,经汉、三国、南北朝,至隋、唐,居华阴(华山之阴,属弘农郡)的弘农杨氏历代出名人。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中有皇帝、宰相、武将、贤臣,有文治武功,也涌现了社会的改革者。历代还出了教育家、史学家、文学艺术家。宋代以后,至明、清,弘农杨氏播迁各省,北方至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南方至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在这一时期,杨氏涌现的著名人物,在教育、史学、诗词、艺术等方面成绩尤显辉煌,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束中国分裂,再次实现统一

杨坚是杨震的后裔,华阴人,他立国称隋文帝,南征北战,灭陈、亡梁,征突厥,结束了300多年的纷乱、争战局面,又一次统一中国。开拓疆土,包括今台湾省,东西广9300里,南北袤14800里。他在位24年,勤于政事,躬行节俭,力行仁政。废除南北朝时的苛捐杂税,鼓励人民生产,开渠修水利,提高产量。因而府库充实,仓储丰盛,国计之宽裕,为历代所不如。在登位之初,民户不满400万,至开皇末年已超过800万户。

隋文帝逝世后,次子杨广继位,称隋炀帝。历史上对其评价不一,多认为他荒淫暴虐,徭役繁重,民不堪其苦。但应看到他在位时,开运河,筑长城,修驰道,虽有满足其私欲的动机,但事实上都是国家的建设工程,功不可没。在开凿大运河、筑长城的同时,还于大业三年(607)开通从建安(今福建省建瓯)至流求(即今台湾)的海上路线;又于大业六年(610)开通羲安口至流求的通航路线。这些工程是经人民千辛万苦建造的,对中国后代的发展贡献甚巨,时至今日仍为当代并将继续为子孙后代造福。

杨坚创建的隋朝,虽历仅39年,但为唐朝兴盛打下了基础,或说创造了条件。这对统一中国是一大奉献,应充分给予肯定。


吏治有功

杨氏历代出贤相、良臣,树清白家风,廉洁奉公,不贪财,不畏邪恶,勇抗奸佞,文治有功。据初步查阅资料,历代杨氏任宰相者21人,最著名的贤相是东汉的杨震。

杨震父杨宝,是逃至华山仙峪的杨氏后裔,他隐居华山,潜心学问,开门授徒。震承父遗风,幼年好学,深研经典,课徒为生。居家讲学20年,又客居湖城(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校书讲学。有弟子上千人,桃李满天下,人称关西夫子。杨震50岁始出为官,累官至太尉(宰相)。他为官廉正,一生清白。一次杨震上任道经昌邑县,遇有前曾由震举荐的荆州茂才(秀才)王密为当地县令,夜王密怀10斤黄金遗震,震不受。王密言:“夜幕未有人知者。”震曰:“天地,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愧去。杨震夜幕却金,为后世敬仰,“四知”已成为官廉洁自爱的典范。之后,杨震的三子杨秉任宰相,秉继承杨氏清白家风,提出“三不惑”,即酒、色、财三者不惑。他非俸禄不入家门,不为子孙积财,而要子孙刻苦攻读成才。杨震孙杨赐,曾孙杨彪,又都任宰相。杨震一门四代为相,随之形成弘农杨氏望族。唐朝杨炎,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创“两税法”,以代租庸调制,利民甚大。杨嗣复,在唐文宗太和年间任宰相,坚持家风,廉政为官。

南北朝后魏杨逸,任光州刺史,在任内有德政,治下有恩惠,吏民皆敬重。凡军吏出使辖区,皆各自带粮,若人民为之设食,虽在屋内终不入。

后魏杨几,先后任河北太守、度支尚书,为人方直,奉公守法,不取不法之财,家贫竟无坐骑,只乘小车,时人称其清廉。

唐代杨於陵,文宗时任户部尚书,坚持清白家风,持身节俭,节操坚明,外财分毫不取,为时人尊仰。

宋代杨长孺,任广东经略使,常以薪俸为贫户输租,州人无不感戴。

杨田文,庆历年间知岳州,为官廉洁,自奉甚俭节,死后家无余财。

杨廷璋,雍正年间任闽、浙、直隶总督,善视部署,馈遗一概屏绝。

杨氏为官者鼓励生产,兴教办学者亦多见。

杨思义,洪武初官至户部尚书,制定政策,鼓励种植桑麻,四年之后,征收其税;如不种桑者输绢,不种麻者输布。

杨瑄,明天顺年间御史,后任浙江副使,率众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功绩卓然。

杨继宗,明天顺年间嘉兴知府,时常邀集父老,询问民间疾苦,悉祛除之;并大兴社学,规定凡8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杨琠,正德年间御史,弹劾贪官无道,不避权贵,使朝内肃然。

杨最,正德年间官至太仆寺卿。时世宗好神仙,喜用方士言,杨最上疏极谏,致招狱,重杖至死不悔。

杨源,正德年间五官监候。因刘谨乱政,杨源数次上疏,言小人擅权,下将叛上。刘瑾怒,假造圣旨,杖源三十。源复上疏,乞上收揽权柄,以防患未然。刘瑾更怒,假旨再杖六十,远戍肃州。行半途因杖伤而卒。

杨琏,明熹宗时任左副都御史。时魏忠贤窃权弄柄,气焰嚣张。琏弹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魏使其党羽诬陷杨琏。琏被逮捕,士民数万人,雍道攀号,所过村市,悉焚香建蘸,祈求生还。琏被下狱,遭酷刑拷问,体无完肤,毙于狱。

清初杨方兴,顺治年间任河东总督,在河决荆隆朱原口时,方兴结茅庐于堤上,盛暑隆冬,寝食其中,防洪有功。

杨雍建,康熙年间知县,上疏30多次,曾有一日上疏9次者,皆切中时弊,为皇上纳用。直其言之声,震于朝野。

以上事例,足见杨氏历代从政者,上至宰相,下至州官、知县,出了不少贤相、良吏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安邦治国,民族昌盛,社会进步做出了奉献。这些杨氏的优秀历史人物,所以能为历史,为社会做出如此奉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为人刚毅无私。

杨偕,仁宗时任殿中侍御史,著有《职吏》一书,书中曾谓:“大臣不为私,则小臣不敢于私,而后可以责人之私。”

清代杨深秀、杨锐,参加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六君子中杨姓占三分之一。杨深秀光绪间进士出身,官至御史,在朝讲宋明义理之学,以节气自励,屡上书言事,多切于时务。经征召入朝,极言世界发展大势。光绪帝推行新政,深秀昆赞之功甚多。变法失败,被杀害。杨锐是同治间举人,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后充军机章京。为人耿直尚名节,参与新政,亦被杀害。

武功卫国

杨氏历代武将辈出,有勇有谋,忠贞保国,为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安宁,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初查阅资料,选录杨氏武将代表人物30多人。

西汉杨喜,是杨震先人,震为其7世孙。杨喜助汉高祖刘邦立国有战功,与灌婴攻杀项羽于垓下。

东晋杨佺,震后裔,华阴人。知书善文,能骑善射,勇敢非凡,颇有文武才华。在军府为将时,曾击败前秦苻坚军,累建战功,授龙骧将军。后于隆安年间,与桓玄作战时,因寡不敌众战死。

宋代杨家将,杨氏武将中,应属宋代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镇守边关,保卫国家的事迹有代表性,世人称杨氏满门忠烈。杨业系弘农杨氏,居山西代县。少年英雄,能骑善射。及长,能征贯战,骁勇非凡,且富谋略。征战有功,每有犒赏,均分配予众,故极得部下尊敬。能与士卒同甘苦,每次战役,部众皆愿同死。因此,所向皆捷,而为敌人畏服,故时人号为“杨无敌”。杨业体魄强健,代北苦寒,他人须著皮裘,业却能穿薄战袍,坐于营外,处理公务,不以为苦。业原为北汉将,后归宋,率宋军与辽兵作战,两战两胜,特别是能以寡击众,更获威名。辽人不敢侵犯。宋又经6年准备,下决心动员数十万大军,向辽发动总攻击。以东、西、中、西北四路军出击。杨业为西路军副指挥,潘美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业率军出师雁门,面对辽军10万之众的威胁,提出设法穷避敌军,以求万全之策。但潘美等人不听,迫业与辽硬拚,言其为后援。业只好死中求活,为国立功。业军被辽军四面伏兵包围,困于核心。业率子延玉,舍命突围,杀出一条血路,兵士伤亡过半,延玉身中数十矢战死。潘美援军按兵不出。杨业以马腹中箭仆地被俘,三日不食而死。业部属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杨业子杨延昭至代州乞援时,知父兄已战死,大恸不已。之后延昭与杨嗣同与辽军作战,时称“二杨”。延昭志在边务,死于任上。死时,河朔人多望柩而泣,可知延昭颇受地方人民爱戴。延昭孙杨文广,曾从范仲淹、韩琦作战有功,又从狄青率北方兵南征邕州(今广西南宁),以功授广西钤辖,率士兵戍边屯垦。今广西留有数百万宋代时从北方白马(县名,今河南省滑县)移民的后裔,其中应有狄青、杨文广带去的北方兵的后代子孙。

宋代杨存中,一生历经大小200余战、伤50余处,宿卫出入40余年,最寡过失。宋高宗称赞他可与郭子仪相比。

明代杨洪、杨能、杨信武将世家。杨洪为永乐、天顺间宣府总兵,御兵严肃,士马精强,诸将无不惮之,呼为杨王,但未曾擅杀一人。自少喜爱读经,勤读诸书,尤爱文学,是一代儒将。杨洪子杨能,为人沉毅果刚,善骑射,富谋略。从父屡建军功,亦官至总兵,后升为都督。杨洪子杨信,正统至成化年间总兵,镇守宣府、延绥、大同等地,屡败敌兵。边守30年,阵地敌不敢侵,边境安宁,人民欢乐。武将世家为国立了大功。

清代武将“二杨”,即杨遇春、杨芳。遇春乾隆时武举,从军后征战各地,历经大小百战,攻坚陷阵,屡冒矢石,每战必克,毫发无伤。每战必张黑旗,人称黑旗军。杨芳初从杨遇春作战,身先士卒,攻城陷阵,屡立战功,为遇春所信用。芳与遇春之威望相埒,故时人称为“二杨”。

杨氏农民起义领袖,如宋代杨么,清末太平军中的杨秀清、杨辅清兄弟。杨秀清是太平军的东王,有战功,但因专权自持,构祸被杀。辅清为杨秀清弟,亦有战功。太平军失败后,逃亡澳门坚持反清活动,后潜回福建,为叛徒出卖,被捕遇害。

杨氏武将代表人物的简要事迹,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战,忠贞爱国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

推动文化科技进步

杨氏的文风尤盛,历代出了众多著名的诗人、画家、文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有科学家的出现。据初步查阅资料,历代杨氏中的诗人、画家、艺术人才有30多人。

西汉杨雄、三国杨修,都是一代才子。杨雄诗词俱优,尤好辞赋。杨修是杨震5世孙,聪明好学,富有才华,最善解人意,为此被曹操疑而受害,有书15篇。

南北朝杨椿,杨播之弟,弘农华阴人,性宽谨友爱,能书善文,尤长诗词。并累官至太保、侍中,后遭尔朱光杀害。

南北朝后魏杨炫之,是《洛阳伽蓝记》作者。洛阳佛寺甲天下,但永昭之乱后,城郭残废不堪。炫之见洛阳民生凋蔽,感伤不已。因之广拾旧闻,追叙故绩,遂成《洛阳伽蓝记》,传至今世,仍是研究古都洛阳的宝贵史籍。

隋朝杨雄,杨坚的族子,自少好学,学问渊博,颇有盛名。

唐代杨炯,盛世大唐,杨氏诗词文人尤多。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时称“唐初四杰”。

唐代杨凭、杨凝、杨凌三兄弟,弘农杨氏洛阳人,皆进士出身。因少承家教,励志勘学,尤善诗词,时称“三杨”,名重一时。

唐代“杨家三喜”。杨凌之子杨敬之,雅好诗词,累官至国子祭滔(大学校长);敬之二子,名戊、载,皆登科得中,为此,时人号称“杨家三喜”。

唐代“修行杨家”,杨发兄北四人皆以文学登高第,其子杨乘,又好学善诗词,善待士人,因之自号“修行杨家”。

唐代杨衡,能文善诗,与符群、宋济等隐于庐山,以诗唱合为乐。号为“中山四友”。

宋代诗人杨晕,自幼好学强记,人称神童,善诗词好经赋,甚有时名,人称“福建才子”。

宋代杨璞、杨维,皆善诗词。璞是河南新郑人,入嵩山绝境处,构思作诗,数年不出,得百余篇。宋真宗朝皇陵,途经郑州,遗使赐以茶帛慰问之。湖南常德人杨维,自幼勤勉好学,尤善诗词,撰官柳诗百余篇呈帝,帝书“清白传家”赐之。

元朝诗人杨芮、杨弘道、杨维翰,皆好诗词,善文章。有的与元好问知已,有的与元好问齐名,初称为北方巨擘。

明代杨基,书、画、赋俱佳,与高启、张羽、徐贡统称“四杰”。按察作家诗人杨光溥,布政诗人杨一葵等。

清代杨守知,是杨雍建孙(雍建为官正直,震于朝野),杨中讷子,中讷工潭词,古文辞及书法俱佳。守知承家教有才,与归安沈树本、平湖陆奎勋、嘉善柯煜皆称“浙西四才子”。

南北朝杨子华,在北齐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善画,尤长画人物及动物,曾画马于壁间,夜闻马啼啮长鸣之声。又画龙于案上,忽然之间,云气聚集。因之天下人遂号为画圣。

隋朝杨契丹,自少有画才,画花鸟山水外,尤善画佛像。与田僧亮、郑法士在京师绘光明寺壁画。郑等对杨契丹之画深为叹服。

唐代杨庭,自少善书,颇有盛名,尤得楷法之奥妙,在唐时书法自成一家。

唐代杨升,自少爱画,及长更精,曾学僧繇县骨法,颇有所得。

唐代杨玉环,通晓音律、舞蹈,为当代佳人。

宋代杨镇,驸马画家,尤善画墨竹。

宋代杨日言,工山水风景画,尤善画人貌,誉为当代画圣。

宋代杨晖,自少善画,尤长画鱼,所画有杨髦鼓鬣之能,萍繁荇藻之态。映带清浅,浮沈鼓跃,曲尽其性。时人号为“当代第一”。

元朝杨维翰,好文善画,尤长墨兰竹石。

元朝杨梓,善音律,曾自制《豫让》、《吞炭》等杂剧,教家童歌唱。州人多效仿,其歌常闻于浙右。

清代杨晋、杨育、杨兆璜。杨晋是僧人画家,善绘山水花鸟,尤工人物花卉。从王翚学画,随同入京参与《圣祖南巡图》的绘制工作。其中凡人物、车轿、驼马、牛羊皆命晋绘画,画史云“晋最擅绘牛”,有“夕阳芳草”郊牧之风宛。时人甚好爱其画,但求之不易,得者视为珍品。杨育善画山水小景,或梅兰蕉石,皆奕奕可喜,性爱竹,故写竹尤称独步。杨兆璜亦善绘山水,工诗词。清朝还有两名书法家,杨沂孙善写篆隶,少时就学于李兆洛门下。其书笔意出猎竭,尤有钟鼎款识,名闻天下,至今仍为宝贵,受 人爱好珍藏。杨岘素爱书法,精研隶书,对汉碑无所不窥,其落笔如神明变化,尤善古文。

东汉杨杨厚,厚自少聪敏好学,善诗赋,名闻于时,更受父传授天文地理之学,每有灾异之变,多能预知,先作预防,皆有灵验。因之名闻于上,顺帝特遣使,征召赴授官,授待中之职,每有灾变预兆,即上书条陈应效之法。但因朝中有人专政弄权,厚受排挤,故无意仕途.以病乞归故里,专事教授门徒,传授天文知识,门徒多至3000余人。

东汉还有天文地理学家杨统。

晋朝杨泉,曾广泛搜集秦汉诸子学说,而作物理论,著有《太玄经》及文集,惜不传。

唐代杨筠松,曾任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后居于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自号救贫先生,著述甚丰,有《疑龙经》、《撼龙经》、《三十六龙》等书。

东汉杨子轲,善相马,言:“马所重要者,非其外形之类,则其骨格也。”自制马相骨法,传授门徒。东汉还有杨璇发明战车。唐朝的杨元喜,少时习医,颇知医术,因之受武后重用。但因张易之潜言于帝,被降为资州刺史。

明代杨继州,自少习医,尤长针炙,颇有盛名。万历年间,被征召至京,在宫中为中医官。著有《针炙大全》,以问难经为主,又有肖铜人像绘图立说,均颇详细。历代杨氏科技人才为数不多,但从天文、地理,到医学、针炙各项具体技术,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尊师重教

杨氏历代人才辈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代不乏人,追索其原因,皆在杨氏有尊师重教的好家风,好传统,特别是重视家教。历代杨氏从事教育,学术研究者人才尤多,具不完全的资料有40多人。

东汉杨宝,一生洁身自爱,淡薄名利,无意仕途,隐居家乡授徒,更重家教,带出一代好家风。其子杨震、孙杨秉、曾孙杨赐、五世孙杨彪,“四世三公”,代为贤相。以为国立功,为民尽责,树立清白家风传后世,“四知”、“三不惑”名闻天下。晋朝杨轲,善学易经,颇有时名,在乡教授门途,门生多至数百人,以授徒为娱。无意仕途,屡被征召,均不赴任,隐居陇山。后被石李龙强迫召至,虽至但见皇帝不拜,又与语不洽,遂奔回山,仍教授门徒。兵乱不避,被乱兵所杀害。

南北朝杨愔,弘农杨氏后裔,因罹家难(北魏时杨氏遭难,满门被斩)常以丧礼自居。更姓名为刘士安,避居田横岛,以讲诵为业。后为神武帝知,特征召之,复授右丞。亦为全族受难者平反。后归乡办丧,时风雪严厚,跣足步行,号哭,见者无不哀之。

宋朝杨亿,是《册府元龟》巨著的编者。

宋代杨时,精研程朱理学。杨光辅、杨安国两代学者,给皇帝讲书。

宋代杨万里,以国子监博士,进为宝谟阁学士,时韩佗胄用事,筑南围,嘱万里为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乃归家,后因佗胄用兵事忧愤而逝。

宋代杨景隆,自幼好学,及长,博览群书,手不离卷。讲授经史,钩玄提要,颇得好评,门徒常数百,为乡里人所敬仰。南宋杨文仲,曾为宗政殿说书,在讲筵时,每以至诚动厅讲。

元朝杨本岩,勤勉励学,手不离卷,好诗善文章。初在乡教授门徒,后为白鹿书院山长。兵乱中,人多逃入山间,唯本严独留,保护书院得于无损。

还有杨光中、杨翮父子两代学者。

明代杨士奇,为翰林院编修。著!《文渊阁书目》等。导为士奇子,博览经史,能诗善文,官至太常少卿。寅秋为士奇7世孙,时人号为“三杨”。

明代杨仪,建万卷楼,藏书其中,书多宋元版书。

明代杨廷和、杨慎父子,廷和,正德年间任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杨慎为经筵讲官,在明世,记诵之博,著书之多,推为当时第一。除诗文之外,杂著多至百余种,《升庵集》81卷,可说箸述等身。至清代,杨大鹤著《二十一史姓氏考》,杨名时著《杨氏全书》,杨之荪收藏绝版书。杨以增藏书数万卷为西北四大藏书家之一。总之,杨氏家族传统尊师重教,著书藏书的事迹甚丰,不能一一例举。因此,杨氏重教育而历代人才众多,除以上简要例举者外,历代杨氏中进士者约400余人。

杨氏历代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形成了杨氏的经书传家,严于家教,刻苦好学的优良学风;和刚正不阿,清白传家的优良传统;有忠贞爱国,军功文治,为祖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好传统;更有勤俭办事,节俭廉洁的传统。

说说孙杨(说说孙杨氏怎么写)3

王怀平(右)等人在调查杨氏墓地。(资料图)

北宋杨家将忠勇报国的故事广为流传,鲜为人知的是,明朝前屯卫(今绥中前卫镇)也有一族“杨家将”,从明朝宣德年间至明末,杨氏一族分守蓟镇、辽镇等边关要塞,为抵御外敌入侵不惜战死沙场,先后出了3位辽东总兵官、3位副总兵官。

时至今日,明朝前屯卫“杨家将”的事迹已湮没在历史之中。绥中当地历史文化研究人员经过30多年的发掘和整理,终于还原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家族先后出了3位总兵官3位副总兵官

雪还没有化尽,绥中县高岭镇杨总兵坟村的乡间小路仍有些泥泞难行。11月23日,记者和葫芦岛历史学会理事王怀平、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文喜一道,寻找明朝前屯卫“杨家将”留下的遗迹。

杨总兵坟村村北的杨氏墓地,埋葬的便是明朝前屯卫杨氏一族。由于早年间开垦耕地,如今的杨氏墓地已然面目全非,只剩下一片冬日里的荒凉田野。

明朝前屯卫“杨家将”的历史最先就是杨氏墓地揭开的。据杨总兵坟村村支书李树恩介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氏墓地就已被损毁。

在李树恩的记忆中,整片墓地规模比较大,占地大约有2公顷左右,地面上的石刻遗物较多。进入墓地,首先可以看到一对威武的石马,不远处为石牌坊,再往北则是一对文官模样的石人。此外,墓前还设有用来祭拜的石案、石香炉。整个墓地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墓后方的那些石碑,虽然碑身已被破坏,但从散落的碑座可知,原先一共立有9块石碑,可见墓地主人身份不凡。

“听老辈人讲,这个墓里埋的人在明朝曾担任总兵官,因此这片墓地又被称为杨总兵坟,我们杨总兵坟村村名也是由此而来的。”李树恩说。

杨氏墓地先后出土墓志铭刻石5件。王怀平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掘和整理杨氏家族的脉络历史,正是通过这几件石刻的记载与史料进行印证,最终还原了明朝前屯卫“杨家将”200多年历史、十几代人的故事。

王怀平告诉记者,前屯卫“杨家将”原籍是直隶淮安府邳州(今江苏省邳州市),其第一代始祖杨得春青年从军,因作战英勇,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升迁为前屯卫指挥,戍守辽东,并入籍辽东前屯卫。直至明朝末年这200余年里,辽东前屯卫杨氏均为军户,世代相袭在军中服役。

起初,杨家第二代杨安、第三代杨兴及第四代杨茂都还只是世袭前屯卫指挥。到了第五代杨镇及其堂弟杨钰,杨氏一族开始崭露头角,先后出现了6位总兵官、副总兵官。其中,杨镇曾任蓟、辽两镇总兵官,其孙杨照则两次担任过辽东总兵官,杨照的侄子杨绍勋曾为保定、居庸昌平及辽东三镇总兵官,杨镇的另一孙子杨燮、杨照同宗兄弟杨儒之子杨晖以及在杨氏族人中辈分不详的杨伦三人均任过辽东副总兵官。

专家推测,杨伦当属杨照、杨绍勋一门。《绥中县志·建置古墓》记载:“杨副总兵讳伦墓,亦在杨照茔内”。

除了理清杨氏一族的家族谱系。王怀平及李文喜还进一步确认,杨总兵坟村北墓地埋葬着杨镇、杨维藩、杨燮等人。根据杨总兵坟出土的墓志铭石刻进一步得知,杨氏家族诸如杨维泰、杨照等人均葬在前卫镇南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镇中心小学校址,只是该处地表遗存消失得更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