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闹心抓狂说说(闹心生气抓狂图片)

2022-10-10 19:21 作者:心累了人累了迷茫 围观:

人生感悟:生气的事,大部份都是小事,不为小事抓狂,就能成大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心累了人累了迷茫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闹心抓狂说说(闹心生气抓狂图片)1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生就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断的跌倒,也一定要爬起来,坚持自己的封存梦想。

生活中让你我生气的事,大部份都是小事,不为小事抓狂,就能成大事。

我们的人生也就应该随和而不是随波,宽容而不是迁就。

我心里想着两个人,一个是他,另一个还是他。

若是,此去经年。我默默祈祷,愿你用心牵着你所爱的手,相濡以沫,幸福到老。

我总是在不停的写日记,我不知道我停不住的究竟是笔,还是记忆。

我终于明白,大人为什么不让未成年去谈恋爱了,因为,在这个年龄的我们,不该承受这些。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

闹心抓狂说说(闹心生气抓狂图片)2

随着中文学习者的日渐增多,近年来中国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考验外国人中文水平的题目。比如如何读下面这句话: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我高度怀疑这类题目是网友们为了报当年四六级的一箭之仇而刻意编造的[捂脸][捂脸]。结果快意倒是快意了,不过没啥实用性,因为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遇到这种句子的可能性近乎为0。其实呢,没必要生造这种句子,因为中文本身让人抓狂的现象就已经不少了。我们陆陆续续地写出来供大家一笑。今天先说第一种(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F代表外国人,C代表中国人):


(1)你多穿点,小心感冒啊!

你多穿点,小心不要感冒啊!

C:到底是担心你感冒还是担心你不感冒?

F:呃……

C:你记住啊,“小心感冒”和“小心不要感冒”都是让你不要感冒

F:所以“小心”和“小心不”是一个意思?中文真有意思!

(2)喝了那么多酒,又疲劳驾驶,难免出车祸啊!

喝了那么多酒,又疲劳驾驶,难免不出车祸啊!

C:哪句话是说会出车祸呢?

F:第一句?

C:你记住啊,“难免出车祸”和“难免不出车祸”都是会出车祸!

F:呃……,中文真有意思!

(3)在我来这里以前,我就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

在我没来这里以前,我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C:“我”到底是在“来”还是“没来”以前把事情安排好的呢?

F:呃……,中文真有意思!

这就算有意思了?有意思的还在后面呢!


(4)过春节的时候,到处人山人海,好热闹!

过春节的时候,到处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F:请问,“好热闹”是很热闹的意思,“好不热闹”是不热闹的意思吗?

C:错!你记住啊,“好热闹”和“好不热闹”都是很热闹的意思

F:呃……

这道题可不容易,我好容易才做出来。

这道题可不容易,我好不容易才做出来!

F:我知道了,“好容易”和“好不容易”都是很容易的意思!

C:错!你记住啊,“好容易”和“好容易”都是很不容易的意思!

F:呃……



这次考试我轻轻松松考了100分,好容易啊!

这次考试我费尽全力才考了60分,好不容易啊!


F:呃,我不太想和你们中国人说话了!


(5)他差点儿没考上大学。

C:他考上大学了吗?

F:没有?

C:错!他考上了!

他差点儿考上大学。

C:他考上大学了吗?

F:考上了?

C:错!你记住啊,“差点儿考上”是“没考上”,“差点儿没考上”是“考上了”

F:呃……

路好滑,我差点摔倒。

C:我摔倒了吗?

F:摔倒了?

C:错,我没摔倒!

路好滑,我差点没摔倒。

C:我摔倒了吗?

F:摔倒了?

C:错!你记住啊,“我差点儿摔倒”和“我差点儿没摔倒”,都是没摔倒!

F:哦!哦!哦!中文真是世界上最有道理、最讲逻辑的语言!


我现在说这些中文会让老外抓狂,你应该不会反对了吧。不过可能你会问了,不是说今天只写一种让老外抓狂的现象吗?怎么一下子写了5个?

其实呢,这5类句子在中文中确实都属于一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羡余否定句”


所谓“羡余”,就是“多余”“重复”的意思。不过区别是,语言中“多余”“重复”的往往是病句,而“羡余”则是能够被接受的

汉语中的“羡余”现象是很有意思的,赵元任先生很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并且有过精彩的论述。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

以上的“羡余否定句”就是“羡余现象”的一种,它们的否定形式和肯定形式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句中的“否定”是“羡余”或者说“多余”的,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小心感冒”和“小心别感冒”中的“别”,“难免出车祸”和“难免不出车祸”中的“不”。

目前关于“羡余否定句”的意义和形成过程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了。这个公众号只是一个普及和玩儿的地方,我就不做太详细和专业的说明了。对喜欢中文但是非专业的人士来说,知道汉语中有这种现象就足够好玩儿了;对中文专业的人士比如汉硕的同学来说,知道了“羡余否定”这个术语,去知网查一下,你就能得到你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和启发了。


最后,说一下大家可能最感兴趣的两个答案:

(1)“好/好不+形容词”在汉语中一般都是“很……”的意思,比如“好热闹”“好不热闹”都是“很热闹”,“好漂亮”“好不漂亮”都是“很漂亮”,“好厉害”“好不厉害”都是“很厉害”。但“好容易”和“好不容易”是一个特例,它们都表示“很容易”的意思。它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和它们的形成过程有关。限于篇幅我不多写了,还是那句话,知网可查。

(2)“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朱德熙先生做过很精准的解释:如果后面的事情是你不希望发生的,那么不管是“差点儿”还是“差点儿没”,都是没发生。比如“摔倒”是你不希望发生的,所以“差点儿摔倒”和“差点儿没摔倒”都是没摔倒。但如果如果后面的事情是你希望发生的,比如“考上大学”,那么“差点儿考上”就是“没考上”,“差点儿没考上”就是“考上了”。


怎么样?是不是让人抓狂呢?不但老外会觉得抓狂,中国人恐怕也会觉得抓狂吧?但是,这不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吗?

闹心抓狂说说(闹心生气抓狂图片)3

前几天,读了咪蒙的《在职场,别人说什么话会让你炸毛?》,感受颇深。文中列举了职场中最让人炸毛的十句话,引得众多粉丝义愤填膺、捶胸顿足。一时间,留言里吐槽的,诉苦的,喊冤的,群情激昂,此起彼伏,用咪蒙自己的话说:“又遭到了大面积的表扬,好球烦哦!”

当然,作为一名资深“材料汪”,写此文的目的,并非要研习分析咪蒙的行文之道,而是睹物思情、照猫画虎,掰扯掰扯最让 “材料汪”们抓狂的十句话,不知笔友们看后会不会炸毛!

1

“你可是咱单位的‘笔杆子’呀!”

估计道行不深的“傻白甜”,听到这句话后,一定会心里美滋滋的,可能还会有几分飘飘然,但材料界的“老笔杆”们听到这话,一定会大吐一口老血,咬牙切齿地说:“你才是笔杆子”“你们全家都是笔杆子”...... “笔杆子”看似红人,其实是“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的苦命人,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就像狗皮膏药似的揭都揭不下来。

地球人都知道,被冠以“笔杆子”的名号,就意味着你与周末节假日无缘、与外出培训无缘,就注定了你是个加班狗,如果是单身狗,还注定了你脱单的时间比别人更长。如果有跨界提拔、外派挂职的机会,外人首先会想到,那谁谁,写了这么多年材料了,是领导跟前的大红人,这次肯定是必提无疑。说这话的人,如果不是脑袋里有梗,就是典型的不上道,没听领导说:“这年头,找个材料写得好的人比找老婆还难!”用脚后跟想想,好不容易培养个用起来顺手的笔杆子,哪能轻易放走。

哎!说好的不让老实人吃亏呢?

2

“看您的发型,一定是德高望重!”

冥思苦想时薅头发,是“材料汪”的习惯性动作。长此以往,茂盛浓密的乌发,被褥得如同葛优的脑袋一样。因此,“地中海”“光明顶”“地方支援中央”,就成了“材料汪”的标志性发型,给人一幅德高望重的感觉,满满的老干部即视感。

若遇生人来访,画面顿时充满喜感,“小同志,不不,老同志,看您这发型,必定是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啊!今年有五十往上了吧?”“什么眼神,我今年才三十出头好不好!”最尴尬是,若被临时抽调上级机关工作参与写材料,往往被训斥一通:“任务这么重,怎么派了一个老同志来!”更好笑的是,随同的单位领导赶快解释:“这小伙子实际年龄不大,只不过形象进度快了点!您看这发型,典型的材料高手标配啊!”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求“材料汪”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3

“几天不见,最近又发福了啊!”

“发什么福?我这是过劳肥,是加班累的。”“什么?过劳肥!只听过越累越瘦的,没听过越累越胖的,这么奇葩的理由也能找得出来,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在常人眼里,瘦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胖那是养尊处优的活广告。但“材料汪”们就是这样的不走寻常路。

“老司机”们都知道,没有几个材料不是熬更守夜、点灯熬油憋出来的,“白加黑”“五加二”“大茶缸”“老烟枪”,那是“材料汪”的生活常态长期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和爬在桌前的久坐不动,身体不发胖,身材不走形,那就是天方夜谭!拼命加班两个月,身体“膨胀”20斤,这是“材料汪”们血的教训!对于说“身材都管理不好,何以谈人生”此类风凉话的人,恨不得用李云龙的意大利炮轰他一下!

4

“最近怎么不见你,休假去了吧!”

休假?休假是什么东东?老大,在“材料汪”在字典里,好像没有这个词啊!当你闭关修仙、昼夜苦战,然后满眼血丝、蓬头垢面地完成材料起草任务时,突然听到一个人问你:“最近怎么不见你,休假去了吧!”估计你这时心里一万个“神兽”在奔腾。说这话的人,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材料汪”是什么人?“材料汪”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钢铁侠”,是拖不跨、打不死的“小强”,是吃得了苦、受得了累的“沙和尚”,是扛得起摔、耐得起打的“金刚葫芦娃”笑话,不休假能难倒“材料汪”?休假,休什么假!不好意思,以上纯属梦呓,如有雷同,实属必然!

5

“写得挺好的,

就是感觉还差那么点意思!”

这句话,应该是“材料汪”们最耳熟的一句话。当你绞尽脑汁,用尽洪荒之力,拿出一篇自认为质量上乘的文稿,且信心满满地送到领导手中,满怀期待地等待表扬时,听到“写得挺好的,就是感觉还差那么点意思!”这话,估计顿时就懵圈了。差那么点意思,究竟是怎么个意思?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咋知道你有几个意思?

这幕经常上映的经典画面,让“材料汪”们痛不欲生、生不如死。NND,眼睛是选择性失明吗?只看到文稿上的字,却看不到键盘上的泪!要稿子却不出思路,不列提纲,不给意见,成稿后却瞎逼逼,这里重点不突出,哪里没有写到位,早干啥去了?每天就是写写写,每夜都是熬熬熬,每篇都是改改改,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啊!滴滴打车这么流行,咋没人发明个“滴滴打领导”。抱歉,气得又说梦话了!

6

“下班别着急走,

晚上把这份材料推推!”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耐着性子捱到下班点,正要归置资料、关掉电脑,电话响了:“下班别着急走,晚上把这份材料推推。”什么?有没有搞错!还让不让人活了,真是不经历星期一上午的崩溃,就不知道星期五下午的可贵。

有过此种经历的“材料汪”都知道,“推材料”那个“酸爽”,那种刻骨铭心的滋味,无法与外人道也。无论是“推”与被“推”,常常被“推”得晕头转向。“什么?这是初稿,改!大刀阔斧地改!初稿是用来当炮灰的,二稿是用来勾缝的,三稿是用来敲门的,N稿是用来拔高的这点常识都不懂,一看就是‘菜鸟’!”即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推过的材料也很难一次通过,最后被大BOSS打回去重起炉灶也是常有的事。唉!真是“前世做了恶,今生搞写作”啊!

7

“这个材料要得很急,

明早上班前放我办公桌!”

对“材料汪”来说,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是“变态”。上午布置,下午要;今晚布置,明早要就是这样的任性,爱咋咋地,让你招架不住,应接不暇。看到你欲言又止的表情,领导体贴地说“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不知道这些上级机关的领导们是咋想的,这么火烧眉睫似地要材料,早干啥去了,岂不知“上边一张嘴,底下跑断腿!”

没办法,“上了贼船,就跟贼走”,加班加点弄吧!谁让咱是吃这碗饭的,“是狼就得炼好牙,是羊就得炼好腿”。忙活了一夜,茶喝得舌发麻,烟抽得嘴发苦,校对打印装订完毕,正想抽空迷瞪一下,天不知什么时候都亮了!睁开乌溜溜的熊猫眼,一步三跑地往大BOSS办公室送材料,迎面又有傻逼问“怎么今天上班来得这么早!”听到这话,真想用小拳拳锤他的胸口。

8

“通知在这,你自己先写着”

听到这话,“材料汪”们大都“虎躯一震,菊花一紧”,还没有“前戏”呢!我写个毛线啊写!写完再商量,那岂不是白写了,咱能不能先列个提纲啊,亲?俗话说,“干活不顾东,累死也无功”。无论操刀多久、码字多少,“材料汪”内心最怕的就是没能摸清领导的意图。意图没摸清、目的没掌握,即使再好的文字表达,最终结果也是南辕北撤,有时你觉得像一朵花,却被领导看成了豆腐渣!

当然,也不是每个领导都不列提纲,有提纲就好写多了。但也有列了提纲写好之后,重新推到重来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办法,谁让领导经历丰富思路活呢!只要有时间就无休止地改来改去、推来推去,每次这样,让人死的心都有了。有经验老道的“材料汪”传授秘籍,写好先不要急着把稿子给领导,能等就等,能拖就拖,拖到没有时间改,领导也就不改了这话说的好像有几分道理,竟让人无言以对了!

9

“写得太具体,高度不够;

写的有点空,不接地气”

这种情况最让人抓狂,实了不行,虚了也不行,到底要闹哪样啊。“什么?虚实结合,有骨头有肉!说的简单,你写给我看看!”这牢骚也只能在心里发泄发泄而已,该干的还得干,谁让你“没有强大的背景,只有苍凉的背影”呢!

“山有百草,人有百性。”有人喜吃酸,有人喜吃甜。有的领导钟情于对仗工整、大气磅礴而又空洞无比的四六骈句,常批评材料“高度不够”;有的领导习惯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讲求浅显直白、质朴自然,常爱说材料“不接地气”。要高度,还是接地气,这个问题太他娘的烧脑了!但,即使这样,领导一声令下,就算时间再紧、身体再累,无论身体是不是舒服,不管加班到多晚,都要按时保质保量的拿出材料。哎!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10

“改来改去还是不行,

那就用第一稿吧!”

“等等!让我吃颗速效救心丸,哥这小心脏受不了啊!”用第一稿,那我们还“稿来稿去”搞个毛啊!哇塞!真的是传说中的“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啊!

对于“材料汪”们来说,越大的材料越感到头疼,除去反反复复、熬心耗血推纲拉条外,很大一部分是精神上的“折磨”,就是一稿修改将带来N稿修改,经手人一个又一个,修改关一道又一道,看似没有差错,实则少了灵气,多了匠气;少了棱角,多了圆通;少了真知灼见,多了大话空话,有时还难逃“粉身碎骨”“挫骨扬灰”的命运。用第一稿,谁知道第一稿在哪里?这个结果好尴尬啊!什么时候能少些“稿来稿去”,多些“直来直去”,这样才不会让群众“说来说去”,工作才会“火来火去”!

“像牛一样干活,像狗一样看家,像兔子一样奔跑,像王八一样憋气”,道出了“材料汪”的无奈;“有本事,无脾气;有思想,无主见;有成果,无形象说尽了“材料汪”的辛酸。在外人看来,写材料的人似乎很“清闲”,一壶壶的茶水,一声声的键盘音,一沓沓修改过的稿子,似乎并没有那么辛苦!但“材料汪”真的不易,如果单位有一个好的“材料汪”,请务必珍惜!

2018年,请给“材料汪”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抓狂戳心的话吧!

相关文章